收藏 分销(赏)

博物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6050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博物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博物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博物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博物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盘锦市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目 录1. 总 论11.1 项目基本情况11.2 编制的依据和范围41.3 总体目标与建设要求51.4 建设内容51.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6 项目建设工期7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8 项目研究结论8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92.1 项目提出的背景9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3. 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243.1 建设地点243.2 用地条件243.3 基础设施条件243.4 地址自然概况254. 工程建设方案294.1 土地整理294.2 总体规划294.3 总平面布置304.3 建筑、结构334.4 给水工程364.5

2、排水工程384.6 电力工程414.7 采暖通风及空调工程434.8 电讯工程475、文物保护与安全485.1 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规章制度485.2 影响文物保存的外界环境486. 消 防556.1 总体设计556.2 建筑消防556.3 给排水消防566.4 电气消防567. 节 能577.1 建筑节能577.2 电器节能577.3 空调节能587.4 给排水节能588. 环 保598.1 建设地点环境状况598.2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598.3 运行期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599. 项目组织管理与招投标619.1 项目组织和管理619.2 项目招投标6210. 项目实施进度6411.

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511.1 编制依据6511.2 编制说明6511.3 资金筹措方案6512. 项目研究的结论与建议66附表:总投资估算表附图:1、项目位置示意图2、项目总平面图3、一层平面图4、二层平面图附件:盘锦市文化广电局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731.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盘锦市博物馆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性质和地点新建,位于盘锦市南部辽滨经济开发区,南经三路以东,南经四路以西,纬八路以南,滨湖路以北地块。1.1.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单位名称:盘锦市文化广电局法定代表人:高佩亮法定代表人职务:局长、党委书记盘锦市文化广电局前身为盘锦市文化局,于1985

4、年盘锦市建市后成立,2010年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盘锦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辽委办发(2009)57号,由盘锦市文化局和盘锦市广播电视局和并,设立盘锦市文化广电局,挂盘锦市新闻出版局、盘锦市版权局排子,正处级单位,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一、 工作职责(一)贯彻执行党、国家、省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拟定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二)拟定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和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领域

5、的体制机制改革。(三)指导、管理全市文化艺术事业;规划、引导市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指导艺术创作、研究与生产,促进各门类艺术发展;管理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组织参加省重大文化艺术赛事;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四)拟定全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普及工作,负责全市文物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工作。(五)拟定全市新闻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全国图书发行系统业务建设,负责对网络书刊等业务的审批和监管,负责全市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管理和国内媒体盘锦记者站的监管,指导并对从事出版文化的民办机

6、构的监管工作。(六)管理全市著作权工作,代表政府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查处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权侵权案件和涉外侵权案件。(七)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市文化和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有关规定并组织实施,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八)拟定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科技发展规划并监督执行,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建设;管理全市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指导全市广播电视网络分级建设和开发工作;负责监管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监测和安全播出;指配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功率等技术参数;指导、管理全市电影发行和放映工作。(九)负责全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服务机构和业务监管;监管全市广播电视节目、信息视听节目

7、和公共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指导对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的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规划和和指导全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数字化转化。(十)拟定全市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全市文化市场、文化场所、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及管理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指导并对从事演艺活动的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指导相关协会工作。(十一)拟定全市文化市场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协调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十二)负责管理全市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十三)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二、 内设机构(一) 办公室(二) 政策法规科(行政审批办公室)(三) 文化艺术科(四) 文化产业科(五) 新闻出版科(六

8、) 文博科(七) 传媒机构管理科(八) 影视管理科技科(九) 财务科三、 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市文化广电局编制29名(含工勤编制3名)。核定局长(兼局党委书记)职数1名,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职数1名,副局长职数3名;正科级职数9名,副科级职数1名。1.2 编制的依据和范围1.2.1 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5)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6)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

9、业发展的若干意见;(7)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委 发改办20052297号文件;(8)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9)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盘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1)盘锦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2.2 项目研究范围a.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b.工程技术方案c.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d.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1.3 总体目标与建设要求本项目是盘锦市博物馆建设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盘锦市博物馆的文化价值,重点宣传盘锦、推介辽宁乃至东北历史文化,进一步推动东北文

10、化博览、旅游休闲、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家、省市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确保功能先进、方案合理、立足长远、规模适宜。1.4 建设内容主要内容如下: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5705.8平方米,建筑面积9310平方米,其中:一层建筑面积4231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3734平方米,夹层面积为1345平方米。建筑密度13%,容积率0.26%。1.4.1 总体规划本项目位于盘锦市南部辽滨经济开发区,南经三路以东,南经四路以西,纬八路以南,滨湖路以北地块。地上

