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兼论中美贸易关系_王智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13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兼论中美贸易关系_王智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兼论中美贸易关系_王智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兼论中美贸易关系_王智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 兼论中美贸易关系王智强,袁怡(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收稿日期:2022 03 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A013)作者简介:王智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摘要: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进行要求开放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了这种可能性,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必然引起普遍生产过剩,这不能通过分裂经济全球化来解决。美国的经验数据表明,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解决美国的生产过剩,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

2、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经济全球化分裂的影响,中美贸易关系陷入低谷,为化解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应摒弃带有重商主义色彩的旧思维,借鉴中国方案,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劳动者收入。关键词:双循环;经济全球化分裂;中美贸易争端;社会再生产;生产过剩中图分类号:F752 7;F757 12;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2674(2023)01 096 11一、引言“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1,“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美国为扭转经济增长颓

3、势,重拾美国学派推崇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分裂经济全球化之路,在此背景下,处于潜伏状态的中美贸易争端日益鲜明,在特朗普执政之后演变为中美贸易战。经济全球化分裂和中美贸易争端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研究的学者普遍意识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全球化分裂的根源2 4,一些学者指出了经济全球化分裂的其他原因,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过剩、失业率攀升、工资率停滞5,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全球化收益不平等分配6 7,金融危机前的新自由主义泛滥8 9,美国充满矛盾冲突的经济结构。这些原因其实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果。国内学者对中美贸易争端的解释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美国制造对华贸易摩擦的原因在

4、于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10 11。第二,美国为了实现本国的再工业化,打压中国的制造业,向中国发起贸易战12 13。第三,美国将中国的崛起视作对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威胁,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维护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维护美国国际金融资本的全球垄断地位,是美国挑起贸易战实质14 16。第四,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向外部转嫁内部危机17 18,把中国纳入其构建的全球积累体系以69缓解美国资本积累困局19。分析经济全球化分裂与贸易保护的原因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力,以致经济全球化分裂和贸易保护是否有助于生产过剩化解和经济复苏这一重要问题被忽视,本文将依据拓展到开放经济领域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此展开研究。已有不少

5、学者尝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加以发展与应用20 25,不过这些学者未将进口(出口)进一步划分为生产资料进口(出口)和生活资料进口(出口)。本文首先构建国家 部类 国家 部类维度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由该公式推出资本主义经济循环畅通需要满足的严格条件;其次,基于拓展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及其平衡条件考察全球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成因,利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说明经济全球化分裂和贸易保护无助于生产过剩的化解和经济复苏;最后,在前两点研究的基础上对中美贸易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改善中美贸易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政策建议。二、拓展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马克思将总生产分成生产资料

6、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通过考察两大部类之间与两大部类内部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阐述了封闭经济下两大部类的资本循环与个人消费产生的商品流通交错形成的社会再生产。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再生产都离不开进出口,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通过世界范围内的交换实现,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产生影响。研究全球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和经济全球化分裂必须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即开放经济的社会再生产下进行。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拓展到开放经济领域。(一)拓展的简单再生产公式为了分析简便,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本文做出如下假定。第一,假定存在 C、U 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社会再生

7、产分为、两大部类,部类生产生产资料,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第二,沿用马克思的假定:“产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革命。”26 436,437开放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可由图 1 表示。图 1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p 国 q 部类的生产可表述如下:cpq+vpq+mpq=i=C、UaiIpq+vpq(1+mpq)=yspq(1)79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其中,p 代表 C、U,q 代表、,i 代表 C、U,aiIpq表示 p 国 q 部类在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所转移的 i国 I 部类的产品价值,vpq表示 p 国 q 部类抽象劳动凝结形成的价值中用于补偿

