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探究_许碧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85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探究_许碧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探究_许碧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探究_许碧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2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探究许碧娟(福建商学院,福建福州350500)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兴教学模式,可以与传

2、统教学模式进行互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而要想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最大优势,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混合式教学胜任力。但是影响教师胜任力的因素有很多,高校必须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积极探索有效的胜任力提升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实现混合教学普及推广。一、教师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的概念是由麦克利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次提出的,他强调胜任力是可以将优秀绩效者从业绩一般者中选拔出来的关键特征。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胜任力的定义,普遍认为胜任力中包括个体的内在潜质,只有个体的个性中具有更深层次的特征,才能对某一岗位工作绩效体现出稳定的预测作用,可以说,具备胜任力才是优秀的绩效者。不同岗位

3、对胜任力的要求不同,因此胜任力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情景性。美国哈弗大学教授戴维麦克里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特质等,是个体在工作中成功采取行动的关键因素。而教师胜任力指的是教师个体所具备的潜在特质,与实施成功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二、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胜任力的不足之处第一,教师运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意识不够强烈。目前,高校教师中有部分人员对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仍然持保守观点,而且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意接受教育改革发展。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如果我国教育体系不能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构建完善的教学危机应对体系,面对当前社会的一些突发状况,不能改变落后的教

4、学模式,那么终将导致教育事业停滞不前。在社会发展趋势之下应运而生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克服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众多难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不受任何突发情况影响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对于教师而言,掌握混合教学模式技能,要从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需求强化自身的在线教学能力,以便于应对突发状况。第二,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授课环节促使我国高校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胜任力,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在面对混合教学时,所具有的教学能力无法满足新模式需求,而且难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1。一些高校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时得心应手

5、,但是开展线上教学时需要在网络平台上设计教学方案、运用网络教学资源、采用信息化技术制作课件等,面对这些问题对于有些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由线下面对面教学直接转向线上通过网络教学,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的平台和创新性的教案、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增强师生互动,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第三,教学评价检测体系有待完善。混合教学模式能否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要由完善的教学评价检测体系作为支撑,但是在混合教学实施之后,一些高校依然摘 要: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展迅速,而要促进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顺利开展,提升教师混合教学胜任力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现状进行了阐述

6、,继而分析了影响教师胜任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学历因素、教学动机和教学知识因素。并从树立混合教育思想意识、合理培养混合式教学教师工作动机、提升教学知识以及教师混合教学过程掌控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有效策略。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2-0122-03收稿日期:2022-10-14修改日期:2022-12-14基金项目:2021年度福建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商科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路径的研究与探索基于PDCA循环”(2021JGB13)作者简

7、介:许碧娟(1981),女,福建福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123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123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教育理论与实践没有建立完善的混合教学评价体系。相关人员只是对网络后台的一些教学活动进行简单的记录,并将其作为教学监控,忽略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而且因为监督评价体系不稳定,所以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质量难以提升,这充分说明部分高校教师的混合教学胜任力不足,面对混合教学没能够及时进行优化和改革,构建完善、稳定的教学检测体系。为此,高校应该将此项工作作为提升教师胜任力的一项重要环节。三、高

8、校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一)年龄因素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教学技能,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网络平台运用能力,掌握信息化技能。此外,由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体现在对新教育发展形式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以及积极改变的态度方面,尤其是教师要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说明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本质差别。面对这一现状,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他们缺乏教学经验而对混合式教学缺乏认同,而且教龄较短的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不能很好把控,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会选择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年龄较大、教学时间较长的老教师而言,他们由于自

9、身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并不认为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就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不愿进行改革,坚信传统教育的好处。此外由于受到年龄的影响,青年教师能够轻松掌握信息化技术,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而言,他们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素养相对较低2。因此在混合式教育模式下,培养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以及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对推动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学历因素对于高校混合教学教师胜任力而言,教师的学历层次也是影响胜任力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学历的高低对于教师胜任力有一定影响,是因为教师受教育程度越高,掌握的专业知识越牢固,知识面也越广泛,可以提升自身的胜任力,而学历较低的教师他们本身接受教育的程度较

10、低,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也相对较弱,所以本身的胜任力表现就不是那么优秀。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学历对教师胜任力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教学经验和教学时长的增加,学历对于教师胜任力的影响会逐渐降低。(三)教学动机因素教学动机指的是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心态,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和成就动机等。其中工作态度是对教师工作自觉性和责任心等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成就动机则以教育培养目标为导向开展的教学工作。教学动机是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的推动力,是建立在尊重、认可、自我成就需求之上的,如果教师缺乏教学动机,就会失去从教热情,自身的教学责任心和自觉性也会减弱,不愿意去进行自我提升,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必然会影

