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148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7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一、项目基本情况1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2三、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3四、可研报告主要结论4第二章 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7一、政策背景7二、项目区域概况7三、市图书馆基本情况14四、“5.12”汶川大地震中心受损情况15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7第三章 需求分析19一、中国公共文化的形势19二、未来预测19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1一、项目建设地点21二、地理位置21三、工程材料供应条件21四、供水、供电条件21五、气象条件22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2七、市规划与区域规划条件24八、支持条件24第五章 地质灾害评估25一、抗震设防烈度25

2、二、地质灾害评价25第六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6一、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二、建设内容与规模26三、依据国家标准应达到的用房指标27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28一、建筑设计28二、结构部分30(一)、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30(二)、设计参数取值30(三)、设计载荷取值30三、配套设施31(一)、给、排水系统31三、无障碍设计34第八章 节 能36一、概述36二、建筑节能措施36三、供热节能措施36四、给水节能措施37五、电气节能措施37六、管理措施37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8一、环境影响分析38二、环境保护依据标准38三、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38四、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0五、项

3、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40六、环境评价结论41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42一、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42二、安全措施及安全设施42三、建筑防火43第十一章 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管理44一、建设期间管理44二、建成后的组织机构45三、人力资源配置45四、员工培训45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46一、项目进度计划的起点和终点46二、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46三、项目进度计划表46四、实施保障措施47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2一、投资估算内容及方法52二、投资估算52三、资金筹措57四、资金使用计划57第十四章 招标方案58一、招标方案依据58二、招标范围58三、招标组织形式58四、招

4、标方式59五、招标基本情况表59第十五章 经济评价60一、财务评价60二、国民经济评价60三、经济评价结论61第十六章 社会评价62一、社会影响分析(即社会效益分析)62二、互适性分析62三、社会风险分析62四、负面影响与对策63五、社会评价结论64第十七章 研究结论65一、推荐方案概况65二、项目建成后可达到的预期目标65三、结论6520第一章 概 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2、建设单位:市图书馆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4、建设性质:新建5、拟建地点:省市诗城路西段6、主要建设工程规模:新建图书馆5500平方米,并且购置设备设施清单如下: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服务台及

5、配套桌椅套132放映台机配套桌椅套13电脑台1434打印复印设备套25座位个13806阅览桌张2757柜式空调台278阅览书架架509藏书架架10010放映设备套111投影设备套112会议圆桌套113办公座椅套2614文件柜组1815会客沙发套516办公电脑台1817挂式空调台518柜式空调台119采编书架架1020藏书书架架90021办公桌椅套522杂物架个2023杂物柜个2024灭火器个10025消防栓个1026自动灭火系统套127报警装置套128安全监控系统套129监控摄像头个4030书库用恒温设备套531保湿设备套57、本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8、资金来源:申请国家灾后重建

6、专项资金9、该项目建设工期根据资金到位情况,拟从2009年8月底开工,2010年8月竣工。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设计法规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2)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4)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5)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6)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99)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7)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合同 (9)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

7、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10) 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11)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38次)2、编制原则及研究内容(1)编制原则在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下,根据市的现状及发展规模,对省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依据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有的服务人群和功能,合理确定该项目建设规模。对工程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最优方案,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本着化解当前突出矛盾与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为前提,力求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合理的经济效益。依据国家、市 “十一五”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的发展目标。本着“安

8、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合理确定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规模。三、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项目区人口、社会经济调查分析;2)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现实性及社会经济意义;3)项目社会特征与建设项目关系;4)服务人数分析预测及规模确定;5)地质灾害评估;6)建设方案设计;7)场址选择;8)项目防火;9)项目节能;10)项目招投标,建设进度安排;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估。四、可研报告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必要性1、是维护社会稳定、 激励灾区人民的抗震自救的需要2、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的需要3、是改善民众的精神

9、生活条件的需要4、可促进市文化产业的发展5、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地方形象(二)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方案,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新建图书馆位于省市诗城路西段,土地利用江油工业学校原有教学用地,建设规模5500平方米及购买配套的设备设施。(三)工期安排项目建设期12个月,跨两个年度,2009年8月底动工,2010年8月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四)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1、投资估算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290万元,第二部分设备费用300万元,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10万元,预备费为200万元。2、资金来源

10、本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申请国家灾后重建专项资金解决。3、资金使用计划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跨两个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按国家专项资金计划分年到位,具体资金使用计划初步为:2009年 800万元2010年 1200万元(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类别及名称单位数据或指标备注一规划指标1建设内容1.1新建建筑面积m255001.2新增设备台(套)3185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总投资万元20001.1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万元12901.2第二部分设备费用万元3001.3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01.4第四部分预备费万元2002资金筹措万元20002.1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解决万元2000