11、二层的盘锦市博物馆建筑,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5705.8平方米,建筑面积9310平方米,建筑密度:13%,容积率:0.26%。盘锦博物馆将以湿地生态为主打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生动展示地域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浓缩地域精神,推动生态和谐的基地、窗口,成为盘锦的一张地域名片、一个文化品牌,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盘锦博物馆藏品可达到5000件套。其中历史人文类1000件;湿地生态类2000件;五七知青类1000件;农垦类500件;石油化工类500件;来源:原有库存、民间征集、考古发掘、标本收藏、复制、制作等。1.4.2 给水工程 本项目水源引自市政给水管网,总用水

12、量约为0.63立方米/日。1.4.3 排水工程本项目采取雨水、污水分流方式排放,就近排入现有市政污水管网,总排水量为0.63立方米/日。1.4.4 电力工程本项目电力工程主要为配电及照明供电,由市政电网提供,日总用电量约为1.2万 KW。1.4.5 供热工程本项目冬季采暖由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换热站提供,不新建锅炉房。1.4.6 电讯工程本项目电讯工程与市政配套网络相接。1.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人民币,包括:建安工程费、工期前期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预备费等,不考虑征地费。本项目建设资金财政拨款5000万元。1.6 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期14个月,自2011年8月至2

13、012年12月,详见第九章。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内容单位规模说明1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35705.82建筑面积平方米9310其中: 一层平方米4231(包括一层附属用房)中间夹层平方米1316二层平方米3734二层夹层平方米293容积率:%0.264建筑密度:%135总投资万元50006建设期月142011.8-2012.121.8 项目研究结论本项目是盘锦市博物馆建设项目,利用博物馆的功能,充分挖掘盘锦本地的历史资源,并进行开发利用,对宣传辽宁、推广和营销盘锦,推动本区域乃至东北三省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研究认为,该项目建设

14、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设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合理,建设资金可以落实,在推动东北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1.1盘锦市概况盘锦市是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辽宁省西部沿海的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辖双台子、兴隆台区和盘山、大洼县,区域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137.8万。盘锦地势平坦,多水

15、无山,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蕴藏着石油和天然气,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9.5亿吨,天然气储量1612亿立方米。坐落在这里的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2010年产原油1430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米。这里有充足的土地资源,现有耕地180万亩,其中水田150万亩,年产水稻8亿公斤左右,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基地。境内有绵延百余公里的苇田,资源面积120万亩,年产芦苇40万吨左右,是辽宁省主要的造纸原料基地。区域海岸线长118公里,沿海滩涂达55万亩,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条件,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很大。地下还蕴藏着约16亿立方米的井盐,可为发展盐化工业提供丰富的原

16、料。新近勘探、查清地热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境内河流纵横,坑塘星罗棋布,有适于淡水养殖的水面百万余亩,盛产河蟹、淡水鱼等水产品,境内辽阔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这里自然景观优美。辖区西南部的双台子河口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丹顶鹤、黑嘴鸥等在内的野生动物200多种。距市区40公里有一处世界罕见的天下奇观红地毯,景色十分壮观。位于浅海的二界沟蛤蜊岗,涨潮为海,落潮为陆,被誉为“渤海金滩”以盛产“天下第一鲜”的文蛤驰名。盘锦交通便利。沈山、盘海营两条高速公路,秦沈高速、沟海两条铁路穿境而过。区域公路密度为53.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位

17、于盘锦市最南部,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右岸,南与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营口市隔河相望,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心区域,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4.6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是将其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北方湿地水城特色的生态型滨海新城区。2.1.2 盘锦市发展情况2006年6月,辽宁省政府将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纳入“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这里傍河临海,靠港接城,土地资源丰富,区域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极佳。依托独特的资源和优越的区位,这里既有临海开发之便,又有傍河建设之利,还有依港发展之机,这里具有宏大的建设与发展空间。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和40多亿

18、元的投入,水城的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可接纳各类项目的入驻。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建设重点发展区域的重要节点,辽滨水城依据自身优势与特点,确立以船舶制造产业为特色、以石油化工产业为支撑、以高科技光电产业为亮点、以现代物流产业为羽翼、以水城旅游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五大主导产业,既撑起了水城建设的脊梁,又托起了辽滨水城的未来。盘锦市政府认真贯彻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城(辽滨水城)一港(盘锦港)四区(辽滨沿海经济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大洼临港经济区)协调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沿海临港经济,实现沿海重点区域率先崛起,使盘锦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随着盘

