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9888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6.51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一个姑娘真可爱, 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 织成丝绸做穿戴。”请大家猜一猜。【蚕】 我们这节数学课就研究跟蚕宝宝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出示例3的第一个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交流、汇报。  知道了: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每个纸盒放几只?  (3)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请同学们想办法,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谁解答的理由最充分。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15 ÷ 3 = 5 (只)  (4)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验证一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  2、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交流、汇报。  知道了:有15只蚕宝宝,每5只放一个纸盒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15只蚕宝宝要用几个纸盒?  (3)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请同学们想办法,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谁解答的理由最充分。  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15 ÷ 5 = 3 (个)  (4)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验证一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口答:要用3个纸盒。  3、比较两题的异同。  (1)不同点。 第(1)小题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第(2)小题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决问题,计算时都用“三五十五”这句乘法口诀来求商。  4、教师小结后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知道了: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1小题。  12筒茶叶,每个盒子放6筒,要用几个盒子?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  (1)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里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来解决。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3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 ÷ 3 = 5 (只)     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  (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 ÷ 5 = 3 (个)     口答:要用3个纸盒。  六、教学反思: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在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分层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2小题。  学校买来14个拖布。(1)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分几个?  ①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里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②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3小题。  (1)8个“福”字,一个大门贴2个,一共可以贴几个大门? (2)8个“福”字,用去2个,还剩几个?   ①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②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用减法和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4小题。  (1)36里面有(   )个6。 (2)20个圆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①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  ②弄清每一小题属于哪种平均分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求份数和求每份数的问题。  三、拓展应用  补充拓展性练习:  1、28人要乘船过河,每条船只能坐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才能一次全部过河?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2)、教师小结。解决坐车、乘船问题时,最后不管剩几人,都需要一辆车或一条船再运送一次。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利用乘法、除法、减法的意义进行对比,解决了很多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在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6小题。  (1)出示第6小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3)独立计算,交流汇报。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已知两个乘数,求积时要用乘法计算。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时要用除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7小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2 ○ 4 = 3      18 ○ 6 = 3     16 ○ 4 = 4    24 ○ 6 = 18     25 ○ 5 = 30     6 ○ 4 = 24    20 ○ 5 = 4       3 ○ 3 = 9     15 ○ 3 = 5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8小题。 每个热气球上有3人,6个热气球共有(     )人。   18人坐6个热气球,平均每个热气球上有(     )人。   18人,每3人坐一个热气球,需要(     )个热气球。   (1)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2)学生根据理解,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会运用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来求商,明确解决问题时选择方法的理由。  4、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9小题。      (1)出示第9小题,你从此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学生看清算式,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3)独立计算,交流汇报。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在除法算式中,如果知道被除数和商(除数)时,求除数(商)要用除法计算;如果知道除数和商时,求被除数要用乘法计算。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时要用除法计算,进一步明确乘法和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应用  补充拓展性练习: 一条绳子长15米,把它剪成3米一段的小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段?需要剪多少次?如果剪一次要用2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才能剪完?  (1)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教师指导,集体订正并评价。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探索学习  1、单元知识整理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生:平均分,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平均分 ①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②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分完为止。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③解决平均分问题的关键:一是要明确分几份,二是要让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完成教材P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小题。 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2)复习除法  ①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  ③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  ④除法的运用范围: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⑤完成教材P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小题。  根据自己的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数、除数和商。  (3)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①计算方法: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用乘法算式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  ②具体运用: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③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互为逆运算,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因此在整数范围内,商不能比被除数大。  ④完成教材P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小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1~6的表内乘法口诀表。再任意指一句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想想哪些口诀只能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乘数一样的那句口诀】  (4)复习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①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②关键: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意首先判断是否属于平均分,在找清总数与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③完成教材P27页练习六的第3小题。  有24本练习本。如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如果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人?  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Ⅱ、讨论、交流,教师指导,集体订正并评价。  三、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P27页练习六的第1小题。 看谁算得都对。  6×2 =       18÷6 =       30÷6 =      4×5 =   12÷3 =       17-9 =        3÷3 =      24÷4 =   36÷6 =       16÷4 =     25+5 =     20÷5 =    71-50=       30+6 =        8÷2 =    18÷3 =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在口算时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  2、完成教材P27页练习六的第2小题。  (1)14个三角形,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25里面有几个5?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汇报交流,订正,评价。 ③巩固除法的意义。  3、完成教材P27页练习六的第4小题。  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多少根?  有10根孔雀羽毛,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6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  (1)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2)学生根据理解,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会运用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来求商,明确解决问题时选择方法的理由。  4、完成教材P26页下面的思考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订正,评价。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对老师或同学说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5分) 1.30÷6=5,读作( )。 A.30除以6等于5 B.30除以5等于6 2.20里面有4个( )。 A.10 B.4 C.5 D.16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12÷3 B.36÷6 C.20÷4 D.24÷6 4.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 )个。 A.24 B.25 C.36 D.35 5.二年(2)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5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 A.5+6-9 B.5×6-9 C.5+6+9 D.5×6+9 二、我会填。(34分) 1、( )×5=15 6×( )=24 3×( )=18 ( )×4=20 五( )三十 ( )四十二 ( )六十二 五( )二十五 ( )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3、在 里填上+、-、×或÷。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0 5=4 4、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 )个 ,每( )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 (2) 有( )个 ,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算式是( )。 5、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里画“√”。(3分) 三、我会算。(19分) 1、 看谁先到家。(10分)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2、列式计算。(9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 (3)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5分) 1、 ( )×( )=( ) ( )÷( )=( ) ( )÷( )=( ) 2、 20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 ( )=( ) 每筐装6棵。 五、数学应用。(37分) 1、 需要几个筐?(4分) 18棵 2、(1)8只兔子,平均装在2个笼里,每个笼装几只?(4分) (2)8只兔子,装在2个笼里,一个装5只,另一个装几只?(4分) 3、把下面的风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5分) 我们用了2张纸,每张纸做6个风车。 每箱有8瓶。 把这3箱水平均分给6个同学。 4、 每个同学分几瓶?(5分) 5、 (1) 小明用20元钱可以买几个小熊玩具?(4分) (2)3个球12元,小明想买6个球,应付多少钱?(5分) (3) 请你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6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