11、(六)结论与建议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该项目可切实恢复和改善灾后损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设备,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增强人民整体素质。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省文化旅游局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的进一步落实。项目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思灾区人民之所想,倾力支援灾区人民的精神,有利于树立广大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项目的实施,亦是深入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

12、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社会效益明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建议相关部门批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利于项目尽早组织实施。第二章 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政策背景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市被国务院列为“汶川大地震” 重灾县(市、区)之一。全市40余个乡镇全面受灾,全市房屋大面积倒塌损坏,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全部受损,公用设施严重毁损,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全市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0亿元。汶川地震使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市图书馆建筑及设备在这次地震灾害中遭受重大损毁,严重地影响了该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

13、后重建项目的精神,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市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图书馆的受灾情况,为加快灾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拟进行本项目的建设。二、项目区域概况(一)区位优越市处于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东与梓潼、剑阁接壤,南与、安县毗邻,西与平武、北川相邻,北与青川、广元连界。其地理位置南起北纬3132,北迄北纬3219,西起东经10517。南北长约86.5km,东西宽约57.4km,幅员总面积为2720平方公里。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南部涪江河畔,涪江由北向南穿过市区,宝成复线铁路贯穿市域南北。南距成都138km,市35km,北

14、距广元市126km。市为省辖县级市,隶属市。行政区划管辖20个建制镇、21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和482个村。全市总人口87万人,自然增长率2.5,其中非农业人口22.53万人,占总人口的25.92。市1988年由县升级为县级市,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具有现代化城市的雏形,现城区人口达16余万,建成城区面积25km2。江油全境土地面积410万亩,耕地总计为70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23万亩。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省重点农业发展开发区,素有川西粮仓之称。江油人文历史渊源流长,自然山川风光秀丽,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市致力于整个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

15、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原市图书馆仅1500平方米,已经极不适应市发展规模和信息化社会需要。(三)基础设施完善按照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布局和建设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档次,美化城市形象。1、电力设施新建彰明220KV变电站,同时在保留现太白110KV变电站的基础上,新建河西、青莲二个110KV变电站,将中坝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对现三合110KV变电站进行扩容,并保留厂矿企

16、业自备110KV和220KV变电站。逐步取消城区35KV电压等级,由110KV变电站直接通过10KV线路向城区供电。城区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380/220V,减少电压层次,优化供电网络结构。城市供电负荷2010年达到45万KW,2020年达到70万KW。2、供水江油城市供水水源以地面为主,辅之以地下水。为节约水资源,保证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效益,必须逐渐减少自备水源供水量,关闭规模小的自备水源,生活用水由城市供水管网统一供给。城区供水管网采用环网供水,形成多个环网加枝状网的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分别由一水厂、城北水厂、二水厂、城南水厂按供水能力统一安排供水。3、排污排水旧城区通过改

17、建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制;新城区要高起点,一步到位,形成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西山女儿堰自岩咀头沿西山脚拦截汇水流入让水河;东山利用六合堰干渠将东山汇水区的雨水截入涪江;城区昌明河以及雷鸣堰、六合堰等农灌渠结合城市布局,改造整治为天然河道或雨水明渠;城区雨水管道系统结合地形和天然河道及雨水明渠布置,就近排入天然水体系。污水排放:2010年前,利用现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涪江。2010年后,逐步对工业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行达标排放;到2020年,城市规划区内的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4、燃气沿规划建成区外围布置一条环型高压输气管线,形成城市输气环网。

18、江电燃气机组气源主要由北二环线供气,城市生活用气和其它工业用气主要由城东气田供气。城市供气能力2010年达到236万米3/日,其中生活用气15.5万米3/日,工业用气220万米3/日(江电燃气机组用气200万米3/日);2020年达到242万米3/日,其中生活用气近19万米3,工业用气222万米3/日(江电燃气机组用气200万米3/日)。5、电信、邮政按照建设“数字江油”、“建成信息高速路”的目标要求,建成一个以光纤传输、ATM交换为核心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城区通信线路原则上沿规划道路敷设,与电力线异侧布置一股,道路东、北侧布置,采用埋地电缆。2010年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1万门,2020年电

