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以教师获得感提升为视角_蔡伟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91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以教师获得感提升为视角_蔡伟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以教师获得感提升为视角_蔡伟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以教师获得感提升为视角_蔡伟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年第4期(总第127期)No.4.2022General.No.127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优化研究以教师获得感提升为视角蔡伟政(闽南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福建 漳州 363000)摘 要: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主要来源于相对稳定的物质待遇和有差异的“人际待遇”,基于部分高校教师获得感偏低的现实,提升教师获得感、激发学校发展活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博弈论对于辨析高校教师“人际待遇”获得的各种关系上具备极大的适

2、切性,以博弈方法对教师“参与认同”“科研共济”“育才成就”“价值转化”四个“人际待遇”主要关系进行解构,探索提高教师获得感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激发教师内部潜力、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来推动高校办学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关键词:高校;教师;获得感;人际待遇;博弈;治理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7114(2022)04-0128-06教师队伍对于一所高校的意义,不仅在于培育优秀人才、提升科研水平等内涵性建设,更在于推动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扩大办学影响上的深远作用。如何激发高校教师的内在潜力,是每所高校必须研究也是首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博弈论在分析人际相互关系的优势,对于解构

3、分析高校教师在校内各领域的角色定位,进而探究提升教师的获得感的途径有着极大的适切性。本文从博弈角度分析探讨提高教师获得感的有效途径,以期激发教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为高校推进现代大学管理改革进程提供一个视角。一、提升高校教师获得感的现实之需与博弈解析契合“获得感”一词源于2015年初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其有别于“幸福感”,强调的是在付出具体劳动后达成的期望值,是一种实在、真切的感受。按照传统分类,高校教师的获得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物质层面最主要部分就是薪酬,其包括工资、津贴、科研收入等在内的可货币化报酬,也包括职业发展机会等形式各异的非货币性报酬;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指工作成就感、个人荣誉归属

4、感等。从高校教师的职业角度分类,作为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高校教师的自我社会定位有别于其他行业人员,其“人际待遇”的得失占据获得感的很大比重。这里所谓的“人际待遇”指人处于某个特定的人际关系网中所能得到的被认同感和满足感,是精神获得感的具体化表现。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人际待遇”体现在管理上的参与认同、同事关系互动、教学育才成就、科研能力威望等方面。(一)提高教师获得感是现实之需。高校教师是学术人和教育人,但首先是一名社会人。在利益权衡下,绝大部分的教师都会趋利避害,以获得感作为努力工作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提升教师获得感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高校综合实力。教师在高校职工人员中绝

5、大部分比重的是高校办收稿日期 2022-04-15作者简介 蔡伟政,男,福建泉州人,闽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228)。128DOI:10.16007/ki.issn2095-7114.2022.04.023第4期蔡伟政: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优化研究学的主要实施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力和创新动力,是盘活高校相关领域发展的关键。其中,如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对外办学等方面,都依赖教师的具体落实。提升教师的获得感,等同于为高校发展提升马力和后劲。其次,培育优秀人才。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做隐性贡献的良心

6、活,其中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在毕业后才能显示教育价值,文科学生要几年十几年后才能显示成效,特别是文史哲这类提升内涵素养的学科,教师的教学价值更得不到直接体现,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站在教师的角度完善管理体系,在要求教师落实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给予对应的获得感,让教师能够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和心灵动力。最后,是提升教师自身价值。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完备成熟的教师考核体系,职称晋级条件、科研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复杂、教师兼职受限等外部原因,都影响着教师物资待遇和“人际待遇”的获得感,职业倦怠不断积压,必然导致工作积极性不足,对学校分配的事务性工作也就应付了事。反之,提升获得感,有助于推动教师消除待遇期望落差,

7、促使教师珍惜当前职业,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进而形成高校办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二)高校教师获得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与收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进行调查,均得出高校教师对薪酬满意度不高的结果。例如有研究者调查地方院校的教师满意度,发现教师在学校在薪酬待遇方面满意度最低,尤其是低学历、低职称老师在薪酬待遇方面的要求高于发展空间的要求1。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社会各界对于高校教师寄予更高的期望,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职称晋升等压力增大,职业效能感普遍降低。再加上部分高校的规章制度滞后、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缺乏等因素,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待进一步提高2。地方高

8、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九成以上,受生源梯队层次、科研项目名额限制、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制约、校园文化差异、校内治理机制相对不完善等影响,普遍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体验、教学成就感、科研获得、学校发展参与度等人际待遇的获得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高校中,教师的获得感相对较低。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主要受到校内校外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外在环境的对比。高校教师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从业者普遍具有研究生学历,而且博士学位占比逐年增大。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工作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层层选拔艰难进入高校工作的教师,成为社会上认同度最高的知识分子、理论权威和高素质人才

