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乱”现象调查汇报 郑学依“三乱”是指一些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正当和不规范行为,以职权和工作之便,为自己小团体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快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加,少数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加重了企业负担,挫伤了企业发展主动性,干扰了企业正常发展,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当中形象,是目前社会反应强烈热点问题。落实落实党中央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精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是各级政府部门关键任务之一。怎样深入治理行政部门“三乱”行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是目前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工作关键课题。一、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滋生存在表现形式多年来,伴随中国法制制度不停完善,依法行政不停深入,专题整改工作不停开展,“三乱”这一让全社会深恶痛绝顽疾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不过伴随形势发展改变,加之部分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影响,现在在部分地域部分部门,“三乱”现象又有所反弹,关键表现形式以下: 1、乱收费关键表现 部分行政部门自立项目收费。违反国家和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关要求,越权制订或违规设置项目并向企业收费。如部分部门自立项目收取开发利用方案审查费、建档费、法人卡工本费等;部分行政部门提升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收费。虽依法含有某项收费资格,但私自改变了收费标准和范围
3、,以达成多收费目标。如部分部门私自扩大范围收取土地抵押登记费、交易手续费等,部分部门私自提升收费标准收取土地使用权招投标服务费等;部分行政部门继续收取已取消收费。继续实施国家和地方已取消收费项目。如部分部门继续收取国家已取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地质勘查设计评审费、沙石资源赔偿费等;部分行政部门改变计费方法收费。不按要求计费方法进行收费,而是从方便工作或变相多收费角度另行计算收费。如部分部门私自改变计算方法收取公路运输管理费、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等;部分行政部门借助行政权力乱收费。委托或转移政府行政职能到机关、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经过第三方进行违规收费。如部分机关借助行政权力,强制服务对象接收
4、有偿服务或指定服务,部分行政部门下属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借助行政权力,强制企业入会并交纳会费或借助开展强制性培训进行乱收费。2、 乱罚款关键表现 一些行政执法部门越权、违规使用执法权力,违规程序办案;粗暴执法、罚款随意性大、反复罚款、超标准罚款;不出示证件、不出具手续、不开票据等。3、乱摊派关键表现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借职务之便强行向企业拉广告,索要赞助;向企业集资,强行推销货物;强制企业订购书报刊物和音像制品;强制企业参与无须要协会、学会、研究会;强制企业参与无须要培训、会议、学术研讨和技术考评;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到企业报销多种费用等。二、 “三乱”屡禁不止关键原因目前社会“三乱”现象存在关键原
5、因是多方面,现有认识不足主观原因,也有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客观原因。关键有以下多个方面: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法制观念淡薄,部分行政部门依法收费意识不强,对现有收费和罚款政策了解不透,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收费和罚款随意性大、漏洞多。二是施政理念落后,部分政府在对行政部门进行考评中,将收费和罚款收入作为关键考评内容,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三是部分地方和政府对“三乱”治理工作长久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滋生松懈情绪,部分治理工作虎头蛇尾,造成“三乱”歪风死灰复燃。 2、 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还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规范管理,仍存在将收费、罚款收入按一定百分
6、比返还执收单位。这种方法客观上刺激了部分行政部门进行乱收费、乱罚款,以改善工作人职员资和福利待遇。3、 行政体制不合理伴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部分行政部门因管理职能过多、人员不足,而将部分职能转移到机关、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中,为这些机构借助行政权力进行“三乱”行为提供了条件和便利。4、 监管机制有待强化一是监管依据不足,中国至今仍缺乏一部规范政府部门“三乱”行为高层次法律,查处“三乱”行为多依据地方性法规或相关政策文件。二是查处手段缺乏,对目前“三乱”行为隐蔽性强和多样化特点,传统执法手段难以认定。三是处罚力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对执法部门“三乱”行为处理多以清退、收缴为主,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7、缺乏约束力强责任追究方法,“三乱”行为成本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三乱”行为。四是联合查处机制缺失,部分“三乱”行为属行业不正之风,仅靠一个单位或部门执法难以有效阻止和纠正。5、 企业维权艰苦 即使部分法律条令明确要求企业和个人有权举报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三乱”行为,但不少行政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和强势地位,将部分“三乱”行为设定为取得行政许可或经营资格前提条件,对政策宣传不到位,公告不规范,企业和个人只能被迫“自愿”服从“三乱”行为。三、 “三乱”现象治理和防范采取方法提议因为产生“三乱”现象体制机制原因还未根本消除,未来一定时期内该现象仍会不一样程度存在,且形式越来越隐蔽,查处难度越来越
8、大。所以,我们必需和时俱进,不停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网络,扩大舆论宣传,加大查处力度,逐步建立长久有效监管机制。1、 完善管理一是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关键对行政管理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整理收费秩序。二是加强罚款动态管理,定时选择罚款项目较多、罚款标准较高部门或行业,对其项目标合理性、标准可行性及运行效果加以评定,立即修正罚款政策,取消不合理罚款项目,降低显著偏高罚款标准。2、 健全监管制度一是建立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强化减轻企业负担领导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工作部门责任制,深入完善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治理“三乱”行为工作机制。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力度,适时
9、调整付费、罚款登记点,加强付费、罚款登记卡统计人员培训和管理。强化收费、罚款公告制度,统一公告格式、统一公告范围、统一公告举报电话,深入提升行政工作透明度。三是强化举报投诉制度,拓展举报投诉服务联络站、健全举报制度,完善举报网络,立即查处举报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利益。四是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善,从源头上杜绝“三乱”行为。3、 扩大舆论宣传一是公开政务信息,接收企业、社会、群众监督。二是强化普法宣传,对新收费、罚款项目和标准和优惠政策除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外,还要关键对相关缴费企业和个人进行宣传,促进政策落实到位,自觉收费缴费。三是加强媒体曝光,建立违法大案要案定
10、时通报制度,公开曝光一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三乱”经典案件,形成对违法行为震慑效应。4、 强化执法力度一是创新执法手段,创新监督检验手段,推广应用电子检验技术,总结、完善电子检验软件,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对查实“三乱”行为要果断给予处理,该退回退回,该没收没收,该罚款罚款。三是建立部门联合处理机制,加强和纪检监察部门联络,立即通报查处“三乱”案件情况,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要追究行政责任,推进问责制落实。 治理“三乱”问题不能只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足认识到这项工作关键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强廉政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关键意义,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精神,层层抓落实。物价、财政、监察、经贸、审计、农业、公安等部门要真抓实干,勇于碰硬,通力合作,下决心、大气力开展专题治理,打击不正之风,减轻企业和人民群众负担,净化社会风气。 宽甸县报社 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