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9577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级标准二级标准1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2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阐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继承性的表现以及特点,从而学会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明了文化必须在继承中发展;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理解传统文化继承性的意义;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几个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及特点;能举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

2、作用和各种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当前的文化建设活动,综合各种文化现象,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作用以及对待之的正确态度.能够分析各种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自觉参与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体味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认识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好这些因素,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发挥。走进生活生活 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北方民居的典型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深厚美学意蕴。它从建筑外观到室内格局分布都已形成完整的形式和内容.但这种舒适、奢侈的居住形式

3、,今天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需求。因此,选择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充分享受其考究的建筑形式带来的与自然亲切相融,接受来自土地草木的芬芳,并将室内加以改造,使其更能满足现代居住,是许多有文化品味人士的理想追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等同属于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样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优秀民族文化实施有效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实现经济、

4、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现代文明国家的现实需要。以上图片与文字说明了: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的发展。你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如现代服装与古代服装,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风俗习惯等。步步深入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面面观活 动 与 探 究 一康巴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从孩子入手,不懈努力,使康巴文化得到完好的继承和发扬.图为甘孜州道孚县的小学生正在文化馆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康巴地区独有的藏族舞蹈。”电脑热了书法”冷了谁来继承和发展书画艺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了“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而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中

5、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书画艺术日益受到冷落,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墨子的墨家学说,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影响最大,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历来为统治者所推崇

6、。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注重道德修养,重视感性,追求的往往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境界,这与注重理性的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礼尚往来的礼仪 对尊长送一些敬贺之物,表示敬重.走亲访友,带些糕点、糖果、玩具之类的礼品,表示对幼小的喜爱.祝贺新婚,送上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品,表示庆贺和祝愿。升学、毕业,送些书籍,激励上进。重大节日互赠贺卡,可以共享快乐。受人帮助,得益非浅,送份礼物,表示感谢.朋友受挫折,送礼物,表示劝慰等等.“送礼”的本意,不是施舍,也不是资助,不应该把礼物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因而,送礼不可太俗太奢侈.名贵礼品,不见得表示情深意厚,微薄的礼品不一定不成敬意。 送礼要注意

7、对象、场合和内容的不同,尤其要注意对象的身份、性格、习惯和爱好如何.男女之间送礼,不宜送贴身之物。对长辈或病人,不宜送药物。过时送礼,应为失礼。对婚嫁、祝寿等较大的喜庆,等到参加了人家的喜庆宴会之后再补礼,应为失礼。思 考 与 结 论通过上面的探究说明: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文化。 2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3 中国古代建筑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4 中国传统文艺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中国传统思想 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传统文化在今天活 动 与 探 究 二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世界上任何文

8、化都有其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富的整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既有古代的传统,也有近代的传统,因此可以说既有古代的传统文化,也有近代的传统文化。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刚健有为、厚德载物、贵和尚中、仁民爱物、修己安人、义以为上、天人合一、整体为上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就中国近代传统文化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古典文化精神的更新和进步。文化的稳定性无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国近代的传统文化,有些基本

9、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这些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通过全民族的社会实践,通过思想家们的理论提炼,逐渐形成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概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显然,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华民族精神,无论其内容还是表现方式,都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

10、慧。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指出: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思 考 与 结 论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活 动 与 探 究 三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众所周知,第二次大战以后,尤其是1955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紧接着是香港 、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韩国的崛起.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这些国家和地区迅

11、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被世界公认为另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人们会发现这一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它们都善于把当代西方科学的管理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模式.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创始人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其精华部分已经日益显示出对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日本

12、的许多企业家把儒家思想,比如“以人为本”、“任人为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日本实业界号称一代霸主的著名实业家社泽龙一写了一本论语加算盘的著作,总结自己成功的经营之道就是一手拨算盘、一手捧论语。既讲精打细算的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二者相互补充,大大有益于事业的发展。他的著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对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相当大的影响.思 考 与 结 论以上例子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活 动 与 探 究 一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例儒家文化对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影响更加直接。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自

13、幼熟读儒家的经典,并且把儒家的思想用到了经营当中,讲求“信用、“意气”,讲求“忠恕”之道,被称为一代儒商。新加坡内阁李光耀,在谈治理新加坡经验的时候说: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那么我们是无法克服过去那些困难的。四十年的治国经验使我相信道德、价值和伦理规范,对建设一个健全稳定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一些明智的企业家越来越认识到讲求“诚实”、“信用”等等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与道德风尚的建设,出现了一批新的儒商。民族的灵魂现代视野中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东西。比如,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

14、祸福避趋之”;对自己,“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省吾身”,诚信,廉洁奉公,“慎独”;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看待周围的事物,“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民间谚语中也有许多好东西,如“人穷志不穷”、“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将心比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少方面不能说只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

15、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思 考 与 结 论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而是指 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 2、继承是 发展 的必要前提, 发展 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3、文化传承是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继承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活 动 与 探 究 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影响华夏族很早就定居下来,从事农业。有以下特点:a. 固着于土地。农业文明扩张性不强,对中国古代和平文化的形成很有影响。b。血缘关系胜过地域关系。使得建立在父亲和族长权威基础上的宗法社会在中国根深蒂固。c。尊崇前人.一方面对中国文化的绵延有功,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中国人