9、,其期望薪酬普遍较高。但与国外的高校教师相比,与公务员系统、参公单位、医疗等机构的人员相比,与同是高学历的企业中层干部或技术人员相比,高校教师的待遇优势并不明显,直接导致其获得感下降。二是高校内部的管理。这是影响高校教师获得感的内在因素和主要因素,比如薪酬制度、职称制度、考核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运行机制,规范并制约教师在高校内部关系网中的行为和收益,其中涉及的人际待遇可以归纳为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教师之间的科研竞争关系、师生之间的教育和被教育关系、教师以高校为依托产生的校内校外融合协作关系。这四个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了教师获得感的提升,甚至进一步影响到高校办学发展。

10、(三)博弈论是教师获得感分析的契合方法。博弈论是逻辑和数学分析的工具之一,它模拟决策者之间的冲突和合作,并且通过使用均衡分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预测参与人之间互动结果的理论方法32,主要目的是得出角色在特定关系中获得最高利益的优化策略,广泛运用于金融学、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等领域。在教育学方面,博弈论的运用还未成熟,目前基本处于理论研讨阶段,研究者大多将博弈论作为一个视角研究讨论大学权力、薪资、科研、教学等单线关系,以某个群体为主线的博弈优化策略研究还很薄弱。高校的教师处于行政人员、同事、学生、教辅人员、社会群体的复杂关系中,其获得感来源于学校机制管理以及与各类人

11、员的人际关系网。我国高校大部分属于事业单位,在学校财政这块蛋糕的切分上,其可货币化报酬相对固定;职称改革和职业发展较为公平公正,非可货币化报酬相对均衡,因此研究学校报酬和福利待遇,对于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获得感的意义有限。基于教师与其他人员的关系相对独立又有一定交集,以博弈论研究其在行政管理、科研角逐、培育人才、对外合作等主要关系,从而得出提升教师获得感,特别是“人际待遇”的获得感的最优策略,有助于我们清晰定位高校教师在学校整体关系的位置,从 129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而为推动高校治理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二、提升高校教师获得感所面临的主要关系博弈解构在高校的内部运转机制上,

12、教师是连接管理主体和目标主体的最主要角色,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与行政人员在管理上、教师与同事在科研竞争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上、教师与社会因素在融合上的“人际待遇”关系,本文着重从博弈角度分析研究这几组关系中教师获得感的提升规律,以期推动高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一)“参与认同”获得感:教师与行政人员的管理沟通由动态调整达成“纳什均衡”“参与认同”获得感是通过与管理人员的互动,在学校发展红利向教师福利转化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参与感和实际收益。在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实行多年的现在,处理好教师与行政人员两者关系,依然是高校优化内部管理的首要问题。因为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沟通,所以这是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纯策略纳什均衡

13、是指在一个纯策略组合中,如果给定其他的策略不变,该节点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建立关系矩阵如表1:行政人员和教师是高校两大主体人员,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是提升教师“参与认同”获得感的主要途径。在上述矩阵中,我们看到存在两个纳什均衡解,如果一个政策在没有得到教师广泛理解且教师不执行的情况下,出现(B B)均衡解,在短期内,教师不服从行政管理,通过其他非制度行为获取额外所得,其获得感B0,长期来看,管理效率低下,高校办学秩序混乱,行政管理对教师的反向约束必然加大,教师的获得感最终B0;在行政人员沟通与教师执行之间存在一个较为合理的缓冲区,即(A A)均衡解,在短期内,教师落实各项制度,其收入均在

14、高校规定范围,其获得感3A0,从长期来看,行政人员与教师汇聚合力,高校办学有条不紊,发展红利转为教师收益,教师的获得感最终A3。因此最合理、双方收益最大的是在行政人员沟通、教师执行情况下达成的纳什均衡解(A A)。综上,要达成双方互赢,中间要处理很多影响因子,对于行政人员而言,要注重沟通方式和沟通效果,将国家、省厅精神传达解释到位,将高校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宣讲清楚,将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全盘摸底,有充分的耐心和沟通的艺术。对于教师而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将自身行为融入高校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方面符合高校办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使获得感“A”长期处于行政人员与教