8、劳动力价值的部分,mpq表示 p 国 q 部类抽象劳动凝结形成的价值中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mpq表示 p 国 q 部类的剩余价值率,yspq表示 p 国 q 部类的总产品价值。p 国 q 部类的具体劳动转移的不变资本价值可表示为,aiIpq=iIpqyspq,iIpq表示 p 国 q 部类生产单位产品价值消耗的 i 国 I 部类的生产资料。p 国 q 部类的工人为再生产劳动力形成对 C、U 两国生活资料的需求,因此,vpq=LCpqyspq+LUpqyspq,其中,Lipq表示 p 国 q 部类的劳动力再生产所消耗的 i 国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占 p 国 q 部类总产品价值的比例。p

9、国 q 部类的资本家将实现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购买 C、U 两国的生活资料,因此,pqmpqvpq=HCpqyspq+HUpqyspq,其中,pq表示 p 国 q 部类的剩余价值实现率,Hipq表示 p 国 q 部类的资本家对 i 国第部类所生产的生活资料的需求占 p 国 q 部类总产品价值的比例。在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中两国两部类对 i 国 j 部类的总需求可由下式表示:ydCy()dUT=(CjCq)22(CjUq)22(UjCq)22(UjUq)2()2ysCy()sUT=ADCAOCAOUA()DUysCy()sUT(2)其中,ipq=Hipq+Lipq,j=、,ydC=(ydC,ydC)

10、,ysC=(ysC,ysC)。本文在李翀、乔晓楠等研究的基础上22 25,将国家 部类维度扩展为国家 部类 国家 部类维度,对进口与出口进行了具体分解。(2)式中,ADC(ysC)T与 ADU(ysU)T为国内需求,AOC(ysU)T为 U 国对 C 国的进口,AOU(ysC)T为 C 国对 U国的进口。开放经济下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为,p 国 q 部类生产的总产品价值等于两国两部类对该国该部类的总需求,即ydCy()dUT=ADCAOCAOUA()DUysCy()sUT=ysCy()sUT(3)根据 Perron Frobenius 定理,公式(3)成立要求矩阵 A 的 Perron F

11、robenius 根为 1,ys为 A 的 Perron Frobenius 根所对应的正特征向量。(二)拓展的扩大再生产公式对于社会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实现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资本家消费,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即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 国 q 部类的资本积累可由下式表述pqpqmpqvpq=cpq+vpq=(ipq+Lipq)yspq(4)其中,pq表示 p 国 q 部类的资本积累率,ipq、Lipq分别表示 p 国 q 部类追加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所形成的对 i 国 j 部类的需求占 p 国 q 部类总产品价值的比例。由于资本积累,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消费变为(1 pq)pqmpqvpq=(

12、Hipq+Hipq)yspq(5)资本家由于拿出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追加资本,因此对部类的生活资料需求下降,即 Hipq0,令ipq=Hipq+Lipq。在扩大再生产中两国两部类对 i 国 j 部类的需求包括,补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形成的需求,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形成的需求,资本家消费形成的需求,可表示如下ydCy()dU=(CjCq+CjCq)22(CjUq+CjUq)22(UjCq+UjCq)22(UjUq+UjUq)2()2ysCy()sUT892023 年第 1 期=(ADC+BDC)(AOC+BOC)(AOU+BOU)(ADU+BDU()ysCy()sUT(6)开放经济下社会扩大再生

13、产的平衡条件为两国两大部类同时保持供求平衡,即ydCy()dUT=(ADC+BDC)(AOC+BOC)(AOU+BOU)(ADU+BDU()ysCy()sUT=ysCy()sUT(7)公式(7)成立要求矩阵 C(C=A+B)的 Perron Frobenius 根为 1,ys为 C 的 Perron Frobenius 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三、经济全球化分裂无助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化解开放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即双循环顺畅进行意味着,剩余价值全部实现,投入的资本全部利用,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无障碍地相互转化,商品流通中彼此分离的卖、买如流水般统一,这要求严格的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然而,在资

14、本主义主导的全球经济,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社会再生产难以顺畅进行。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必然引起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循环可能依次在 W G、P W、G Pm(A)三个环节停顿。一些国家将经济循环受阻归因于国际贸易并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与经济全球化分裂解决矛盾,这种把双循环变为单循环的做法显然无济于事。(一)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成因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是生产过剩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卖和买的对立统一说明生产过剩具有抽象可能性,而生产过剩的现实性“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27 585。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了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循环,社会化大

