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8905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99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某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某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某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某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一三年五月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总 论5(一)项目背景5(二)项目概况10二、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3(一)我国中学教育现状13(二)安徽省教育事业现状分析15(三)建设规模18三、场址条件20(一)场址选择20(二)场址条件20(四)项目建设条件27四、建筑方案29(一)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9(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2(三)建筑方案40(四)公用辅助工程46五、节能节水措施54(一)节能措施54(二)节水措施56六、环境影响评价59(一)项目场址环境现状59(二)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59(三)环境保护措施60(四)环境影响

2、评价结论63七、劳动安全卫生消防64(一)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64(二)安全及卫生设施65(三)消防设施66八、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7(一)项目建设期组织与管理67(二)项目建成后组织机构70(三)人力资源配置72九、项目实施进度74(一)建设工期74(二)项目实施进度表74十、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6(一)投资估算76(二)资金筹措77十一、财务评价79(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79(二)财务收入估算79(三)利润总额及分配81(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81(五)财务评价结论82(六)财务评价报表82十二、社会评价83(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83(二)互适性分析84(三)社会风险分析

3、85(四)社会评价结论85十三、工程招标87(一)发包方式87(二)招标组织形式88(三)招标方式88(四)本项目招标形式和招标内容89十四、结论与建议91(一)结论91(二)建议9218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 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2、项目主管单位(1)项目主管单位:XX市教育局(2)法定代表人:(3)职能:XX市教育局是国家行政机关,教育系统的主管部门。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4)安徽省教育

4、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5)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6)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细则(7)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8)XX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1)安徽省民办普通初级中学设置基本标准(12)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13)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4)XX统计年鉴2012(1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4、项目提出的背景“十二五”时期,安徽经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发展方

5、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社会结构深刻转型,是这一阶段的基本走向。安徽在“十二五”期间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合肥经济圈、加快皖北发展、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实现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因此,安徽省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为安徽省 教育事业发展在规模速度、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形成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否抓住这一重

6、要的战略机遇,直接关系到XX市教育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XX市是一个资源依赖型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和科技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教育的发展。能否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XX市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是XX市未来 的希望和依托,更是今日XX市人的历史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把资源开发的成果尽快转化为全民享受的社会公共产品,是推动XX市社会和谐、群众受益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更多需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寻求出路。XX市经过“十一五

7、”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既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保障,也是XX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把教育发展放 到优先地位,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XX市正在加快东部新城建设,为XX市龙华双语学校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作出的重大决策。科教兴国战略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发展。科教兴国坚持以教育为本,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目的在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

8、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 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十 六大报告中谈及“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今后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加大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工作力度。(2)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9、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

10、会力量兴办教育。”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3)项目建设是落实XX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东部新城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在东部新城为XX龙华双语学校预留了发展空间,以完善城市的功能,带动东部新城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东部新城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一大批城市主、次干道相继竣工,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部新城整体发展条件已成熟,为完善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市“东扩南移”,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及时布局,以带动东部新城的开发建设。(4)项目建设是推动XX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皖北崛起的需要XX市龙华双语学

11、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XX东部新区龙山路西侧,其仅靠XX市龙华中学,北临桓潭路。XX龙华中学是一所以XX一中为办学主体,联合天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优质高中,“龙华”也体现着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龙华双语学校将继续延续龙华中学的教学思想和设计理念,并以一流的设施、人文化的管理及独特的资源优势,努力与龙华中学共同打造综合 性的现代化校园,成为XX市教育新理念的展示窗口,为皖北崛起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二)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龙山路以西,桓潭路以南,龙华中学以北。2、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70亩,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73347万m2;满足6000名学生

12、,440名教职工的办学规模需要。其中一期占地60亩,招生规模为3000名学生;二期占地210亩,招生规模为3000名学生。3、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初中教学区(教学楼、礼堂、行政办公楼、信息交流中心、体育馆、综合服务中心、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拆迁安置区(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沿街商业)、代建高中宿舍、小学。具体如下:(1)初中教学区:83695 m2教学楼:22296m2礼堂:1047m2行政办公楼:3339m2信息交流中心:3993m2体育馆:980m2综合服务中心:12220m2学生宿舍:22000m2教职工宿舍:17820m2(2)拆迁安置区:48952m2多层建筑:299

