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学与中医学一、佛与中医的因缘二、佛对中医的影响目录 在缘起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当悉达多太子游观四城门时,看到这些人生的真相,不禁兴起慈悲救度的心,而弃俗出家修道。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上的疾病外,还包括心理上的毛病。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佛陀以一生的时光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些法宝无非是一帖帖治疗我们身心的药材,让色身得以借假修真,进而观照内心,除却烦恼,迈向健康的大道。起源:同为解救困厄而生佛与中医的因缘佛与中医的因缘生老病死中医佛学身体的健康灵魂的升华佛学佛学诞生于印度,东汉明帝时经西域传入中土,魏晋以后,佛学广为流传,被中国固有的文化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2、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与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吠陀医学合称人类最早形成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在多学科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佛学东渐必然对以中国传佛学东渐必然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佛与中医的因缘玄奘取经图 佛学传入中土,同时也带来了佛教医学,佛教医学源于古印度吠陀医学。佛学中现存最多的医籍收录在大藏经中。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约四百部,蕴藏著丰富的医药学知识,汇集了生理解剖、药物、临证治疗、摄生保健、心理咒禁等多方面内容,博异丰盈,独具
3、特色。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我国之后,就与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学相融摄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医学。佛对中医的影响 中医博大精深,佛教讲求智慧与觉悟,历代释家高僧中不乏医术精湛者。而中医史上的名家大多具备智慧和觉性,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解人文。佛教医学的文献浩瀚如海,上承印度原始医学的精粹,下集中国历代医学的精华,特别是经过古今高僧大德逐步补充而更臻完善,对中国医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对中医的影响 我国历代医僧及佛门弟子中之习医者,借行医弘扬佛法,成为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力量,其医术高明者,以医名世;著书立说,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少林高僧,武艺卓著,国难之时挺身护国
4、,伤亡自救,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国武术的渊源,所编以伤科为主的少林秘方成为当代伤科之宝库,为研究骨伤、点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佛对中医的影响 史书上多有精通医学高僧的记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僧鉴真。鉴真自幼出家,潜心佛学,除了“医方明”之学外,还积极参与寺庙与寺庙附设的医疗慈善机构工作,自制丸散膏丹送予广大贫苦民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鉴真为了弘扬佛法,接受日遣唐使之邀,冒著“沧海淼漫,百无一至”的极大危险,六次东渡日本。历次东渡,都携带大量的药材与香料。鉴真抵日后,除讲律授戒,还进行医学活动,“鉴真又能医治皇太后弗豫有功,任大僧正,赐备前水田一百町。”尽管鉴真双目失明,仍利用嗅觉、味觉、触觉
5、,将药物知识传授给日本人民,“邦人效之,医道益群”。鉴真将中医学传播至日本,被誉为医祖,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鉴真东渡佛对中医的影响佛陀年轻时曾经学过五明之一的医方明,也就是找出四大不调、寒热等一切疾病原因,并加以治疗的一门学问。经典记载佛陀弟子中有医圣之称的耆婆,根据佛陀的指示,完成许多杰出的医疗措施,比方诊断肠闭塞的病人,先施以麻醉,再切开腹部,将肠整复,最后缝合腹部,完成治疗。佛学中的医学思想这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剖腹手术相似。此外,佛教经典中有关医疗方面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咒时气病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
6、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因此,如果说佛教的医学祖师是佛陀,那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上的疾病,更擅于对治众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病症。相较于世间的医生,恐怕不能洞察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也无法治愈人生的烦恼与业障。佛学中的医学思想天竺经眼论中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早记载,由印度僧人传授予谢道人,外台秘要云:“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由于这种手术疗效显著,被医家广泛采用,融入我国眼科学。目经大成中的金针拔障术八法审机,点睛,射覆,探俪,扰梅,卷帘,圆镜,完壁,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龙树菩萨方的七十二眼方也直接影响了中医眼科学的
