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风险意识下的校园安全规范制...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_付金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56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意识下的校园安全规范制...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_付金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风险意识下的校园安全规范制...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_付金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风险意识下的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与完善 评 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书名: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作者:方芳等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ISBN:9787521604870出版时间:2019 年 9 月定价:69 元中小学校园客观存在各种风险,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校园环境,以及学生心理层面等领域都可能存在风险。校园风险因素在特殊情境中或意外因素刺激下,可能会导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给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且会破坏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校园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规避,可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安全是社会安全治理工作体系中既重要又敏感的内容,一旦学校安全出现问题,则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甚至

2、引发舆论危机。中小学生属于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安全关联着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每年学校都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无尽痛苦,也引发社会关注与反思。对校园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且落实不到位,是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学校应基于风险意识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建设完善,为全体师生创造平安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安全的期望与要求更高,而学校安全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 作者认为学校安全最基础的保障是法律,通过法规制度

3、建设方式可有效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书中介绍了我国在学校安全方面立法工作的现状与不足,认为学校安全立法工作基础框架已经建立,但还需要基于与时俱进的思维,不断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提供更详细具体的规制引导。书中对英美法日等发达国家的校园安全立法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在校园安全方面的工作有相对成功的经验,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我国校园安全立法有必要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经验,完善校园安全立法。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学校和社会作为相关主体,应基于协同治理思维,各自承担起对应责任,共同推动学校安全治理工作开展。由于校园风险因素的客观存在

4、,学校安全事故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科学合理地处理校园安全事故,通过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事故伤害,给予事故中的受害者更好的帮助,化解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持续优化改进。从风险意识角度出发推动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和完善,既要求政府、社会和学校 3 个层面共同推进,也要求学校内部所有人全面参与,引导校园中的每个人都成为校园安全规范制度落实的支持者。初中校园安全治理工作中,政府、学校和社会作为治理主体,基于社会分工模式承担着不同的安全治理工作职责。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中,政府是推动法律规制建设的主体,立法、执法等工作都由政府相关机构具体推动,因此

5、政府层面主要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此为校园安全管理核心依据,一切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制度都必须遵循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不应与之冲突。政府不仅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体系完善,更要通过各种方式确保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得到良好的贯彻实施。社会层面主要提供各种辅助支持,如社会志愿工作者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社工帮助,社会企业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等。在学校安全事件处理中,社会媒体应保持相对中立客观的态度,作为辅助力量推动校园安全事件妥善解决。尤其是在初中校园安全事件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社会应起到积极作用,既要关注事件带来的影响,又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积极引导事件解决。学校作为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的核心主体

6、,自然应承担起更多职责,不仅要积极推动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还要负责安全管理规范制度的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为学校安全治理提供了指导框架,而每一所136第 23 卷第 2 期2023 年 2 月安全 与 环 境 学 报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Vol 23No 2Feb,2023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因此学校还需进一步完善安全规制。在学校内部,安全规范制度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对学校安全管理献计献策,提出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毕竟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关系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以校园食品安全为例,食品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一

7、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学生生命健康遭受威胁,学校负责食品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承担对应责任,学校品牌声誉也会受负面影响。食品安全不仅要求学校和食品供应链企业遵守基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学校还要建立更详细具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与检查制度。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全程都采用录像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介入。食品制作完成之后,在提供给学生之前由学校安排专人检测和品尝,确认营养和安全之后再供学生食用,如此可很大程度上排除食品安全风险,降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同理,在校园体育教学安全、学生心理健康、校园消防安全等工作中,都应完善相对应的安全规范制度,全方位构建校园安全规制体系。在风险意识引导下可基于安全科学管理方式

8、推动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发展。校园安全管理中,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判断及风险规避是相互关联、整体循序推进的。通过校园风险识别可有效判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并以此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对策。不少初中校园安全事件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提前进行风险识别,亦未提前进行风险分析,从而错失了介入时机,最终未能制止校园安全事件发生。任何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背后都存在客观原因,也有一定致因规律。之所以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后需要对事故过程进行推演,找出事故原因,其目的就在于以此改进安全规范制度,有效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再度发生。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例,中小学生既面

9、临着学业压力,也有成长烦恼,还可能由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引发负面情绪。大部分中小学生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也不懂得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该向谁求助。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恶化之后,他们容易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甚至在个人行为方面也表现出攻击特征,给自身和周边人群带来危险。亦有部分学生无法化解心理健康危机,最终采用极端方式来应对,给家人带来无尽痛苦。学校应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异常情绪或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干预,防止心理健康问题演化成为校园安全事故,为学生幸福成长构筑一道更坚固的心理安全防线。在化解学生心理健康危机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要用情感关怀来抚慰,在必要时还应邀请心理咨询

10、专家介入,毕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需要专业知识,而大部分家长和教师缺乏心理咨询专业知识背景,并不擅长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不仅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在其余校园安全事项管理方面,都需要识别风险因素,做好安全对策,完善学校安全规范制度。风险意识下的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制度建设及完善,要求重视校园安全教育与宣传,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在校园中形成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在于人,具体影响对象亦是人。个体行为受观念影响,观念中重视安全,具体行为就会体现出规避风险的特点。中小学生喜欢追逐打闹,正常情况下是他们的娱乐嬉戏方式,无可厚非。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某些环境场所下的追逐打

11、闹行为具有较高风险,如在狭窄楼道处、在人群聚集处等的追逐打闹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当事人或他人造成伤害。相关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并不鲜见,因此学校应制定对应的安全管理规范制度,且将其融入学校安全教育中,让学生在课间娱乐游戏中选择更安全的方式,即便要追逐嬉戏,也应对相关风险进行判断,尽量不做危险行为。安全教育是化解和消除校园风险的有效手段,若所有师生都接受了安全教育熏陶,他们就会积极关注校园生活中的风险因素,并根据情况提出安全治理建议。安全教育与安全宣传应同步进行,安全宣传工作对于学校安全文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可让校园里所有人都接受安全观念熏陶,从而积极维护校园安全治理工作开展。如学校某处地砖容易积水湿滑,可能会给通过该处的师生带来摔伤风险,就可主动要求学校对其进行改造,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环境。学校是师生共同的家园,校园中的风险可能会引发某些安全事故,给师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安全威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有效识别风险,积极防范风险,同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与安全宣传工作,在风险意识下推进校园安全规范制度建设与完善,既可保护学生,又能促进平安学校建设。(付金鹏/河南省南阳市二十二中,中小学高级教师,书记,校长)236Vol 23No 2安全 与 环 境 学 报第 23 卷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