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9806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清远市清新县第三小学德育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许多农村儿童多为留守生。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校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作为养成教

2、育的突破口,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二、课题关键词的界定“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

3、”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三、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

4、、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心阵地,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着力点。这一理论还告诉我们在活动实践中学习锻炼是贯穿于良好习惯养成全过程的主线。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

5、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

6、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培养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全方位的训练实践和氛围熏陶,是保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动态持续性的强大势场。四、研究目标和内容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组认为,在小学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守纪行为习惯、良好卫生习惯、

7、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和安全意识习惯等。2、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3、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基本方法。4、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五、研究时间、方法和原则本课题研究主要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3月起至2011年7月止。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两年多来,课题组采用的主导方法是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研究原则,取得了效好的研究成果。六、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调查分析阶段

8、(2009年3月2009年10月)本阶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完善研究方案,使其更具操作性,并深入开展研究措施的探讨。1、建立机制、成立课题组。课题研究的主要指导者是校长白色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方向;课题组组长是主管德育的林素琴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总策划,汇总研究成果,撰写主报告;课题组副组长是政教处副主任张雪霞,负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阶段实施方案、小结。每级两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2、强化培训,加强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怎么开展,一般有哪些步骤、具有哪些研究方法,应该积累哪些过程资料。对于我们大

9、多数教师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我们首先加强理论的学习,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查阅、学习相关资料,并邀请市教育局教育科的专家亲临学校进行指导。通过加强学习与培训,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上依据。3、调查分析,摸清并掌握情况。为了了解实验班学生行为问题和行为习惯的现状及特点,课题组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实验班师生进行了多次不同角度的调查分析。如运用测试问卷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对学生中问题行为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对家长、教师进行访谈、问卷测查,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情况。通过这些调查分析,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案进一步修改,并开展了研究

10、措施的探讨,为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具体研究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8月)本阶段是具体研究阶段,为了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研究水平,学校课题组研究过程的管理,全面督导课题的实施。1、提供课题研究资源,奠定认知基础。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发现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一个量变(认知)质变(形成)新的量变的过程(巩固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按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针对各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分解出子课题,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2、借鉴经验,积极尝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不少同仁

11、已经做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课题组为了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学习他人研究方法,并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组成员到顺德蹲点学习、到香港参观学习、交流。通过借鉴他人研究成果,依据同仁们成功的尝试来拓宽课题的策略研究。3、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成果。为了使课题研究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组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讨方法、解决困惑。为了及时总结经验,课题组每学期进行阶段性小结,每位教师都撰写上交了一篇以上的经验论文,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4、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科研实效。为了保证课题研究不走过场,人人都能参与,以便取得实效,学校制定了考核方

12、案,把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考核的范畴,由教师申报,课题组审核、评分,公布。第三阶段:拓展推广阶段(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们由第一阶段的每级两个实验班及部分教师参与研究,迅速拓展为全体师生参与实验研究,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推向高潮,实现本课题研究效益的最大化。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和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德育工作为主导,少先队工作为龙头,立足于本校实际,发挥社区优势,将课题研究渗透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社区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育网络,通过实践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为学生进一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

13、础,让学生在各项教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课题组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资料、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过两年多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开设心理素质训练课,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学科渗透,以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校联系,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等有效途径,有效地矫治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活动实践为主线,以学生自我教育为着力点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核心,定位各年级的习惯培养目标和内容,分解出子课题。目标是课题研究的指南,目标清则方向明

14、。我们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为指导,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内容方法,以总目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为主干,层层细化,分解出六个二级目标作为子课题:小学生守纪行为习惯的培养途径;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途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途径;小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途径;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途径。再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横线,分解出各年级子课题的三级指标,如二年级的“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途径”之下,分出具体的细化目标,形成树状目标网络,使抽象的目标变为每个对应的、指向明确的具体行为,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操作,容易获取成功而快乐,再层层落实、

15、及时强化,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的实效性。(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心阵地,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着力点。教学是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重点,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花时间、精力最多。课堂、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学生合作交往的机会最多,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发展影响最大。因此,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两个中心阵地,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学校资源和学生潜力,使教育科研一体化,完成研究与育人的目标。在研究实践中,课题组摸索出一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1、榜样示范策略。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

16、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例如要求学生要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教师自己应坚持衣着整洁,注意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和个人卫生。如果发现课室地面有纸屑,就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家长和教材中的榜样,作为示范教材。2、认知策略。一个人的品行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因此,我们培养学生好习惯时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小

17、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通过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以及好习惯和坏习惯分别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养成好习惯打下认识的基础。认知策略适合在各年段学生中进行,可以通过讲故事,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专题教育讲座,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落实。3、约束督导策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评比。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在课题研究中,各年级有侧重地制定养成教育的训练目标和基本要求