13、00m2小高层住宅:9660m2沿街商业:9392m2(3)代建高中宿舍:19800m2(4)小学:20900m24、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建筑安装工程费:14387.2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743万元基本预备费:756.8万元项目总投资:15887万元其中一期占地60亩,投资4000万元;二期占地210亩,投资11887万元。(2)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5887万元,资金为天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筹。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项目建设总投资:15887 万元(2)运营期年均运营收入:2880 万元(3)项目年均利润总额:308.50 万元(4)年均投资利润率:1.91%(5

14、)年均营业利润率:12.51%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一)我国中学教育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包括中学教育事业经历了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1、中学教育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有很大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截至到 2012 年,全国初中招生1570.8万人,在校生4763.1 万人,毕业生 1660.8 万人。与解放前的1946年比较,学生数增加了近32倍(1946 年普通中学学生为149.6 万人)。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中小学校布局极不合理状况,采取措施,

15、大力发展农村、山区、牧区、林区、工矿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教育。2010 年统计结果表明,设置在县、镇、农村的普通初级中学占同类学校总数的91.8,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占同类学校的78.4,从而使学校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解放前,西藏自治区没有一所普通中学,自 1993 年全国教育援藏工作会议以来,到2001年底,西藏全区各级各类学 校在校生数已达到39.7万人,比1993年增长了71.6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87.2%,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8.1%,受教育人口大幅度增长;有 5 个县通过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实现了西藏“普九”零的突破,基本实现了县县有中学、乡乡有完全小学的目标,

16、西藏教育 事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2、中学的分段和办学体制我国中学教育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不是。初中教育阶段修业年限有的是三年,有的是四年。这与目前我国小学和初中分段的多种情况并存有关。即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年限分别有六三制、五四制、五三制和九年一贯制,在农村五三制居多。高中阶段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多种分段情况并存是符合我国 14 亿人口大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这一实际情况的。中学教育和整个学校教育一样,具有多种办学体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明确地规定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即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逐

17、步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要求合理设置小学、初中、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除了地方各级政府办学外,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各类学校,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3、中学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壮大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师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解放前的1946 年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有7.7 万名,发展到2009 年达到351.34万名,增 长了 45.6倍。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高。在政治思想方面,我国中学教师是一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好的师资队伍。我国已经形成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

18、的,包括培养新师资和培训在职教师两大类的、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体系,今后还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我国中学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存在危房,有不少学校缺乏实验设备,教育经费不充足,流生现象仍不断发生,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教师质量还不够高, 教师待遇偏低。(二)安徽省教育事业现状分析1、教育事业现状“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教育事业坚持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不断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普及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截至 2012 年底全省初中共计 2920 所

19、,在校生 213 万人,初 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 99.6%。表2-1安徽省初中阶段教育“十一五”时期主要成就指标单位2005年2010年比2005年提高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7.899.20.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5.198.63.5安徽省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文化繁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 自主创新为切入点,大力实施科教创新与教育发展,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建成,多渠道办学活力不够强劲;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皖北地区教育基础相对薄

20、弱, 现有教育格局和容量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和 理念还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资源在各教育阶段分配不尽合理,发展仍不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高;教育投入尚未达 到国家规定标准,良性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进一步确立,影响教育科学发展的外部体制、机制性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2、发展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颁布 实施,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办公厅为积极推进规划纲要的实施,印发了关于 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

21、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我省被确定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将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督导、教育投入等多个领域率 先开展改革试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目标清晰,任务明确,为 安徽省教育事业腾飞增添了无限的动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我省重点加速职教大省建设,着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着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到 2015 年,全省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 99%以上,九年义务 教育巩固率达到 93%以上,残疾少年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省“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

22、学率达到 90%。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 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到 2020 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 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

