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6 页 共 6 页
SPC管理规范 东莞创先新材料 体系文件 三阶
SPC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生效日期
DGCX-4-0009
A0
2018.5.3
制定部门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
工程部
刘丽松
阳恩飞
谢婷
受控
评审栏:
部门
职位
姓名
时间
修改履历:
制定/修改人
日期
修改内容
刘丽松
2018.9.3
第一次制定
1. 目的
指导流程控制,以对流程特性的变异进行监控及评估,将其控制在流程控制界限内,达到持续改善流程的目的。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需要统计过程控制的制程。
3. 定义
3.1 SPC(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3.2管制中心线(Center Line) 以解析所收集的数据而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管制中心线,简称CL。
3.3管制上限(Upper Control Limit) 以解析所收集的数据而计算出标准值,在平均值加上三倍子组均值标准差作成管制上限,简称UCL。说明﹕UCL= σx。
3.4管制下限(Lower Control Limit) 以解析所收集的数据而计算出标准值﹐在平均值上减去三倍子组均值标准差作成管制下限,简称LCL。说明﹕LCL= σx。
3.5规格上限(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简称USL。产品特性超出此限即为不良。
3.6规格下限(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简称LSL。产品特性超出此限即为不良。
3.7 δx :子组均值标准差等于实际估计母体标准差( δˆ )除以n 得到,n 为子组样本量。
3.8 Ppk( Preliminary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初期样本制程能力指数。
3.9 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制程能力指数。
4. 职责
4.1生产部﹕负责量测﹑记录﹑判读数据,当SPC数据超出管制限时,操作人员应通知巡检人员,并停止生产, 待问题解决,负责保存及维护SPC 相关数据。
4.2品保部﹕负责SPC 的作业流程制定, SPC 系统运行的监督, 定期对制程能力作分析 对用于SPC 的量测系统 ,并作量测系统分析(GR&R 认证),制定与检讨SPC 的操作规格,并对未达标部分 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对SPC 的异常立即进行对策并实施,与先期质量规划小组成员共同制订样品试产阶段SPC 数据收集方法,包括管制项目、管制规格、抽样频率、样本大小等。
5. 工作流程
5.1管制图的应用
试产前,工程部依据PFMEA与控制计划制定测量方法,包含测量位置、规格、频率、抽样数量等,产生相对应的数据收集系统,以及必要的作业指导书。试产阶段量测数据至少需要25 组或100个,才能进行制程能力分析。
品保部进行数据测量和汇整。工程部依量测所得的结果计算PPK 值及管制界限,如果PPK≥1.67, 则可以进行量产;如果制程没有改变,其管制界限可以作为量产初期的管制界限。(如果PPK 值达不到1.67,原则上不可以量产,但如果客户允许,或先期质量规划小组同意,亦可以进入量产。
刚开始量产时,质量部负责至少收集100 个或25 组量产初期的数据,由工程部计算出上下管制限。
品保部进行数据测量后, 数据输入到计算机SPC 软件系统中。当SPC 系统判断有异常时, 质量部依据《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发出异常通知单,通知相关单位。
如工程单位对不良进行分析及对策,参考《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矫正措施.管制用管制图, 至少每1 个月检讨1 次(包括操作规格/管制界限/CPK 值)。
5.1.3管制图选取
公司依据产品特性,重要性,批量性等,选择相关管制图。
5.1.4管制图重新计算管制界限的时机与要求
人、机、料、法、环有任一变更时,需重新计算管制界限。 重新计算管制界限时,需
至少收集25 组数据或100 个单个数据,以进行管制限的计算。
5.1.5管制图判读标准(异常标准):
A)一个点远离中心线超过3个标准差
B)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一侧
C)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
D)连续14点交替上下变化
E)2/3点据中心线的距离超过2个标准差 (同一侧)
F)4/5点据中心线的距离超过1个标准差 (同一侧)
G)连续15点排列在中心线1个标准差范围内(任一侧)
H)连续8个点据中心线的距离大于1个标准差(任一侧)
5.1.6使用管制图时的注意事项:
所有用于SPC 量测用的量测仪器,均需要经过GR&R认证合格;进行SPC 量测的人员,均需经过测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的SPC 作业。
管制图的量测数据需及时输入SPC 系统,以达到及时监控制程的目的。
5.1.7管制图计算公式
图
图
()平均值图
极差值图
()平均值图
