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下学期3月第七次仿真模拟考试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下学期3月第七次仿真模拟考试试题
年级:
姓名:
12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下学期3月第七次仿真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i 59 La 139
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需要的入射光的频率是相同的
B.若一束光不能打出光电子,则只要照射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打出光电子
C.增加光照强度,饱和电流也会随之增大,说明能否打出光电子与光照强度有关
D.对于同种金属,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说明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15.关于下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撑杆跳运动员在离开地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图乙所示的蹦床运动中运动员和蹦床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图丙所示跳伞运动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图丁所示打台球的运动过程中,两个台球组成的系统在碰撞的一瞬间动量近似守恒
16.一条河流的河水流速从河中心向两岸逐渐减弱,有一条小船在河中运动,船头始终垂直于河岸,且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不变。以沿河岸方向为横轴,以垂直于河岸方向为纵轴,建立xOy坐标系,则当船从岸边开始运动到对岸的过程中,船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一质量m=1×10-3kg,电荷量为q=1×10-3C的粒子,重力不计,在竖直向下的电场强度为E=1×103N/C的匀强电场中运动,在A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夹角为60°,经过0.1s后到达B点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夹角为30°,则A点速度的大小为
A.100 m/s
B.200 m/s
C.300 m/s
D.400 m/s
18.如图所示,一颗卫星被发射到近地轨道上,然后在某一点P点火加速后变成了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地轨道的周期小于椭圆轨道的周期
B.椭圆轨道在P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近地轨道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椭圆轨道在P点的加速度
D.只需知道近地轨道的周期和引力常量就可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19.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的磁场。在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3B0.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沿与x轴正向成60°角射入磁场,并垂直于y轴进入第二象限,当粒子的速度方向第一次沿x轴正向时,不计粒子重力,则粒子运动的时间t和粒子与O点间的距离d分别为
A. B.
C. . D.
20.超载拉货是产生交通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因货车超载拉货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近几年来,路面上更是流行一种叫“百吨王”的大货车,满载货物时,往往可达百吨以上的重量,如图所示是收费站过磅秤显示的一辆大货车过磅时的示数,其总重达到约120吨,超重约72吨。如果这辆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突遇前方有情况,紧急刹车,设货车提供的最大制动力不因载重而变,则
A.货车超载与不超载时制动距离之比约为5:2
B.货车超载与不超载时制动距离之比约为5:3
C.货车超载与不超载时制动时间之比约为5:2
D.货车超载与不超载时制动时间之比约为5:3
21.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物体C放在水平地面上,将表面粗糙的两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由静止轻放在C的斜面上,物体C始终静止,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在A、B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μ1>μ2,则A与B不发生相对滑动
B.若μ1<μ2,则A与B不发生相对滑动
C.若μ1=μ2,则地面与C之间可能不产生摩擦力的作用
D.不论μ1>μ2,还是μ1<μ2,地面与C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的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题,129分。
22.(6分)某同学想用多用电表检验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并设计电路描绘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
(1)如图甲所示,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验二极管的正向导电特性时,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 端(填“a”或“b”);
(2)描绘出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则在电压低于0.45V时,可以通过图象看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特点是 ,在电压高于0.45V时,可以通过图象看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特点是 .
23.(9分)某小组利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将一质量M(包括遮光条的质量)的滑块放在气垫导轨上,在滑块上面放上六个质量均为m的砝码,接通电源让气垫导轨正常工作,调整导轨高度,让滑块与砝码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依次将滑块上的砝码移至托盘上并通过轻绳拉住滑块运动,托盘质量可以忽略。在导轨上安置两个光电门,用于记录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若某次实验过程中光电门1记录的时间为Δt1,光电门2记录的时间为Δt2,则可求得滑块的
加速度a= ;(用测量量表示)
(2)将六个砝码依次移至托盘上,分别测出滑块获得的加速度如下表所示:
①在坐标纸上作出a-N图象;
②图象说明了 。
(3)若m=0.01 kg,则通过图象可求得系统的总质量M+6m= kg.