7、发展,有的至今仍被运用于临床。佛对中医的影响金针拔障术金针拔障术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风、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种良药可医治,即:1.1.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2.2.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3.3.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此外,佛陀又说贪欲、瞋恚、愚痴贪欲、瞋恚、愚痴也是人类三大患,此三大患分别以不净、慈心、智慧等三药对治。这是佛陀教导众生救济调和身心病苦的良方。佛学中的医学思想在佛说医喻经中,佛陀说,一位医王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四:识知某病,应用某药。识知某病,应
8、用某药。知病所起,随起用药。知病所起,随起用药。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已生诸病,治令病出。断除病源,令后不生。断除病源,令后不生。也就是:“一、先识病;二、次知病因;三、应病与药;四、令病痊愈,永不复发”。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不谋而合。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不谋而合。佛学中的医学思想 佛陀经常以法疗治众生贪瞋痴的疾病,因此,经典中喻“佛为医师,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以西医为体的现代医学为例,发展至今也只能以诊断病名为主,对疾病做个“对症治疗”;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一套预防疾病的完备疗法。佛学中的医学
9、思想看护应成就的五法:分别良医。分别良医。先起后卧,不懈怠。先起后卧,不懈怠。恒善言谈,少于睡眠。恒善言谈,少于睡眠。以法供养,不贪饮食。以法供养,不贪饮食。堪任与病人说法堪任与病人说法。病人应奉行的五法:选择适当饮食。选择适当饮食。按时饮食。按时饮食。亲近医师。亲近医师。不怀愁忧。不怀愁忧。当起慈心对待看护。当起慈心对待看护。佛陀主张疾病的治愈,要靠医师、看护以及病人三方面的互相配合、协调才能达到医疗效果。由此可见,佛陀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更是人间的大医王。佛学中的医学思想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七情被认
10、为是生病的主因,因为“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者颇多相似之处。例如佛医经中说,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一者久坐不卧;二者食无贷(饮食无度);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呼吸);十者制下风。摩诃止观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藉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大智度论中记载,疾病的产生是由外在的因缘或内在的
11、因缘所造成的。南传的清净道论也提到引起疾病的八种原因:风、痰、饮食不调、业、外伤、非人、鬼、魔所致。佛学中的医学思想一、四大不调人身由四大假合,神识在六道中轮回。所谓四大,指的是地、水、地、水、火、风火、风。此身由四大所成,是印度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医学中,倡言经络气血、五脏六腑各有其独特系统。小止观说,人身四大各能生一百零一病,合生四百四种,即一切身病的总称。其中,地大病相为身体沉重,坚结疼痛;水大病相为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则会全身发热,大小便不通;风大会引起肺闷,气急呕吐。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云:“凡四大之身生病,悉由多食所起,或由劳力而发。”佛学中的医学思想金光明经记载,持水长者持水
12、长者教导其子流水其子流水为众生医治病苦的方法:“云何当知,四大诸根,衰损代谢,而得诸病?云何当知,饮食时节,若食食已,身火不灭?云何当知,治风及热,水过肺病,及以等分,何时动风,何时动热,何时动水,以害众生?时父长者,即以偈颂,解说医方,而答其子:三月是夏,三月是秋,三月是冬,三月是春。是十二月,三三而说,从如是数,一岁四时,若二二说,足满六时,三三本摄,二二现时,随是时节,消息饮食,是能益身。医方所说,随时岁中,诸根四大,代谢增损,令身得病。有善医师,随顺四时,三月将养,调和六大,随病饮食,及以汤药。多风病者,夏则发动,其热病者,秋则发动,等分病者,冬则发动,其肺病者,春则增剧。有风病者,夏
13、则应服,肥腻酢,及以热食,有热病者,秋服冷甜,等分冬服,甜酢肥腻,肺病春服,肥腻辛热,饱食然后,则发肺病,于食消时,则发热病,食消已后,则发风病。如是四大,随三时发,病风羸损,补以苏腻,热病下药,服呵梨勒,等病应服,三种妙药,所谓甜辛,及以苏腻,肺病应服,随时吐药,若风热病,肺病等分,违时而发,应当任师,筹量随病,饮食汤药。”这与中医的四时、五脏、阴阳相联系的理论相通。这与中医的四时、五脏、阴阳相联系的理论相通。佛学中的医学思想二、贪瞋痴毒外在的四大不调固然是致病的因素,内在的贪、瞋、痴三毒更是引发各种疾病的主因。维摩诘经说:“我现在所有的病,都是由于过去的妄想所造成的。众生因为执着了我相,所
14、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来自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妄念。以下分别说明贪瞋痴之所以致病的原因。佛学中的医学思想贪:是对于自己的喜爱境生起染污耽着的心。例如:贪求美食过饱,而致消化不良;好吃零食、甜点;不定时的饮食,吃完后无暇清除牙垢,贪着美食留在口中的美味,时间久了,自然容易产生酸,成为细菌的温床,造成蛀牙和肥胖。摩诃止观辅行上说贪着美好的色、声、香、味、触五种东西,都会产生疾病。因为色、声、香、味、触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和德性。因此,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沉迷色境的人多半会生肝病;贪享声音的人多半会生肾病;贪爱香气的人多半会生肺病;贪图口味的人多半会生心病;眷恋触觉的人多半会生脾