19、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稿)的出炉,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的思路愈加清晰。 水城建设:树起滨海城市崭新形象“围绕建设滨海大城市的目标,坚持规划引领、产业牵动和城市功能支撑,坚持以港兴区(城)、港城联动,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辽滨水城”规划纲要中,辽滨水城的建设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作为辽滨建设与发展的最高境界辽滨水城不仅是实现盘锦“海之梦”的地方,更是树起滨海盘锦未来开放发展的新形象。“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紧紧围绕建设滨海大城市的目标,坚持规划引领、产业牵动和城市功能支撑,坚持以港兴区(城)、港城联动,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辽滨水城,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0、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树立形象,努力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生态型滨海水城,加快实现由经济区向行政区的转变,建成全市的行政中心;以国家级开发区为标准,发展沿海临港产业,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形成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全市新型产业聚集区;以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为牵动,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和产业,建成全市文化中心。 港口牵动:提高沿海对外开放水平,港口不仅是沿海城市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更是辽宁沿海临港产业带、城市带发展的重要引擎。盘锦海港的建成通航,为盘锦沿海经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根本上实现了从“内河时代”向“滨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围

21、绕“一核、一带、一轴、多点”布局,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以沿海开发开放为牵动,以内陆转型发展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构建由沿海到腹地、对外开放与国内合作并举、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盘锦港在加强泊位建设、扩大吞吐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一类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力争港口通关效率和管理水平跻身全省先进行列。“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盘锦的沿海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资引智并重,更加注重把引资引智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重点吸引大外企、大央企、大民企落户盘锦,设立总部、生产工厂、研发中心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不断

22、策划包装推出一系列重大项目,开展主题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专业招商,实现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出口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双百”工程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并购和上市,增强跨国经营能力。扩大腹地支撑,加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发展,在区域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中实现沿海开发开放的率先隆起。“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要达到150亿美元,引进域外资金5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四区”发展:协调互动打造开放平台,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

23、,“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推进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着力把国家战略机遇和省里的政策支持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好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晋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经济区(园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不断提高试验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把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向海发展的先导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把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作为盘锦西部向海发展的重要区域,按照空间规划产业项目的路子,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加快三道沟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以东郭造纸产业园、生态旅游区、三道沟临港产业区为依托,打造以纸

24、制品、包装印刷、生态旅游为核心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使西部地区成为新增长区。加快规划建设经济区基础设施,形成城区功能,努力建设宜居宜游西部新城。加快推进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依托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和天下奇观红海滩,整合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三个入海口旅游资源,整体谋划全域旅游项目开发,重点加快建设集休闲、娱乐、运动等于一体的赵圈河生态旅游风情小镇和红海滩湿地温泉小镇,努力使盘锦成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国际湿地休闲之都。 加快推进大洼临港经济区建设。依托沿海临港区位优势,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制造基地”的发展思路,按照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5、加快发展重型装备、轻工医疗器械、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机械制造产业,建设辽宁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加快规划建设59平方公里大辽河生态新城。2.1.3 盘锦市的湿地生态资源湿地是盘锦永恒的风采,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盘锦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湿地

26、之一,被誉为“国际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北国湿地之都”。盘锦湿地总面积为314857公顷(314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396000公顷的79.5%,其中,以芦苇沼泽湿地和滩涂湿地为主的天然湿地面积为159919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50.8%;以水田为主的人工湿地面积为15493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49.2%。盘锦湿地里栖息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科学统计:鸟类263种(其中有丹顶鹤、大天鹅、黑嘴鸥、白鹭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世界濒危鸟类36种);兽类18种;鱼类124种;昆虫类299种;甲壳类49种;两栖爬行类12种。盘锦芦苇荡、红海滩驰名中外。诸如此类,决定了盘锦不但应该有一流的湿地自

27、然保护区为其提供生态环境,也应有一流的“湿地博物馆”整理、积淀、宣传、弘扬盘锦的湿地文化。湿地是大自然恩赐给盘锦的福祉和风采,熔铸了盘锦人包容、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用“湿地博物馆”来打造盘锦名片,是盘锦人的最佳选择。盘锦博物馆将以湿地生态为主打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生动展示地域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浓缩地域精神,推动生态和谐的基地、窗口,成为盘锦的一张地域名片、一个文化品牌,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盘锦市是一个人口约137万人的地级市,随着盘锦正进入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全新阶段,招商引资和各项建设项目的实施,把为民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把

