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速度计算专题
【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
1、 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
例题: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再用公式 __ 求出步行的速度,因此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
例题:(09贵阳中考)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则他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s。
(2)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写出一条即可)
2、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
例题: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她以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共花了10分钟,则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3、交通标志牌
80
南京市
60 km
甲
乙
例题: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例题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例题6:小红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外婆,在经过如图8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如图8乙所示的速度是 ,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钦州?
例7:“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小明注意到了如上图所示交通标志牌的标志,则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专题二】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例题8: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练习: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行驶的速度。
练习: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秒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专题三】比值问题
例题9: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专题四】安全(爆炸)离开问题
例题10: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要求用三种方法解)
【专题五】平均速度问题(分四类)
一、一般的求平均速度问题
例题:(08中考)如图10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 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 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二、已知前段路程和后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求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三、已知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例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四、列车时刻表问题
T31
车次
T32
北京→
杭州特快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
北京特快
15:50
0
北京
—
13:20
20:21
29
497
济南
41
8:33
1:16
24
979
蚌埠
54
3:46
5:45
53
1458
上海西
24
23:16
7:30
—
1664
杭州
21:40
例题: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31列车从济南到蚌埠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 T32列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专题六】过电线杆(铁轨)问题
例题: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10秒就驶过6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汽车有没有超速?
【专题七】声音来回问题
例题:某人在轮船上向海底发射声音信号,经过0.54s 接收到反射信号,求此处海的深度?(当时气温15°C,海水中的平均声速为1530m/s.)
例题: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s 听到了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2)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速度计算专题
------速度图像信息专题
看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的大小。(点、线、面)
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例题: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图5-17
A.a b B. b c C. b d D. a d
例题: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0
0.2
0.6
0.8
时间
t/s
路程s / m
2
4
1
3
0.4
1.2
图1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时间图;
(2)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关系是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和汽车B运动的路程
各是 和 。
例题: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的图像,(1)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的信息。
信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的____与小华相等。
(3)若小明骑自行车和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小明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的图像。
(4)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
例题:(08镇江中考)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2)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图5-12
例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12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v甲 大于 v乙 B.v甲 小于v乙
C.v甲 等于 v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例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律
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例题:如图是描述直线运动规律的一种图像
变化的规
(1)如下图可知图 是路程--时间图像,图 是速度--时间图像(选填“a”或“b”)。
(2)图a中各段的运动情况是:OA段 ;AB段 ;
BC段 ;
(3)图b中各段的运动情况是:0-2s段 ;2-4s段 ;
4-6s段 ;
C
图a
(4)在请你在虚线框中作出图a的相对应的v--t图像
图b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