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30385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年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真题 单选题 1、图示为河北某游乐园中的一个游乐项目“大摆锤”,该项目会让游客体会到超重与失重带来的刺激。以下关于该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摆锤由最高点向最低点摆动时,游客会体会到失重 B当摆锤由最高点向最低点摆动时,游客会体会到超重 C当摆锤摆动到最低点时,游客会体会到明显的超重 D当摆锤摆动到最低点时,游客会体会到完全失重 答案:C 解析:当摆锤由最高点向最低点摆动时,先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后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即游客先体会到失重后体会到超重。当摆锤摆动到最低点时,具有方向向上的最大

2、加速度,此时游客体会到明显的超重。故选 C。2、物体质量为m5Kg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做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向右,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则外力F为()2 A20NB15NC25ND10N 答案: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合 则有 0.3 5 10+2 525N 故选 C。3、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过于理想化,所以没

3、有实际意义 答案:B 解析: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他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因此,理想实验是实3 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小提示:要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伽利略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4、如图所示,光滑的小滑轮 D(可视为质点)固定,质量均为m

4、的物体 A 和 B 用轻弹簧连接,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物体 A 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环 C 连接。小环 C 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小环 C 位于R处时,绳与细杆的夹角为,此时物体 B 与地面刚好无压力。图中SD水平,位置R和Q之间高度差为h,R和Q关于S对称。现让小环从R处由静止释放,环下落过程中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环到达Q处时获得最大速度。在小环从R处下落到Q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环 C 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在S点下方 B弹簧弹力和地面支持力对物体 B 的冲量和为零 C小环 C 的最大动能为2+cos2 D小环 C 到达位置Q时,物体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5、cos|答案:C 解析:A小环 C 下落过程受重力、杆的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非重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到位置S前的过程中,非重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经过S的过程,非重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因此,小环 C 的机械能先增加再减小,下落到位置S时,小环 C 的机械能最大,故 A 错误;4 B小环从R处下落到Q处的过程中,物体 B 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动量变化量为零,因此物体 B 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即重力、弹簧弹力和地面对物体 B 的支持力的冲量和为零,则弹簧弹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冲量和与重力冲量等大反向,由于此过程重力冲量不为零,故 B 错误;C环在Q时动能最大。环在R和Q时,弹簧长度相同,

6、弹性势能相同。Q和 A 通过细线相连,沿着绳子的分速度相等(如图 1 所示),故 cos=A 故 A 与环的动能之比为 kAk=12A2122=cos2 对小环和 A 的系统 =kA+k 联立可得小环 C 的最大动能=2+cos2 故 C 正确;D环在R和Q时,弹簧长度相同,B 对地面的压力为零,说明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弹力等于物体 B 的重力mg。环在Q位置,环速度最大,说明受力平衡,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Tcos=Mg 对 A 有 T-mg-F=ma 对 B 有 F=mg 联立可得为 5 =cos 2 故 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5、如图甲所示,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体固定

7、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 的小木块以初速度为v0=10m/s 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的平方随路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5s 时刻,摩擦力方向发生变化 B0 13s 内小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斜面倾角 =30 D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答案:D 解析:Ax在 05m 内,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v02=2ax 6 结合图象看出在 05m a=022=010025m/s2=10m/s2 由图示图象可知v02=100(m/s)2得,v0=10m/s,则小木块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t=00=01010s=1s 1

8、s 后物体反向做匀加速运动,t=1s 时摩擦力反向,A 错误;B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反向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22=322 8m/s2=2m/s2 结合 A 选项可知,在 01s 内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1s 后物体反向做匀加速运动,整个过程加速度a发生变化,所以整个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误;C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木块上滑有 mgsin+mgcos=ma 下滑有 mgsinmgcos=ma 代入数据解得 =0.5,=37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左侧竖直墙上,另一端连着 A 小球,同时水平细线一端连着 A 球,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竖直墙上,弹簧与竖直方

9、向的夹角是 60,A、B 两小球分别连在另一根竖直弹簧两端。开始时 A、B 两球都静止不动,A、B 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7 AA=B=BA=2,B=0 CA=3,B=0DA=23,B=0 答案:D 解析:水平细线被剪断前对 A、B 两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静止时,由平衡条件得 T=sin60 cos60=A+1 1=B 又 A=B 解得 T=23A 8 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T消失,弹力不能突变,A 所受合力与T等大反向,1=B,所以可得 A=TA=23 B=0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7、物理是来

10、源于生活,最后应用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有下面一种生活情境。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0.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0.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至少为多大(g取10m/s2)()A0.25m/s2B2.5m/s2C0.5m/s2D5m/s2 答案:B 解析:圆盘在桌布上时做匀加速运动,掉到桌面上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圆盘在桌布上和桌面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圆盘在桌布上加速运动时 9 1=1 解得加