28、发展成果普遍惠及全市百姓,便民利民,打造幸福盘锦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盘锦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打造浓厚文化氛围环境的态度和决心。博物馆的建设,对于盘锦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软实力,全面增强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大部分市民对这座百万人口城市缺少城市博物馆反映强烈。盘锦市人民政府为了完善城市功能,顺应民意,整合盘锦市文化场所资源,决定为市民建设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造型新颖独特、使用功能齐全、设施设备优良的城市博物馆,以满足广大市民文化需求2.1.4 本项目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随

29、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快速发展,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逐渐兴起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研究的热潮。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盘锦市政府非常重视盘锦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早在2001年就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因种种原因,搁浅至今。现经政府主管部门多次研究,对盘锦的远古红山文化、现

30、代的石油文化、自然的生态文化等,用一种建设浓缩城市的灵魂,展现城市的形象,特别是那片最大最美的湿地生态文化,决定建设一座综合类博物馆,使之成为盘锦市的城市窗口、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地域名片。由此,提出本项目即盘锦市博物馆项目的建设要求。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在建设、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由文物系统、其他部门以及

31、民间兴办的各类博物馆已达2000余所,每年举办展览达到8000余个,参观的观众在1.5亿人次以上。人类文化既是财富,又是进程。所谓财富,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历史遗留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所谓进程,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文明化过程。博物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近代,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

32、可缺少的一部分。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主要承载平台之一,其功能首先具有文化遗产事业的共性教育、科研、经济功能,并且在功能发挥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互动的,博物馆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这两个功能上,而经济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益性。这些方面的个性功能,全面反映了博物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2.2.1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博物馆作为集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一身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将这些资源通过陈列展览的形式,广泛吸引公众的注意,走进

33、民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博物馆作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通过实物欣赏和接触、倾听讲解等途径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受教育者充分享受教育过程的乐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博物馆强大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发人们利用博物馆来发展教育的无限遐想。博物馆教育具有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特点。博物馆知识性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专业化的教学单位不可取代的。博物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有助

34、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关键环节。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促使了博物馆发挥作用的社会化。博物馆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功能是其与人联系的主要纽带。2.2.2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文化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影响并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作为现代城市的灵魂,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加速,而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城市化过程中,与文物保护单位易于受到空间条件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屡

35、遭破坏的境遇不同,博物馆在现代城市文化塑造方面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和青睐,并确实在打造现代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在增强区域吸引力(软实力)方面,通过对文物的收藏、保护和展示,博物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区和“地标”,在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同时,在现代城市中传承和培育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众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满意度、亲和力以及凝聚力等要素随着城市新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形成而得到强化,当文化在渐进的演变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后,这种文化的演变将会促进城市在制度方面的创新,并促进城市经济(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最

36、终将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虽然文化的演变是渐进的、民间的、不易受干扰的,但是一旦新的文化习惯形成并被带入经济活动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力是巨大的。因此,博物馆作为现代城市的象征或者地标,在作为文物收藏中心的同时,亦要承担起城市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等多项博物馆的新职能,只有这样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2.2.3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在博物馆发挥教育、科研功能的过程中,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得到伴随体现,博物馆旅游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博物馆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产生了大量的衍生商品,提升了文化遗产事业的影响力,

37、密切了文化遗产与民生的关系,拓展了文化市场,给文化遗产事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圈,可以带动周边的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在改造文化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福利、社会就业等经济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实际上是强化了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因为博物馆的经济功能不仅仅甚至不主要在于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主要从其间接经济效益以及增强区域吸引力(所谓软实力)上体现出来。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博物馆主要是以“引擎”的形式存在,即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通过向相关行业、产业、领域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来实现对经济的贡献,这种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博物馆对旅游和文化产业

38、的促进作用上。2.2.4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产业方面,得益于可移动文物体积较小、便于复制的特点,很多博物馆在发展艺术复制品方面大获成功,极大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市场潜力也被看好;储量丰富的馆藏文物保证文化产品素材来源的充足,各具特色的可移动文物可以摆脱产品内容单一的弱点,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文化产业带动艺术品的收藏、鉴别、欣赏等文化活动,满足一部分艺术品爱好者“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遗憾,使博物馆更加融入社会,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博物馆的社会贡献度。目前,西方国家博物馆发达的会员组织往往依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商

39、品维系着博物馆与广大会员之间的联系,会员也十分关注并愿意购买博物馆出品的文化产品;在丰富的文化产品的基础上,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还发展了“博物馆网上商店”,甚至开始在博物馆外建立商品分店,更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者。国外的多数博物馆都设有博物馆商店,有的规模很大。博物馆商店收入相当可观。如瑞士运输博物馆1982年其商店收入占总收入的21%,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1993年经营收入达300万美元,其中门票款约100万美元,博物馆商店收入为200万美元。上述数据表明了不失时机地开发博物馆文化产业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应该为我国的博物馆所借鉴。目前,我国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正显示出蓬勃朝气,以博物馆为载体