19、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5万门。建成区内共设置5个邮政局(支局),其中邮政局设置在金轮干道三段,除现有二个邮政支局外,在城西南及江东南新区各新设置一个邮政支局,并按服务半径要求布置邮政所,形成局、支局、所三级邮政服务体系。6、绿地和开放空间绿地指标:2010年城市绿地面积达到477.75公顷,占城市建设面积的16%,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4.93平方米。公共绿地:结合自然山水环境,设置太白、西山、华丰、靛池四个市级公园和三合、小河坝二个居住区公园,构成公共绿地主体。环境绿地:根据环境绿地所处的位置及其生态作用的不同,分别建设自然绿地、防护绿地、分割绿地和基础绿地。城市风貌和景观:从体现整体效果出发,美化

20、自然山水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发掘和延续历史文化,塑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精神。要特别突出表现城市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特色。(四)交通条件优越尽管江油地处盆地西北周边,但宝成铁路和绵广高速公路、省道万阿公路穿越境内,绵江快速通道使江油与融为一体,具有比较优越的交通条件。正在规划的成绵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将进一步优化江油的发展环境。(五)资源丰富江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开发潜力较大。江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 “李白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火药文化”等人文资源,境内不仅有窦团山、乾元山、李白故居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武都水库风景区以及老君山、观

21、雾山、吴家后山等众多旅游景点,开发前景广阔。(六)市总体规划概要1、城市定位根据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在及的地位,结合江油被列入科技城百万人口大城市核心层的实际情况,市的城市定位是: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发展区,联系川西北山地经济区的重要中枢,成都经济区北部重要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力争重返全省“十强”县(市),努力把市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强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前5年,即到201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具体目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更加优化。到2010年,在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2

22、.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650元;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605亿元,年均增长10%。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17.8亿元,年均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1亿元,年均增长18.9%。(注:GDP年均增长为可比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2010年达到10年,2020年达到12年;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2010年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参保率2010年达到95%,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达到92%。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2010年达到45

23、%,2020年达到55%。人口适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88.3万人以内,2020年控制在90.1万人以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5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5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2%;城市绿地率达到3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其中江油城区达到9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2010年达到60%(其中江油城区达到90%)。“十一五”期间江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 标单位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指标属性全市生产总值亿元99.25

24、20012.4预期性财政收入亿元7.5417.818.9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1135422650-预期性城镇化率%37451.6导向性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亿元92.37221.3-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5.5482.118.9预期性人均受教育年限年810-导向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100-约束性总人口万人87.4188.30.2约束性城镇职工养老参保率%93950.4约束性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90920.4约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47950007导向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460122508导向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54-预期性森林覆盖率%4243.20.24导向性城

25、市绿地率%30351导向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704约束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30606约束性2、产业布局绵江经济带是以涪江为主轴,沿绵广高速、宝成铁路和绵江快速通道,北起市武都镇,南至市城区,在地理空间上连接的涪江流域带状经济区。(1)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调整产业区域和用地指标,搭建发展平台,引导项目进入,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1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14%。(2)空间布局绵江经济带在我市境内涉及中心城区及涪江两岸10余个乡镇。涪江以东,沿江油三合镇、彰明镇、龙凤镇至游仙公路建设新型工业走廊;涪江以西,沿绵江快速通道重点发展

26、高新技术产业、中药材(附子)和商贸、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涪江以西规划建设江油至安县的快速通道;涪江以东改建江油至游仙快速公路。在涪江东岸形成五条连接工业走廊的区间道路;在涪江西岸形成五条连接绵江快速通道的区间道路。2006年至2020年,从武都至九岭,在涪江上新建23座大桥,使涪江东西两岸更紧密地联成一体。三、市图书馆基本情况市图书馆是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是保存、供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资料征集、借阅、维护、管理;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期刊、资料编辑;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电脑上网服务、数据查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单位。荣获“国家二级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省文

27、明图书馆”、“省二级图书馆”等荣誉。(一)历史沿革江油是川西北工业和旅游重镇,市图书馆1997年与文化馆分离,江油图书馆成为独立性事业单位,成为民众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党和政府历年重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1979年建立了江油县图书馆,1988年县改市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江油县图书馆升格为市图书馆。1988年在市文风街30号新建市图书馆1500平方米,成为市本级唯一面向市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建馆以来,市图书馆积极主动开展服务,社会效果明显,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国家二级图书馆。(二)单位现状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市图书

28、馆是市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市政府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市人民群众享受党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图书馆位于市文风街30号,占地面积3.8亩,现有1500平方米图书馆大楼,是市面向市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市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131.02万,功能性有三个:书库、报库、办公区。服务窗口有展览厅、少儿阅览室、图书外借室、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服务人口约87万余人。(三)经营管理情况市图书馆是党和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它始建于1979年,其前身是三馆一所(文化馆、李白纪念馆、图书馆、文管所),1988年升格为市图书馆。1988年新馆大楼落成,可收藏图书20万册,同时接待150名读

