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_唐雪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38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_唐雪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_唐雪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_唐雪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作者简介:唐雪虹(1970-),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出国留学预备学院)副主任(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国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九期)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短期外语强化培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CU9412)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摘要唐雪虹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而短期培训项目,也同样是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高校短期外语培训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应该建立“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建设大格局为引领层,以制度体系完善为保障层”的思政教育顶层

2、设计结构,以探索短期外语培训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文章对高校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进行了实地观察并阐述,试图为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有益启示。关键词:课程思政;短期外语培训;课程体系;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教育宗旨。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在当前高等教育学科思政教育构建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不仅指专业课程,而且涵盖全部课程教学内容,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当前高校的课程思政

3、构建的主要教学路径,尚存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思想引领的认知不足;二是全员参与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体系不完善;三是缺乏有力的保障制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过去五年在高校短期外语培训项目中推进课程思政的亲身实践出发,运用实地观察法,从三个方面来探索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助力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和路径探讨主要集中在国内学术界,其中与高校外语教学有关的研究则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导性地探讨课程思政如何融入高校外语课程的总体设计与内涵框架,如刘正光和岳曼曼 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1,肖琼和黄国文所著 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2以及

4、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3等。这些文章着力于从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等方面,为高校外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引领性的思想,如黄国文、肖琼3认为要做好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就必须拥有一支能够明晰课程思政含义及其重要性,并有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外语师资队伍。第二个方面则是致力于探析在高校外语专业课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如徐锦芬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4,朱梦洁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课为视角5,以及胡杰辉6的 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等,这些文章从外语学科特点出发,从教学目标和流程设计等方面,对于外语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做出了积极的建议与尝试,

5、如胡杰辉6从教育政策、课程理论和外语学科特点三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外语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内涵,并结合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大赛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四个策略以教 育 经 济 与 管 理(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87系统性地优化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构建框架。第三个方面则是聚焦于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这一类研究主要将目光转向了全体大学生的英语教育,并从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出发进行相关的研究论证,如刘晓阳7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夏文红和何芳8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以及蔡基刚9课程思政于立德树人内涵探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等,其中刘晓阳7就探讨了“如何从教师、

6、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活动等路径来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然而高校中的外语课程,除了以上三个面向,还有针对于其他群体的短期外语培训课程,这类外语培训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的思想内涵相结合,在国内暂时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着力于以短期外语培训为切入点,结合笔者过去五年在推进课程思政融入短期外语培训的具体实践,为该方面的课程路径探索提供一定的新思路与经验。目前国内的短期外语培训主要是面向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高校师生和社会群体,承担开设外语类不同层次及类型的培训项目,为科研院所、高校量身定制团体培训课程,为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出国留学人员进行语言强化,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开设语言课和专业课

7、,同时也为有需求的个体开设相关外语培训课程。此类课程面对的培训对象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面必须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为积极解决课程思政教学中面临的上述三个问题,即对思想引领的认知不足、全员参与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体系不完善以及缺乏有力的保障制度,必须将培训项目中的课程内容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建设大格局为引领层,以制度体系完善为保障层”的思政教育顶层设计结构。通过“一心两层”的模式拓宽思政教学路径,在帮助参加培训的学生(学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做好海外留学和参与国际交流的心理建设,坚定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不卑不亢地正确应对文化

8、冲突。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融思政教育于短期外语培训课程立德树人一直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思想与政治引领。外语培训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新时期尤为重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程未来命运的大事,更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根本问题。外语培训中同样应该做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引领”解决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怎样培养人”,就是“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将思政教育融合进培训课程中来

9、。因为,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是一种训练人、培养人的途径与方法。课程思政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将思想政治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培养等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和课程中去,推动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同向并进,共担育人职责,以履行好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思政于顶层设计中融入课程体系培训工作要从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出发,根据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并依循思政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基础性规律。其中,最紧迫的是需要先从认知层面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了解,提升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研能力,明确各门课程的教育目标、优化其中的教学结构、健全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并根据外语学