15、师之间最合理最持久的博弈点上,达成较为稳固的“纳什均衡”,形成高校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纳什均衡一般指向非合作博弈,但如果双方存在互动,则可能达到纳什均衡点,将均衡点的生成形式巩固下来便是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形成更强大的发展合力,让高校的发展红利不断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获得感。(二)“科研共济”获得感:教师之间的科研互动由“智猪博弈”引出共赢机制“科研共济”获得感是通过与科研人员的互动,从而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科研收入。科研过程中,教师有着科研资源、科研能力、科研团队、科研背景等差异,在这种区别下,我们将教师分为科研优势教师和科研弱势教师,双方实力和收益的差别适合以“智猪博弈”原理来分析。“智猪博弈”

16、原理为:假设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头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十个单位的猪食进槽,按按钮要付出两个单位的成本。根据进食速度,若大猪按按钮,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比率是6 4;若小猪按按钮,最终大小猪收益比9 1。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大猪食物过剩和小猪饥饿成长,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大猪去按按钮。从博弈原理来看高校中教师之间的科研关系,设定关系如图1:表1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关系矩阵策略行政人员沟通不沟通教师执行A A3 0不执行0 3B B 130第4期蔡伟政: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优化研究图1 教师之间科研关系图X:科研弱势教师Y:

17、科研优势教师校级、市级、厅级等科研立项省部级、国家级等科研立项从图1所示关系来看,因为科研能力不同,如果把X群体比喻为小猪,Y群体比喻为大猪,因为两个群体科研条件不同,A和B的路径选择成为常态。在高校的科研系统中,X群体与Y群体相互转换、相互交集,位于Y群体的教师凭借自身科研条件,依靠前期科研成果和资源,可以申请到很多课题,但完成过程精力不足,需要与其他教师组成团队;对于X群体的教师,因为高校科研任务和自身发展需求,必然想要在更高级的科研“食槽”中分得一些成果。从这层关系上来讲,这一现象可用“智猪博弈”进行解构分析。所以,两个群体双方都处于同一个博弈环境中,都需要对方支援,获益方可达到最大值,

18、这就促成了两个最优博弈点(Xa YB)(XA Yb)的出现:在X对应A、Y对应B相对固定的选择路径外,X群体如果想在科研路上获得更多成长和机会,可以参考小猪的做法,由Y群体申报课题(即博弈关系中的“按按钮”,YB),X群体作出最优博弈点中“Xa”选择,以成员形式帮助Y群体完成大课题,X群体的成长和获得感得到提高;在X群体作为新的科研团体加入后,Y群体后期完成的大课题也更加的轻松,自身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收益和获得感也会得到提升,双方均实现受益最大化。同样,Y群体作出“Yb”选择时,由Y群体指导X群体申报课题,一来有助于X群体更容易获得课题,帮助X群体获得更快成长,二来有助于X群体加速转换为Y群体,

19、一同申报更大的课题,实现双方获得感提升。高校在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时可以鼓励两类教师之间相互协助,细化协助分配方案和奖励方案,推动科研管理更加健康,科研氛围更加浓厚。(三)“育才成就”获得感:教师教学与学生心理博弈强化课堂沟通的“囚徒困境”解构“育才成就”获得感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本职上最重要的精神收益,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获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并非具有广泛性和外在强制性,双方的主动沟通意愿相对于中学教学有所减弱。此类缺乏沟通的师生关系符合“囚徒困境”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在不能互相沟通情况下,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

20、,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博弈的结果是囚徒从自身利益出发,都倾向于互相揭发,最终导致两个囚徒均判刑八年。囚徒困境表明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说明合作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个人还是偏向于利己选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和学生均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教学过程,最后只能落在非合作的(八年八年)均衡点上。以往的研究者在分析纳什均衡时往往归结于两位囚徒之间没有充分的信任,以致按照自己的利益为导向选择了“背叛”。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信任”并不是“囚徒困境”的主要破解之路,必须从师生的沟通变化中着手。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教学方式的转变,

21、授课对象类别多,学生授课课程科目多,没有精力因材施教。对于大学生而言,学分的获得越来越多来源于课外实践,在大学生身心意识不断成熟和外在社会影响加大的背景下,学生获得成长认知的渠道不完全依赖于课堂授课,更多取决于自身体悟和自主学习的综合性渠道。因此,从“囚徒困境”的两组均衡点来看,师生必须走出“非合作”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归教育本心,除了主动克服来自家庭的压力、自身职称晋升的压力、来自同事的竞争压力。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使命担当,还要主动适应学生的共性需求,尽力满足学生的特性需要,及时对照培养目标,学生评价、课程改革需求调整教学方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与学生达成默契,推动教学效果由

