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经》翻译研究现状分析(2006-2021年)_杜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03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翻译研究现状分析(2006-2021年)_杜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经》翻译研究现状分析(2006-2021年)_杜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经》翻译研究现状分析(2006-2021年)_杜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91 诗经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典籍外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十八世纪首次外译以来,世界上几乎每一种主要文字都有 诗经 译本。诗经 早期译本的作者主要由英、美海员、传教士和汉学家组成,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典籍外译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不同文明、不同文化最重要的渠道和纽带,对促进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国典籍的外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上升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工程,成为国内外语界、翻译界关注的热点。1,2为了了解 诗经 翻译研究现状,本文以“诗经AND 英译 OR 译本 OR 其他语种翻译”为关键词于2021

2、年 12 月 26 日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 2006-2021 年。1 文献增长情况在 2006-2021 年期间,共发表 551 篇文献,筛去动态、告白等文献,实际文献 476 篇,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文献 24 篇(5.04%),省部级及以下基金资助文献 94 篇(19.75%)。2019 年发表文献最多,50 篇(10.50%),其次是 2017 年、2021 年和 2018 年,分别发表文献 47 篇(9.87%)、44 篇(9.24%)和 40 篇(8.40%),具体见图 1。图 1 2006-2021 年 诗经 翻译研究文献增长情况收稿日期:2022

3、-01-11作者简介:杜威,男,贵州遵义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诗经 翻译研究现状分析(2006-2021 年)杜威,王倩(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诗经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典籍外译不可或缺的板块。作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 2006-2021 年的 诗经 翻译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揭示了该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 诗经 翻译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未来的 诗经 翻译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关键词:诗经;中国典籍;中国文化;翻译研究;传播影响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

4、023)-0091-04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s Studies on the Bookof Song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21DU Wei,WANG Qi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teratur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00,China)The Book of Song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transl

5、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Bysort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s,the author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dynamics in translationstudies on the Book of Songs from 2006 to 2021 and analyzes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ose studies 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sta

6、tistical data for further translation studies on the Book of Songs.The Book of Songs;Chinese classics;Chinese culture;translation studies;communication impact第 25 卷第 1 期2023 年 2 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Vol.25,No.1Feb.2023 92 第 25 卷第 1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2 月2 研究的主要内容2.1 翻译批评性研究翻译批评性研究

7、是负责对 诗经 外译出版物展开审查,对已有译本展开细节或对比分析,或是对译文背后的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展开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宏观研究诗经 翻译宏观研究主要是从经学、文学与文化、意象主义诗学、经典传播、译本对比和翻译伦理等角度对 诗经 翻译研究的历史、现状、方法及问题等进行“以大观小”的综合研究或全局性考察。在这类文献中,李玉良等人的 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3、文军等人的 国内英译研究二十年4被引用次数最多,分别为98 次与37次,占总被引次数的 6.61%和 2.50%。(2)译本传播与译介研究一是译本传播研究。如王燕华的 经典的翻译与传播在英国的经典化路径探析5认为 诗经

8、 之所以在英国成为经典,其原因有:译者激发读者兴趣,使译本受到广泛认可;评论家影响舆论,引领传播进程;出版社使流传更广泛,加速译本传播进程;高等教育机构为译本传播提供研究阵地与基本保障。二是译本个案分析。比较有特色的个案分析是袁婧的 庞德译本研究6和姜燕的 理雅各英译7。前者的研究是以诗歌翻译的角度对庞德 诗经 译本进行研究。后者则是对理雅各译本在宗教、政治和学术三方面的思想脉络进行分析。这两种 诗经 翻译的个案分析对后续研究与翻译实践有着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三是对译本背后的上层建筑等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让世界更深入地体会、了解和接受 诗经 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3)翻译策略与技巧研究所谓的翻

9、译策略就是在翻译活动中,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遵循的原则和采纳的方案。主要有局部与整体、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就是基于某种策略所采取的特定途径、步骤与手段。异化与归化是 诗经 翻译运用最广的策略。所谓异化就是在翻译中尽量向原文作者靠拢,把读者带向原作者,从而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学、文化特质等异国风情,有零翻译、音译、逐词翻译和直译 4 种方法。而归化是把原文作者带向读者,尽量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替换原文的语言,使之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意译、仿译、改译和创译是归化常用的翻译方法。如李玉良8以及刘晓梅等人9的研究就发现庞德采取归化策略,凭借其独特解读方式,即以西方诗歌传统为参照物对 诗经