10、科性质特点,“兼顾语言形式的输入和思想内容的浸润,关注语言能力的输出和表达思想的价值”,把握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以实现红专并进。在公派出国留学外语类课程方面,培训既要重视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引领,又要关注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跨文化语境的交流学习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衔接专业课的预科出国项目语言课程中则侧重不同,强调突出科学的理性和创新精神,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贯穿到课堂实践中,增强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意识和人类共同进步的历史责任。此外,在企业团体培训的外语语言课程中,则是突出培养学生的高尚文化素养、健康审美情趣和乐观生活态度,尤其注意

11、将爱国忧民的红色情怀贯穿到课程教学中,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针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预科专业课教学中,培训应将重心放在如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教育经济与管理88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训练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可以心系社会并具时代责任感的技术性人才。培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帮助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关注现实真实问题,培育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在知识传递、能力训练过程中,正确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爱党爱国和主动奋进

12、的正能量,培养发展科学精神,最终把思想价值的导向贯彻于课堂教学方法、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教师评价等主要的教育环节,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二)加强教师队伍政治素养水平与师风建设孔子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在将思政教育融入短期外语培训课程中的总体框架制定中,要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方面,是加强从思想政治方面对于教师的培养,通过增强“四个自信”,来提高教师队伍的育人担当,切实保障教师尽到爱学生、有学问和会传授,成为学生的榜样力量。在教师的入职培训与师德师风建设中,设立“课程思政”模块,以专题培训的方式不断引领教师树立“育人职责人人肩负、育德使命门门落实”的意识。同时,

13、要积极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首要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组织与推进作用,不断强化党支部把关外语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此外,要充分运用各类教师团体活动手段如教研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培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把传道受业、能力养成与思想引领共同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是不断加强对于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弘扬,鼓励教师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其对应的课程实践,强化对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促使广大教师在发挥专业课育人功能的同时,还能充分地挖掘和运用各门课蕴含的思想

14、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富有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语言和专业课程。同时,不定期地开展示范课程建设、教学专项研究、优秀教学设计以及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系列活动,以搭建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促使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教育上思政体系与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高校的综合性人才培训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对高校本身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其他优秀思政课程或团队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充分挖掘校内思政课教学骨干教师队伍与从事短期外语培训的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广泛开展联谊互助活动,推动所有教师及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职责,使各

15、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起“三全育人”大格局,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二、以建设大格局为引领层探索课程思政路径“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建立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中之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全系统的、整体育人的态势”。在全员方面,培训单位各部门、全体人员,包括教学者、管理者和服务者,这“三者”都要统一思想,深刻认知到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形成合力,努力保障并推动课程思政在教学环节的部署和实施;在全过程方面,坚持教学、管理、服务进一步形成合力。坚持教学、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知信行合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所授

16、课程学生的精神追求,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得思政教育有机地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全过程相融合,将思政教育放大到全领域,形成处处育人,不局限于课堂,而是拓展到课堂以外的生活日常。(一)统一“大思政”的认识所谓“大思政”,是指思政教育成为全员共识,教育培训活动以课程思政为指向,进行重新调整,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实现互动协同,从而贯彻构建出全面的“大思政”培训教学体系,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突破以往思政课的点对点教学模式。培训中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推动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关键性的举措在于将价值信念教育渗透于各门课程之中以实现对学生价值形成的全方位引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17、强国作教 育 经 济 与 管 理(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89出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要求。高校的短期外语培训作为外语人才和国际化传播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求全体教师在“大思政”认识指引下开展教学培训活动。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进行课程思政优化,优化的方向是围绕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以及道德修养等进行课程教育内容开发与建设,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

18、、爱集体的情怀;另一方面,则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四史”转化为教育内容,通过将专业课程与“四史”教育相结合,牢记“九个必须”的历史经验启示,秉持大历史观、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在历史发展的经验中汲取营养。除此之外,课程中还要要紧贴时代步伐,通过中国现实的“时”与世界大势的“势”的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会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并理性分析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把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二)积极拓展思政教学新场景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就要从根本上树立全过程思政的教学观,推动思政教育向全时段、全场景发展。对于短期外语培训的教学工作而言,首先是要建立系统化、互补式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

