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4699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稍逊(xùn) 分外(fēn) 风骚(sāo) 摇曳(yè) B.嘶哑(sī) 鲜妍(yán) 腐烂(fǔ) 娉婷(pìn) C.柔嫩(nèn) 翅翼(yì) 冠冕(guàn) 枉然(wǎng) D.忧戚(qī) 咏赞(yǒng) 飘逸(yì). .汹涌(yǒ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端详 悲怆 迫不及待 孤立无援 B.潦草 倔强 语无伦次 悔人不倦 C.宣泄 诓骗 戛然而止 缩手无策 D.决别 青睐 惊慌失措 锐不可当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 B.李博士的精彩演讲,打开了听众的视野,听众们觉得他今天真是贻笑大方了。 C.在广西农村水中斗牛现场,围观者可谓水泄不通。 D.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祖国的情感与日俱增,立志把青春奉献给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B.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C.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一一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6、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欲说还休,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②树绕村庄,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⑤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⑥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①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②也。 (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有改动) (注)①稼穑(sè):指农业劳动;②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无冻馁之患矣(_________)②假诸人而后见也。(_________) ③余朝京师(___________)④是甚可怪(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集于此。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B.不必若余之手录。吾妻之美我者 C.与之论辩。蹴尔而与之。 D.言和而色夷。人不知而不愠。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今诸生学于太学”相同的一项是()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帝感其诚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 5.(甲)(乙)两文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各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成由节俭败由奢 ①俭,即节俭,不靡费。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 ② 首先,俭可以治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 ③其次,俭可以持家。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绝,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将以矫世也。”(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以俭教子,家风醇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 ④ 再次,俭可以修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 ⑤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1.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④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谈谦虚 朱光潜 ①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 ②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 ③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尽善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 (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请简述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谦虚的作用。 4.结合选文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谦虚”的看法。 (链接材料)在一次科研实验的关键环节中,导师要求一位同学独立去完成,可是这位同学却说自己不会做。在导师的坚持下,他无法推脱,结果实验完成的很成功,导师就问:“你为什么说不会做呢?”他说:“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导师听了哈哈大笑:“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为什么要如此谦虚呢?”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参考答案: 一 D A B D D D (1)①却道“天凉好个秋”②水满陂塘③在乎山水之间也④金樽清酒斗十千⑤人有悲欢离合⑥戍鼓断人行(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 1. ①饥饿 ②借 ③朝见 ④这 2.B 3.C 4.①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 ②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 5.甲: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希望儿子花钱要节俭,学习要刻苦,要有所得。 三 1.成由节俭败由奢(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有力)、突出地论证了“俭可以修身”的观点,进而有力地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3.(1)不能颠倒。 (2)这三段采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顺序。 (3)与第①段中“国”“家”“人生”一一对应(或与“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相照应)。(或答与第⑤段中“国家”“家庭”“公民”一一对应)。 1.先分析谦虚的内涵,再分析谦虚的内因,然后和不知天高地厚者对比,点出谦虚消极和积极的意义。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铺垫。 2.运用了比喻论证。通过通俗的比喻论证了“人的谦虚,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的观点。 3.谦虚必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谦虚“知不足然后能自强”;谦虚是对崇高意识的虔诚和向往。 4.谦虚是一种优良品质,它让你面对成就不张扬,面对不足而自强。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有这种精神品质。但我们也要恰当地发扬它,过分的谦虚就会让我丧失自信和斗志,实事求是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