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_张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17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_张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_张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_张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张群(内蒙古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摘要:防止脱贫牧民返贫是巩固拓展牧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议题。牧民的资产建设应着眼于维持牧业生计系统的可持续性及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联结和有效配置。在S嘎查的脱贫攻坚实践中,脱贫牧民的收入与实物资产得到了提升,但是仍存在收入持续性不足、自我发展能力缺乏、资产积累能力较差等问题。自然资产受限、人力资产短缺、组织资产掣肘是脱贫牧民面临的主要返贫风险。制定持续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加强牧民

2、能力建设、建立集体资产账户等以资产积累优化为基础的发展政策,将有助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关键词:资产建设;脱贫攻坚;返贫风险;脱贫牧民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3)01-0062-08DOI:10.20076/ki.64-1065/G4.2023.01.008收稿日期:2022-10-17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牧区脱贫边缘牧户返贫阻断机制研究”(20300-54220367);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NJYT22103)作者简介:张群(1978),男,河北景县人,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

3、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引用格式:张群.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一、问题的提出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内蒙古牧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2。2021年,内蒙古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3

4、 681个贫困嘎查全部退出,157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年底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3。然而,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来看,内蒙古贫困牧区仍存在潜在的返贫和致贫风险。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难度大、挑战多,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4。因此,预防、控制和化解牧民返贫风险的任务在脱离绝对贫困后变得更加突出。学界对内蒙古牧区贫困治理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在贫困的成因方面,一些学者将牧区贫困问题归结为自然条件恶劣5、灾害频发6、经济发展水平

5、低下7、内生动力不足8等因素,牧区贫困呈现062出波动和不稳定等异质性特征9。在产业扶贫成为主流扶贫方式背景下,一些学者还提出了针对牧区特点的扶贫方略,如金融扶贫10、旅游扶贫11、健康扶贫12(52)、文化扶贫13等。上述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牧区贫困成因的复杂性以及贫困治理实践的多元性,但是多数研究仍基于增加牧民收入的经济学视角来倡导扶贫政策的优化,而对牧民脱贫后如何防止返贫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议题着墨不多。事实上,贫困不仅与收入有关,也与资产有关。积累主要资产的过程以及拥有充分的资产存量是个人或家庭能否脱离贫困的重要因素14(8)。在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的当下,基于牧民自身综合

6、能力提高的主动式、内生性发展进而实现资产的有效积累,才是巩固拓展牧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据此,本研究将在探讨资产建设理论与牧区贫困治理适切性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当前牧区脱贫攻坚实践并揭示脱贫牧民的返贫风险,以期提出有助于牧民进行资产建设和防止返贫的政策建议。2020年至今,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一些原贫困嘎查进行了累计4个月的田野调查,本文所用的实证材料即源于对S嘎查的调查。二、资产建设与牧区贫困治理资产建设理论源于迈克尔 谢若登对美国反贫困社会福利政策的系统检视和深入思考。谢若登认为资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是关涉个人、社会、文化、政治以及所有种类的有形财富,还包括个人知识技能、

7、社会关系以及影响其生活的思考决策能力。换言之,资产代表着能够使人与社区把握自我并且有意义地参与社会的所有资源。谢若登将资产建设理论中的资产限定为有形资产,尤其突出了金融资产的作用。他认为,从更实用的方面考虑,强调金融资产可以使社会政策发挥最好作用,使科层组织最小化15(128)。在资产的效用方面,谢若登认为资产具有增加穷人家庭稳定性、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及家庭成员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联结度等多重效应。他进一步认为,当前美国以收入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政策使贫困者和其家庭陷入了收入与税收的不公平状态,因此,他强调现行福利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的储蓄、投资和资产积累等,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集中在收入和