29、者。市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13.7万册。年订购中文报刊近300种,年新购图书1000余册。市图书馆现开设有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地方资料室等服务窗口,是市民信息咨询、科技查新、科技成果登记、社会教育的重要读书学习场所,是为全市公众开放服务的文献信息集散中心。近年来,馆领导班子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先后成功组织开展了“市民读书活动”、“演讲比赛”、“送文化下乡”等大型社会活动,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为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四、“5.12”汶川大地震中心受损情况“5.12”特大地震灾害,给市图书馆大

30、楼主体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震后勘察表明,市图书馆计算机设备损失惨重,书库钢制书架大面积扭曲倾斜,木制书架倒塌、折断。古藉线装书、地方文献和馆藏文献损毁严重,大楼顶部仿古塔楼严重倾斜,成为危险建筑(已拆除)。根据国家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房屋局部出现危险点,鉴定结论为B级房屋,轻微破坏。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维护社会稳定、 激励灾区人民的抗震自救的需要市图书馆是江油城区唯一一座公益性的图书馆。图书馆重建是灾区人民群众精神寄托的场所,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心理抚慰的服务网络,是构筑灾区和谐稳定、社会安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条件,本项目的修建,对于保障灾区

31、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灾区人民文化生活,激励灾区人民的抗震自救的奋斗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市图书馆现有建筑1500m2,已经极不适应江油城市发展规模和信息化社会需要,经过5.12地震破坏,更使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遭受创伤,新建一座具有现代化的、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市级公共图书馆,是市灾后重建、完善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市的科技含量和文化水平的需要。3、是改善民众的精神生活条件的需要本项目为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目的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要。该项目实施后,基本可以满

32、足该市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改善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条件,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目标。4、可促进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江油是李白故里、省历史文化名城、省先进文化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2006年省首批“扩权强县”之一,城市文化底蕴浓厚。而图书馆更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精华的浓缩,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对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5、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地方形象新建成后的市图书馆将成为综合型、开放性、现代化、多功能的公共图书馆,成为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根据市城市的发展要求,逐步打造成西部地区一流的现代化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是城市文

33、明建设的窗口,标志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更好的树立地方形象。综上所述,原市图书馆已严重不满足社会需要和行业标准,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38次)原则通过与江油工业学校合作建设图书馆方案。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符合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已纳入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及省文化旅游局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2、基础条件有保证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由市图书馆与江油工业学校联合承办,图书馆在江油工业学校原址上新建,项目位于市诗城路西段,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已恢复,具备本项

34、目的建设条件,水源、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均满足需要。3、人力、技术有保证仅地区能承担该项目,拥有具备资质的施工队伍多达上百家,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4、广大居民对项目建设热情高建设市图书馆,是城市社会发展重要标志,是完善城市功能名片,更是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项目的实施,关系项目区群众的切身利益,本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改善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状况,项目区群众对项目的建设热情高,为本项目的实施带来积极的影响。5、组织管理有保证本项目的建设,市图书馆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计划安排,项目资金的落实,以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

35、金安排和工程验收等的全面管理。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第三章 需求分析一、中国公共文化的形势社会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对图书馆将会提出多方面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在工农业生产中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理应为经济建设、科研、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新颖、正确、急需的文献资料,使图书馆由知识的宝库变为知识喷泉。 二、未来预测1、预测内容与方案在市委和市政府各部门的努力下,市的公共文化体系计划正在兴起,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也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6、。抓紧抓好启动工作,奠定实施纲要的基础。为了保证全民文化素质计划迅速而扎实地启动,并为今后顺利实施准备条件,今明两年要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作好以下工作:(1)、突出一个重点:抓住市的文化底蕴,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江油是李白故里、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要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取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唤起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热情。(2)、加强软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图书馆是人民取得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经,是人民群众精神寄托的物质场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加强图书馆的软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为社会安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社会条件。根据对设计年度服

37、务人数和规模的预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本项目定量分析选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程序见下图:历史服务人数指标 相关分析未来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条件未来服务人数 建立模型未来的公共文化设施规模 2、分析预测根据市“十一五”规划:江油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坝镇全部、三合镇14个村,太平镇8个村以及彰明镇部分村社。到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城区面积控制在30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城区面积控制在35平方公里以内;2050年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城区面积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市诗城路西段,属于迁址新建。诗城路

