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0530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题库 单选题 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 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1%,则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来自空气,故 A 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78%,则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来自空气,故 B 正确;C、空气中不含

2、氨气,则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不是来自空气,故 C 不正确;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则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来自空气,故 D 正确。故选 C。2、下列稀溶液,仅用酚酞及同组物质之间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OH H2SO4 HNO3BKOH HCI Ba(OH)2 CNaOH NaCl Na2CO3DNaOH NaCl HNO3 答案:D 2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H2SO4 HNO3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且滴入加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都会褪色,无法区别 H2SO4 HNO3,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盐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且滴

3、入加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溶液中,都会褪色,无法区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氯化钠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且 NaOH NaCl Na2CO3相互不反应,无法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氯化钠、硝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硝酸溶液滴入加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褪色,氯化钠不能使加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能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硝酸,符合题意;D。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CO2能否与 H2O 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

4、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答案:D 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 HCl 和 CO2,故错误;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 HCl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3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 D。4、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答案:D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

5、化硫、一氧化碳等,氧气、氮气、水蒸气均是无毒无害的空气成分。故选:D。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B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D、水壶中的水烧

6、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4 故选 B。6、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 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 O2含量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答案:D 红磷燃烧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1 处,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能表明 O2含量的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1 处,故选:D。7、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表示的微粒性

7、质较稳定 C属于原子,属于阴离子 D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答案:C A、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5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当最外层是 8 电子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此选项表述正确;C、原子不带电,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带正电,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属于原子,属于阳离子,属于阴离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对应的元素是 F,对应的元素是 Na,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 C。8、2019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1 个全国防灾

8、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着火了,在火的蔓延方向前面再点一条火线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 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答案:D A、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再点一条火线,形成隔离带,不符合题意;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物质,所以要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不符合题意;D、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符合题意

9、。故选 D。小提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6 9、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加氧化铜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D熄灭酒精灯 答案:C A、氧化铜是粉末状固体,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起来。A 正确规范。B、稀硫酸是液态药品,取用稀硫酸时,瓶塞倒放,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B 正确规范。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与桌面成 45角。C 操作不规范。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

10、 正确规范。综上所述:选择 C。10、根据化学方程式MgCl2+2AMg(OH)2+2B,推断出 B 与 A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37.0B95.0C18.5D58.5 答案: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 A 的相对分子质量的 2 倍,等于氢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B 的相对分子质量的 2 倍,即95+2A=58+2B,故 B、A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B A=(95-58)2=18.5。故选 C。7 11、“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一定条件下,CO 和 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

11、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2O)B甲醇(CH4O)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答案:C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 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 1:1。A、据化学式 CH2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 CH4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 C2H6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

12、意;D、根据化学式 C2H4O2,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 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合金和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碳酸钙可以用于制作补钙剂 C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溶解作用 D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答案:B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中含钙元素,可以用于制作补钙剂;故选项正确;8 C、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D、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住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效果;故选项错误;故选:B。13、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

13、了 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选项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占了 78%,氧气才有 21%,选项错误。D.氧气能供给呼吸,正确。故选:D。14、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 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 的化学式为 CH2O 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

14、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答案:B A、根据题意可知,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效率,故选项说法正确;9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X 的化学式为 C2H4O2,故选项说法错误;C、CO2合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且含有氢元素,因此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5、下列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测量体温 答案:A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

15、成。A、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开窗通风,空气流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佩戴口罩,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测量体温,是物质的热胀冷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多选题 16、下列盐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AFeCl2 BFeCl3 CZnSO4 DCuSO4 答案:AC 10 分析:根据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分析。A、

16、铁和稀盐酸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正确;B、铁和稀盐酸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会生成氯化铁,故错误;C、锌和稀硫酸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正确;D、铜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后,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故错误。故选:AC。17、下表是 KC1、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1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NH4C1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根据表格

17、信息,可以推知()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KCl 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 63.9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KNO3 D在 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 和 NH4Cl 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答案:CD 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溶解度比较,要指明温度,在同一温度下比较,故 A 不正确;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63.9g,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 KNO3的质量为 100g 63.9g100g+63.9g 39g,故 B

18、不正确;C、由表格信息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KNO3,故 C 正确;D、由表格信息可知,在 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 和 NH4Cl 的溶解度可能相等,故 D 正确。故选 CD。11 小提示: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加上溶剂质量。1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D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 A 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

19、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 B 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 C 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D 错误。故选AD。19、下列有关蜡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灭燃烧的蜡烛,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此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冷碟底上会出现炭黑 D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AC A、吹灭燃烧的蜡烛,使蜡烛周围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 A 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20、,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了,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 B 不符合题意;C、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蜡烛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炭黑,所以过一会儿,冷碟底上会出现炭黑,故12 C 符合题意;D、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含有氢元素,因为反应物中有氧气,不能证明蜡烛含有氧元素,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C。20、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AB A.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21、;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原子不能再分,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B。2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 ag 加入到一定量的 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 Ag+、Zn2+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 ag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单质铜和单质锌 答案:BC

22、分析:金属活动性:ZnCuAg,向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 ag 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铜溶液中,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银与硝酸铜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13 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锌过量,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A、锌过量,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滤液中只含硝酸锌,故滤液一定是无色的,不符合题意;B、滤液中只含硝酸锌,不含银离子,符合题意;C、锌与硝酸铜反应:Zn+Cu(NO3)2=Zn(NO3)2+Cu,65 份的锌置换出 64 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故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 ag,符合题意;D、锌过量,银不参与反应,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