8、消费上。他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政策,通过建立个人发展账户用于高等教育、住房所有、自雇投资和退休保障基金等领域。总体而言,资产建设理论的核心是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实现自身发展从而走出贫困。资产建设理论作为社会政策发展的一个有希望的向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梅志里认为,对贫困人口进行资产建设不仅可以避免他们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依赖,而且能够减少政府用于公共救助方面的支出,只有让他们融入经济社会活动当中,才能帮助他们构建起未来发展的人力资产和社会资产,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干预提供一种平衡关系16。就其实际效用来看,资产建设理论为当代社会政策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理论范式

9、和政策分析框架,也为解决目前困扰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设计制定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政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资产建设的优势并将其用于反贫困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学者也在资产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农村的贫困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张和清等人以西南少数民族村落推动的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探讨了以资产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本的农村减贫实务路径及方法策略17。郭葆荣等人在新疆呼图壁村运用资产建设理论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贷款方案,该方案在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和留住社会保障参与者方面取得了成功18。需要指出的是,资产建设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基本逻辑

10、是深植于美国文化和社会制度土壤的,是围绕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实现来研究其社会政策框架的19。对于我国的牧区而言,如果运用该理063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论来分析贫困治理问题,就要考虑其在牧区的适用性问题,尤其是涉及资产界定及资产类型等关键问题。虽然在社会政策背景下,为了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关注金融财富可能是明智的20(2),但是资产建设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如家畜的养殖21。对于内蒙古牧区而言,牧民资产建设问题应置于牧业生计系统这个大背景下去理解。第一,受制于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在“草原牲畜牧民”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社

11、会系统影响下,人靠牲畜来生存发展,牲畜靠草场来维持生命,生态环境和自然规律等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是适应生态而不是顺应市场,在牧民的生计实践中扮演基础角色的是自然资产和人力资产,而不是高度依赖市场化的金融资产。第二,牧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牧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牧区众多牧户之间只有形成连接、合作和互助关系,才能管理和利用好大规模的畜群和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22。为了降低牧民交易成本、增强牧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牧民的组织资产也至关重要。第三,无论是人力资产还是组织资产,都要依靠一定的实物资产来实现积累。因此,牧民拥有的房屋和可利用的水资源、

12、卫生设施、交通以及信息沟通渠道等基础设施是其他资产的物质基础。鉴于此,笔者认为,与传统的资产建设不同,牧民的资产建设不应以金融资产为核心,而是以牧民生计系统的可持续性为根本,强调生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联结和有效配置。换言之,如果将资产建设理论运用于牧区防止返贫的实践中,应注重围绕牧民生计系统中的自然资产、人力资产、组织资产、实物资产等进行资产积累,以此实现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和支持网络的稳固,最终巩固拓展牧区脱贫攻坚成果。三、S嘎查的脱贫攻坚实践及成效S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北部,草场总面积为13.5万亩,是一个纯牧业嘎查。截至2020年年末,嘎查共有202户410人。由于交

13、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S嘎查长年处于贫困状况,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S嘎查由于连续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贫困户增多。2015年,嘎查共有17户49人被纳入贫困户。在“千村扶贫工程”“整村推进工程”“精准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指导下,2019年,S嘎查实现了“人脱贫、村出列”,当地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扶贫标准,贫困嘎查的帽子也随之摘除。S嘎查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兜底、产业化扶贫等策略。通过聚焦牧民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生活用电以及道路硬化等方面,S嘎查的基础建设可及率均达到了100%。针对牧民因病致贫的问题,嘎查严格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

14、保资助政策并对其给予定额补贴,贫困人口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产业化扶贫是S嘎查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抓手,其逻辑是通过牲畜养殖等扶贫项目来增加牧民的收入。一方面,嘎查通过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购置牛、羊等基础母畜或建设棚舍来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嘎查还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合作社”的机制,实施了以舍饲圈养为主的肉牛养殖项目。嘎查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把草场租给合作社,在按年收取租赁费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合作社盈利情况参与分红。从上述实践可以看出,贫困户的住房、用水用电、交通、棚圈等实物资产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以项目制为载体的产业扶贫也增加了牧民的

