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渝汽车协同“跑”出“加”速度_许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190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8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渝汽车协同“跑”出“加”速度_许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成渝汽车协同“跑”出“加”速度_许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城 2023.01 刊产经视野 城市聚焦64汽车产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建设的 4 个万亿级产业之一,产业融合日渐成效。1 月 4日,重庆市经信委消息称,2022年川渝汽车产业产值规模 7500 亿元,同时川渝两地全年共生产汽车 318 万辆,同比增长 17%。如何充分调用两地的差异性资源,建立产业优势,则是川渝汽车产业能否真正拧成一股绳共闯“新赛道”的关键。“供需对接+产学研互动”双管齐下2022 年以来,川渝两地经信部门共同报送川渝汽车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约500家,优化了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两地累计实现“上云”企业超过3500 家,并加快“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

2、”重大场景建设,累计建成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电走廊”11 条、加氢站 15 座,推动重庆、宜宾列入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成渝扩容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编制并报送至交通运输部,川渝协同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供需对接是产业协作的有效方式之一,2022 年 6 月 23 日,一川渝汽车协同补链强链,致力于高水平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成渝汽车协同“跑”出“加”速度撰文/许诺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在成都召开,20 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对于参与成渝汽车产业链共建,表达出浓厚兴趣和高昂热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让合作不断提速。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

3、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两地政府部门积极牵线搭桥,通过推广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共同开展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两地汽车配套率。成都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利用成渝两地、成德眉资区域协作配套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川渝地区汽车产业“主配”跨区域牵手活动,支持整车企业相互开放产业链,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到 2025 年,力争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 5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供给零部件配套率达 70%,“让更多成渝造汽车跑在路上。”为在打造政校企联动、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区域协作样板上展开积极探索,2022 年 7 月 13 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在渝成立。该联盟由重庆

4、市INDUSTRY&CITY65经信委和四川省经信厅指导,成渝地区大型汽车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 26 家单位共同成立。据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后,将联合产学研各方力量,聚焦信息共享、专业共建、产教融合开展互联互访,以联盟为平台推动互联互通,为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打造成渝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构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协同创新新生态。四川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是多边合作,统筹推进“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系统发展的融合平台,要发挥院校科研、科技优势,建立高水平产学研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

5、科技服务,以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服务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重庆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高效运转、务实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持和优质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在两地经信部门和各方大力支持下,希望以此次汽车产教联盟成立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发挥各类机制平台作用,推动汽车产教融合发展结出更加丰硕成果。区域协同REGIONAL COORDINATION汽车产业是川渝两地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规模庞大、基础雄厚、合作前景广阔。“”联手编织高水平“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成渝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这“三条走廊”共建下

6、功夫,是两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着力点。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5 年,将建设各类加氢站 30 座,力争新增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5000 辆;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提出,将开展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到 2025 年规模达到 1500 辆,建设多种类型加氢站 30 座。2022 年 12 月 16 日,被誉为中国汽车界“奥斯卡”的 2023 第十届轩辕奖,公布“年度十佳汽车”,长安深蓝 SL03、阿维塔11 和赛力斯问界 M7 三款“重庆造”“川渝造”榜上有名。每一款车上的大部分零部

7、件,都来自川渝本地的各级配套企业。以长安深蓝 SL03 为例,搭载的电池来自中创新航成都龙泉驿工厂和宁德时代四川宜宾工厂;四川建安工业雅安工厂,为其配套悬架后轴等;四川瑞可达绵阳工厂配套连接系统;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成都工厂配套减震器等。四川建安工业建立长安汽研院分中心;成都毓恬冠佳深度参与长安 CS75 等系列车型的配套;戴卡捷力为四川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等提供深度定制轮毂;赛力斯与成都莲洲科技合作研究模型制作材料;江淮汽车、坤鼎车业、海特汽车等两地车企及配套商之间实现智能化协同设计和制造正是在川渝汽车产业链深度协作下,才诞生了长安深蓝SL03、阿维塔 11 和赛力斯问界M7 等代表业内最高水准的汽车产品,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正是这张高水平的网,推动了川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度融合,川渝正致力于高水平打造万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