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_林莉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190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_林莉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_林莉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_林莉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林莉茹 曾 华*张夏玲 白 云(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53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53例退休干部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检查斑块发生率、内膜增厚等情况,并按检查结果分成颈动脉斑块组(n89例)、无颈动脉斑块组(n64例),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53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中,颈动脉斑块检出89例(58.17%)、内膜增厚有23例(15.03

2、%),发现43例(28.10%)软斑块、34例(22.22%)硬斑块、29例(18.95%)混合斑块;内膜增厚、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年龄、性别、总胆固醇(CHOL)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血压均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检查不仅能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可靠的检查依据,而且能达到早筛查、早治疗的目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超声检查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临床

3、上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颈部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病理基础1。CAS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颈动脉处发生局部血栓,而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会使中膜厚度逐步形成斑块,随着病情发展,血管腔会变窄以及动脉壁会变硬。已有相关研究表明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目前,常规体检中并没有颈动脉病变的检查项目,该疾病大多发病突然且潜伏期长,故多数患者因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而导致病情严重。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临床上主要使用数字减影、CT成像等影像学方式,但这些技术均对受检者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副作用。因此,寻找能较好显示颈动脉病变情

4、况的检查方法对颈动脉斑块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退休干部人群的超声检查结果,探讨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53例退休干部人群为研究对象,并按检查结果分成颈动脉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89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67.917.09)岁。无颈动脉斑块组64例,年龄5291岁,平均年龄(65.757.31)岁。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行超声检查。

5、体检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者。肝肾功能良好者。排除标准:有颈动脉瘤、颈动脉异常及多发性大动脉炎者。有精神类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全科论著0391.2方法所有体检者均统一使用超声检测仪(公司:美国GE,型号:GE-LOGIQ E9,线阵探头9L-D,工作频率设为3.1 MHz)进行颈动脉斑块检查,并由专人严格按照检查标准操作。体检者呈仰卧体位,把枕头垫在颈背上,头往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先使用探头从颈总动脉起始端开始检查,而后沿着动脉纵向平移,对颈总动脉长轴纵切面进行探查,过程中需调试超声的强度及深度,直至清楚观察到前后

6、壁内膜的线性回声,且扫描到颈部的最高地方,然后充分检查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斑块的软硬度等。检查过程中注意使受检者保持平稳呼吸以及发生颈部移动情况。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所有体检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情况。判断标准:内膜增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21.4 mm。斑块:内中膜厚度1.5 mm,且内膜向管腔内突出。软斑块:管腔厚度增加,低回声常堤型,表面光滑。硬斑块:有超强回声,部分会伴有声影。混合斑块:回声强弱不均匀,表面凹陷。记录所有体检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颈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采集所有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采

7、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所有体检者的血常规,记录总胆固醇水平(CHOL)、甘油三酯(TG)等指标。CHOL:2.335.17 mmol/L为正常范围,5.18 mmol/L定义为升高;TG1.70 mmol/L为正常范围,1.70 mmol/L定义为升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53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中,颈动脉斑块检出89例(58.17%)、内膜增厚有23例(15.03%),发现43例(28.10%)软斑块、34

8、例(22.22%)硬斑块、29例(18.95%)混合斑块。2.2颈动脉斑块的单因素分析内膜增厚、PSV、RI、年龄、性别、CHOL升高、TG升高、高血压均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有关(P0.05),见表1。表1颈动脉斑块的单因素分析n(%)因素分类颈动脉斑块组(n89)无颈动脉斑块组(n64)x2/tP年龄(岁)506015(16.85)14(18.92)8.8600.012617041(46.07)34(45.95)7033(37.08)16(21.62)性别男50(56.18)22(34.38)7.1050.008女39(43.82)42(65.63)CHOL升高有28(31.46)2(3.13

9、)18.9630.001无61(68.54)62(96.88)TG升高有28(31.46)6(9.38)10.5070.001无61(68.54)58(90.63)高血压有39(43.82)5(7.81)23.5600.001无50(56.18)59(92.19)内膜增厚有19(43.82)4(6.76)6.6440.010无70(56.18)60(93.24)EDV(cm/s)18.626.4419.386.080.7370.462PSV(cm/s)77.388.1663.977.8110.2080.001RI0.730.050.710.032.8510.0052.3颈动脉斑块的Logist