16、的保守倾向。d。历史循环论。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时间的节奏主要体现为昼夜和季节的循环。e。天人合一.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很难让人把自然对象化,而这是通向思辨型哲学和科学的关键。文化发展与科普科普不仅是提高人们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所必须,也是传播和弘扬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途径。现代交通手段又使人们从远距离的感官交流,发展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近距离面对面交流。正是这种不同文化、种族、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人类的相互理解,使得地球在多元文化冲突和融合中,日益丰富多彩。我国已经加入WTO,融入世界大文化的潮流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发挥科普的作用和功能, 技术与文

17、化是不可分离的。文化离开技术,就会失去共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技术脱离文化就会失去发展方向和目的.技术与文化的这种依存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技术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技术与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技术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为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环境条件,保证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儒家文化与企业家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自幼熟读儒家的经典,并且把儒家的思想用到了经营当中,讲求“信用”、“意气”,讲求“忠恕”之道,被称为一代儒商.新加坡内阁咨政李光耀,在谈治理新加坡经验的时候说: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那么我们是无法克服过去那些困难的。事实上,一些明智的企业家

18、越来越认识到讲求“诚实”、“信用”等等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与道德风尚的建设,出现了一批新的儒商.思 考 与 结 论上述材料说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社会制度 、 科技进步 、 思想运动 。活 动 与 探 究 三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指出: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

19、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只有大力发展这样的先进文化,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品格和精神素质,从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思 考 与 结 论以上材料强调了 思想运动 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活 动 与 探 究 四教育与文化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先进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全部结晶和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绵延不断、生

20、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在教育领域,大家都知道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人类发展专门的学校教育,是用它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教育不仅是物质生产的直接动力,而且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只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为提升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准,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学校能否自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挥自身优势,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程度与水平,而且也是事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大事.思 考 与 结 论1

2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 传承文化 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 、 传递 、 创造文化 的特定功能。2教育能通过对受教育者的“ 传道 、 授业 、 解惑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结论:教育将在 人类文化的传承中 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答问释疑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2我们的传统习俗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22、之一.3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手段,既适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是无尽的资源.它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着教学环境的作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可运用的有(一)电子图书。它主要以光盘、网络或特殊的电子书阅读设备为载体,均具有查找方便、资料丰富的特点。(二)音像资料.电视、录音、录像、数字视频等每一种媒体都为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国粹,弘扬民族精神梳理知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

23、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堂自评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单项选择题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 发展和继承 B 取其精华和去其糟粕 C 传统文化是包袱 D 抛弃传统文化 2、之所以人们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A 稳定性 B 民族性 C 一致性 D 发展性3、文化具有稳定性不变性全民性民族性ABCD二、不定项选择题4、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化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三、非选择题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那些继承性?又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C二、不定项选择题4

24、、ABCD三、非选择题5、(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文化的继承性有: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2)要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粪便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 )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A人口素质B教育

25、C文化运动D传统思想2、文化传承是一个( )过程A 继承与发展 B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 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 D 彻底批判传统3、( )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社会制度 B 思想运动 C 科学技术进步 D 文化继承二、不定项选择题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A思想运动B社会制度C风俗习惯D科学技术三、非选择题5、如何对待文化继承?6、试述三种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C二、不定项选择题4、ABD三、非选择题5、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

26、必然要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对待文化继承的态度和做法。6、(1)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法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获得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更本上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3)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的发展。(4)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

27、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课后互评一、 单项选择题1、文化的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ABCD2、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这说明A文化具有稳定性B文化具有发展性C文化具有民族性 D文化具有传统性3、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这些习俗能保留至今的原因是A传统习俗的稳定性B传统习俗的继承性C国家不允许废除这些习俗 D传统习俗的民族性4、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是A思想B科技C教育D社会制度5、社会变革的先导是A社会制度B教育发展C社会发展D思想运动6

28、、我国已经加入WTO,融入世界大文化的潮流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发挥科普的作用和功能。这说明A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关系B科学技术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C社会制度促进文化的发展 D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二、不定项选择题7、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批判继承,古为今用C.传统文化是保守的象征,要全部抛弃D。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结晶,要全部保留8、文化传承是指A。传统文化的传播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D.毫不改变地继承传统文化三、非选择题9、无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

29、是中国近代的传统文化,有些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但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例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道德至上,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对此谈谈你的认识。10、材料一:自1416世纪以来,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神学的束缚,倡导尊重个人首创精神,全面发挥个人潜能,把理性主义推崇为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从资产阶级变革的现实出发建立了开明专制制度和民主政体,为近

30、代科学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是西方世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材料二:而1718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明代万历和清代嘉庆年间,虽然也经历了“康乾盛世但由于这种没有先进文化指导无源之水的“盛世”尤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特别是此后的百余年间,清王朝仍以尊孔读经的儒家顽固派为支柱,实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妄自尊大,以天国自居,并且盲目遵循祖宗家法不可违的遗训,醉生梦死,麻木不仁导致殖民主义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把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被西方世界凌辱的境地。材料体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C5D6B二、不定项选择题7AB8BC三、非选择题9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

31、性。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要相应变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应该继承和发扬;对那些腐朽落后的必须自觉地加以剔除和改造,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道德至上,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10(1)材料体现了社会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思想运动对文化的影响。 (2)“资产阶级变革建立了开明专制制度和民主政体,为近代科学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材料一说明了先进的思想运动促进文化的发展。 (3)材料二说明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运动对文化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结论,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社会制度和思想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