40、的文化产业在传播文化知识,扩大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等方面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通过“与博物馆相关”的商品销售,培育了规模庞大的博物馆会员群体,增加了参观者对博物馆藏品的兴趣和关注程度,拓展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高了参观者的文化修养,增强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正是在这种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中,博物馆不仅实现了经济方面的贡献,更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满足公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2.5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拉动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在博物馆旅游方面,博物馆对旅游行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游客和博物馆所在地之间建起互利关系。为

41、了博物馆具有持续吸引力的特点也强化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200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特地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与旅游”。目前,博物馆旅游除了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博物馆事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的日渐兴起,博物馆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2008年我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实现全部免费开放后,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充分显现,几倍甚至十几倍参观人数的增长证明了博物馆旅游的价值。在国内旅游城市,如北京、西安,欧洲著名旅游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博物馆早已成为吸引

42、全世界游客的顶级旅游目的地。法国凡尔赛宫每年的游客可达200万人,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接待的游客,年入馆量都已超过1000万人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博物馆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也是公众游览休憩的重要场所。节假日游览博物馆被视为一种时尚,博物馆成为旅游线路中重要的游览景点,甚至还出现了博物馆专线旅游。截至200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A级及以上景区2474家,其中,博物馆119家(5A级3家,4A级54家,3A级28家,2A级31家,A级3家),占A级景区总数的4.8%,其中级别较高的3A级以上博物馆占到71.4%。此外,太原中国煤

43、炭博物馆、大连长兴酒庄酒文化博物馆、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铁岭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上海地质博物馆、天福茶博物院等还入选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都说明博物馆发挥着重要的旅游功能。总之,博物馆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体,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提升区域吸引力),并衍生出大量超出博物馆财务分析范围的经济效益(带动旅游、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随着全国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的顺利推进和对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效机制的探索,文化遗产事业尤其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以不断强化,并对其他功能的发挥也产生了较强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有助于文化遗产事业三大功能的全面发挥,也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

44、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3. 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盘锦市南部辽滨经济开发区,南经三路以东,南经四路以西,纬八路以南,滨湖路以北地块。见附图1,项目区位示意图。3.2 用地条件本项目选址用地属文保用地,地块整齐、地势平缓,土方平整工作量较小,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5705.8平方米。3.3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周边道路、电力、给排水、通讯、燃气等配套基础设施较为齐全。3.3.1 给水工程 本项目水源引自市政给水管网。3.3.2 排水工程本项目采取雨水、污水分流方式排放,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3.3 电力工程本项目电力工程主要为配电及照明供电,由城市电网提供。3.3.4 供热

45、工程本项目冬季采暖由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换热站提供,不新建锅炉房。3.3.5 电讯工程本项目电讯工程与市政配套网络相接。3.4 地址自然概况3.4.1区位情况盘锦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不断覆盖着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地面平坦,多水无山。地面下8米以上含有各层污泥土质的粉砂层,18米以下是砂细层,抗震烈度为7度。盘锦市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

46、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小河流17条:锦盘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岗河、鸭子河、丰屯河、旧绕阳河、大羊河、外辽河、新开河、张家沟、东鸭子河、西鸭子河、潮沟、小柳河、太平河、一统河。其中,外辽河与新开河是辽河与大辽河的连通河道。3.4.2气侯该地区处环渤海城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有暴雨;秋季气温稳定;冬季寒冷,晴朗天气较多。年平均气温8.3年最高气温35.2年最低气温-28.2年平均降雨616.6毫米年最大积雪厚度200毫米年最大冻土厚度1.2米夏季主导风向南、西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北、西北风地下水位于-0.2米3.4.3地形、地貌、地质场地地

47、形地貌:场地七通一平已经完成,地势平坦。该用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为1%。场地地质背景:本项目地处辽河河口三角洲上,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仅为2.9米,地质岩性分布规律为第四纪辽河冲积层。地表下有很薄一层表土,厚度为0.31.5米,下一层有很规律的亚粘土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0米。其次是很厚的淤泥质亚砂土,基岩深300米以下。土壤天然含水率为2525.8%,容重为1.91.93克/立方厘米,地基承载力亚粘土1014吨/m2,淤泥质亚砂土10吨/m2。地震裂度为7度。地下水位偏高,一般海拔高度约为22.5米,雨季时地下水位一般上升0.5米,地下水系第四纪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地下水亦受高低潮位的影响,在辽河沿岸,河水与地下水之间互补性较强。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较高,对管渠及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