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对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对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及江苏省省委领导批示精神和全国妇联、省妇联、徐州市妇联通知精神,新沂市妇联全会人员深入全市16个乡镇对农村妇女工作现状展开调研,通过看现场、听汇报、组织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村妇女工作状况,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找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精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并对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科学定位进行了“再思考、再认识”。一、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现状1、农村妇女工作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妇女组
2、织和妇女群众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两法”、“两规”的实施,优化了农村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的广泛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妇女全面参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农村妇女在参与各项活动中所展示出的精神风貌和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也使基层党政领导对农村妇女的作用和农村妇女工作刮目相看。党委、政府牵头的招商引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吸纳妇联干部为工作成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90%以上的基层党委政府更是把妇联组织放在领导小组成员的位置上;在市、镇两级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市级女代表51人,占总数14.6%,镇级女代表179人,占总数11.4%,较“十
3、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农村妇女及妇女干部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明显提高。2、农村妇女群众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创业发展氛围日渐浓厚。目前,农村妇女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对致富信息的期盼,对生活富裕的信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从思想观念上,她们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等、靠、要”思想的影响与束缚,更为深刻而广泛地树立了以经济地位谋求进步与发展的思想理念。她们渴求知识,既“请进来学”,又“走出去学”,学习使她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被调查的500份问卷中,486名妇女表示渴望多掌握一些新技术、新知识,423名妇女渴求农闲时节后手中有活干。农村
4、妇女创业还呈现出人带人、村带村的辐射联动发展局面,被调查的50个村子中,有12个农副产品加工村,有个8养殖村,有6个特种种植村,有5个打工村。各地新兴的民营经济也成为广大农村妇女离土创新业的新平台。被调查的合沟镇缫丝厂、唐店镇服装公司、阿湖镇石英粉厂、棋盘镇玻璃厂吸纳了近万名的农村妇女,带动出一批工业致富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农村妇女群众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3、农村妇女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农村妇女思想观念空前活跃。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的巨大变化,不但深刻影响着新沂市农村妇女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她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变得多元化、个性化。许多妇女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
5、有房住,而是渴望有更多的机会,以把精力和兴趣投向文化娱乐、健康保健、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许多妇女不再囿于家庭小天地,而是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其民主意识、自主意识、维权意识、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被问卷调查的妇女中53.1%妇女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学习,46.7%妇女对个人生活发展状态不满意,农村妇女的社会意识开始觉醒。二、农村妇女工作存在的问题1、与同级同类相比,妇联干部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偏低,付出的与得到的不成正比。在乡镇,工会能“高配”,团委能“闪电”,唯独妇联“黑头发进,白头发出”。目前,徐州市委办200597号文“镇妇联主席应按同级党委委员的条件配备,享受镇党政领导副职的政治、生活待遇”
6、的意见没有落实。在村级,村妇代会主任按规定只享受村主职干部工资待遇的70%,但又不享受养老保险。2、活动经费没有保障,凝聚力下降。经调查,全市16个乡镇中,有3个经济较好的镇每年经费能达到1.5万元,其他乡镇一般只能在2000元左右,仅仅局限于“三八”节及“六一”儿童节活动。而村级妇联的活动经费基本上无从着落,经济好的而且稍微重视妇女工作的村每年能拨出300500元,绝大多数村是空白。因此,市妇联安排的活动,往往只是镇级妇联勉强在唱独角戏,而村级很难落实。如:06年10月份市妇联举办的基层妇女干部培训班,有一少部分村妇代会主任由于经费无法落实而缺习,一部分人是自己垫付,目前还没有解决。3、工作
7、目标泛化,兼职现象严重,妇联干部常常疲于应付、力不从心。目前,全市妇代会主任中,兼任计生专干的有27人,兼任主办会计的有16人,兼任小组长的有34人,还有好多人身兼三职以上。村妇代主任成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平时只能是按行政命令做事,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妇女工作。4、村妇代会主任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尽管换届后的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妇代会主任的年龄仍然偏大。全市村妇代会主任中最大的已达60多岁,50-60之间的还有9人,30岁以下的只有29人。大专以上只有6人,初中以下的有143人。由于她们受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工作的创新创优意识受到影响,难以胜任对妇女群众
8、的引导服务工作。5、妇女工作形式载体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妇女群众更多地把目光放在看得见的实际利益上,再加上有些妇联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找不到妇女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途径和形式,从而减弱了感召力,增加了妇女工作的难度。“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双学双比”等活动常抓却无法常新,吸引力、影响力逐渐弱化。三、分析原因一是由于某些党政领导对妇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导致妇女工作“地位崇高、处境尴尬”。二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妇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缺失,整体局面消极被动。三是由于工作目标定位导向的原因,“党政所急、妇女所需”的目标定位与“妇联所能”的职能条件不相匹。四是由于工作思维错位,