19、程都能与思政思想形成互动互补,从而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其次,是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在课堂讲授、课外学习、科研创新、实践实验、社会服务等全场景中有条不紊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再次,是通过打通校园与社会连接的思政教学场景,充分利用政企短期外语培训课程,建立高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从实践教学中发掘思政功能,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习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在第一课堂之外构筑起青年认知社会现实、回归社会服务的成长新空间。(三)在全领域拓展体系化教学路径全面理解课程思政,需要从教学设计中以“一盘棋”的思维进行专业教学的整体开发与规划,并运用创造性的方式在全领域落实体系化教学。通过

20、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两种方式结合,既守正又创新,统一真理与价值认识,合理设置教学的目标,以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科专业本身的独特性,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统筹课程设计、教材编撰、教育方式和考评体系等环节,建立灵活的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评价标准和效果评估方式,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实时地对学生思想变化和接受情况进行了解并作深入分析。此外,关于课程的期末考核,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并关注学生的实际成果产出。总而言之,定制化教学可以提高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相契度,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型的思政教育模式,对来自不同专业和背景的学员都可以在不同教

21、学阶段给予定制化思政教学方案,从而拓展课程思政的新时代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三、以制度体系完善为保障层护航课程思政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实施本身即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性和教学的规律,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避免出现对学生“贴标签”,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和教育理念“视野狭窄”等常见的几类教学问题。同时,关于如何落实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要立足培训本身的办学特色,将课程思政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进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贯穿教学、教材和管理。同时,坚持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理念,在实践中凝练内容全面、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最后,培训要紧抓教师素质

22、这一关键环节,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和规范,在教学各环节明确育人要求,充分发挥师资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全面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教师是切实做好课程思政教育的的关键所在。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理论教育的主体,其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必须着眼于从整体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一是全面贯彻“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员”思想,开展对教师全员的政治教育训练,统筹开展优秀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与意识,着力建立学科水平和德育技能融会贯通的教育团队;二是把教师的思想政治能力视为

23、根本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教育经济与管理90想政治选拔要求,做好教师思政教学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标准,进一步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考核中的权重;三要充分调动团队合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跨学段、整体构建,统筹推进各个教学过程一体化的教育思政工作,促进教学进程中多种资源形成合力,做好各层次全局性的思想引领,层次递进地把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引到深入。(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根据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设计新的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并根据专业教学实践,找寻到

24、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方法和路径,制作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对于德育渗透教学成效的评价,必须强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此外,还需加强教材编审选用和教案课件编写,每学期对各门课的教材和教案进行有关“师德师风、阵地建设和学术行为”的审查,针对有问题的教材和课件及时进行反馈和修订。(三)完善课程评价监控体系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关乎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评价机制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和总结、教育成效的检测与呈现,是整个教学流程和运行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中,“价值

25、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首要因素。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导览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需充分审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同步提升度。而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点,能够从起点、目标和过程中都不断强化德育教育理念融入所有课程,并落实到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参考文献:1 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5):21-29.2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1+10-14.3 黄国文,肖琼.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

26、素J.中国外语,2021,18(2):1+10-16.4 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5 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6 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外语,2021,18(2):53-59.7 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34(5):126-128.8 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9 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外语研究,2021,38(3):52

27、-57+112.(上接第55页)参考文献:1杨菠,赵雄飞,宁远明.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1):34-37.2孔存玉,丁志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J.经济体制改革,2021(6):98-104.3宋歌.以工业互联网助推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J.区域经济评论,2020(4):100-108.4苗圩.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J.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22(8):4-6.5赛迪研究院.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供应链的影响 R.赛迪译丛(338),2018-01-22.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 R.2021-08.7王一鸣.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四川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 EB/OL.https:/ EB/OL.http:/ 育 经 济 与 管 理(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