23、铜,故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单质铜和单质锌,不符合题意。故选 BC。22、等质量的 a 和 b 两种金属 已知:a 和 b 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 价 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 a 不一定可以把金属 b 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B金属 b 所消耗盐酸的量一定比金属 a 多 C反应所放出的氢气的量:金属 b 一定大于金属 a D相对原子质量:金属 b 一定大于金属 a 答案:AD A、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 a 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 b,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b,所以金属 a 一

24、定可以把金属 b 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错误;B、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 ba,氢气14 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盐酸,所以金属 b 所消耗盐酸的量一定比金属 a 多,故正确;C、反应所放出的氢气的量:金属 b 一定大于金属 a,故正确;D、a、b 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 ba,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 ab,故错误;故选:AD。23、某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Ba(

25、OH)2、KOH、K2SO4、CaCO3、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固体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步骤 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所得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向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步骤 3:取 13.8g 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 4.4g 二氧化碳。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步骤 1 可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CaCO3 B步骤 2 过滤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 K+、

26、Ba2+、Cl-、OH-C该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 Ba(OH)2 D该固体样品的组成最多有三种情况 答案:BD A、步骤 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原固体样品中不一定含有 CaCO3,也可能是氢氧化钡与 K2SO4或 K2CO3产生的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取少量步骤 1 所得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说明原固体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向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滤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由于滴加的氯化钡过量,钾离子又不会转化为沉

27、淀,15 所以步骤 2 过滤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 K+、Ba2+、Cl-、OH-,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原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钡含量较小,步骤 1 中未将碳酸钾和硫酸钾反应完全,再进行步骤 2 实验,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假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盐只有碳酸钾,设生成 4.4g 二氧化碳需碳酸钾质量为x,则有 K2CO3+2HCl=2KCl+H2O+CO2138444.4g13844=4.4g=13.8g 假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盐只有碳酸钙,设生成 4.4g 二氧化碳需碳酸钙质量为y,则有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4.4g10044=4.4g=10g

28、 由上述分析及数据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钾、硫酸钾和碳酸钙;由步骤 2 可知,溶液呈碱性,说明原固体中还含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以该固体样品的组成最多有三种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D。24、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A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 B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道尔顿 C最早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 D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 答案:AC A、我国在西汉时代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因此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故选项正确;B、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1774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

29、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16 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故选项正确;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故选 AC。25、区分下列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二氧化碳和氮气 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 硝酸铵和硝酸钾 稀盐酸和稀硫酸 方案一 燃着的木条 酚酞溶液 加熟石灰研磨 打开瓶塞观察 方案二 澄清石灰水 石灰石 观察颜色 分别在纸上写字 AABBCCDD 答案:B A、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均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方法错误;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加入酚酞试液不变色,炉具清洁剂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厕所清洁

30、剂显酸性,能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炉具清洁剂则不能;两种方法都正确;C、硝酸铵和硝酸钾均是白色固体,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方法错误;D、稀盐酸的挥发性不明显,稀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口观察,两瓶都无现象,无法区分;稀硫酸、稀盐酸没有脱水性,分别在纸上写字,一会儿观察,都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两种方法都错误。故选:B。填空题 26、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B 框中的物质属于_(填序号: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17 (2)

31、写出下图 A 所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该反应前后,溶液减少的离子是 _。下图 B 中反应溶液变为无色时,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2H2S+3O2=2SO2+2H2O 原子 2KOH+H2SO4=K2SO4+2H2O H+、OH-Zn2+、SO42-(1)B 框中的分子是同种分子,属于纯净物,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选。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2H2S+3O2 点燃 2SO2+2H2O ,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2)据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该反应前后,溶液减少的离子是 H+、OH-。图 B 中反应为:Zn+CuSO

32、4=ZnSO4+Cu,Cu2+所形成的溶液为蓝色,故图 B 中反应溶液变为无色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Zn2+、SO42-。点睛:熟知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信息。2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正确认识和使用化学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物质。馒头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食品。但不法商贩为了美观和降低成本,一是添加了柠檬黄(PbCrO4)使馒头着色而美观,二是添加甜味素代替蔗糖而降低成本,二者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则:(1)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 3040 倍,若经常食用摄入超标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蔗糖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_。(2)长期食用人工色素会导致儿童智商减退

33、,柠檬黄的化学式为 PbCrO4,Pb 的化合价为2 价,则 Cr 的化合价为_价。铅元素是人体中_(填“必需”“、不必需”或“有害”)微量元素。答案:糖类 6 有害(1)蔗糖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18 (2)柠檬黄的化学式为 PbCrO4,Pb 的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通常为-2 价,设 Cr 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x=+6;铅元素是人体中的有害微量元素。28、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3)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

34、容易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答案:(1)A 和 B(2)C 和 E(3)失去 解析:(1)只有一层,最外层是 2 个电子,含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8 个电子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 和 B,故填:A 和 B;(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C 和 E,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C 和 E;(3)D 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19 29、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实验制取氢气的

35、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是_。(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收集(填收集方法)。(3)图 2 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组成。(4)图 3 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填序号)。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_ 答案:(1)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2)向下排空气法(3)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4)bc#cb(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2 个氢原子结合成 1

36、个氢分子,2 个原子结合成 1 个氧分子 20 (1)图 1 实验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3)图 2 实验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氢气不纯,点燃发生爆炸;氢气是由氢元素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4)图 3 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

37、的数据有氢气、氧气的密度以及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故选:bc;(5)如图 4 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每个水分子分解成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2 个氢原子结合成 1 个氢分子,2 个原子结合成 1 个氧分子。30、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为歼15 战斗机在辽宁舰上起飞。(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_、_。(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_ 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密度小;抗腐蚀性强;氧气和水。(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强度大、密度小、抗腐蚀性强;(2)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小提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