15、收入并实现脱贫目标。扶贫模式具有“易启动、周期快、见效快”的显著特征,但融合目标导向却弱化了扶贫项目本身的实效性和持续性23。就S嘎查的脱贫攻坚实践而言,传统畜牧业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使牧民无法形成持续的收入和资产积累。上述不足除了牧业逻辑本身的限制外,牧区金融服务网点的稀缺以及牧民获得贷款的不易也使得牧民的金融资产建设较为困难。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工作手册(2019年版)显示,当地的脱贫标准是贫困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超过3 600元。064之处可以通过S嘎查脱贫牧民人均收入与支出情况来进一步验证(见表1和表2)。表1:S嘎查脱贫牧民人均收入情况(20162020年)单位:元数据来源:S

16、嘎查办公室提供。从表1可以看出,S嘎查脱贫牧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20 242.00元增至2020年的48 965.00元,年均增加 5 744.6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6年的 11 723.00元增至2020年的 18 219.00元,年均增加 1 299.20元。5年间牧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加了1.47倍、1.86倍、1.34倍、1.19倍。脱贫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主要为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主要为牧民家庭经营的草地和养殖的牛羊产生的收入,包括对养殖的羔羊、肉牛进行买卖以及对牛羊的皮毛、奶类进行二次加工后产生的间接收入,这部分收入占

17、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以上。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生态补偿金以及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牧户转移的社会救济、经常性捐赠、救灾款等,这部分收入占脱贫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3左右。据了解,由于受文化水平和个人能力所限,S嘎查的脱贫牧民在城镇工作或外出务工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工资性收入数量不大且增幅较小。由于草原的“钱库”效应未能充分显现,且当地合作社带动致富能力不强,导致脱贫牧民的财产性收入较低。在支出结构方面,从表2可以看出,S嘎查脱贫牧民人均总支出从2016年的19 809.00元增至2020年的42 452.00元,年均增加5 328.60元。与2016年相比,2020年增加最多的依

18、次为生产经营费用支出、消费性支出、购置资产及非经常性转移支出、借贷性支出、财产性支出,其中生产经营费用的增加额最大,5年内增加了13 090.00元。表2:S嘎查脱贫牧民人均支出情况(20162020年)单位:元数据来源:S嘎查办公室提供。通过对S嘎查脱贫牧民收支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牧民收入可持续性不足。近5年来,脱贫牧民人均总收入虽然年均增加5 744.60元,但人均总支出增至年均5 328.60元,这说明目前脱贫牧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处在贫困线边缘。二是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缺乏。脱贫牧民的工资性收入比例较低且有1/3左右的收入来自转移性收入。如果将这部分政策性收入扣除,牧民势必陷入贫困

19、。三是牧民资产积累能力较差。当前脱贫牧民的财产性收入较少且渠道过窄,牧民很难通过增加经营收入实现资产积累。因此,如何长期保障脱贫后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并让其形成资产积累是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人均总收入20 242.0027 815.0043 020.0044 274.0048 965.00人均可支配收入11 723.0013 956.0015 142.0016 731.0018 219.00收入类别工资性收入1 120.001 364.001 410.001 492.001 648.00经营性收入5 781.007 648.008 552.009 835.0010 78

20、4.00财产性收入238.00277.00293.00315.00319.00转移性收入4 584.004 667.004 887.005 089.005 468.00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人均总支出19 809.0025 950.0037 616.0039 118.0042 452.00支出类别消费性支出9 017.0010 930.0012 302.0012 341.0013 538.00生产经营费用支出9 291.0011 983.0020 075.0020 137.0022 831.00财产性支出32.0095.00194.001 458.001 149.00转移

21、性支出93.0091.00147.0094.0068.00部分商业保险支出74.00167.0048.00178.00购置资产及非经常性转移支出596.001 922.002 461.002 644.002 272.00借贷性支出780.00855.002 270.002 396.002 416.00065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防止牧民返贫的核心问题。换言之,如何将以增加收入为主的社会政策与以资产积累为主的社会政策相融合,是牧民依靠自身来创造财富、增加收入、积累资产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四、脱贫牧民返贫风险分析