18、,强化对学生一日生活常规的严格指导。制定并实施了行政、教师、学生轮值考评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同时,由各班班长、卫生委员和文明行为监督员组成了行为规范监督岗,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学校继续强化了“星级文明班”的评比活动,每天值日教师、大队部值日队干对各班进行卫生、守纪、两操、礼仪、好人好事及爱护公物等内容的监督与评比,进一步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勤俭廉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4、强化训练策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

19、在不断巩固中提高。为了达到反复提醒,强化训练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有目标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2009年起,政教处就分别以“卫生清洁我讲究”、“仪容仪表我大方”、“文明用语我会道”、“拒绝零食我能行”、“勤俭廉洁我践行”、“爱护公物我做到”为主题狠抓养成教育,每三周一个主题,逐项落实,大队部不定期进行抽查,并以此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大大提高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5、自我教育策略。学校把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融进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创设多种机会,使学生自我教育。如,在教学中以46人为一合作小组,通过自学、讨论、比赛、汇报学习情况等途径让各

20、小组互相评价、记录成绩,下课前结合小组成绩、纪律,评出优秀合作学习小组,激励友善合作竞争;在下棋、打球、手工制作、种植等自由活动课中,让学生自由找合作伙伴,下课前评选“谦让、友好”最佳合作学习伙伴,定期轮换,使每个人都有充分交往合作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卫生、劳动、布置班级环境等各项任务,并组织评比,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6、表彰激励策略。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策略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策略有责任激励、理念激励、荣

21、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自我激励等。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例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星级文明班评比、良好行为习惯星级好少年评比、“南粤少年雏鹰行动”争章活动等评比活动。并通过落实各项常规评比,发挥榜样的力量,使班主任在管理时有章可循,学生在行为上有规可依。如:在“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星活动中。分为“文明礼仪星、遵纪守法星、养成进步星、助人为乐星、环保卫士星”共五星。具体操作:政教处制订详细的评比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每班每周分别评选班级“五星”(由班主任自行表扬奖励),再选表现最突出的“一星”,在级组中进行评议,选举出每周级组“最

22、闪耀一星”,于每周星期五下午将“最闪耀事迹”(书面材料200字以下)上报政教处。学校将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对获得“五星级好少年”进行集中表扬、授予星章。并将评比结果列入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袋,也作为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等的依据。将激励机制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循环。(三)尊重儿童天性和习惯形成的规律,在活动实践中学习锻炼是贯穿于良好习惯养成全过程的主线。喜爱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在群体中活动必然有很多交往合作的机会,寓教育于活动中,在“玩”中学,心情愉快,最有成效。习惯是在后天的活动实践中经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养成的。其中,“行”是习惯养成的载体和归宿。因此,开展丰富多彩

23、、生动活泼的活动实践,能使学生在愉快中“玩”、“做”,受同辈群体感染,同伴示范,不知有“学”而获取成功,作为主线贯穿于好习惯形成的全过程。我们认识到任何实验研究都离不开学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交往的过程,要将习惯的养成融合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才能步步落实,全面开花。例如:在“小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途径”的研究中,课题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除了按规定上好劳动与技术课,每天安排学生清洁校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清洁街道等劳动实践和公益活动外,更别出心裁,在校园的红棉广场西侧开辟了一块耕作基地,建立了“红领巾耕作基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以基地为平台,开展耕作实践活动。让学

24、生通过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劳动教育不再只流于空泛的说教。同时,通过翻地、播种、浇水、锄草、施肥、捉虫和采摘等劳作,让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劳动工具,了解农作物生长的特性和特点,学会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再如:在研究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途径中,我们以少先队为阵地,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板报、少先队报、手抄报、班会晨会,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展示才能的同时,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安全意识。还有,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法纪安全、绿色环保、爱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落实各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活动实践中学习锻炼是

25、尊重儿童天性和习惯形成的规律的一种重要策略,是贯穿于良好习惯养成全过程的主线,(四)全方位的训练实践和氛围熏陶,是保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动态持续性的强大势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动态持续、不断实践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三几次训练或瞬间完成的。它需要整体、动态、持续不断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跟踪,更要把活动实践扩展到家庭、社会,扩展到影响行为习惯形成的一切场所,形成全方位的强大势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时时、处处都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影响。首先,我们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理事会,印发资料、教材,更新家教观念;组织家长座谈、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26、的意义;宣传发动家长支持、配合。利用校讯通平台及家长理事会Q群,建立家校联系反馈制度,及时反映孩子在家行为情况,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填写“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调查表”,一周一评价激励,使习惯的养成持续又有动力。其次,学校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氛围。例如,通过装饰各走廊的消防栓,充分利用楼梯间一些显眼的空间,以“爱的叮呤”与 “温馨劝语”等无声的语言指导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家、校、社区全方位的训练实践和氛围熏陶,形成了保持习惯养成动态持续的强大势场,每一个角落都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熏陶,产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香”,“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27、”的潜移默化效应,刺激持久而高效,大大提高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效果。(五)探索个别差异学生的教育,是让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最大限度地落实到每个学生不可缺少的措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教育的一贯宗旨。但由于学生的遗传、家庭、个性、经历、努力等的不同,所以“百人百姓(性),千人千面”。习惯养成也存在个别差异,课题组树立“不放弃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教育机会”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尽可能全方位了解这些特殊学生,以个别辅导训练为主,多法结合,让尽量多的特殊学生矫正不良习惯。如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孩子的不良习惯的