23、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表 2-2 安徽省义务教育“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指标单位2010 年2015 年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9 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8.893 以上初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所占比例%60.565(三)建设规模截至 2012 年底,XX市共有普通中学 137 所,在校学生 135089人,其中高中 25 所,在校学生 50789 人;初中 112 所,在校学生 84300 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 99.0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6.15%。2012 年全年完成校舍建筑面积339.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完成校舍建筑面积 161.2

24、万平方米。根据XX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普通初级中学建设需要,确定建设XX龙华双语学校,将更加有利于促进XX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2012 年全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学校基本情况 单位:人指标学校数(所)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高中25184905078915718初中112286088430034357小学3682265314592428649依据XX市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及XX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XX龙华双语学校招生规模拟为 6000人,其中一期招生规模为 3000 人,二期招生规模为 3000 人。从上表可以看出 2012年小学毕业生数28649人,普通初级中学招生数为 28608人,因此本项目招生

25、学生生源人数充足。根据安徽省民办普通初级中学设置基本标准的规定,生均占地面积农村初中不少于 25 平方米,城市初中不少于 14 平方米,本项 目规划用地约 270亩,一期占地 60 亩,二期占地 210 亩。生均占地面积约为30m2,生均用地满足不低于14m2 的标准。项目初中校舍规划建设面积83695m2,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3.9m2,满足城市普通初级中学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 4.60m2的标准。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场址条件(一)场址选择1、地点与地理位置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龙山路以西,桓潭路以南,龙华中学以北。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该项目土地属国有储备

26、建设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270亩。(二)场址条件XX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 11623 11723,北纬 33163414 之间。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近连云港,西连商丘、开封,南接宿州、蚌埠,北临徐州,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全市辖三区一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7万公顷(202.05万亩),至 2011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1.8 万人。XX承东启西,区位优越,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1、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XX市区域位置图XX市在淮海经济区的位置XX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27、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6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7.8C;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854.8 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207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 1815.6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4430.2 小时。(2)水文条件XX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XX平原中部。 XX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1619.72 104 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 104 立方米/年

28、,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 慢。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 钙型,矿化度小于 1.0 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3)地质地貌 XX市地处XX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其主要类型是: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XX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4)工程地质条件 XX

29、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 2.5-32.5 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 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 20 厘米,地震烈度 6 度,历史上未发生过较大地震。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5)交通运输条件XX环境优越,交通便捷。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

30、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 2 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 50 公里。内 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水陆空对外交通极为方便。2、社会经济状况(1)优良的发展环境 在城市发展中,XX市始终坚持两手抓,在全力抓好城市硬环境建设,增强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紧紧抓住优化软环境不放松,在全 市上下持久、深入地开展创建全国最优经济发展环境活动,掀起了一场新的“环境革命”,一是强化效率意识,改革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审批事项,规范 审

31、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阳光操作”。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推 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办事模式,推出了“三零”工程模式。三是强化保护意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活动的通知、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意见,设立了“XX市优化投资环境投诉受理中心”,严肃查处一切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亲商、和商、富商、安商的环境和氛围初步形成,对外商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 强,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面优化,为推进城市转型 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2)雄厚的经济基础

32、长期以来,XX市在坚持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纺织、酿酒、建材、电子、化工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一是工业产业实力雄厚。XX市作为全 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煤炭远景储量 350 亿吨,以淮矿集团、皖北煤电为代表的煤炭产业,2010 年全市原煤产量 4734.9 万吨,增 长 10.8%;洗煤产量 1013.3 万吨,增长 7%;焦炭产量 228.3 万吨,增 长 9.2%;发电量 84.2 亿千瓦时,增长 25.9%。六大主导产业全面增长, 其中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陶瓷建材业增 加值分别增长 11.1%、5.8%、51.