22、要想有效防范区域性返贫的发生,就必须了解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有针对地提出以资产建设为核心的防止返贫策略。根据资产建设理论及S嘎查的调查资料,笔者拟从自然资产、人力资产、组织资产等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脱贫牧民的潜在返贫风险因素。(一)自然资产受限自然资产指的是牧民拥有的牲畜和草场。牧草供给是所有牧户经营中最为重要和敏感的因素,草场发生任何细微的变动都会给牧民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在现今市场化和定居化背景下,牧民的基本收入与拥有的草场面积几乎成正比。调研发现,17户脱贫牧民家的草场面积普遍较小,最多的为7 500亩,最少的仅为2 450亩。据当地牧民反映,一个四口之家至少需要200只以

23、上的基础母畜才能维持正常生活24(3)。如果按照S嘎查所在旗规定的草畜平衡标准来计算,可以看出大多数脱贫牧民所拥有的草场面积和实际放养的羊单位均不足以维持温饱水平,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资产积累。因此,拥有的草场面积较小是影响脱贫牧民返贫的重要潜在因素。草场面积较小还直接导致牧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S嘎查春季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且降水分布不均,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急剧降低,霜冻和寒潮天气频发。因此,S嘎查冬天常常发生白灾(雪灾)和黑灾(无雪且无饮水),夏天也发生旱灾、虫灾及水灾。自然灾害的频发会直接导致草场的产草量减少和牧民的生产成本激增,经济收入无法提高,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将会越来越差。这无

24、疑给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很容易让刚刚摆脱贫困的牧民因为一场自然灾害又重新返贫。我家的草场面积一共有5 500亩,300多只羊。2015年我们家被评定为贫困户是因为自然灾害。2018年又遇到了白灾,使得草料都涨价了,是之前的好几倍贵。因为羊的体积小,又是白色,和厚厚的积雪混在一起,稍有疏忽就会让羊被埋在雪里面冻死了,没办法,我们只能去贷款来维持生计。(二)人力资产短缺人力资产是指牧民家庭成员的技能、知识以及健康状况。对于牧民而言,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文化水平是人力资产的两个维度。调查发现,许多贫困户家中都有长期生病或患有重大疾病的成员,他们不仅无法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

25、且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导致有的家庭债台高筑。虽然当地的医疗保障兜底政策极大地缓解了因病返贫问题,但是如果牧民家中有残疾、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他们不仅无法对家庭收入有所贡献,反而会因为自身照护问题导致家庭劳动力缺乏,从而使家庭因缺乏人力而无法持续脱贫。我们家一家4口人,贫困原因是因病致贫,小儿子今年虚岁13岁,脑炎后遗症,已经生病8年了。小儿子有残疾人补助,每个月(补助)200元,我老婆之前还有低保。孩子治病费用部分可以报销。现在家里的主要支出是养牛,牛的草料花费较多,去年花了6万元左右,还会有损失牛的风险,因为我老婆要照顾我小儿子,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有时候牛在吃草、吃草料的时候会吃错东

26、西死了。根据锡林郭勒盟规定的各旗县草畜平衡标准,S嘎查的草畜平衡标准为55亩/羊单位。访谈对象:脱贫牧民陈,访问时间:2021年7月29日,访问地点:S嘎查陈家访谈。访谈对象:脱贫牧民乌,访谈时间:2021年7月20日,访谈地点:S嘎查乌家访谈。066除了家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的患者外,还有一些脱贫牧民受到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影响。调查发现,脱贫牧民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劳动技能,尤其在发展产业成为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背景下,这意味着一些脱贫牧民可能因无法掌握先进的畜牧技术和进行合理的经济决策,从而增加返贫风险。当地富裕牧户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靠养西门塔尔牛。虽然这种牛比本地牛需要多费一

