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_寇金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97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_寇金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_寇金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_寇金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书刊评介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寇金南(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连)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编码:引言互动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论题,互动不仅为中介语的使用提供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也是中介语体系发展和完善的源泉。年 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内二语教学研究领域权威学者徐锦芬教授编著的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一书。该书是国内第一部聚焦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的专著,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成果,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我国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首先介绍其主要内容,之后作简要评价。内容简介该书由 章组成。第一章概述互动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同伴互动的

2、定义、同伴互动对二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第二章论述同伴互动的基本概念。第三章从认知互动、社会文化、社会认知等理论视角阐述同伴互动的主要理论和观点。第四章,介绍同伴互动的常用研究方法。第五至十一章介绍同伴互动各具体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第十二章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分三节。第一节概述互动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指出互动是二语习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 年代以来,互动成为课堂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无论是认知心理学理论还是社会文化理论都为互动如何促进二语习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互动过程能促进二语习得。第二节厘清同伴互动的定义,指出该书中的“同伴”指英语作为二语的学

3、习者,而不是本族语同伴或教师。同伴互动指在二语课堂环境中,语言学习者为了学习目的而在一起学习的情境,是发生在学习者之间任何形式的交际活动,具有协作性、多方参与性及对称参与结构等特点。第三节阐述同伴互动对二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个方面:()增加学习者尝试使用语言的机会;()为学习者提供修正语言的机会;()促进学习者语言产出的正确性和流利性;()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发展。第二章综合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关于同伴互动的观点,对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包括任务、互动行为、互动能力等。首先,“任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念。将任务应用于同伴互动二语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从范围、计划与执行、真实性、语言技能

4、、认知过程、任务结果等 个角度来区分和设计任务。其次,互动行为指学习者在互动过程中为了达成特定目标 完成特定任务而表现出的行为和手段,也称互动特征。第三,互动能力和人类语言学及会话分析联系密切。两种视角都认为研究互动能力必须研究自然发生的语言,互动能力的研究尤其是历时变化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二 外语学习的社会因素。第三章介绍二语同伴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和 年第 期总第 期 外语学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历时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互动能力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电子邮箱:观点,指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都强调互动对二语学习的重要作用。认知理论认为互动是语言习得的来源

5、之一,互动给学习者提供输入、反馈和修正自己产出的机会。学习者通过对这些进行认知加工,在大脑中产生习得。社会文化理论则认为,语言习得不是在学习者的大脑内产生而是存在于学习者参与的社会互动中。这两种理论长期存在分歧,但作者认为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并不能解释复杂的语言习得,尽管两者对二语发展持不同观点、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寻求不同研究结果,却都能启发并有益于更全面理解同伴互动及其在课堂中的运用。基于此,社会认知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对学习者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都有较全面的认识,对教学的各个层面都有涉及,能更好地促进对教学作用的理解,是当前二语教学研究的新趋势。第四章梳理同伴互动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有

6、:()早期的同伴互动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近年来(准)实验研究与质性研究齐头并进,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社会文化派不断壮大,与认知派共同致力于揭示二语学习的复杂动态本质。()数据收集手段趋多样化,其中录音录像、问卷调查和访谈使用最广泛(徐锦芬 张珊珊:)。未来研究应结合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同伴互动学习的本质,实现数据间的三角互证,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第五至十一章依次评析同伴协商互动、同伴互动模式、同伴互动中的纠正性反馈、同伴互动中的母语使用、同伴互动影响因素、网络环境下的同伴互动、内容语言融合环境下的同伴互动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发现有:()同伴协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二语

7、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未来有必要结合具体课堂 社会语境开展复制性研究,探究多因素对同伴协商互动的影响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同伴互动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尤其是从单一静态模式到多重动态模式的转变,互动对象从单一母语背景向不同母语背景的转变,要明晰任务类型对互动模式至关重要,应更关注学习者社会关系和中小学等外语初级学习者。()纠正性反馈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丰富,但大多侧重同伴书面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只涉及到有限的几个因素。且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数量少,缺乏系统性。()母语是重要的语言资源,有利于同伴互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应结合具体课堂语境考察母语使用的影响因素、剖