9、注重“应该怎样干”,忽视“能不能干”,违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五是基层妇联干部素质偏低,不能很好地把握形势,开拓创新,实际工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群团工作发展需要。新变化、新特点、新问题、新阶段,对传统观念上的农村妇女工作是一个挑战和冲击,同时,也是对现行农村妇女工作从观念到形式、从内涵到载体等方面实行渐进转变的一个呼唤。四、加强农村妇女工作的对策和建议1、转变观念,坚持党建带妇建各级妇联组织要从巩固党的妇女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当前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妇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党建带妇建,将基层妇联组织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创
10、建一批有经费、有阵地、有品牌、有队伍的妇联组织。要使妇联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待遇等纳入党的整体建设之中,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努力克服思想上的保守,敢破敢立,克服行动上的求助求援;敢闯敢试,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市场的观念,效益的观念,要跳出妇联看妇联,克服自己是群团组织的心理弱势,摆脱可有可无的困惑,争先创优,以作为求地位,以作为求出路。2、转变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妇联工作要真正做到讲科学、讲规范、讲效率,就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为工作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上级要求的工作任务中选出适合本地的项目,将党的政
11、策、上级的方针与本地实际密切结合,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和新途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工作机制,把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落到了实处。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抓源头参与、抓争取政策、抓总结经验上,为基层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把开展工作的空间留给基层,放手让基层结合实际自主地开展工作。具体工作中,基层妇联应打破部门界限,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统筹工作,改变强调局部、缺乏全局的意识,根据实际需要,抓住重点,抓好落实,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把妇女群众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受益不受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善于发现和及时总结基层的工作经验,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
12、律,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符合基层实际。3、转变思维,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模式“妇联”的本质含义是妇女群众的联合体,在工作模式上应当是“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群众的问题”。要改变传统的指令性的、直线式的工作模式,为间接、具体的“典型示范式”和“中介服务式”。减少工作的布置,深入基层指导帮助,开展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工作,对基层的工作不要面面俱到,而让工作特色在考核中占重要比例。要用经营企业的理念来经营妇联,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下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健全,网络齐备,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并将这些资源巧妙地转化为经营资本,融入经济
13、建设发展之中。妇女群众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就是各类先进典型。抓典型是妇联组织传统的工作方法,在新形势下,更要常抓常新。要培养一大批体现出时代性、导向性、务实性和可持续性的“妇”字号先进典型,以群众化的典型逐渐推动各类活动的纵深开展。要学会并善于借助政府或协调单位的政策、活动等载体,善于并研究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及各类经济实体的组织)等,变被动的“配合”为主动的结合,变“为人所用”为“为我所用”,找准妇联与其他部门在工作对象、职能、任务上的交叉点,全力做好“借台、借力、借题、借资、借智”文章,从而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载体共用、优势互补、工作互动”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要以新农村经
14、济增长点为中心,实现妇联工作重心转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妇联组织设置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必须主动适应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不同特点,按新的经济成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基层妇女组织形式;必须主动适应妇女群众流向多元、流量多变和流速加快的新特点,动态设置各类妇女组织,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主动、纵横交叉的网络型组建模式。要打破与党组织设置完全对应的模式,使妇女组织的设置与新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相适应。总的来说,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往往也就是农村妇女的聚集点,所以创新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模
15、式要把目光首先投向农业产业化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女能人,把她们分别组织起来,建立各类企协会、合作社、文娱队等组织,既可扩大妇女组织的覆盖面,又可延伸妇女工作手臂。五、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妇女工作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妇联的领导,应建立健全联系妇女组织关心妇女工作的机制,定期听取妇女工作的汇报,定期研究妇女工作,定额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全社会应积极行动,共同倡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妇女参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环境。2、抓队伍,强素质,经营“人气”,增强妇联组织活力。首先,要规范管理,奖优罚劣;其次,要注重妇女干部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
16、能力;再次,要发挥优势,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3、抓阵地,重服务,经营“财力”,增强妇联组织实力。首先,转变观念,用市场价值观念经营妇联;其次,转变思维,协调各方力量,培育发展实力;再次,转变思路,创建基地,创办实体。4、抓载体,求实效,经营“魅力”,增强妇联组织引力。要创新三大主体活动载体,寻找妇女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途径和形式,从而增强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总之,在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新时期,在农村妇女的主、客观因素都发生了变化的新形势下,应解放思想,立足发展,要用创新的精神,去审视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研究和探索农村妇女工作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开创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