15、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使生产过剩从可能转化为现实。资本对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追求同时产生供给能力无限扩大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两种结果,两者的矛盾表现为工人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一矛盾进一步引起普遍性生产过剩。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律可知,率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因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而获取超额利润,“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同一规律,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28 370,371为了更新机器设备进而获取超额利润,企业必须进行资本积累,并将剩余价值越来越多地用于追加不变资本。资本积累的结果是资本能力的扩张,资本规模的扩大,以及“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

16、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28 726在劳动力商品市场,相对人口过剩表现为生产、维持、发展和延续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力数量的乘积,大于资本增殖所需要的劳动力价值总量。劳动力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否则“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和发挥”28 201,因此,劳动力市场价格维持在劳动力价值这个最低限度。工人获取实际工资(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获取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的是活劳动在两种阶级之间的分配比例。这种分配比例由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同时也受到资本积累的影响。随着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际工资相对于利润下降,活

17、劳动的分配朝着有利于资本家的方向发展。新机器不断排挤工人的资本积累所引起的生产能力提高与实际工资相对减少,是普遍性生产过剩的主要成因。一方面,生产能力提高意味着等量活劳动推动的不变资本增加从而产品价值增加;另一方面,等量活劳动中的可变资本部分与等量剩余价值中用于追加可变资本的部分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由99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工资和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决定的需求小于生活资料的总产品价值,即,C2(ys)T ysC,C4(ys)TysU。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部类以低于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商品,这导致部分甚至全部剩余价值无法实现,即 p1。在接下来的再生产过程中,部类压缩生产,降低固定资本利用

18、率,其结果是,需要实物更新的固定资本减少,流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需求减少,创造的剩余价值减少,这进一步引起两大部类的生产过剩。正如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的积累理论时所指出的,“主要消费品的生产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27 591;“棉布再生产的这种停滞还影响一批别的生产者:纺纱者、棉花种植业者、纱锭和织机的生产者、铁和煤的生产者等等即使在他们自己的生产领域里没有生产过剩这种情况也会发生”27 597。(二)经济全球化分裂无效的原因以上我们撇开生产决定的交换(贸易),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考察了生产过剩的成因,在市场竞争国际化时代,技术进步型资本积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生产过剩日益

19、具有全球性。对外贸易可以化解一国的局部生产过剩,却无法缓解全球性普遍生产过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外贸易既然不是单纯补偿各种要素(按价值说也是这样),它就只会把矛盾推入更广的范围,为这些矛盾开辟更广阔的活动场所。”26 525反过来说,贸易保护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能够缓解但无法化解资本主义国家周期的、必然的、普遍性生产过剩。主要消费品过剩即 W G 的困难是经济循环不畅的起因,贸易保护主义忽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寻找转化困难的原因,在他们看来,之所以一国的 W转化为 G 存在困难是因为该国的 G 更多地转化为他国的 W,因此,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可以解决困难。然而,一

20、国采取贸易保护势必引起另一国的贸易反制。不妨假定两国的双循环变成单循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变为ydCy()dUT=(ADC+BDC)00(ADU+BDU()ysCy()sUT=ysCy()sUT(8)两国的单循环顺畅进行要求系数矩阵 Ai+BDi的 Perron Frobenius 根为 1,ysp为 Perron Frobenius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尽管(8)式的严格性相对于(7)式下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平衡条件(8)式依然难以成立,资本主义生产不顾消费限制竭力发展生产力排斥了 ydi=ysp的可能性。生活资料总产品价值同活劳动比相对于可变资本价值与用于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

