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1看心脏2心心脏脏的的位位置置3心房心房心室心室及及瓣膜瓣膜4心内科是内科学的王冠心内科是内科学的王冠 n n 循环系统是由多种功能的心脏、血管构成的腔道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血液在这一系统内循环流动,将氧、营养物质、酶等送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代谢的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5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n n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心脏疾病疾病(冠心病、心肌(冠心病、心肌病等)和病等)和血管疾病血管疾病(动脉闭塞、深静脉(动脉闭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形成等)。n n病死率居首位病死率居首位n n人民身体健康的人民身体健康的
2、“第一第一杀手杀手”6第一节第一节 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7心脏的结构心脏的结构心脏四个腔:n左心房连通肺静脉,n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n左心室连通主动脉,n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n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 一个方向开,n房室瓣朝向心室开,动脉瓣朝向动脉开。8二二尖尖瓣瓣及及三三尖尖瓣瓣9右心室右心室三尖瓣三尖瓣复合体复合体肺动脉口肺动脉口10左心室左心室二尖瓣二尖瓣复合体复合体主动脉口主动脉口11主动脉瓣及左、右冠脉口主动脉瓣及左、右冠脉口12心壁心壁心肌层心肌层13心的血管心的血管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14心脏的
3、收缩功能1)前负荷心室舒张末容量或压力反映整体心脏的前负荷。(2)后负荷指心室射血时所面对的负荷。对心脏而言,动脉收缩压反映心室的后负荷。(3)心肌收缩力(4)心率和心律心排出量=心率 心搏量15心室的舒张性主要取决于舒张主要取决于舒张期心肌纤维的期心肌纤维的主动舒张能力、主动舒张能力、心室壁内在的心室壁内在的僵硬度和心室僵硬度和心室腔的特性腔的特性。16心脏的传导特点心脏的传导特点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点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点n n工作细胞工作细胞 心房肌细胞心房肌细胞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收缩、舒张,执行泵血功能收缩、舒张,执行泵血功能 n n特殊传导系统特殊传导系统 自律组织自律组织 自律性
4、比较自律性比较 窦房结窦房结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末梢浦肯野纤维末梢浦肯野纤维 100100次次/分分 5050次次/分分 2525次次/分分 窦房结具最高节律性窦房结具最高节律性/正常起搏点正常起搏点 心肌活动节律取决于窦房结起搏细胞心肌活动节律取决于窦房结起搏细胞/窦性心律窦性心律17心律失常心律失常n n正常的心脏活动节律是窦性心律,心脏激动地起源、节律、频率、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的异常称为心律失常。18心脏的循环心脏的循环冠脉循环冠脉循环n n1.1.冠脉动脉循环的路径短,血液流动快,血液从主动脉根冠脉动脉循环的路径短,血液流动快,血液从主动脉根部起,经过冠状动脉到右心房只需几秒钟。部起,
5、经过冠状动脉到右心房只需几秒钟。n n2 2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量大,冠脉循环流量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量大,冠脉循环流量300ml300ml500ml/min500ml/min,体力活动时可增加到,体力活动时可增加到1500ml/min1500ml/min。n n3 3冠脉动脉循环的血压较高,冠脉的压力相当于主动脉冠脉动脉循环的血压较高,冠脉的压力相当于主动脉根部的压力。根部的压力。n n4 4冠脉动脉循环的血流有明显短暂断续性,冠脉开放是冠脉动脉循环的血流有明显短暂断续性,冠脉开放是在心室舒张状态,心室收缩时暂停在心室舒张状态,心室收缩时暂停0.040.04秒。秒。n n5 5冠脉动脉循环的静脉
6、回流,依赖心肌收缩时的挤压作冠脉动脉循环的静脉回流,依赖心肌收缩时的挤压作用。用。n n6.6.心肌的作功和耗能量大,代谢率高,故冠脉动脉循环血心肌的作功和耗能量大,代谢率高,故冠脉动脉循环血中动中动静脉氧差较大,如冠状窦血中含氧量为静脉氧差较大,如冠状窦血中含氧量为5ml5ml6ml/100ml6ml/100ml血液,其它器官静脉血含氧量为血液,其它器官静脉血含氧量为14ml/100ml14ml/100ml血液。血液。可见从血中摄取的氧比其它器官的动可见从血中摄取的氧比其它器官的动静脉氧差大两倍之静脉氧差大两倍之多多19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心脏、血管心脏、血管机体的循环系统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通过
7、心血管系统血液通过心血管系统完成各种物质的运完成各种物质的运输输n 体循环体循环/大循环大循环n 肺循环肺循环/小循环小循环20血管血管循环系统的周围结构循环系统的周围结构n n周围结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为血液运输的管道。n n血管壁:内膜、中膜、外膜。n n内皮细胞:1.通透性屏障,为血液循环提供光滑的平面。2.合成和分泌多种活性物质。2122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1 1)弹性贮器血管弹性贮器血管:大:大A A干,具扩张性和弹干,具扩张性和弹性。性。功能功能:间断射血:间断射血持续血流。持续血流。(2 2)分配血管分配血管:大:大A A与小与小A A、微、微A A之间的血管。之间的血管。
8、向器官输出血液,参与血量的调节。向器官输出血液,参与血量的调节。(3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小A A、微、微A A,血流,血流阻力大,调节外周阻力和局部血流量。阻力大,调节外周阻力和局部血流量。(4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位于真毛细血管起:位于真毛细血管起始部的平滑肌,控制真毛细血管网的开闭。始部的平滑肌,控制真毛细血管网的开闭。23(5 5)交换血管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大,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大,是物质交换的场所。(6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微V V,决定毛细,决定毛细 血管血压及体液分布。