27、点时间,但是它们的售价会稍微高一点,平均售价差不多可以达到13 000元到14 000元。这些牧户会自己学习一些草料配比和喂养的技术,所以养殖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差不多一头牛的养殖成本是4 000元。一头健康的正常牛按肉卖的话,差不多可以宰出600多斤的白条,折合下来能卖到24 000元。但是一些刚脱贫的牧户就不行,他们不懂得规划,也不会那些养殖技术。(三)组织资产掣肘组织资产是指人们在资产建设中所需利用的组织资源,其作用在于增强人们的合作能力和相互信任能力。社会组织是牧业生计作为整体性社会事实的重要表现,而合作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牧民传统合作互助的延续和发展。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

28、市场风险的能力,新型的牧民合作组织在牧区发展中至关重要。虽然S嘎查在扶贫实践中也有意识地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合作社来助力脱贫攻坚,具体包括提供就业岗位、订单收购、资产收益、托养托管、寄养、优惠提供生产资料等具体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调查发现,当地17户脱贫户中只有6户加入了合作社。一位脱贫牧民这样说:“我们把草场入股给合作社了,每年分的那点钱还不如个人出租出去,一点都不划算。要是牲畜托管到那儿遭了灾了或是生了病了,死了也不管。”除此之外,当地合作社主要通过发展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畜产品生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非牧产业来增加贫困户收入,短期收益能够保障,但受贫困牧民人力资产禀赋和规模、技

29、术、管理不足等因素影响,难以保证长期收益。加之合作社的畜产品前几年主要靠帮扶干部和帮扶单位推销、购买(以买代捐),如果今后没有“一对一”的帮扶,合作社难以对接大市场,更不会卖出以前的“照顾性高价”,牧民收入势必会减少。一些关于合作社的制度设计也限制着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像咱们这个合作社,销路还是挺好的,每年按市场价格售卖,但是价格不太稳定,近两年由于疫情,很多商贩进不来,价格就低了一些。价格一低,给牧民们分的就少了,他们也有意见,愿意把牲畜放到这里的牧民也就少了。我觉得如果想要抵御这种忽上忽下变化的价格,应该从制度方面出台一些政策。咱们这个合作社许可证章程里规定只能是养牛,不能搞屠宰和其他深加工

30、产业,咱也没法去进一步发展。五、结论及建议脱贫攻坚的目标在于增加贫困群体的收入,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于脱贫群体的财富积累。就脱贫牧民的收支结构而言,以增加收入为目的的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牧民的收入和实物资产,并使其摆脱贫困,但是支出的不断增加使脱贫牧民很难实现资产积累。由于牧业生计系统中的自然资产、人力资产、组织资产等方面存在缺失,脱贫牧民面临着一定的返贫风险。从资产建设的视角出发,一方面,减贫政策应该对贫困人口所拥有的资产与其缺少的资产给予同等关注25;另一方面,维持牧民生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牧民整体资产的合理连接将会比单纯增加牧民收入产生更积极的福利硕果。因此,制定以资产积

31、累优化为基础的牧区发展政策势在必行。访谈对象:驻村帮扶干部刘;访谈时间:2021年7月24日;访谈地点:S嘎查办公室访谈。访谈对象:S嘎查经济合作社经理额;访谈时间:2021年8月1日;访谈地点:锡林浩特市额家访谈。067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围绕上述思路,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持续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作为承载牧区经济、生态、文化的功能复合体,是牧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牧民整体资产的合理联结与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环境直接相关,因此,国家应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一方面,要建立与人均收入增长、

32、物价上涨相协调的补奖资金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牧民通过参与草原保护增加收入。地方政府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继续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探索与草原补奖政策相适应的资产积累方式,特别要注重通过制定相应配套的后续产业政策来鼓励牧区合作社积极开辟生产服务、合作经营、联合发展等多种发展路径,从而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第二,加强牧民能力建设。牧民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实现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也是发挥牧民在脱贫攻坚和牧区振兴中主体地位的关键。首先,地方政府应把一定比例的扶贫资源分配在提升牧民能力建设方面。其次,应根据牧民需求开展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牧民的