28、成因有些是属于家庭因素造成的,课题组在研究中认真做好个案分析,并尽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实践中,课题组注重家校联动,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一是继续做好家访工作;二是开好家长会;三是继续举行家长开放日;四是创新入队仪式;学校专门邀请新队员的家长前来学校参加孩子的入队仪式,让他们亲手为孩子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让他们见证了孩子在队旗下庄严宣誓的一幕。五是通过校园网、南粤雏鹰网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并发挥家长理事会的力量,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

29、的教育体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有效促进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八、课题研究的成效首先,大批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课题扎根于学生,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年级展开研究,受益学生超过3200 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着重培养小学生养成做事、学习、做人等方面的好习惯。在不同的年龄段,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低段主要进行“做事”习惯的培养,并渗透“做人”的内容。中段主要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高段在巩固低、中段教育的基础上,集中进行“做人”的教育。这三个内容在六个子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循环渐进、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通过实验研究,每个年级负责

30、的子课题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批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守纪行为习惯方面:在楼道里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不打闹;课间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学会休息和游戏。在卫生习惯方面:服装整洁,领巾整洁,不留长发和长指甲,经常剪指甲。卫生习惯较好,基本做到了勤换衣、勤洗澡,能够自觉做好个人卫生。在学习习惯方面: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主动做好笔记,遇到困难能主动克服,会使用各种工具查找资料并敢于实践。在礼仪习惯方面:着装整洁得体仪表规范,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会使用好礼貌用语。在热爱劳动习惯方面: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觉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在安全

31、意识方面: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强,一旦遇到危险能防灾避难并形成习惯,有一定的自救自护能力。通过本课题研究,学生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少了,他们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课间活动时疯跑打闹的学生少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校园环境更加和谐,曾经为学生不良习惯感到头疼的老师们如今为学生现在的进步感到欣慰我们感叹:正因为我们注重了学生习惯的养成,并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断研究与探索,不断反思与总结,才有今天的收获。几年来,学生操行优良率达85%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陈伟杰获县体育道德风尚奖;潘文锋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优秀红领巾志愿者;李俐欣被评为清远市优秀少

32、先队员、薛凯欣被评为清远市文明小公民、杨婉滢获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提名奖、白子昊被评为2009年度“广东少先队环保小卫士”、陈思浩与黄宇轩同学被评为2010年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第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组织了多次教育科研的培训,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副度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认识到了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并且课题研究能为教育教学服务,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撕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过程、方法有了个比较实在、清晰的认识和感受,激发了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具体

33、的研究实践中,广大教师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积极撰写教育日记、学生个案研究与论文,如:汤翠娥老师撰写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苏清茂老师撰写的论文轻松做好低年级班主任,赖建仪老师撰写的浅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论文获市县的一、二、三等奖。一篇篇富有深度的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心得与体会,不但充实了课题的理论资源,而且还大幅度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写作水平。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如:我们建Q群,开博客,以网络研讨的方式进行“三名”教师培育,在集体研讨、师徒结对、外出学习、参加比赛等方式的推动下,涌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

34、教师,这批人中,获国家级奖励有6人,省级奖励4人,市级奖励8人,县级奖励57人次;参加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评比(发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分别有6、2、12、315人次。第三,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办学品位,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两年来,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喜人,获得德育类集体荣誉共有15项。这些荣誉包括:2009清新县少先队红旗大队,2009广东省红旗大队,2009红领巾共促和谐行动先进集体,2009清新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第四名,2010清远市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单位,2010年清远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2

35、010清远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2010广东省年“飞扬的红领巾”广东少先队队日竞赛奖,2010广东省中小学生廉洁修身手抄报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2010清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0清新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体育道德风尚奖,2010 清新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二名,2010年度清新县先进团支部,2010年度清新县少先队红旗大队,2011年清新县优秀基层党组织。九、研究突破与创新以往德育教育重目标,轻考评;重结果,轻过程;重说理,轻导行;重学科作业,轻德育作业,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和谐,这种轻导行的说理对学生也是一种软伤害。为此,课题组创新推出“以德育作业推行