15、病。可见凡事以中道为宜,否则贪图睡眠容易造成昏沉;贪求美味,吃过多的高脂、高糖的食物,引起诸多慢性病;缺乏运动、噪音过高等,容易造成现代人的文明病。凡事若能有所节制,求其适中,则易拥有健康的人生。佛学中的医学思想瞋:大智度论卷十四云:“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心起时,血脉贲张,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复发等疾病。清朝普能嵩禅师有一首偈云:“名医化导有来因,疾病伤寒先忌瞋,脉理深微能率性,良方精细度迷津。”医生在为人治病时,要先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比方说,伤寒病最忌讳瞋怒,先将情绪平稳下来,不要起瞋恨心,就比较容易治好。痴痴:是愚昧无知,
16、不明事理。众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被无明烦恼缠缚身心,而不得出离生死苦海;即使生病,只相信偏方密医,也不愿探究病痛产生的前因后果,加以对症治疗。身体外在的病,容易察觉,但心里的毛病,却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而不自知,久积则易成病。现代生理学认为,忿怒、愉悦、忧愁、恐惧、悲伤、激动等心理反应,会影响体内的生理变化,久而久之,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佛学中的医学思想 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专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例如贪欲心重者,佛陀教他用不净观来对治,观想不净的种种,自然不会再起贪爱。对于瞋恨心重的人,就教他慈悲观,发脾气时,只要一念慈悲心起,怒气就发不起来。若愚痴太重,就以因缘观
17、来对治,想到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生灭无常,犹如飞尘与粪土,何必愚痴呢?明代憨山德清大师说:“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若是懂得陶冶心神,修养自己的心地,凡事心平与气和,必能受用无穷。佛教以心法为药方,医治众生的贪瞋痴;世间的医学虽然也讲心理疗法,实际上与佛法的疗法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佛学中的医学思想总之,佛法的诸多药方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去除贪瞋痴三毒,净化身心。如所求满足-使众生自由自在,纵横自如;安立正见-众生的一切烦恼都能解脱,可以获得 正确的见解;苦恼解脱-能解脱一切苦恼。药师佛还有两个化身,一是药树王,专医人的肌体疾
18、病(即生理疾病),二是如意珠王,专治人的精神疾病(即心理疾病)。据法华经 记载,服了如意珠就能使人如意,精神方面的疾病便可治愈,从而使人心旷神怡,身心安乐,健康常乐。可以说,药师佛既是大医王、药王,又是出色的生理学家,是众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神。佛法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养生最重要的是懂得养心,心是静的,心里面是清净的,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六祖讲本来无一物。所以养心,心要清净,心要虚。心里头一点东西都没有,这心就清净了。心清净了,所有身体组织就正常了,这个身体使用一百年那是可能的。病从哪里来?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胡思乱想就会使身心里面的零件组织发生变化,换句话说,这组织就逐渐不正常了;不正常的组织
19、,就会导致种种疾病都出来了,所以病是从妄想里头出来的。佛学中的医学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圣人认为身心虚弱就容易被邪气贼风侵入,人的生命始于元气聚,终于元气散,所以,中医以元气的充沛与否,运行是否正常协调来阐释生理、病理现象,若体内元气充沛,运行正常协调、机能活动就健全,抗病能力就强。若气有虚实之变,或运行失常,整体或局部组织脏器的机能活动就会兴奋或减弱,就容易被邪气侵入而罹病。佛学中的医学思想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即直观领悟;中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即直观领悟;中医崇尚天人合一,用直觉来把握世界,医崇尚天人合一,用直觉
20、来把握世界,感悟生命。感悟生命。中医的诊察过程实际是一种直观思辨,强调用心体验,通过直观外推相内向反思,望、闻、问、切四诊合惨,综观全局,整体分析,也是一种悟的过程。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中医固有的“医者意也医者意也”的直觉体验不谋而合。佛学与中医学 中国佛教医学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一株瑰丽奇葩。它与中医学的关系通俗地讲,是古印度吠陀医学的种子,在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结出的硕果。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其相通之处,如佛教的极微说和中医的元气论、佛教的缘起法与中医的天人感应、佛教的诸行无常与中医的恒动观、佛教的四大学说、五大归纳法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说、佛教的中道观与中医的整体、平衡观等等。若从医学的本质上讲,古昔圣人在世出世法上都追求医学之道。这个医学之道就是祛病救人,健康长寿。佛学与中医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