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环境保护概论试题与解析-北京工业大学-01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环境质量 2、生态平衡 3、“33211”工程 4、水体污染 5、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 7、可吸入颗粒物 8、生物多样性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10、荒漠化 二、填空题(18分,每空0。5分) 1、环境问题是指( )与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2、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 )年在北京召开。在1983年召开的第( )次全国 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战
2、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生态平衡是(? )的和相对的平衡。 4、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 )、( )、( ). 5、五个大气层中,( )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 6、1985年3月22日,20个国家的代表达成了( )公约,这是把大气作为一种 资源加以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法律文件。 7、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 )倍,因此,它的浓度持续增长是不容忽视的。 8、荒漠化的最直接结果就是( )。 9、1989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提出最迟到( )
3、年前应全 部废除被控制物质CFCs. 10、1992年,在( )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11、目前,( )是大气中浓度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为( ). 12、酸雨一般是指pH值( )的降水。酸雨的形成包括两大过程:( )过程和( )过程。 13、在荒漠化面积形成的各种原因中,( )所占的比例最大。 14、离地面( )处,为臭氧浓度最高区域,称为臭氧层。 15、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 )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经过几年连续的观察,科学家发现,臭氧空洞通常在( )出现。 16、我国酸雨的主要特点是( )、( )。 17、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一个
4、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 )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其生效的两个必备条件是:(1)经各国国内程序批准的国家达()个;(2)发达国家中的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须至少占1990年造成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的()。 18、大气污染物中( )和( )属于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19、从废气中除去或收集颗粒物的设备称为( )。 20、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理,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 )法;若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 )法;若垃圾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 )法.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4分,每题3分) 1、环境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并指出导致每一公
5、害的主要污染物. 2、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简述气体污染物SO2的净化技术。 4、根据处理目的划分,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法。 5、环境噪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控制? 6、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是什么? 7、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8、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四、论述题(8分) 综合水、气、固废、物理性污染等的防治原则,结合实际讨论你对污染防治原则的理解.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
6、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 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
7、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5、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 8、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海洋环
8、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10、荒漠化 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二、填空题(18分,每空0.5分) 1、环境问题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与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2、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1973)年在北京召开。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 会议上,确立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 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
9、环境效益的统一”。 3、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4、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换)。 5、五个大气层中,(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 6、1985年3月22日,20个国家的代表达成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这是把大气作为一种资 源加以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法律文件。 7、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20)倍,因此,它的浓度持续增长是不容忽视的。 8、荒漠化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沙漠化). 9、1989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提出最迟到(2000)年前应全部废 除被控制物质CFCs。
10、10、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11、目前,(臭氧)是大气中浓度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美国)。 12、酸雨一般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酸雨的形成包括两大过程:(成雨)过程和(冲刷)过程。 13、在荒漠化面积形成的各种原因中,(过度放牧)所占的比例最大。 14、离地面(2030km)处,为臭氧浓度最高区域,称为臭氧层。 15、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经过几年连续的观察,科学家发现,臭氧空洞通常在(南极的春天)出现。 16、我国酸雨的主要特点是(频率高、酸度大)、(分布有
11、明显的区域性)。 17、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一个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其生效的两个必备条件是:(1)经各国国内程序批准的国家达(55)个;(2)发达国家中的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须至少占1990年造成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的(55%)。 18、大气污染物中(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属于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19、从废气中除去或收集颗粒物的设备称为(除尘器)。 20、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理,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填埋)法;若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堆肥)法;若垃圾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焚烧)法. 三、简要回答
12、下列问题(24分,每题3分) 1、环境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并指出导致每一公害的主要污染物。 (1)富山事件(骨痛病):镉污染; (2)米糠事件:多氯联苯污染; (3)四日事件(哮喘病):SO2、煤尘、重金属、粉尘污染; (4)水俣事件:甲基汞污染; (5)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6)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7)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 (8)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2、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供水量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2)地区条件不同制约水资源的均衡发展; (3)生活与工业用水增长迅速,挤占农业和
13、生态环境用水; (4)供水工程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5)缺水地区仍有较大节水潜力; (6)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3、简述气体污染物SO2的净化技术. 抛弃法:将脱硫的生成物作为固体废弃物抛弃掉,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回收法:将SO2转变成有用的物质加以回收,成本高,存在副产品的应用及销路问题,但对环境保护有利。 湿法:用水或水溶液作吸收剂吸收烟气中SO2的方法,主要有氨法、钠法、钙法。 氨法: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中间产物为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中间产物,可回收硫酸铵、石膏等副产物。 钠法: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SO2,该法对SO2的
14、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因而应用比较广泛。生成的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吸收液,可经无害化处理后弃去或经适当方法处理后获得副产品。 钙法:用石灰石、生石灰的乳浊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的亚硫酸钙经空气氧化后变成石膏。回收的大量石膏可作建筑材料,因此此法国内外广泛采用。 干法:用固体吸收剂吸收吸附烟气中SO2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法、活性锰吸收法等,此法不适于大量烟气的处理。 4、根据处理目的划分,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法. 预处理:压实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脱水和干燥 资源化处理:热化学处理-焚烧、热解、湿式氧化 生物处理-堆肥、厌氧消化处理 最终处
15、置技术:海洋处置-海洋倾倒、远洋焚烧 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处置、深井灌注处置、土地填埋处置 5、环境噪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控制? 特点: 环境噪声是一种感觉公害。 具有局限性和分散性,即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和声源分布上的分散性。噪声污染还具有暂时性。 控制: 控制声源 是减弱或消除噪声的基本方法和最有效的手段。 (1)改进机械设计 (2)改进生产工艺 (3)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4)加强行政管理 控制传播途径 (1)闹静分开,增大距离:利用噪声自然衰减作用,将声源布置在离学习、休息场所较远的地方. (2)改变方向: 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方向不同,声级不同),将噪声源指向无人的地方. 如高压锅炉的
16、排气口朝向天空,比朝向居民区可降低噪声10dB(A). (3)设置屏障 在噪声源和接收者之间设置屏障,可有效地防止噪声的传播。 加强个人防护 佩带护耳器(耳塞、耳罩、头盔),可降噪10-40dB(A) 6、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是什么? (1)自然淘汰 (2)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 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 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 人口增长 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无控制旅游 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7、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人为性、隐蔽性、巨害性、移动性、加速性、可变性 8、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1)污染源广 (2
17、)持续性强 (3)扩散范围大 (4)控制复杂四、论述题(8分) 综合水、气、固废、物理性污染等的防治原则,结合实际讨论你对污染防治原则的理解。 答: 防、治、管相结合,同时积极进行废物资源化。 防: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到最少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以无毒无害的原料和产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产品,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对原料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治:是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各种预防措施,污染源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要实现“零排放”是很难的。因此污染发生后必须进行妥善治理,确保在排入环境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实现无害化的目的。 管:对污染源及处理设施进行有效管理,同时通过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限制污染环境的行为。 资源化:积极采取工艺措施,使治理后的废物能够成为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