11、响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四、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一)树立混合教育思想意识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混合教育模式逐渐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和应用,而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而言,更具精准性、个性化、智能化,因此也成了未来教育行业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混合教育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识到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本质。高校混合教学教师胜任力要想得到提升,首先要帮助教师树立混合教育思想意识,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让教师对在线教学模式更加包容、认可,要能够与时俱进,树立智能教学和在线教学新理念。坚决摒弃凭经验教学、靠传统方式授课的落后思想,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

12、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科学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新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将“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的教育思想贯穿到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中。(二)合理培养混合式教学教师工作动机影响混合教学教师胜任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工作动机。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动机是经过某一目标或某些对象引导的,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由此可见,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活动结果。动机是一种个人内部刺激,是个人的行为目标,能够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支撑,促使个体的体内达到平衡。在动力心理的作用下,可以让教师明确其行为的意义。而工作动机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摄入调节、认同调节和内在动机三个方

13、面。摄入调节指的是教师个体在吸收外部价值观和观念的时候没有将这些价值和观念完全同化,转化成自身的价值和观念,只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自尊心和防止出现焦虑而从事活动。认同调节指的教师个体对活动本身具有的价值表示认同和接受,认为从事此项活动对于自己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内在动机指的是教师个体参与的活动是发自内心,自己觉得感兴趣和可以从中得到享受的一种活动,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3。其中,摄入调节是可控动机,认同调节与内在动机都是自主动机。当工作单位所提供的条件能够满足教师实际需求时,能够将教师的自主性动机激发出来,有效提高行为效果。因此,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培养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工作动力。高校在提升混合式教学

14、教师胜任力时,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自主性发展,12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2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让教师能够发现教学改革带来的优势,并能够享受到教学改革带来的便利条件,同时让教师看到教育改革产

15、生的教育作用和价值,进而激发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认同调节动机和内在动机。(三)高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给予支持第一,构建信息化平台。由于当前部分高校的网络覆盖面不足、设备老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线上教学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而且还减弱了教师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的热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教学需要增加数字化教室、扩大网络覆盖面、购入多媒体设备器材,丰富网络资源、创建信息化平台,为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同时这也是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提升的必要前提。第二,提供培训机会,完善监督奖励机制。由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和新入职的青年

16、教师对混合教学模式不够了解,胜任力较弱,因此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和平台,加强教师在态度和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力度。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学校应该让他们向混合式教学胜任力较强的优秀教师学习授课经验,并通过“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掌握授课方式,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改变他们的教学理念,促进青年教师胜任力进一步提升;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学校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并让通过线上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骨干教师向其展示教学成果,分享线上教学经验,让老教师认识到线上教学具有的优势,并从内心接受和认可混合式教学4。由于支撑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应用软件和教学设备都在不断更新中,在这方面胜任力表现优

17、秀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新技术运用能力,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发展。(四)丰富教师的混合式教学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知识对于提升教师的胜任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此,高校应该从以下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知识。一是从教学设计、规范、教材等方面获取教学知识;二是合理利用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等,增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力度,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发展;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反思,以此促进教学知识持续提升;四是要与本校和其他学校的教师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专业知识、课堂设计、教学技巧、教学方式、资料来源和教

18、材选取等方面要多听取和采纳他人建议,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五是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知识。(五)提升混合教学过程掌控能力混合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混合教学过程观,开展混合式教学,不仅需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还要有相应的集成要素,同时还要具备能够实现模式、方法、资源、内容融合共生的能力。混合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和完全线上教学的新型模式,教学过程并不是将线下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单纯地叠加到一起,而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导向,深入激发学生内置潜能为任务,进行交替运用和阶段性运用。因此,在提升教师混合教学胜任力时,教师的混合教学过

19、程掌握能力是最重要的考查维度之一。而要想促进教师混合教学过程掌握能力进一步提升,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一是全面、明确认识课程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工作。不同的教学环节都需要通过相应的线下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同时也离不开线上教学技术的支撑,针对这些教师需要反复进行认真考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最大化优势,有助于教学目标尽快实现。二是教师要保证各个教学环节可以实现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每个环节都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而教师要做的是保证各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做到衔接紧密、灵活自然。课堂教学虽然已经提前制定好了教学方案,但是在实际课

20、堂教学中,因为学生和教学都具有灵活性,很可能在教学中触发一些突发情况,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积极寻求提升课堂掌握能力的方法。三是教师应该不断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教学培训,通过不断培训学习混合教学中的教材、媒体、技术、工具运用等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有效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线上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并发挥教师引导和监控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结语综上所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直接受到教师胜任力的影响。为此,对于高校而言,提升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应该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大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提升教师胜任力,促进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的有效推进,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参考文献:1赵海鹏,仇妙芹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9):40-422王晶心,王胜清,陈文广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2(8):26-343王虹,张运高职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的研究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21,35(3):142-1444王晓玥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专业课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1(5):82-83(责任编辑:董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