8、析母语使用与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合作听力 阅读中的母语使用,从“多语转向”角度考察母语使用。()同伴互动本身具有复杂性,受互动对象、语言水平、个体差异、社会群体动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单独考虑其中一种不够客观和全面,应考虑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网络同伴互动已成为信息化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深入理解网络同伴互动的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需要从互动方式、互动设计和互动相关因素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徐锦芬:)。()内容语言融合学习()逐渐从结果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探究课堂互动过程,洞悉有效教学和教师培训的渠道。但相对于师生互动研究来说,课堂同伴互动的研究明显不足。

9、未来需对 语境同伴互动的有效性、影响因素、语言使用特征及语言与内容的融合方式展开进一步研究。第十二章基于对同伴互动研究结果的概述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同伴互动研究已从描述性转向解释性,现有研究已经证实同伴互动对二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要对同伴互动与二语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归纳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如教学环境下二语同伴互动特征的具体作用,及其与不同环境(课堂和实验室)、不同语言特征(语法、词汇、发音)等的相互影响。简评该书聚焦二语学习中的同伴互动,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同伴互动及其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实证研究。虽然同伴互动在二语课堂上占据大部分时间,其对二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也得到普遍认可(如徐锦

10、芬 叶晟杉:,王艳:,徐锦芬 舒静:等),但相比于师生互动,我国广大读者对同伴互动及其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的了解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该书的出版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解决本土语言教学难题,尤其是互动式外语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科学参照,能推动国内相关研究不断走向国际学术前沿。纵览全书,主要有以下 个特点:首先,该书明确揭示社会认知理论视角是当前二语教学研究的新趋势。教学对二语发展的影响必须将认知和社会文化理论相结合。传统研究有两大对立阵营: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文秋芳:)。认知理论从二元论的视角出发,认为人可以客观再现语言的特性,把语言作为一个独立于环境的体系来描述。也就是说,语言是心

11、理 年 寇金南 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 第 期现象、学习发生在个体内部,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交际功能。社会文化理论则从一元论出发,认为社会没有独立的体系,人和语言是一体的,人要通过互动共建内容。研究新语言知识是如何在社会互动(如脚手架)的构建中出现、内化的。通过在本族语者、专家、同伴间搭建脚手架的交谈中掌握的新内容,发现学习者二语体系的微变化。从而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学习是内化的过程,忽视了学习者的内在机制。然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涉及到学习者个体的认知过程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只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有失偏颇。社会认知理论将认知和社会视角相结合,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社会关系整

12、合为对话关系,在学习者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其次,该书将理论、实证、方法有机结合。在介绍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际及国内的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专门归纳。不同互动研究理论在语言观、学习观及哲学倾向等方面差异巨大,因此研究方法也不同。从认知视角出发的早期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多用于互动行为的频次统计。近年来(准)实验研究逐步增多,主要探讨某些互动影响因素与语言发展间的因果关系,也可辅以问卷调查或深度访谈,开展混合研究。社会文化视角下的研究多以质性为主,通过详尽描写归纳同伴互动模式,记录互动过程的微观变化。个案研究、民族志、会话分析是常用的 种质性研究方法。另

13、外,随着计算语言学的发展,语料库也成为互动研究的主要方法。社会认知理论是认知与社会文化的融合,认为语言学习和使用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作为当前二语教学研究的新趋势,未来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上也应科学结合各自方法,从多角度更深层次地揭示二语同伴互动学习的本质。第三,该书兼顾客观梳理与主观评论。既有理论梳理、方法介绍,又有趋势探究与研究建议,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如二语习得研究人员、语言教师、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硕博研究生)的需求。尤其是在对重要研究进行综述时,作者一方面以具体研究问题为主线对前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既帮助

14、读者了解现状,又激发读者对未来研究进行思考。除最后一章对未来发展进行整体展望,每章也都提供“趋势与展望”环节,便于读者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把握各具体领域的核心观点和未来研究势趋。每章最后还推荐了该领域的重要相关文献,方便读者开展深入探究。总之,该书不仅为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提供了连贯清晰的理论、实证、方法,也为我们把握二语课堂互动的主流观点、洞悉该领域的前沿态势提供了极具学科价值的参考。参考文献王 艳 思辨听力课堂的同伴互动研究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锦芬 网络环境下的同伴互动:研究与反思 当代外语研究,(),:,()徐锦芬 舒 静 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同伴协商互动实证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徐锦芬 叶晟杉 二语 外语课堂中的同伴互动探析当代外语研究,(),()徐锦芬 张姗姗 同伴互动研究方法综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定稿日期:【责任编辑 孙 颖】年 寇金南 二语学习同伴互动研究评介 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