标准偏差图
样本大小
控制限之因素
标准偏差的评估系数
控制限因素
控制限之因素
标准偏差的评估系数
控制限因素
n
A2
d2
D3
D4
A3
c4
B3
B4
2
1.880
1.128
-
3.267
2.659
0.7979
-
3.267
3
1.023
1.693
-
2.574
1.954
0.8862
-
2.568
4
0.729
2.059
-
2.282
1.628
0.9213
-
2.266
5
0.577
2.326
-
2.114
1.427
0.9400
-
2.089
6
0.483
2.534
-
2.004
1.287
0.9515
0.030
1.970
7
0.419
2.704
0.076
1.924
1.182
0.9594
0.118
1.882
8
0.373
2.847
0.136
1.864
1.099
0.9650
0.185
1.815
9
0.337
2.970
0.184
1.816
1.032
0.9693
0.239
1.761
10
0.308
3.078
0.223
1.777
0.975
0.9727
0.284
1.716
11
0.285
3.173
0.256
1.744
0.927
0.9754
0.321
1.679
12
0.266
3.258
0.283
1.717
0.886
0.9776
0.354
1.646
13
0.249
3.336
0.307
1.693
0.850
0.9794
0.382
1.618
14
0.235
3.407
0.328
1.672
0.817
0.9810
0.406
1.594
15
0.223
3.472
0.347
1.653
0.789
0.9823
0.428
1.572
16
0.212
3.532
0.363
1.637
0.763
0.9835
0.448
1.552
17
0.203
3.588
0.378
1.622
0.739
0.9845
0.466
1.534
18
0.194
3.640
0.391
1.608
0.718
0.9854
0.482
1.518
19
0.187
3.689
0.403
1.597
0.698
0.9862
0.497
1.503
20
0.180
3.735
0.415
1.585
0.680
0.9869
0.510
1.490
21
0.173
3.778
0.425
1.575
0.663
0.9876
0.523
1.477
22
0.167
3.819
0.434
1.566
0.647
0.9882
0.534
1.466
23
0.162
3.858
0.443
1.557
0.633
0.9887
0.545
1.455
24
0.157
3.895
0.451
1.548
0.619
0.9892
0.555
1.445
25
0.153
3.931
0.459
1.541
0.606
0.9896
0.565
1.435
中值图
单值图
()
中值图
极差值图
单值图
极差值图
样本
大小
控制限
之因素
标准偏差的评估系数
控制限因素
控制限
之因素
标准偏差的评估系数
控制限因素
n
d2
D3
D4
E2
c4
D3
D4
2
1.880
1.128
-
3.267
2.660
1.128
-
3.267
3
1.187
1.693
-
2.574
1.772
1.693
-
2.574
4
0.796
2.059
-
2.282
1.457
2.059
-
2.282
5
0.691
2.326
-
2.114
1.290
2.326
-
2.114
6
0.548
2.534
-
2.004
1.184
2.534
-
2.004
7
0.508
2.704
0.076
1.924
1.109
2.704
0.076
1.924
8
0.433
2.847
0.136
1.864
1.054
2.847
0.136
1.864
9
0.412
2.970
0.184
1.816
1.010
2.970
0.184
1.816
10
0.362
3.078
0.223
1.777
0.975
3.078
0.223
1.777
5.2制程能力的研究
5.2.1工序能力/性能指针
5.3能力/性能比率
5.4工序能力解析
能力比率(CR)
使用的公差的量或百分率。
CR > 1.00
工序能力不足。
0.75<CR≦1.0
工序能力足够,但不理想。
CR≦0.75
工序能力很足够。
Cpk < 0
工序的中心超出规格限。
0≦Cpk<1.0
工序的中心在规格限内,但部分分布超出规格限。
1.0≦Cpk <1.33
工序的中心及分布都在规格限内。
1.33≦Cpk<1.5
工序能力很足够,且中心位置适当,并只占67%~75% 的公差。
Cpk≥1.5
工序能力非常足够,且中心值最适当,并只占67%或以下的公差。
Pp & Ppk ≥1.67
工序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认可后开始生产,并按足已认可的控制计划。
1.33≦Ppk<1.67
工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认可后,生产进行时要注意产品的特性,直到Cpk≥1.33。
Ppk < 1.33
工序达不到满足客户的标准,工序改善必须优先考虑,且将纠正行动计划文件化。一般会要求加大检查或测试直到Cpk≥1.33,根据暂时的行动,修订的控制计划必须经客户复审并认可。
5.5培训
直接进行SPC 量测的人员,需接受以下内容的培训:SPC 作业规范﹑测量设备的使用﹑ SPC 管制表的使用、异常判读及处理方法。
其它与制造相关的人员需接受有关SPC 基本知识的培训;需对SPC 异常作回复及对策的人员,还需接受有关OCAP 的培训。
6. 相关文件 无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