24.(12分)如图甲所示是昆明市安宁玉龙湾公园里的彩虹滑道,其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该滑道由倾斜轨道AB、DE,水平轨道BC、FG,和圆弧轨道CD、EF组成,C点为圆弧的最高点,其中AB与BC轨道在B点处可视为平滑连接,人坐在像轮胎一样的圆形橡皮艇上由A点静止滑下,最后停在水平轨道FG上,若倾斜轨道的倾角和圆弧轨道对应的圆心角均为37°,半径为5m,BC长2m,DE长30m,FG长22m,橡皮艇与FG处的动摩擦因数为0.8,与其余直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与圆弧轨道的摩擦可忽略不计,人随橡皮艇下滑后刚好停在FG的中点,不计橡皮艇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g取10m/s2,则
(1)人随橡皮艇经过D点时的速度有多大?
(2)若要橡皮艇始终贴着轨道运动,则倾斜轨道AB的长度不得大于多少?
25.(20分)如图甲所示MN、PQ为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1.0m,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30°,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MP间接有电流传感器,质量m=
2.0kg、阻值R=1.0Ω的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它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所示。用
外力F沿导轨平面向上拉金属杆ab,使ab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开始计时,电流传感器显示回路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0~3s,拉力做的功为225J,除导体棒电阻外,其它电阻
不计。取g=10m/s2.求:
(1)0~3s内金属杆ab运动的位移;
(2)0~3s内F随t变化的关系;
(3)0~3s内产生的焦耳热。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第II卷答题卡选择答题区域内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在第II卷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4分,选对3项得5分。每选错1项扣3分,最低得0分)。
A.不可以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功
B.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可以全部转为机械能
C.由于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故热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
D.可以通过降低海水温度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供人类使用,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2)(10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长为L,中间有一卡口,卡口的左边有一光滑的活塞,活塞厚度不计,初始时左边气体的压强是2p,右边气体的压强是p,现将汽缸竖直放置,稳定后发现活塞下降了L/4,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活塞的质量;
②若活塞会漏气,则最终汽缸中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两不同介质的交界处有一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1m的
6个质点,t=0时刻各质点均处于平衡位置,如图所示。已知t=0.15s时b和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波源振动频率5Hz,则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4分,选对3项得5分。每选错1项扣3分,最低得0分)。
A.质点b与质点a'振动状态始终相同
B.t=0.1s时质点a的加速度最小
C.t=0.2s时质点b'处于波谷
D.左右两侧横波传播的速度分别为10m/s和20m/s
E.若波源S向距它40m的接收器匀速靠近,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5Hz
(2)(10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3m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折射率为的透明液体,在距离液面下方2m处有一点光源,在点光源正上方1m处有一半径为1m的不透光圆盘,现让圆盘从此位置逐渐向上移动到液面,则移动过程中,人从液面上方可观察到的液面被该光照亮的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是多少?