33、4%、25.6%、21.4%和 46%。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89.7%,对工业增长贡献达到7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 15.3 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87.4 亿元,增长 64%;实 现利税 106.7 亿元,其中利润 45.5 亿元,分别增长 36.7%和 55.7%; 亏损企业亏损额 3.8 亿元,增长 149.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5%,比上年提高 22.6 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 98.6%,比上年提高1.9 个百分点。201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 额、利润总额分别是 2005

34、年的 4.2 倍、4.1 倍和 10 倍,“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 33.4%、32.6%和 58.5%。三是建筑业稳步增长。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57 家,从业人员 35169 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7.7 亿元,增长 14.9%;实现工程结算收入 47.1 亿元,增长 15.4%,竣工产值 35.7 亿元,增长14%;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3.56 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234.1 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 145.2 万平方米。四是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近郊型、远郊型、工矿型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成了水果、水产等八大亿元项目基地,植树造林和绿色长廊工

35、程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菜篮子”工程连续 16 年居全省之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粮、棉、油、水果、蔬菜等生产基地。(3)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多年来,XX市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重,不断提高城市的规模水平和整体功能。强力推进城市东进南扩,2010 年 实施项目 27 个,新建道路 123 公里,新东外环、沱河东路、合徐高 速XX连接线建成通车。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建 成,XX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水网一期工程竣工验收,东部山场绿化二期工程全面完成,相山公园 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宇能垃圾发电厂投入运营。认真落实拆 迁安置政策,3

36、2 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在全国 117 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中,我市分 别位居地级城市第 33 位和第 27 位,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 基础。2010 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10.26 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7.0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3.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3.26 平方米,燃气普及率 92.07%。二是邮电通讯业发达。2010 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 8571 万元;电信业 务收入 120023 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42.4 万户,比上年增加 2.3 万户,其中城

37、市电话用户 29.6 户,农村电话用户 12.8 万户;小灵通 用户 1.7 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108.4 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68.7 部/百人。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百强市局,是全国邮电通讯枢纽 之一。(四)项目建设条件1、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情况 项目建设完全符合XX市城市转型,“东扩南移”的总体规划要求。本项目建设已列入城市规划。2、公共设施社会依托条件(1)给水供水管网已建成通达项目区,拟利用沿东侧龙山路布设的市政给水管网的主给水管,接入 DN150 供水管网,供给校区生活及消防用水。(2)排水 本项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由项目区内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区的生活

38、污水经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市政污水管网输往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3)燃气项目区所需燃气由市华润燃气总公司供给,通过建成通达项目区的燃气管网供给,主要用于学生和教职工生活用气。(4)供电 项目供电由XX供电输变系统供给,能够满足供电需求。4、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所在地位于XX市东部新城区内,交通便捷,具备项目实施的交通运输条件。5、施工条件 施工场地平整开阔,施工运输可利用现成的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高标号水泥、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当地产量可观,能满足供应,运距短、价格便宜。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施工用水、 用电、通讯可以利用城区已有设施就近解决。32四、建筑方案

39、(一)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依据(1)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 号)(2)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31-2003)(3)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4)现行的其他相关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安徽省地方基本建设规定2、规划理念(1)现代校园校园规划应注重历史沿革,同时体现 21 世纪办学的新理念,建设现代化、建筑特色鲜明的校园。结合我校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建筑典雅端庄而又不失灵活变化;建筑网络、形态、色彩、层数、体量、尺度相互协调,既有传统的古典,又有现代的恢宏;使公共空间的创造赋予建筑群更多层次、空间细节和场所感,以此塑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2)

40、人文校园 校园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生活、交流的空间。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使规划布局结合各功能区的特点,创造出整体严谨、有序,又活泼自然的校园环境;注重不同类型交通流线的分流隔离,最大程度 地保证各功能组团的交通联系,在组团内部创造良好的人性化环境。(3)生态校园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现有绿化条件,控制绿化开敞空间,建筑结 合绿化、广场进行布局,重视景观视线分析,务求建筑群布局与整体景观环境协调。(4)数字化校园 网络建设是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在新建的楼宇内,根据国内通行标准进行设计,分步实施综 合布线。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实现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5)节约型校

41、园 注重建设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节约用地,节省材料,节约投资,降低能耗,注重“再生资源”的使用。3、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体现尊重自然、传承历史文化、“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 展”观念,创新校园景观模式,理顺校园整体结构,建设一个“绿色” 校园,“网络化”校园,“人性化”校园;创造一个文明、安静、舒适、 方便、亮丽的校园教学,生活与居住环境。为了提供一所美观新颖的 现代化中学,设计提出了以下原则:(1)创建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把人工融合于自然之中,谋求两者最大的和谐。充分利用现有