22、非合作的(8,8)向合作的(1,1)转变。(四)“价值转化”获得感:教师与社会因素的融合协同推动普遍受益的“正和博弈”“价值转化”获得感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科研、学术能力参与到社会建设中,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合作收入。因为涉及校外因素,我们以“正和博弈”来解构,经典例子为:两个人打赌,输了的一方给赢了的一方五十元,因此,对于两个人的整体而言,不管谁输谁赢,两个人的总得益为“0”,所以这是一个“零和博弈”。要达到“正和博弈”则需要第三方参与,即两个人打赌,赢了的一方的奖励由第三方支付,这种情况下整体收益才会增加,这时呈现了“正和博弈”。教师在校待遇主要来源于职称评级及其他教学、科研奖励,高校的

23、职称数一般由上级人社机构直接认定,校内的业绩奖励也有名额限制,因此,我们仅从一所高校范围内研究教 131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师竞争的总体收益,始终都是一个“零和博弈”,这就需要寻找校外的“第三方”,才能达成“正和博弈”。为此,若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待遇,那校方需要与教师共同争取。办学经费是教师待遇的主要来源,各省的高校财政核拨标准基本上都是生均拨款加专项补助,其中的生均拨款有一定的公式可计算,与学生数和学科建设情况有关,争取较为困难;职称数、各类奖项、评选名额对教师待遇的影响也较大,但不容易争取;专项经费指具有特殊用途和专门目标的资金,校方要在这个方面上争取,对于改善高

24、校办学具有直接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寻找“第三方”更为重要,最主要途径是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发展,减少与同事之间在校内教学、科研、职称晋级上的竞争,将自己的科研水平转化为生产力,在横向合作中获取更多收益,实现教师个人收益的提升。三、基于提高教师获得感的高校治理结构优化以上四种关系的博弈分析的解决途径选择,可以为高校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治理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形成提升教师获得感的常态化和长效化运行机制。优化高校治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推动行政管理从独立走向合作。因为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学历层次、知识储备、技能能力等要求不同,行政人员很难进入教师队伍,教师也不愿进入行政队伍,双方阵营相

25、对独立。自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以来,教授治学得到重视,部分教师参与到行政管理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博弈关系的一方逐渐融入另一方,双方博弈关系走向瓦解,这对于获胜方(教师双肩挑现象)收益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但教师参与管理是否有效,其结果却非尽然,其原因如下:一则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到教学与管理两不误;二则教师大多为某专业类人员,同时兼备教育管理能力的不多;三则教师参与行政管理,因为校级层面的参与度不够(双肩挑教师主要分布学院,分布在机关的总数占比不超20%)4,对原本的行政管理影响有限;四则有的教师在涉足管理岗位之后,工作重心向管理职位偏移以致逐渐转变成为新的行政人员,使得博弈关系又重新建立,此时,高

26、校的去行政化改革程度呈现饱和状态。高等教育研究者分析去行政化改革的思维最终还是落到处理行政人员与教师的管理博弈上,既然双方融合不了又避免不了交集,只能寻求合作,但纵向合作比横向合作要困难一些,如不对称的权威现象的出现,可能单方面修改博弈规则或结果。这就打破了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原先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良性关系,并可能进一步被视为一种关系上的挑战与威胁5。这种威胁体现在教师的考核方式、待遇水平等相关利益由行政人员以政策制度方式来拟定,衍生出高校中的类官本位现象。在肯定双方博弈关系必然存在的情况下,以寻求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不断扩大合作带来的有利方面,可以相应减少双方抵触的收益损失。除在上文谈到的

27、沟通的重要性之外,还要注重考虑双方利益关系的归属点学校整体利益。教师与行政人员同时处在学校这个组织体系中,利益关系最主要的维系和支撑环境是学校,学校整体利益提升才能让内部各类人员享受到发展红利,这是双方合作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与行政人员应该在学校发展全局上达成合作的共识,相互包容和理解,推动双方关系一直处于纳什均衡的最优策略上。其次,推动师生关系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教师在教学事业上的发展,有待于对师生博弈关系进行解构,并根据时代教育需求进行重构。高校教师有别于中小学教师,不仅教学内容更加专精、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目标更加泛化,面对的是更有主见、更具个性、世界观更为成熟的教学对象,同时,教师