11、速度大小为 1=1 方向向右;圆盘在桌面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2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2=2 方向向左;圆盘在桌布和桌面上运动的情境如下图所示 设圆盘从桌布上脱离瞬间的速度为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圆盘离开桌布时 2=211 圆盘在桌面上运动时 2=222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1+2=2 联立解得 1=22(1+2)10 圆盘刚离开桌布时,对桌布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122 对圆盘有 1=1212 而 =2+1 由以上各式解得 =(1+22)12 带入数据解得 =2.5m/s2 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多选题 8、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一起置于斜

12、面上,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关于A、B的运动和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一起匀速下滑,则A受到 2 个力 B若斜面光滑,则A受 3 个力 C若A、B一起加速下滑,则A处于失重状态 11 D若A、B一起加速下滑,则地面对斜面体间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答案:ABC 解析:B设斜面倾角为,若斜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整体的加速度为 a=g sin 对物体A,水平方向 f=ma cos=mg sin cos 竖直方向 mg-N=masin=mgsin2 即 N=mg cos2mg 即A、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此时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 B 正确;A若A、B整体一起匀速下

13、滑,则上述表达式中a=0,此时f=0,FN=mg,即A受到重力和B的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故 A 正确;C若A、B一起加速下滑,则A的加速度有向下的分量,则A处于失重状态,选项 C 正确;D若A、B整体一起加速下滑,则水平方向有分加速度,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地面与斜面体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故 D 错误。故选 ABC。9、如图甲,足够长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滑块置于长木板左端。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 2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N)的水平变力作用,从t0 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1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 A图乙中t224sB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 1m/s2 C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D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 答案:ACD 解析:C根据图乙可知,滑块在t2以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 8N,根据 1=1 可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0.4 C 正确;D在t1时刻木板相对地面开始运动,此时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则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22=440=0.1 D 正确;AB在t2时刻,滑块与木板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此时滑块与木板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且此时二者加速度相同,且木板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对滑块有 1=对木板有 1 22=联立解得 13

15、 =2m/s2 =12N 则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 2m/s2,根据 =0.5 可求得 2=24s A 正确,B 错误。故选 ACD。10、北京冬奥会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开幕,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中获得金牌。如图所示为“跳台滑雪”赛道的组成部分,为简便处理可抽象为:助滑道倾角为 53o,着陆坡倾角为 37o,助滑道长57829m,水平起跳区长13.2m,起跳区其一端与助滑道平滑连接(无机械能损失),另一端与着陆坡斜面相接。可视为质点的运动员总质量=80kg在助滑道顶端从静止出发经6829s滑到起跳区,从起跳区滑出并在着陆坡着陆。已知各处摩擦因数相同,忽略空气阻力,

16、重力加速度=10m/s2。则()A滑道的摩擦因数为 0.125 B落地点到起跳点的距离为 48m C从静止出发到着陆前因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为 1320J D若考虑起跳区与助滑道连接处的能量损失,着陆速度方向与着陆坡的夹角将增大 14 答案:AB 解析:A运动员在助滑区做匀加速运动,由 1=122 解得 =7.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 =sin53 cos53 解得 =0.125 故 A 正确;B从助滑区滑下的速度为 =7.25 6829=17m s 在起跳区,由动能定理 2=1212122 解得起跳时速度 1=16m s 水平起跳后做平抛运动,由 =11,=1212,tan37=落地点到起

17、跳点的距离为 15 =2+2=48m 故 B 正确;C从静止出发到着陆前因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为 =1cos53+2=1594J+1320J=2914J 故 C 错误;D若考虑起跳区与助滑道连接处的能量损失,则起跳时速度2变小。设着陆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tan=22 又 tan37=221222=222 所以着陆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则着陆速度方向与着陆坡的夹角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AB。填空题 11、“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人的动量_,(填

18、“先增大后减小”或者“一直增大”)人的动能_,(填“先增大后减小”或者“一直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即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时),动量和动能_(填“最大”或者“最小”)。答案:先增大后减小 先增大后减小 最大 解析:解:1 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人下降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因此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16 2 人下降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由动能公式可知,人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3加速度等于零时(即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时),人的速度最大,人的动量和动能最大。12、(1)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 40m/s,g=10m/s2。则它在最后 1s 内下

19、落的高度为_m;(2)动车车厢内悬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动车匀加速行驶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一个重力为 70N 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5,斜面倾角为 37,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则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为_N。答案:35 tan 50 解析:(1)1 因为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 40m/s,则钢球落地前最后一秒初的速度为 1=(40 10 1)m s=30m s 所以落地前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为 =1+2=35m s 所以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为 =35m(2)2对小球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an=17 故 =tan(3)3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将拉力和支持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得 sin45=sin37 cos45+cos37=联立解得=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