10、进行创造性翻译,同时还把对儒家思想的体悟都融入 诗经 译本中,使 诗经 从中国古代的语境进入西方现代生活。2.2 翻译辅助研究翻译辅助研究是借助或围绕语料库、词典、网站等翻译辅助手段所开展的研究。语料库是研究语言意义的有力工具,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方法,是翻译辅助研究的内容之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翻译本质,全面、客观地揭示各类翻译文本的普遍特征10。MonaBaker 是最早进行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学者,她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翻译英语语料库(TranslationEnglishCorpus,简称 TEC)。她提出的“翻译共性”(universalfeaturesoftra

11、nslation)假说引发了学者的研究热潮。高博等人的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古典诗词译本中的翻译共性研究以英译本为案例11基于可比语料库展开的实证研究,对比了 诗经 英译本与英语原创诗歌在词汇和句法上存在的差异,验证翻译共性在以诗歌为体裁英译本中的表现程度,指出了基于单语可比语料库进行翻译共性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法,为该领域未来的翻译辅助研究提供参考。2.3 译者研究译者研究主要是探讨译者主体性、素质、心理和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作用非常重要,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同时还可以是研究译文的学者和创造者。因此了解原文作者创作意图、传递原文思想、兼顾读者需要,可以更好地理解、阐释

12、和传达译文特色和研究原文与原作者的世界观、写作风格以及产生的效果和社会作用。曹克煜 诗歌译者地位的阐释学浅析介评诗经五个英译版本12通过对诗经不同译本的分析,认为译者主体性地位在诗歌翻译中举足轻重。李砚霞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与选择以英译者为例13认为典籍译者只有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才能产出符合语境的译文,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陈建生等人基于语料库的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考察以“国风”93 为例14是借助语料库,分析了不同译者的风格。这些研究内容拓展了 诗经 译者研究的途径。2.4 意象翻译研究意象是寓“意”之“象”,也就是作者或译者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相结合,它是以独特的

13、审美表现创造出的具有双重意义的艺术形象。在我国,与意象概念相一致的言论大量出现在明代,它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说15。自庞德 诗经 译本问世以来,意象就成为 诗经 翻译中的重要艺术手法。因为庞德在 诗经 的译本中自始至终采用的是全面意象化的策略,获得了欧美读者的广泛认可,成为意象主义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英语文学中璀璨的明星16。于是 诗经译本中的植物、动物、器物等的意象、光的意象、鸟叫声、器乐声、物体撞击声等声音的意象和动作的意象成为 诗经 翻译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内容。李玉良的 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 就是从美学角度下对庞德 诗经 中的意象翻译问题进行研究。梁高燕的 中的植物英译及中国

14、文化意象的传达 则是对 诗经国风 译本中的植物英译与中国文化意象的传达进行了比较研究。3 研究局限及分析3.1诗经 翻译研究理论与翻译实践脱节多数情况下,诗经 翻译的研究者并非 诗经翻译的实践者。这种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相脱节的情况,使研究者不能更深入地反思实践,也使实践者不能对译文做出及时恰当的改善。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缺乏对境外受众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导致作品感染力不强。比如 1994 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大中华文库”项目下译本“出口转内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7。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阐述深度与厚度,部分译本的副文本不能很好地对 诗经 等中国古籍蕴藏的文化与历史因素进行解释,而是期望读者自行查证与理解

15、,造成了 诗经 翻译研究理论与翻译实践严重脱节。3.2 核心作者数量偏少通过对该研究文献作者的分析,第一作者有369位。第一作者发表 3 篇的有 7 人(1.90%),发表 4 篇4 人(1.08%),发表 5 篇 2 人(0.54%),发表 7 篇、8 篇和 12 篇的各有 1 人(0.27%)。该研究核心作者数量偏少是不争的事实,亟待提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诗经 中承载着大量中国文化,而这些文化涉及到文学、历史、社会等内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 诗经 等中国典籍进行研究。由于核心作者数量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研究的发展。3.3 非英语语种文献数量偏少通过梳理,在 2006-2021

16、年间,诗经 翻译研究的非英语语种翻译研究文献 35 篇(7.14%),其中法语 13 篇(2.73%)、俄语 12 篇(2.52%)、日语 5 篇(1.05%)、葡萄牙语 2 篇(0.42%)以及德语、韩语、泰语、越南语各 1 篇(0.21%)。2021 年发表的 诗经非英语语种研究文献最多,有 9 篇(1.89%),其次是2018 年、2019 和 2012 年,分别有 7 篇(1.47%)、5 篇(1.05%)和 3 篇(0.63%)。2015 年、2016 年和 2020年各 2 篇(0.42%),2007 年、2009 年、2010 年、2013年和 2017 年各 1 篇(0.21%