33、市场竞争能力和科技致富能力。最后,应建立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技能型并举的新型职业牧民培育体系,大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牧民,在为脱贫攻坚和牧区振兴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牵头示范带动脱贫牧民发展。第三,建立集体资产账户。建立个人账户是资产建设理论的基本实践策略之一。鉴于牧区互惠合作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实践,大力发展以嘎查为单位、以合作共享为目标的集体资产账户是优化牧民资产配置的一种可行政策工具。一方面,集体资产账户可以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和牧民家庭的突发情况,使之成为帮助脱贫家庭降低脆弱性、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集体资产账户还可以从集体层面通过扶持当地特色产业项目来进行收益储蓄和资产

34、建设,从而为实现牧民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提供资产支撑。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2 齐义军,巩蓉蓉.内蒙古少数民族聚居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3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庆祝建党百年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五场脱贫攻坚专场EB/OL.https:/.发布日期:2021-06-22.访问日期:2022-08-10.4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1-03-06(1).5 海山.内蒙古牧区贫困化问题及扶

35、贫开发对策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7(10).6 明亮.社会结构视野下牧区灾害与贫困研究对内蒙古S旗布伦自然村灾害应对实践的调查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8(12).7 钱贵霞,郝永红,吴迪.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状况及成因分析基于国家重点贫困旗县数据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8 张艾力.内蒙古农牧区深度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9 陈祖海,谢浩.干旱牧区贫困异质性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0 冯彦明,李欧美.金融精准扶贫牧区实践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及

36、镶黄旗为例J.中国金融,2016(18).11 张萨仁娜.扶贫振兴视角下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 格格.牧区慢性病健康管理问题和社会工作介入研究A.哈斯额尔敦,王鹏,主编.新时代牧区社会工作和牧区068振兴C.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13 白晓梅.新时代民族地区文化扶贫与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基于内蒙古阿古拉嘎查的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4 Andrew Mckay.资产与长期贫困A.李春光,主编.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2011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5 美迈克尔 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

37、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M.高鉴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 Midgley,J.Growth,Redistribution and Welfare:Towards Social InvestmentJ.Social Service Review,1999(1).17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18 Guo B,Huang J,Sherraden M,et al.Dual Incentives and Dual Asset Building:Policy Implications of

38、the Hutubi RuralSocial Security Loan Programme in ChinaJ.Journal of Social Policy,2008(3).19 钱宁.资产建设理论与中国的反贫困J.社会建设,2019(2).20 美迈克尔 谢若登.美国及世界各地的资产建设A.高鉴国,展敏,主编.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Ssewamala F M.Expanding Women s Opportunities:The Potential of Heifer Projects in Sub-Saharan AfricaJ.Develo

39、pment in Practice,2004(4).22 敖仁其.草原放牧制度的传承与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3).23 马凤芝,开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转向及其挑战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4 韩念勇.草原的逻辑警惕新名义下的农耕扩张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5 Moser C.The Asset Vulnerability Framework:Reassessing Urban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J.World Development,1998(1).【责任编辑

40、马明德】Asset Construction and Preventing Herdsmen from Returning to Poverty:Investigation Based on S Gacha in Inner MongoliaZHANG Qun(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021,China)Abstract:Preventing herdsmen from returning to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consolida

41、te and expand the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astoral areas.The construction of herdsman s assets should focus on maintaining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livelihood system and the reasonable connection and effective alloc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In

42、 S gacha s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the income and physical assets ofherdsmen who have been lifted out of poverty have been improved,bu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come sus-tainability,lack of self-development ability,and poor asset accumulation ability.Limited natural assets,shor

43、tage of humanassets,and constraints on organizational assets are the main risks faced by the herdsmen to return to poverty.The formula-tion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sset accumulation,such as sustainabl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ecosystems,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herdsme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ctive asset accounts,will helpprevent herdsmen from returning to poverty.Key words:Asset Construction;EradicateAbsolute Poverty;Risk of Returning to Poverty;Poverty Free Herdsmen0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