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2624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一管理1。什么是管理 从功能上分析,管理是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不外是对组织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运用组织的一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好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管理的现代意义: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二、管理者做些什么1、管理的功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的角色观 (三大类 ,十种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创业者、 混乱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

2、、管理的技能观概念性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 技术性技能高层 概念性技能为主中层 人际关系技能为主基层 技术性技能为主4、管理的活动观一般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传统的管理 最多沟通 2 2 最多 人力资源管理 2社交 最多 结论( conclusion ): 从管理的功能观、角色观、技能观、和活动观可以看出,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了解被管理对象的兴趣、需要、行为特点及规律,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而激励人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目标。OB HRM 理论基础与原理构建 管理实务与理论运用更为组织层面导向 更为人员层面导向个体 群体 选任 培

3、训领导 组织 绩效 薪酬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一。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组织就是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合理运用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之中,并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二、关于行为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剌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间接推测而知内隐的心理活动。可见广义的行为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

4、为统称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特点: 具有适应性 具有多样性 具有动态性 具有可控性 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 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定义 简明讲:OB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全面讲:OB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全面讲:OB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

5、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层次分析个体-群体-组织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知觉 群体决策 组织结构 工作绩效个性 团队管理 组织设计 缺勤率能力 沟通 组织文化 流动率性格 冲突 组织变革 工作态度气质 领导态度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边 缘 性、综合性 多 学 科 相 交 叉 性 (见图) 多 层 次 相 交 切 性 两 重 性 多学科性. “人”本身的两重性 实 用 性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6、古典管理理论 (一)工业化初期的管理思想 从19世纪初期开始,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工厂制度的管理先驱。他们提出的管理思想的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最初雏形,对于此后的管理理论具有直接影响。 1、罗伯特欧文 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罗伯特欧文主张社会变革,以寻求新的协调社会方式。他认为工人劳动是有别于“无生机器”的“有生机器”。 如果管理者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台“有生机器”也得到很好的“维护”,那么获利至少可以超过“投资”的50% (1828年). 由于他强调工业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注意发挥人的积极性,后来的一些管理学家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7、2、查斯巴贝奇 3、安德鲁尤尔与夏尔迪谱英国的安德鲁尤尔和法国的夏尔迪谱是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驱。他们的贡献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管理人员或者说职业经理人.所以他们是早期MBA教育的先驱。(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倡导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泰勒(F.W。Taylor,19561915)法国的法约尔(H。Fayol,18411925)德国的韦伯(M。Weber,18641920)美国的古克英国的厄威克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铁块实验、铁锹实验和金属切割实验.这些实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此后他先后出版了车间管理(1903)

8、、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著作,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1)对劳资对抗与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是来自工人 二是来自管理 三是来自劳动方法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2)科学管理的目标 泰勒认为所谓“科学管理”,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劳资对抗和效率低下的现实. 与上述核心目标相关的另一目标就是所谓“劳资两利”。(3)科学管理的原则 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和经久的合作由于泰勒在管理方面

9、的开拓性工作,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科学基础。后人把他的管理理论称为“泰勒制”,他本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法国的享利法约尔是与泰勒并驾齐驱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组织的六大职能、管理的五大要素和14条法则(1)企业组织的职能 技术职能:包括生产、制造以及加工等活动; 商业职能:包括购买、销售以及加工等活动; 财务职能:包括资本的筹积、核算和合理地利用; 安全与保养职能:包括设备的维修、财产与人的维护与保养; 会计职能:包括财产清点,资产负责表、成本、统计等活动;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2)管理的要素 法约尔的

10、主要贡献就是他提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法约尔认为了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他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和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3、韦伯的组织理论二、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一)霍桑实验 1、基本情况 2、实验内容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分组实验 谈话实验 3、霍桑实验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1)物质工作环境的变化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休息时间、工作日、工作周的长短以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都不是影

11、响生产的第一要素; (3)正式组织内部存在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不是非正式组织的一员,没有得到认同。二。人群关系理论 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亦称人际关系学说). 1、人是“社会人”,企业管理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3、企业组织内部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们对职工行为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4、民主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有关职工需要、动机与激励问题的研究 2、关于管理者“人性观”问

12、题的研究 3、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4、关于企业中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三 现代管理理论第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管理学思想进入现代水平,其特色是把系统科学的观点应用于管理,以适应于生产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之应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把经验性的管理提高到科学化、数量化的水平.如运筹学、数学模型在管理中的应用、决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等等。此阶段的理论众多,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这种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或者是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