9、血管血压及体液分布。(7 7)容量血管容量血管:V V量多、壁薄、可扩张性较量多、壁薄、可扩张性较大、容量大。大、容量大。(8 8)短路血管短路血管:小:小A A与小与小V V之间的直接联系之间的直接联系24循环系统的调节循环系统的调节n n1.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心肌耗氧量;冠脉灌注压;舒张期长短;血管活性物质对冠脉状态的影响;心脏收缩时心机对冠脉的压迫作用。n n2.2.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因素体液因素 交感系统调节;交感系统调节;副交感系统调节;副交感系统调节;体液调节:肾素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醛固酮系统、交感系统、交感肾上素肾上素能系统、激肽释放酶
10、能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激肽系统25第二节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等发面的内容。n n病因诊断:与疾病的发展、转归、预防和治疗有密切关系。n n病理解剖诊断:与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和预后密切相关。n n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的程度和对整个机体的影响。26第二节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n n举例 风湿性心脏病(病因)二尖瓣狭窄(病理解剖)心脏增大(病理解剖)全心衰竭(病理生理心功能情况)心功能级(病理生理心功能情况)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心律失常)27第三节
11、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体征和辅助检查主要症状主要症状n n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的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的主要症状n n胸痛和胸闷不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典型表现胸痛和胸闷不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典型表现n n心悸:心脏搏动的一种不适:心动过速、异位搏心悸:心脏搏动的一种不适:心动过速、异位搏动、高动力循环状态、突然发生的心动过缓动、高动力循环状态、突然发生的心动过缓n n水肿:组织间隙水分含量过多所致水肿:组织间隙水分含量过多所致n n发绀:右向左分流或心力衰竭发绀:右向左分流或心力衰竭n n晕厥: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晕厥
12、: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28第三节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体征和辅助检查体征n n心脏:视、触、叩、听n n周围血管 动脉:水冲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交替脉(左心室衰竭)、奇脉(心脏压塞)静脉:颈静脉充盈水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29第三节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体征和辅助检查30第三节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体征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n n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测定n n心脏电学检查:常规
13、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金标准)n n影像学检查:Xray、CTA、MRA、超声n n放射性核素检查31第三节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体征和辅助检查n n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术(金标准)术(金标准)右心导管术右心导管术 左心导管术左心导管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 32第四节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20082008年年1010月陈竺部长进一步提出,由于人类月陈竺部长进一步提出,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整合生物学和系统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整合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医学的生命研究,催生了生
14、物医学的生命研究,催生了4P4P医学新模医学新模式,即:式,即:n n预测性(预测性(predictivepredictive)、)、n n预防性(预防性(preventivepreventive)、)、n n个体化(个体化(personalizedpersonalized)、)、n n参与性医学(参与性医学(participatoryparticipatory)。)。33第四节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n n预测性、预防性预测性、预防性 1.1.避免针对病因可完全预防和治愈的疾病,避免针对病因可完全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如:梅毒性心肌病。如:梅毒性心肌病。2.2.通过改善生活习
15、惯预防病因和发病机制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有明确危险因素存在的尚未完全了解,但有明确危险因素存在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34第四节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目前已有明确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疾病,积极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 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 PCI:冠心病 瓣膜成形(或置换)术:二尖瓣狭窄 起搏器置入:恶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综合征、重度传导阻滞 35第四节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减慢心血管事件进程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在基因及分子生物学角度治疗循环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脏移植治疗心衰、基因治疗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36心内科是内科学的王冠心内科是内科学的王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