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语文高分作文的套路公式汇编.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3254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高分作文的套路公式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高分作文的套路公式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分作文的套路公式汇编套路一:名句+联系+观点替换关键词适用于开头,亮出观点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而人之进步,国之发展,正如运海乘流,跨越汪洋。唯有以志作垂天之羽,以创为飞云之楫,择心之所向,创时代新机,方可远赴星河,开启未来。2022全国新高考卷志作垂天之羽,创为飞云之楫引用名句开篇,利用比喻将名句与作文的主题巧妙地联系起来,最后以自己的观点替换名句中的关键词,既富有文采,又能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地提出观点。想要写出一个既富有文采,又观点突出的开头,不妨使用“名句+联系+观点替换关键词”的方式去改写。例如在写“创新与传承”主题时: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

2、立得定,方见脚跟。而人生路漫漫,有花繁柳密处,亦会有风狂雨急时。唯有以创新之力拨开枝桠,以传承之源立定脚跟,方能行至柳暗花明处,笑看穿林打叶雨。套路二:反问句+观点适用于写人物事例,论证观点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和背诵作本手,何来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极高造诣,我们又如何能体味到她转蓬万里,情系中华?没有成千上万次地假设与实验作本手,何来袁隆平爷爷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先锋地位,我们又何时才能实现禾下乘凉梦?“本”乃木之根,是一件事情得以成就的基础。2022全国新高考卷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远句子围绕“夯实基础”为主题,使用反问句串联起叶嘉莹和袁隆平的人物事迹,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感染力,又强化了论证

3、的观点。在结合人物事例论证某个观点时,可以采用“反问句+观点”的形式,比如在写“家国情怀”时:没有“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的坚定信念,何来于敏先生隐姓埋名数十年,终成“氢弹之父”的艰难探索,又怎会有今日蓬勃发展的中国核事业?没有“心怀家国,志在苍穹”的伟大志向,何来南仁东先生艰苦奋斗二十载,终成“天眼之父”的坎坷前行,又怎会有“中国天眼”的落成启用?套路三:将抽象事物具象化适用于描写抽象事物一勺豆面、一张薄脆,鸡蛋与饼皮融合,酱料悄悄浸入其中,这是津城充满烟火气息的幸福味道。烟火气从一个个锅中升腾,它来自一片热土、一个小家,来自每一位满怀热爱的人。丝缕烟火,点滴光亮,它们汇聚在一起就可以

4、抵御万难。2022天津卷人间烟火源不尽,点点光亮暖万疆选择天津的特色小吃“煎饼果子”进行具体描画,将“烟火气”具象化为食物的香味和锅中热气,既具有画面感,又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当需要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描写时,可以采用“将抽象事物具象化”的方式。例如当描写“乡愁”主题时:身在他乡,总有一些画面令人动容,一轮皎洁的异乡月,一场落叶缤纷的秋,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乡愁。套路四:名言+观点适用于过渡,承上启下诚如叶圣陶所言:“艺术的事情大多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许多成功的创作都离不开前朝的参考和借鉴。2022全国甲卷始于模仿,终于独创对于议论文而言,观点与观点之间需要自然合理的过

5、渡,才能始论证更有逻辑和条理。此处先是引用叶圣陶的名言,承接开头对于模仿和独创的理解,紧接着加入对名言的解释,引出下文的论证例子。在文章需要过渡时,可以使用“名言+观点”的形式进行过渡,例如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论述时:诚如孔明所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纵观古今风流人物,广博的才华向来离不开远大而坚定的志向。套路五:五段三分四环节“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共四个环节。具体阐释如下:“五段”的结构安排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引论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观点要明确,应该简洁精练,所以用一段来完成;本论部分是论证中心论点部分

6、,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安排用三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归结忌讳拖泥带水,所以应干净利落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希望等,这些内容安排一段。“三分”,即三个分论点。作为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应该做到内容充实,根据应试时间限制的特点、规定字数的特点,同时还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给“三”赋予的“众多”的含义,三个分论点的安排既能在规定时间规定字数完成写作,又能体现议论文论据充分的基本要求,使得文体特征展示清晰,同时还能使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得以合理分配。“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

7、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在提出一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这就是第二个环节:引语;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这个四环节的具体要点,详解见下表表述:环节具体要求可行性的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分论点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论点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概括性要强引语、能概括话题、题目、能诠释分论点、能选准例子扣到话题的切入点、引出话题牵涉到事例的范围利用话题中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语等达到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要少而精述例、使用

8、那些准确概括事例的词语、这些词语必须是扣住话题、切入点的关键词、概括性要强、指向性要强利用同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词,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层次要分明、合情合理、符合事实引申挖掘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起到依次类推的作用不要重复引语中的语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的语言“五段三分四环节”写作模式范文一篇:做人的规则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

9、叶无异。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引论部分)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分论点)“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引语)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述例)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

10、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引申挖掘)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这些把美德作为人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以上三段为本论部分)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在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味你的人生。遵守做人的规则,走出完美的人生!(结论部分,用排比的手法结束全文,提出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