10、ic回归分析以体检者检出颈动脉斑块为因变量,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表示,内膜增厚、PSV、RI、年龄、性别、CHOL升高、TG升高、高血压均是引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表2颈动脉斑块的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S.EWaldPOR95%CI年龄(岁)0.6590.2477.1180.0081.9331.1913.136性别1.1250.4865.3580.0213.0801.1887.989CHOL升高1.7580.51911.4740.0017.4782.09816.039TG升高1.7270

11、.8174.4530.0255.6241.13427.883高血压0.9570.4424.6880.0232.6041.0956.190内膜增厚0.8470.3356.3930.0152.3331.2094.500PSV1.6520.7035.5220.0185.2171.31520.697RI0.8310.3077.3270.0062.2961.2574.19133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龄化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心血管类疾病致残,甚至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与

12、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具有突然性,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小症状发生时,患者往往会忽视而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3。近年来,临床上逐步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能清晰将内膜粗糙、内中膜厚度、斑块的进展情况等显示出来,可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全科论著040本研究探讨超声检查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结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显示,153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中,颈动脉斑块检出89例(58.17%)、内膜增厚有23例(15.03%),发现43例(28.10%)软斑块、34例(22.22%)硬斑块、29例(18.95%)混合斑块

13、,提示超声检查应用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可对血管硬化程度进行动态观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超声检查属于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无辐射、无疼痛、诊断快、操作时间短等特点,其已在体检人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及重视。随着超声技术及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因实时成像、操作方便等特点已逐步成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健康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 mm即为斑块,因此可通过观察内中膜厚度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临床上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主要通过超声、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CT血管成像虽能清晰显示颈动脉分支及狭窄情况,但设备及检测费用较高

1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颈动脉血管的金标准,但是有创性操作。超声检查不仅可清楚显示斑块大小、形态、数量、位置,还能获得回声情况及均匀性等。回声情况是斑块性质的主要判断点,其中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属于不稳定斑块,其容易发生破裂或者脱落情况,是引起心脑血管的重要因素之一4,本研究中不稳定斑块有72例(47.06%),进一步表明超声检查可较为准确推断出病情进展,且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内膜增厚、PSV、RI、年龄、性别、CHOL升高、TG升高、高血压均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密切相关,与黄雪仪等5研究结果相符。内膜厚度是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准之一,随着内膜厚度的增加,能引发各种斑块,最终导致供血不足等

15、危险患者生命的情况,而本研究中颈动脉斑块组的内膜厚度情况显著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提示采用超声检查能有效显示患者内膜厚度的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李剑凤等6研究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发现其可为脑梗死的分型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当患者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弹性较差时顺应性会下降,故收缩期缓冲能力降低,对应PSV、RI值提高,本研究与其研究报道一致。提示超声检查可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进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中70岁的体检人群检出情况占37.08%,男性人群检出情况为61.73%。罗峥等7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与年龄及性别有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脑血管类疾

16、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超声检查对于50岁中老年体检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筛查具有重要作用。而男性较女性的发病风险更高,可能由于雌激素在心血管系统起着保护作用,可与动脉硬化等因素对抗,也可能与男性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抽烟等有关8。此外,马强等9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仅与年龄、性别有关,而且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积极预防及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有利于减少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应用于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中,在一定程度可明确患者与健康群体间的病情区别,有效识别内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17、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可靠的检查依据,对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及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李雯,陈朔华,赵剑秋,等颈动脉斑块和低踝臂指数联合作用增加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3):263-2682 关晶波,袁蓉,丛伟红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分布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3):295-2993 张健美,景永帅,张丹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33(6):4724 林红芳分析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1):

18、189-1925 黄雪仪,林晓媚,李巧莹广州市番禺区企事业单位体检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2):1624-16256 李剑凤,宁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价值临床军医杂志,2017,45(9):963-9657 罗峥,徐洁,廖献琴,等上海市浦东新区王港社区居民20092018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7):1169-11728 霍瑞芳健康体检人群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探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41-429 马强,徐达,李剑超声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0):4375-4377*通讯作者:曾华全科论著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