21、值之和同活劳动比更快增长,首先导致国民经济单循环在 W G阶段受阻,接着发生连锁反应,P W、A G、W G、P W、A G相继出现困难,内部统一的资本直接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相互转化以及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存在障碍,货币不能全部流回到它的起点。当然不排除贸易保护主义所分析的情况。U 国生产相对过剩,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例如 U国的产品普遍为中高端产品,C 国的产品多为低端产品,当经济不景气或劳动报酬相对偏低时,U 国对 C国的进口(AOC+BOC)(ysU)T大于 U 国对 C 国的出口(AOU+BOU)(ysC)T,U 国根据可能由同一种原因导致的两种结果得出结论:贸易赤字与生产过

22、剩存在因果关系。为了化解生产过剩、畅通经济循环,U 国实行贸易保护如提高进口关税。为了便于分析,假定初期两国的生产不变,U 国的需求则由原来的(AOU+BOU)(ysC)T+(ADU+BDU)(ysU)T增加为(AOC+BOC)(ysU)T+(ADU+BDU)(ysU)T。在生产过剩得到缓解的同时,U 国两部类的利润率上升,资本积累速度加快,再生产过程被强化,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重新将生产过剩带给 U 国。因此,贸易保护可以暂时缓解但不能化解 U 国的生产过剩,U 国畅通经济循环不能依靠贸易保护。0012023 年第 1 期四、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一)生产过剩和信用扩张引发金融危机美

23、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以美国作为例证。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911”事件使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从 2000 年的 4.13%骤降至 2001 年的1.00%(见图 2),但这并未给美国的资产阶级敲响警钟。“911”事件之后,生产过剩的本质被信贷扩张造成的虚假繁荣所掩盖,表面上经济复苏繁荣,经济循环比较顺畅,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金或纸币)的供求矛盾逐渐发展到除了爆发金融危机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的程度。最终,在“营业总是非常稳定,特别兴旺”29 549时,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一下子就到来了。图 21992 2020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与

24、 2001 2020 年美国劳动报酬份额说明:经济增长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公布的按2015 年不变价美元计价的 GDP 计算得到;劳动报酬份额=劳动报酬/GDP100%,劳动报酬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编的表2.1 个人收入及其分配,GDP 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编的表1.1.5 国内生产总值图 32001 2020 年美国的产能利用率、资产利润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失业率说明:产能利用率来自美联储编的表 G 17 工业生产与产能利用率,美国失业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非金融企业资产利润率=非金融企业利润总额/非金融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100%,非金融企业利润总额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编的表 6.16

25、 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非金融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来自美联储编的表 B 103 资金流量账户,社会劳动生产率来自于世界银行公布的按 2017 年不变价美元计价的就业人均 GDP,为适应图表,将就业人均 GDP 同除以 1489.6 美元从图 3 可以看出,2002 2007 年美国的产能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从 75.01%增加至 80.64%,非金融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从 2002 年的 4.27%增加至 2006 年的 6.50%。繁荣的表象并不意味着生产过剩的化解与循环的畅通,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卖得到的不是等价物而是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货币,买卖对立以债权债务对立的形式发展(过剩的生活资料和生产

26、资料没有真正卖出,它们的价值没有真正实现)。从图 4 可以看出,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从 2002 年的 78.9%直线上升至 2007 年的 98.4%,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从 2002 年的 64.2%增加至 2008 年的 72.3%。这些数据表明,产能利用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101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信用消费和信用生产,生产过剩没有真正缓解而是被信用扩张掩盖。过剩的资本“被迫走上冒险的道路:投机、信用欺诈、股票投机、危机”29 279。借贷货币资本涌入虚拟经济部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股票交易市场过度繁荣。商品房价格指数从2002 年1 月的262.84 陡升至

27、2007 年1 月的380.90,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2 年的8341.63 上升至 2007 年的 13264.82。在虚假繁荣掩盖下不断积累的矛盾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美国的产能利用率从2007 年80.64%的最高值骤降至2009 年68.3%的最低值,经济增长率也从1.78%跌至 2.78%(见图2、图3)。图 42001 2020 年美国杠杆率与进出口额增长率说明: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世界与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中国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编的表 1.5 按地区和国家划分的美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来自国际清算银行(二)贸易保护未能解决生产过剩危机为应对