36、体验式德育实践”,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开设德育作业的具体操作如下:(1)德育作业的分类:从载体上来讲,德育作业分为:书面德育作业与活动德育作业;从空间来讲,德育作业分为校园类德育作业,家庭类德育作业、社区德育作业。(2)德育作业的布置:德育作业根据管理与教育职能一般分为:校级德育作业、年级德育作业、班级德育作业。校级、年级德育作业每月布置一次,其余为班级德育作业。其中校级德育作业由政教处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情况向全校学生统一布置,大队部进行检查评分。如:为了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政教处向全校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德育作业:看到老师主动问好。每天早上,由大队部以及当天值日的老师、行政在校门

37、口以及主要的楼梯口进行检查,对按要求完成德育作业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德育作业的学生出具通知书,让有关班主任跟踪教育。年级德育作业由级长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在某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每月统一向本年级的全体学生布置一个德育作业,由级长检查评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向大队部提交各班的评分情况。如:四年级的级长发现男孩子上厕所尿尿,根本没对准尿槽,甚至有的跳皮“小鬼”就在地板上尿尿,四年级的级长给男生布置这样的一道德育作业:文明上厕所,站在踏板上尿尿。班级德育作业最能体现班主任创意与德育作业个性化的最重要的一项作业,由班主任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结合“学生行为养成训练系列”创造性的布置作业

38、。班级德育作业检查的形式是: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由政教处随机检查各班的其中一个小组的德育作业本,级长收齐后交政教处检查、评比。(3)德育作业的批改:书面德育作业像学科作业一样全班统一设立德育作业本,德育作业由家长或班主任批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以德育作业推行体验式德育实践,把德育教育的目标细化成若干个德育实践行动,通过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行为的习得过程,使学生在一系列的行动、活动、作业中学会做事做人,形成规范,达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十、努力方向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且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将不断呈现出新的问题,我

39、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矫治学生行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运用中推广,在推广中不断改进。四研究成果目前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成果比较显著。行为方面:他们在课下能有序地活动,楼道内保持安静,不大喊大叫,行走有序,不追逐打闹,做课间操行动迅速,能认真学做广播操。文明礼貌:主动问候“老师好”,不说脏话,会使用文明用语,在重大场合,如升旗仪式时能坚持穿校服,保持安静。卫生方面:讲究个人卫生,穿着整洁,值日生能认真做好值日,保持室内干净。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上涂抹。学习方面:课前能做好准备,将下一节课要用到的学习用品提前摆放在桌面上。课上多

40、数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并能倾听他人发言。家庭作业能认真对待,作业质量良好。他们读书、写字姿势很标准。通过家校校讯通联系,了解到他们已经对课外故事书产生了兴趣,每天能坚持十分钟的大声朗读课外读物。因此,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对中年级的学生侧重培养热爱劳动,爱校爱家,爱生活、爱国、团结友爱、诚信等。他们更具集体观念,比赛中团结一致,精神饱满,不拉班级后腿。在清扫卫生区、教室的劳动中,更加积极主动,为营造整洁的校园环境而努力表现自己。他们更懂得团结友爱,如,班上因一人胃口不适呕吐,几个同学主动帮忙清理脏物。同桌课本忘记带了,主动两人看一本。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了,不懂就问,

41、同学间展开竞赛,书写也更规范了。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对其进行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人教育等,也有可喜的改观。他们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了,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往日个别投机取巧的现象不见了,他们给自己制定了更为完善的学习计划,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读课外书来开拓自己的视野,阅读量大大增加。他们不挑吃穿,不攀比,他们更多地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好多同学在作文中立志长大后要报效父母。课堂上的他们,更全神贯注,更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对老师也更尊重、体谅。在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或在家养病时,他们会主动问候,劝慰。课间活动时,他们为低年级小朋友做榜样,行走在走廊内更文明,更有秩序,他们帮助小同学更及时,更自

42、然。目前的胜利小学上学、放学也成为一道风景。走进校园,无论大、小同学都会自行站成一行或两行行进,在各自入楼的地方形成分支。放学时,各班站队迅速,依次出校门,校门口无拥堵现象,因为他们做到了大班让小班先行。养成教育进行到现阶段虽已见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全体教师将常抓不懈,确保胜利小学的每个学生在六年时间内将自己煅造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优秀学生。主要参考文献1、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3、 靳希斌 教育学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参考文献: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2、教育的智慧主编林崇德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4、德育纲要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6、魏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发智力资源7、魏所康主体教育论8、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第4期9、参阅鲁洁王逄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版10、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23 /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