17、)。通过对该研究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语种,对非英语语种诗经 翻译研究的资助力度远远不及对英语语种的研究,学者更倾向于进行英语语种 诗经 的翻译研究影响了我国非英语语种 诗经 翻译研究的发展。3.4 翻译辅助与译者研究较少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辅助与译者研究将愈发重要。通过对该研究文献的调查,诗经 翻译批评性研究文献 453 篇(95.17%)、译者研究 24 篇(5.04%)、翻译辅助研究14篇(2.94%)和其他研究11篇(2.31%)。说明我国 诗经 翻译研究主要以翻译批评性研究为主。造成 诗经 翻译辅助和译者研究文献偏少的原因是霍姆斯对翻译研究的设想进入

18、我国的时间较晚,未能引发我国翻译界、语言界的认同和广泛讨论。霍姆斯将翻译研究分为纯理论翻译学与应用翻译学两类,而应用翻译学涵盖译者训练、翻译辅助与翻译批评18。另外,中国语料库翻译学在 2007 年后进入繁荣期19。相对而言,诗经 翻译研究领域涉及语料库的研究最早出现于 2011 年。4 研究展望4.1加强 诗经 翻译研究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相互融合加大 诗经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力度,鼓励译者与研究者间的合作,记录并总结 诗经 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难点。针对出现的难点进行研究分析,调整翻译策略使之更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尽量避免 诗经 等中国古籍外译作品“出口转内销”现象的产生。同时不断

19、更新 诗经 翻译的杜威等 诗经 翻译研究现状分析(2006-2021 年)94 第 25 卷第 1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2 月宏观研究,以应对解决翻译学科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对 诗经 等中国古籍外译作品的宣传力度,让世界各国更好地分享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4.2 持续提高 诗经 翻译研究的学术水平和翻译水平出台政策,鼓励研究者多参与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及实践活动,提高典籍外译及其研究的薪酬与回报。建立一支中、英文造诣深湛、中西学识功底深厚的专业翻译队伍和研究人员,不断加强 诗经 等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有计划、有系统地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4.3 拓展 诗经

20、翻译研究内容加大 诗经 翻译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多角度、宽视野对 诗经 等中国古籍进行解读,让世界人民更好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满足全球化进程的需要。同时加大对非英语语种 诗经 翻译的研究,探讨 诗经 非英语语种译者的培养,如建立相应的非英语语种语料库,出版相关词典等工具书,保证 诗经 译介与传播在世界各地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4.4 加强翻译辅助与译者研究加强对翻译辅助与译者研究的关注,对传统的翻译研究路径更好地进行补充。对译者的培养方式进行探讨与反思,帮助译者提高基础翻译技能、翻译项目管理、相关领域知识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与修养,为 诗经 翻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建

21、立专门的语料库和诗经研究学会专题网站,出版相关词典等,为 诗经 翻译研究以及广大译者和读者的浏览、使用提供科技支撑与参考工具。5 结语综上所述,在 2006-2021 年期间,诗经 翻译研究文献的增长较为曲折,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该研究共发表 50 篇文献,是该研究发表文献最多的一年,其次是 2017 年、2021 年和 2018 年。研究的内容主要是 诗经 翻译批评性研究、翻译辅助研究、译者研究和意象翻译研究。其中 诗经 翻译批评性研究还包括宏观研究、译本传播与译介研究、翻译策略与技巧研究。诗经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脱节、核心作者数量偏少、非英语语种 诗经 翻译研究文献数量少以及翻译

22、辅助与译者研究较少等是 诗经翻译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王宏.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策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2李玉良.诗经 英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3李玉良,王宏印.诗经 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36-39.4文军,郝淑杰.国内 诗经 英译研究二十年J.外国语言文学,2011(2):93-98.5王燕华.经典的翻译与传播诗经 在英国的经典化路径探析J.上海翻译,2016(2):78-83.6袁婧.庞德 诗经 译本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7姜燕.理雅各 诗经 英译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3、.8李玉良.庞德 诗经 翻译中译古喻今的“现实”原则与意象主义诗学J.外语教学,2009(3):90-94.9刘晓梅,李林波.庞德英译 诗经 植物意象研究J.外语教学,2016(6):101-104.10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380-384.11高博,陈建生.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古典诗词译本中的翻译共性研究以 诗经 英译本为案例J.外国语言文学,2011(4):257-262.12曹克煜.诗歌译者地位的阐释学浅析介评诗经 关雎五个英译版本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55-57.13李砚霞.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与选择以 诗经 英译者为例J.山

24、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1):77-80.14陈建生,高博.基于语料库的 诗经 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考察以“国风”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36-41.15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62-171.16李玉良.庞德 诗经 翻译中译古喻今的“现实”原则与意象主义诗学J.外语教学,2009(3):90-94.17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8JamesStrattonHolmes.Translated!PapersonLiterary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19张继光.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状况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1993-2014)J.上海翻译,2016(3):34-40.(责任编辑:罗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