昆明一中2021届高三联考第七期物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D
B
A
ABD
AC
AC
AD
14.选D。对于不同金属,根据,由于逸出功不一样,故发生光电效应所需要的入射光的频率是不同的,A错;若一束光不能打出光电子,则无论照射多长时间都不能打出光电子,B错;增加光照强度,是因为光子的数量增多,打出的光电子的数量也跟着增大,故饱和电流也会随之增大,但不能说明能否打出光电子与光照强度有关,C错;根据,对于同种金属,遏止电压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说明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正确。
15.选D。若考虑运动员自身的散热与内力做功问题,则只要有人参与的系统机械能都不守恒,若不考虑运动员自身的散热与内力做功问题,则图甲所示撑杆跳运动员在离开地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还受到杆的作用力,机械能守恒不守恒;图乙中因蹦床和运动员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故运动员和蹦床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错;图丙中跳伞运动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运动员和降落伞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错;图丁所示打台球的运动过程中,两个台球组成的系统在碰撞的一瞬间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近似守恒,D正确。
16.选B。由岸边向河中心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水速逐渐增大,合速度方向逐渐偏向x轴,由河中心向岸边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水速逐渐减小,合速度方向逐渐偏向y轴,再根据曲线运动的轨迹的切向即为速度的方向,故B正确。
17.选A。,,故。
18.选AB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近地轨道的长轴小于椭圆轨道的长轴,故近地轨道的周期小于椭圆轨道的周期,A正确;因椭圆轨道在P点的速度大于与之相切的圆轨道在P点的速度,故椭圆轨道在P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正确;因加速度只与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距离有关,故近地轨道在P点的加速度等于椭圆轨道在P点的加速度,C错;由和可解得,D正确。
19.选AC。选AC。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所以在x>0区域有:,在x<0区域有:,解得,,在x>0区域运动时间,在x<0区域运动时间,故粒子运动的时间;粒子与O点间的距离。
20.选AC。,A正确;,C正确。
21.选AD。
令,则对A分析有
若,则,故A与B不发生相对滑动,A正确;若,则,故A与B会发生相对滑动,B错误;若,则A与B不发生相对滑动,A、B一起加速下滑,整个系统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或B对斜面的作用力斜向左下方),故地面对斜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C错误;不论A与B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在A、B加速下滑的过程中,整个系统都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或B对斜面的作用力始终斜向左下方),故地面对斜面一定有向右的摩擦力,D正确。
22.(6分)①b;(2分)
②电流一直为零或保持不变且几乎为零(2分)
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的越来越快。(2分)
23.(9分)(1)(2分)
(2)①如图所示:(2分)
②砝码与滑块组成的系统的加速度与整个系统所受的外力成正比。(2分)
(3)0.1(3分)
24. (12分)
解:(1)从D点到FG的中点运用动能定理得
(4分)
(2分)
(2)(2分)
(2分)
(2分)
25.(20分)
(1)法一:
由图乙知 (1分)
又 (1分)
(1分)
故 (1分)
(1分)
故 (1分)
法二:
由图乙知 (2分)
又 (1分)
(1分)
(1分)
(1分)
(2) (1分)
(1分)
(2分)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2分)
(2分)
(3)3s末, (1分)
由动能定理得
(3分)
(2分)
33.(15分)(1)BCE。(5分,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解析:在引起其它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功,比如可逆等温膨胀,A错;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比如在粗糙水平面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将动能全部转化为摩擦热,但内能不可以全部转为机械能,因为内能由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构成,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故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注意内能的改变量是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比如可逆等温膨胀,故B正确;由于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那么热机排放到低温热源中的热量就不能自发的回到热机中,导致热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C正确;降低海水温度所需要的能量比释放出来的能量要更多,故不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D错误;根据熵增原理,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E正确。
(2)(10分)
解:(i)
(1分)
(1分)
(1分)
(1分)
又 (1分)
(1分)
(ii)
(2分)
(2分)
34.(15分)(1)ADE(5分)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解析:因b和a'同时达到最高点,说明b和a'的振动状态始终相同,A正确;频率5Hz说明周期等于0.2s, b和a'第一次达最高点将经历t+T/4的时间,又T/4=0.05s,说明第一次传播到b和a'用时0.1s,故左右两侧横波传播的速度分别为10m/s和20m/s ,D正确;波向右传递到a点用时0.05s,说明 0.1s时质点a位于最大振幅处,加速度最大,B错;0.2s时波向左刚好传递到b'处,故C错;若波源S向距它40m的接收器匀速靠近,发生多普勒效应,故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5Hz,E正确。
(2)如图所示,
由全反射定律(2分)
(1分)
故(1分)
由几何关系知此时未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刚好被圆盘挡住,故水面被照亮的区域面积为零,即
(3分)
当圆盘移动至水面时,由几何关系知在水面未发生全反射与圆盘半径之间的x区域,水面会被照亮且照亮面积最大,即
(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