28、的角色定位也被赋予更大责任,所要求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更高,要求教师处理师生关系上更有艺术。很多研究者通常将高校师生关系定位为纳什均衡的多重博弈,认为强烈的师生互动相互作用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收获满满6,这是有待商榷的。高校师生之间确实并非一次性博弈,普遍存在着多次沟通的机会,但这种多次沟通有别于中小学师生一贯式沟通,中小学课程上师生关系一般可以连贯三年以上,在因材施教上给予的充足的时间保证。高校专任教师可能一学期需要教授四至五门课,且面对的还是不同年级的学生,而且一门课通常只有十几节,不仅教师在因学生施教有难度,在因教材施教上也有难度。对于学生来讲,课堂学分只占总学分的

29、一部分,每学期的课程不一样,教师不一样,主动适应教师的教学更为疲惫。因此,简单的几次博弈,并不容易促使师生双方达成“囚徒困境”的最佳均衡点。在沟通难以实现博弈均衡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只能从自身去调整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摒除精致利己主义的想法,去涵养更深厚的立德树人情怀。教育情怀是从教意愿的体现,这种意愿的确立须以仁爱为基础,需要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定乐业奉献的专业信念7。我们发现,认真对待、主动思考教学的教师,授课思路都比较清晰、知识结构更为紧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评 132第4期蔡伟政:高校教师关系解构与治理体系优化研究教也更高,在有效传递知识点的

30、基础上,增进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兼顾学生收益,可在自身收益上实现更大提升,获得教学上更快的发展。因此,高校在深化课堂改革方面,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推动教师回归教育初心,注重转变课堂教学的评课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获得感。最后,推动教师竞逐从内争走向外拓。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息息相关。在十九至二十世纪,欧美大学的科研成果引领整个社会产生变革,推动前三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绩。自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大学中的基础学科研究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大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主动引领变为被动接单,高等教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力孵化基地。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的积极面,也是主要方面是引进

31、竞争机制,无论学校或个人都要在竞争中求发展8。高校教师必须将自身置于社会发展潮流中,在发挥自身价值满足社会功用和市场需求上去自我定位,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内“一亩三分地”的竞争上。融入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表现在高校的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额逐年增长,超过了纵向科研。教师融入社会,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这里讲的融入,并非指教师在外兼职,而是通过自身专业,以学校为依托,通过政产学研合作途径,推动自身科研产出转换社会发展生产力,一则提升自身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迫使自己接触专业前沿,增强自身科研与育人能力;二则从中获得更多收益,一个合作项目经费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远比从高校内部竞

32、争中的收益来的丰厚,且又有高校的政策支持与平台依托,以此实现校内教师整体收益的“正和博弈”。高校在扩大校地企合作、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提供相应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在提升教师收入的同时,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在处理好教师与相关要素单个关系上,积极推动构建良好的内部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物质层面的获得感无法取代精神层面的归属感,这也正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放在最高位置,突现出精神层面的获得感难以实现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在充分保障教师的生活需求和工作保障外,还要在文化建设、环境改造上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如增设一些荣誉项目设立从教荣誉堂、举办各项荣誉仪式;加大教职工子女服

33、务力度,探索学龄儿童课后服务,举办假期兴趣班,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加强校史、校训、校歌教育,丰富校园雕塑、音乐戏剧展演、晨跑锻炼等文化内涵;完善师生文体活动场所等等,营造向上向善的学风、教风、校风,推动教师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获得感的双提升。参考文献:1 帅荣梅.地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128-132.2 邓彩艳,胡冬智.高校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5(12).3 Y.内拉哈里.博弈论与机制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 黄红.高校“双肩挑”干部退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

34、0(4):183-185.5 盛正发.博弈论视野下大学文化探析J.江苏高教,2011(3):70-73.6 余华,李川勇,刘玉斌.新时代高校师生共同体的重构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82-87.7 李小年.大学内部治理的四个自觉J.中国高等教育,2021(20):42-44.8 潘懋元.从“回归大学的根本”谈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4):1-9.责任编辑汤儒韬Research on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35、 Governance Syste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eachers Sense of GainCAI Wei-zhengAbstract:The sense of gain of college teachers mainly comes from relatively stable material treatment and differentiated“interpersonal treatment”.Since some college teachers have a low sense of gain,improving teac

36、hers sense of gain and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school development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Game theory is of great relevance to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relationships acquired by college teachers“interpersonal treatment”;thus,the author uses it to deconstruct the four

37、 main relationships of“interpersonal treatment”in their“identification of participation”,“assista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achievement in talent cultivation”and“value transformation”,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eachers sense of gain,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by effectively stimulating the internal potential of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ystem.It is believed that such research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Keywords:universities;teachers;sense of gain;interpersonal treatment;game;governance 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