13、和方法,即否认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管理原则。 权变理论注意重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寻求事物的基本关系,主张因人、因时、因事、因环境、因目标需要、因国情而对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第二章 人性假设第一节 中国关于人性的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需要层次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一、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人的系统认识是从“人性”开始的。人性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儒家思想 1、孔子的观点: 孔子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讲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孟子的观点: 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

14、说”,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不是人。性善为何物?那就是“仁、义、礼、智”。他认为“寻善不是向外部觅找,而是反身而诚,内省的修养便成为成人的重要环节。 1人性是善的,如果按照人性去做,就可以成为善人,做坏事的人并不是因为本性不善,而是没有按照本性去行事。 2把性善理论用之于管理人,治理国家。各国诸侯要想治理好国家有三件大事:土地、人民、政事,要做好这三方面的治理则首先要行仁政,而仁政之根本在于养心。 3、荀子的观点: 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 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较注重的是“

15、修习”过程,强调习俗环境和习行,这是他对孔子“习相远的发展。 1战争、竞争、矛盾、冲突、混乱等“人性恶”是根源。 2荀子针对性恶提出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礼”,二是“刑”,礼是以教育为主,刑是依法制裁。 (二)道家的思想 1、老子的观点: 老子的人性论主要特点是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正是在这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从而返朴归真的成长之道。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就会采取“无弃”的态度;表现在恩怨问题上,老子主张“报怨以德” ;表现在荣辱观上,便是

16、“宠辱不惊。 2、庄子的观点: 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对儒墨提倡的仁义道德的否定。战国之时,儒家学说一般为列国统治者所采用,仁义也成了当时人们一种普遍追求。不满于社会现实的庄子,自然把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仁义”,认为仁义破坏了素朴的人性,仁义是虚伪、争夺以及种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庄子倡导人性回归自然纯朴,反对压制人性的等级专制社会,这其中就蕴含着人道主义思想。 (三)法家的思想 韩非以法家冷峻的眼光,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审视,揭示出人性的自为自利的天性。“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韩非提出的“安利恶害或者说“就利避害”的人性是有其思想源头的。首先是对管子、商鞅等法家人物思想的继承;

17、其次是吸取了荀子人性理论的观点。(四)深化发展时期秦汉至宋元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人性论思想也体现出其一统性。秦时法家思想及其性恶论占据统治地位.秦以后,为维护社会稳定,符合这种社会要求的儒家思想逐渐在社会思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人性论方面,也主要以儒家学说为主,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人性论是以儒家伦理人性观为主导的,即:都具有很强的伦理性,强调人性中的道德理性等社会属性,而忽视甚至否定人的感情、欲望等自然属性。(5)顶峰时期-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前 明代王廷相提出了较为科学的习成论雏形,认为人性是一种精神活动,先有其自然属性,然后有社会属性,人之性成于习,是后天学习而成,为我国古代人性论发

18、展走向顶峰奠定了基础.之后,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自然人性观点,认为“习成而性与成”,即人性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使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思想家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开始了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讨论人性的尝试,如严复基于进化论的性无善恶论,梁启超的个性中心论,章太炎的善恶同时进化论等,但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现代人性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1马克思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了自然的、精神的、社会的。 2恩格斯提出社会主

19、义社会人的需要层次,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3列宁提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共产主义劳动。 4毛泽东提出,要做一个“大公无私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第二节 西方有关人性的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设 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设 1、本我(id):是被压抑(与社会标难违背的)的本能与欲望(性本能),在这一层次,按“快乐原则”去追求各种欲望之满足,这也是对人的行为进行驱动的原始动力.2、自我(ego):属于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既反映了本能冲动的驱使,同时又体现现实规范之要求,所以它是按照“现实原则”来活动的.3、超

20、我(superego):则是最高层的部分,完全是道德规范、社会规范及准则之体现,是按“至善原则”来活动的,也可以说达到了超凡的境界。超我对自我有指导作用,又限制了本我之表现。有点近似我们日常所说“忘我地劳动,有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味.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1、人有高度自我、自尊及求得生存的欲望; 2、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动物; 3、人受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 4、人的欲望并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强弱之差别; 5、人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去实现某一目标(理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感到内心的空虚、情绪的不安、甚至感到人生毫无意义。 三、马

21、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的划分 2.马斯洛的主要论点 3。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1.需要层次 2.主要论点 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低层次需要相对满足后,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由主导需要决定。对特定的人来说,各种需要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强烈程度不同,形成需要层次结构。最迫切的需要形成主导需要。 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同一需要对不同人的重要性、迫切性不同,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并不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 一个国家人民的需要层次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不发达国家,生理、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重较大,高层次需要的比重较小;发达国家情况相反。 3、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 掌握职工的需要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把握员工的优势需要,实施最大限度的激励。 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