28、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美国经济出现反弹,经济增长率从 2009年的 2.54%增至 2010 年的 2.56%。然而,美国政府并未找到危机的根源,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没能使美国经济真正复苏,2010 2019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在 2%的低位波动,新冠疫情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见图 2)。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分裂思潮涌现,贸易保护主义者将经济循环受阻、生产过剩、低经济增长归因于贸易逆差,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分裂的方式解决本国经济问题,从图 4 可以看出,美国进出口额增长率 世界从 2010 年的 18.84%降至 2019 年的 0.44

29、%。贸易保护虽然降低了美国的失业率,但并没有提高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和资产利润率,从图 3 可以看出,美国的资产利润率在波动中从 2012 年的 7.00%降至 2019 年的 5.41%。虽然产能利用率在波动中从2010 年的73.39%增至2019 年的77.41%,但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也从2010 年的66.6%攀升至2019 年的 75.9%(见图 4),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分裂未真正化解美国的生产过剩。根据前文分析,2001 2019 年美国生产过剩的原因为,在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时,劳动报酬份额持续下降、并在低位徘徊难以有实质性提高。从图 2 可以看出,美国的劳动报酬份额从 2001 年

30、的 57.06%降至2010 年的52.66%,之后仅在2015 年有较明显的提高。基尼系数在2001 年为40.6%,2006 年增至41.4%;2010 年为 40.0%,2018 年增至 41.4%。既然贸易保护不能化解美国的工业产能过剩,提高实体企业的利润率,那么美国依靠经济全球化分裂实现再工业化的尝试注定失败。2011 2019 年美国金融行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高位上升态势,美国的房价指数从 2012 年 1 月的 310.19 升至 2021 年 1月的 484.41,道琼斯工业指数从 2009 年的 10428.05 陡升至 2020 年的 36338.30。虚拟经济不可

31、遏制地发展注定美国将再次爆发金融危机。五、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历程与未来选择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自由贸易与否,而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全球化分裂和贸易保护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畅通经济循环、刺激经济复苏的无奈之2012023 年第 1 期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贸易关系必然受到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经济全球化分裂的影响。结合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经济全球化分裂考察中美贸易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中美贸易争端、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积极意义。中美贸易关系改善将带动更多国家重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32、。(一)中国“入世”后的中美贸易关系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美贸易进入了一段黄金期。2003 年、2005 年、2007 年中美贸易总额相继突破 1000 亿、2000 亿、3000 亿美元,2002 2007 年美国向中国进出口货物总额保持双位数增长,2004 年增长率高达 28.04%(见图 4)。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造成了巨大冲击,2009 年中美贸易总额跌破 3000 亿美元,美国向中国进口货物额的增长率跌至 12.30%。危机之后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分裂思潮涌现,在此背景下处于潜伏状态的中美贸易摩擦变得鲜明起来。从图 4 可以看出,美国进出口额增长率 中国从20

33、10 年的24.63%降至2019 年的 13.60%。在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337”调查数量陡增,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后,采取一系列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措施,向中国发起贸易战(见表 1),在他任期内中美双方虽就经贸关系进行了多次磋商谈判,但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拜登执政近两年来,中美贸易关系未出现明显的缓和迹象。表 1特朗普执政期间对中国实行的贸易保护大事记时间内容2017 年 8 月 19 日 启动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301”调查。2018 年 2 月 27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铝箔产品厂商征收 48.64%至 106.09%的反倾销税,以及 17.14%至80.9

34、7%的反补贴税。2018 年 3 月 22 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 600 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2018 年 4 月 4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涉及 5000 亿美元,1300 个单独关税项目的进口产品惩罚关税(25%)清单,针对“中国制造 2025”产业政策。2018 年 4 月 16 日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宣布对中兴实施制裁;未来 7 年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件、商品、软件和技术。2018 年 5 月 29 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 500 亿美元的商品征收 25%的关税,并将加强对获取美国工业重大技术的相关中国和实体采取

