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年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 单选题 1、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 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 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答案:A 解析: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故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2 等,故 A 正确;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2、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大小相等,故 B 错误;CD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矫正时要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进入眼睛的光线适当发散,故应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故 CD 错误。故选 A。2、如图 1 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 2 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点为像点,经过P点发出的光线最终都会通过点,故 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故选 A。3 3、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
3、后在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C 解析:眼睛的成像类似照相机,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C。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为 20cm B物距为 5cm 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 15cm 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 15cm 增大到 30cm 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答案:C 4 解析:A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图像时 u=v=2f=20cm
4、 所以 f=10cm 故 A 错误;B物距为 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故 B 错误;C当u=15cm 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故 C 正确;D物距由 15cm 增大到 30cm 的过程中,像距变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故 D 错误。故选 C。5、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竖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下列仪器中与其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平面镜 D投影仪 答案:D 解析:圆柱形玻璃杯装水后相当于一
5、个凸透镜,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变胖了,说明老鼠经过水杯后成的是放大的像,5 又因为看到老鼠掉头奔向猫,所以老鼠的像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像中倒立的都是实像。所以老鼠经过水杯后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与题意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与题意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与题意不符,故 C 不符合题意;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与题意相符,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
6、距范围是 15cmf3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 5cm 处,光屏移到 80cm 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用f=15cm 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A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A 错误;B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u=30cm,因此时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可知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即 =30cm 2 6 解得 15cm 2 解得 22.5cm 综上可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15cm 2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由图中乙和丙可知,汽车的像逐渐减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
7、近像变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2)3如(2)问乙图,入射光线与竖直位置平面镜的夹角是 45,因为过该入射点的法线与该平面镜垂直,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根据几何知识可知,该入射角的度数是 11 90-45=45 根据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的画法: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到达下面的反射面再次进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方向相反),法线要用虚线,反射光线的作图和要求标注的入射角如图所示 (3)4由(3)问图丙,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连接、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
8、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12、阅读短文,解答问题。智能手机 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 PDA 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 和电子邮件功能。可以下载应用程序、音乐、图片视频等等。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手机在使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小华同学学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12 (1)有电话呼入时,通常我们听到手机发出的提醒音乐
9、,该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接听时,我们可以辨别打电话的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不同;在某些场合,把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这是在_减弱噪声;(2)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甲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_(选填“相同”、“不相同”),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_(选填“靠近”、“远离”)物品;(3)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丙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_(选填“增大”或“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4)小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
10、蚁的像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 3cm,则手机镜头焦距可能为_;A1cm B2cm C5cm(5)小华妈妈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记步,如图乙为她在 12 月 12 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_。A步行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 4s B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10m/s C当天走过的路程大约为 6000m D小华妈妈的质量大约为 10096g 答案:空气 音色 声源 不相同 远离 减小 B C 解析:(1)1我们听到手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3把手机设为静音状态,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2)
11、4二维码不同地方,颜色不同,则其对各种色光的反射也不同。5手机拍照时,当二维码超出手机设定的方框时,应将手机远离物品,即物距变大了,成像变小,才能在指定的方框内成像。13 (3)6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自拍杆能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即增大物距,那么所成的像会变小,自拍的相片效果更好。(4)7微距照相时,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 3cm,那么 f3cm2f 即 1.5cmf3cm 所以手机镜头焦距可能为 2cm,故选 B。(5)8A通常情况下,人 1s 内的心跳为 1 次,而运动后,心跳会加快,故 A 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 1.1m/s,故 B 不符合题意;C由图乙知,妈妈这天的步数为 10096,而成年人的步宽一般为 0.5m,所以当天走过的路程大约为 6000m,故 C 符合题意;D题目中的 10096 指的是步数,而成年人的质量一般 60kg,即 60000g,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