38、西段位于市涪江以西,南距市41公里,距成都市170公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 根据市上规划,由市图书馆与江油工业学校合建市中心图书馆工程,该项目建设用地属于江油工业学校已有用地。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技师学院的意见,江油工业学校将发展为万人中职集团的重点职业学校。市图书馆以江油工业学校为依托,选址市诗城路西段,符合市图书馆建设规模和发展要求。二、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市诗城路西段,基地地面比较平整,整体环境良好。三、工程材料供应条件工程位于市诗城路西段,道路交通网络健全,完全能满足施工用建材的运输要求。该项目所需工程材料主要是河砂、卵石、料石及水泥

39、钢材。河砂、卵石由附近涪江河滩砂石场供应;水泥由本地水泥厂供应,钢材由外地供应,工程物资有可靠保证。四、供水、供电条件项目的水供应由自来水厂提供,日供水能力完全能满足项目工程施工用水。施工现场附近有专门的动力线路,项目施工用电有可靠保障。五、气象条件勘查区属盆地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据江油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3;多年平均降水量960.4,最大日降水量186,降水时间多集中于7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5.5%,风向以北东向为主,最大风速15.7m/s,平均风速1.1m/s;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地貌概况根据地勘资料:勘探场地位于涪江右岸

40、一级阶地后缘,地形平坦、开阔,沿南北方向东侧、南侧略低于西侧、北侧,高程在533.769534.8米间。2.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场地地层属第四系全新统,成因类型为河流冲积层。岩性具二元结构。上部为亚粘土、亚砂土、粉砂、夹少许碎石块,粉砂呈透镜体分布。该层东南侧薄,而西北侧偏厚,最薄者ZK18孔,为1.30米,最厚者ZK23孔,为4.3米。下部为砂砾卵石层,砾卵石成分多为石英岩、石英砂岩及燧石等硬质岩石。磨园度为圆状、次圆状。大者一般在1015cm。卵石含量占3545%,孔隙中赋存较丰富的地下水。3.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属松散岩夹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砂砾卵石孔隙之中。初见水位为0.651.0

41、9米,水位埋藏较浅,为0.451.0米。地下水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径流畅通,富水性良好,具弱承压性。如场区供水井经抽水试验,降深2.09米,涌水量为8.048升/秒。稳定时间为24小时30分,静止水位为0.45米。地下水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温18。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水。PH值6.8,矿化度423.1毫克/升,游离CO2为22.9毫克/升。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按地下水的侵蚀性指标计算如下:(1)、分解性侵蚀:侵蚀指数PHs-0.19-1.19,PHPHs,为无分解性侵蚀。由于PH值6.4,因此也无酸性侵蚀。碳酸性侵蚀指数为游离CO2,场区地下水游离CO2含量为22

42、.9毫克/升,小于计算值,因此也无碳酸性侵蚀。(2)、结晶性侵蚀:分析结果SO4为25.4毫克/升,小于250毫克/升,为无结晶性侵蚀。(3)、分解结晶性侵蚀:分析结果侵蚀指数me为423.1毫克/升,无分解结晶性侵蚀。4.土体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亚粘土,褐黄色,含云母和氧化铁,少许腐植质,可状态。中密,湿-很湿,下部受地下水影响呈流塑状态。亚砂土,灰褐色,黄褐色,厚0.21.52m,密-中密,湿-饱和状态。粉砂土,青灰呈透镜体,结构疏松、质地软、饱和,分布不均,厚薄不一,西侧最厚ZK23孔,厚度为2.05m,薄者为东侧、北侧,ZK14、16、31、34孔及38孔,厚度为0.10.2m,即中部厚,

43、南北侧稍薄。砂砾卵石层、砂卵石成分为石英岩、石英砂岩、脉石英及变质岩等,磨圆度为圆状和次圆状,处于地下水位之下,中密密实。5.持力层优选亚粘土层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允许承载力1012吨/平方米,易开挖。如在枯水其施工水位下降,可避免地下水不良影响,经济较合理。砂砾卵石层,均在地下水位以下,地质结构单一、密实,触探试验允许承载力大且比较均匀,一般在3060吨/平方米之间。但开挖深度大。粉砂层饱水,不稳固,不易做持力层。6.建议(1)、亚粘土、亚砂土层,允许承载力1020吨/平方米。下部有不稳固的粉砂层,如果基础放在亚粘土层内,则要进行加固处理。(2)、砂砾卵石层较厚,分布均匀,强度较高,允许承载力一般为3060吨/平方米,可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由于地下水位埋深浅,砾卵石层埋深较大,基坑开挖困难。(3)、基于上述条件,建议采用灌注桩基,桩基深度自地表到贯入砂砾卵石层0.5米左右为宜。七、市规划与区域规划条件本项目符合市总体规划和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设施恢复重建规划要求。八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