35、出口管制,并采取具体投资限制。2018 年 7 月 6 日美国对第一轮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正式征收 25%的关税。2018 年 8 月 8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决定实施对华 160 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018 年 8 月 13 日 特朗普签署国防授权法案,将华为、中兴排除在美国政府采购市场之外。2018 年 9 月 24 日美国正式对 2000 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10%的关税,并将于 2019 年 1 月 1 日将加征关税税率上调至 25%。2019 年 5 月 9 日美国政府宣布,自 2019 年 5 月 10 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 2000 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

36、税率由10%提高到 25%。2019 年 5 月 15 日 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将华为及其附属品公司列入实体名单。2019 年 8 月 19 日 美国工业和安全局新增 46 家华为子公司进入实体清单。2019 年 8 月 24 日特朗普宣布将之前对 2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 25%提高到 30%,对另外 30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 10%提高至 15%。2019 年 8 月 30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通知,自 9 月 1 日开始,对清单中的 125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在原有 10%的基础上提高至 15%。2019 年 12 月 3 日美国考虑将华为列入

37、“特别制定国民清单”,禁止华为进入美国金融系统,禁止华为用美元计交易,冻结其相关资产。2020 年 5 月 15 日 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宣布,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外设计和制度其半导体的能力。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 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公布的中美贸易争端大事记301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学界对中美贸易争端的解释不无道理,但我们认为,中美贸易争端升级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所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和经济全球化分裂思潮涌现的突出表现。美国的科技水平高,生产力发达,出口商品多为中高端产品,国际价格相对较高。在世界经济繁荣(即便是虚假的)时期,普通劳动者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这

38、有利于美国生产过剩的缓解。在世界经济低迷时期,劳动者报酬相对偏低且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中高端产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低端产品需求替代,美国生产过剩恶化,经济复苏困难。美国将经济循环不畅与生产过剩危机归因于贸易赤字,却意识不到所谓的原因和结果有相同的根源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不可否认,美国利用关税等手段限制进口中国商品在短期能够缓解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但中国的贸易反制以及资本主义不顾消费限制极力发展生产力会大大地削弱贸易保护措施的效果。此外,美国至今未能彻底走出危机的阴霾,而中国正在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速水平上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实力正接近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美国试图通过

39、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生产资料的方式阻断中国的经济循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不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美国,而美国的中高端产品生产过剩可能更加严峻。(二)中美两国的未来选择1 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26 527。美国经济循环离不开中国的稀土等资源要素以及代工企业加工组装的半制成品,也离不开中国巨大的市场资源。当然,中国经济循环需要美国的高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也需要美国庞大的消费品需求。美国单方面坚持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全球化分裂,不仅会增加 W G 的困难,而且会让原本不算困难的 G Pm 变得困难,中美两国经济

40、循环受阻对双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30 经济全球化分裂不能解决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构建新发展格局才是畅通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循环、促进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未来选择。中美两国的生产要素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上有机衔接,从而两国经济循环畅通,在微观上,产能过剩缓解,企业利润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在宏观上,经济增速提高,金融风险降低,国际收支改善。需要强调说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14

41、 亿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中高端产品而言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美国与中国进行友好贸易利远大于弊。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达国家奉行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思维,采取以阻碍他国经济发展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在短期内,发达国家经济的确能够发展,但从长期看,这些发展成果终将因全球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而遭到破坏。与这种带有重商主义色彩的思维不同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联系紧密、利益交融,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双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选择。在世界市场容量的扩张相对

42、不足时,世界市场竞争加剧,这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经济全球化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美两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31。做大全球市场蛋糕的关键是缩小全球贫富差距,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而不是退回到重商主义那里寻找解决办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不应继续抱守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利用技术优势转移他国的剩余价值,而应承担大国责任,与中国乃至更多国家携手共克科技难关,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产过剩是受劳动者收入限制的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43、4012023 年第 1 期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32,为美国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化解生产过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国方案。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是金融资本的利润,并没有真正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如果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靠的是危机或疫情对资本利润的冲击,那么美国难以真正从生产过剩危机中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享发展,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是化解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复苏的未来选择,这不仅是中美两国的选择,而且应该成为各国的选择。提高劳动者收入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赋予工人企业财产权利,这样既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保证工人分享利润。