42、地形、地貌,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并在单体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 环保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地现有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将规整的水面与自然水面及校园建筑等人工构筑空间有机结合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层次感,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景观的配套设计,体现校园花园化、生态化。(2)创造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的现代化校园 创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增加舒适的过渡空间尺度,利用院落式的族群布局,使校园建筑群体有更好的亲和力、文化性和地域特色。并在运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中国空间理念同时,结合西方的理性和美学观念体现现代化校园的时代感。(3)创造兼顾分期实施和社会化要

43、求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校园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还体现在不同尽现有资源,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整 合各阶段校区规划,做到近远期结合,而且注重节约用地,给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工程概述 校区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按照前瞻性原则,生 态保护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原则进行一次规划设 计,实施建设。根据招生情况,工程争取用 3 年时间,建成校区 173347 平方米,满足

44、 6000 名在校生学习生活,并基本做到设施配套、功能 齐全,符合人文校园、生态校园、信息化校园和节约型、安全型校园 的要求。2、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龙华双语学校内部采取规整式布局与自由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 将校园各功能空间整合起来,使整个校区和谐而有机的统一起来。同 时使校园总体布局呈现出刚柔相济,理性而富于变化,营造出现代典 雅、生态的校园氛围。龙华双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区规划用地分为公共教学区、行政办公区、体育活动区、后期 服务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六大部分。另外包括了拆迁安置区、 代建小学及学生宿舍区。结合校园基地现状用地条件,由于校区内部功能复杂,且用地形 状不规则,因此利

45、用校区主干环路将双语学校校区部分与拆迁安置区 及小学部分分开设置,避免功能上的干扰。校区部分结合地形特点, 正对学校主大门设置一条中轴线教学中心轴,此轴线贯穿学校的 公共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及体育活动区等校区主要学习活动区,此区 域为整个校区的核心区,在轴线上布置公共教学楼、礼堂、办公楼及 体院馆,通过规整的带形水系及教学中心区大面积的铺地,突出中心 轴线的力度,体现教学区的强有力的学院气派。由于地块呈“L”形, 因此主轴线在转接处通过圆形的行政办公区位中心,延伸出校区的另 外一条主轴生活服务轴,此轴线较为自然流畅,通过自然的水系, 贯穿于后勤服务区、学生服务区及教工生活区中。方形的综合服务楼

46、为校区生活服务片区中心,与行政办公区圆形相呼应,“天圆地方”, 实现两条主轴线的转接。同时两条轴线一条规模大气,一条自然亲切, 一刚一柔,体现“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理念,实现了校区内人与自 然的和谐统一。校区外部拆迁安置区集中设置,将其置于校区生活服务片区西 侧,由于均为生活区,因此环境较为融合,且与双语学校内部有围墙 分隔,因此避免了区域内的干扰。安置区主要为六层及五层的多层住宅,区内通过一条内环联系各住户,沿街设置了部分的商业,以方便住宅区内生活休闲。小学与代建宿舍区设置在整个校区的南部,通过一条次要干道与双语学校校区隔开,其中小学采用院落式布局,主要入口设置在西侧城市支路上。代建宿舍区建

47、于区块东南角,仅靠龙华中学,其建筑形式及布局均采用龙华中学的宿舍形式。龙华双语学校校区规划设计中采用了动态设计,基于校园规模及 基地特征,摈弃简单的几何构图平面。在创造符合公共空间同时为将来校园建筑提供脉络及肌理。同时考虑分期实施,实现簇群化、组团化的布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布局奠定了基础。而建筑平面则采 用统一的结构模数,为适应将来功能调整,学科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 可能性。而且,组团化、网络化的结构,满足了智能化设施的要求。 设计中亦考虑社会化要求,向社会开放的功能组团如体育中心区等布 置在邻街的用地。在校区门口、环路之侧设置足够的停车场,满足内、 外人流的停车要求。3、交通流线校区采取人车部分分流的交通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