44、其次,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同时政府介入实际工资确定,保证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力同比例增长。最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32,让生产不只是为了交换价值,更是为了满足世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注释不少学者将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表述为逆经济全球化,国内学者李晓在 双重冲击 一书指出经济全球化分裂的表述更为准确,国内学者魏旭赞同此观点并采用了此种表述。本文也统一采用经济全球化分裂的表述。这里抽象掉了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增长率的差异以及实际资本积累率()的变动。竞争的强制规律带来的固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再生产失衡发

45、生时部类再生产不足,“同一劳动可以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量或增加劳动强度提供更多的产品”,(资本论 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525 页。)这样可以弥补部类的再生产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再生产不足,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高于部类。当部类的生产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对不变资本需求产生的负效应大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不变资本需求产生的正效应时,部类出现产品过剩,在这种情况下部类压缩自己的生产。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成因,我们根据拓展的扩大社会再生产公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将部类进一步划分为生产属于固定资本与流动不变资本的 IF、IL部类,将部类进一步划分为生产工人消费的

46、生活必须品和资本家消费的高档商品的L、H部类。假定,AU、BU中每一行的元素均相同,分别依次为 0.1、0.3、0.3、0.3,0.15、0.045、0.045、0.24。此时,四部类的固定资本利用率为 100%,CU的 Perron Frobenius 根 1。之后,追加固定资本的比例每期增加 0.003,追加可变资本的比例每期减少 0.003,四部类通过不断调整固定资本利用率尽可能保证供求平衡。在第1 期时,四部类的固定资本利用率为100%、100%、99.79%、99.79%,CU的 Perron Frobenius 根0.9994。在第30 期时,四部类的固定资本利用率为 94.61%

47、、92.73%、90.38%、90.38%,CU的 Perron Frobenius 根约为 1。限于篇幅未呈现模拟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向笔者索取。数据来源:圣路易斯联储官网公开数据,https:/fred stlouisfed org。美国社会生产率从 2001 年 101841.22 美元(2017 年不变价)/人,提高至 2019 年的 128321.72 美元(2017 年不变价)/人。金融危机时期基尼系数下降的原因并非劳动报酬份额提高,而是危机给资本家的财富造成巨大破坏。相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此外,根据联合国数据库公布的数据,74 个国家(这些国家不存在数据缺失,其中高收入国家

48、 42 个)的平均劳动报酬份额从 2001 年的 42.79%降至 2006 年的 41.27%(在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前);从 2009 年的 43.19%降至 2018 年的 40.72%。中美贸易总额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同美国进出口总额数据。自 2018 年 3 月 22 日至 2021 年 12 月 18 日,美国把 611 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纳入实体清单。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N 人民日报,2021 11 05(001)2 苏立君 逆全球化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可能性研究 J 成都:经济学家,2017(6):96 104 3 任晓聪,和军 当代

49、逆全球化现象探析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理论 J 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19(4):110 118 4 谢地,张巩 逆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J 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2):75 80501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 5 Awan A G Wave of Anti Globalization and Capitalism and Its Impact on World Economy J Global Journal of Managementand Social Sciences,2016,2(4):1 21 6 孙伊然 逆全球化的根源与中国的应对选择 J 杭州:浙江学刊

50、,2017(5):5 15+2 7 佟家栋,刘程“逆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北京:经济学动态,2018(7):19 26 8 盛玮“逆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泛滥的恶果 J 北京:红旗文稿,2017(11):39 9 陈怡 新自由主义危机与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 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03 01(002)10 Liew L H US Trade Deficits and Sino US Relations 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2010,40(4):656 673 11 Iqbal B A,Rahman N,Elimimian J The Fut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