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水浒传中解读吴用智取生辰纲敬人心齐能成事,恶人心散事难成。晁盖几人正在吃饭喝酒的时候,公孙胜来了,也是来告知晁盖生辰纲的事情。从这里可见,如果人想要做大事,那么自身的名气非常重要,这样人家有什么好项目都会想到找你合作,这不刘唐公孙胜都来找晁天王了么。当然,也不是随便什么名气都可以的。在那个时代,适合合作的名气是什么呢?仗义疏财有本事人脉广。首先你为人仗义,那么人家的项目来找你,即使合作不成,也不怕你会把这项目转手卖给别人去做,或者会因为黑项目而向官府告发自己,这是一种信任。其次疏财,人们都想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而知道你为人大方,人家才心甘情愿地把项目拿过来和你一起做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利
2、益能够最大化。再次有本事,这是合作的必备条件,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功,而不至于好项目打了水漂不说还要倒贴。最后人脉广,做什么都有人帮衬。晁盖做到了仗义疏财有本事人脉广。首先名气有了,于是大家拿着好项目来找他。其次人脉有了,公孙胜随口说出一个生辰纲会从黄泥岗过,晁盖说那里有我的人白日鼠白胜,果然后来生辰纲中白胜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人心也有了,阮家兄弟来,晁盖亲自出门迎接;阮家兄弟走,事情还没办晁盖就送出三十两银子表示薄礼,这不仅赢得阮家兄弟的心,更赢得周围看见这一幕的人的心,谁不愿意跟着这样的领导呢?公孙胜道明来意后,吴用也出来开玩笑打招呼。这里看两个智者互相打招呼的用语,很有意思。一般的古装电视
3、剧里,我们看见江湖豪杰初次见面的时候,大家都说久仰久仰,于是久而久之我们便知道这是句客气话,而且某些脾气怪异的人还要冒一句,我这种无名小卒,从来都没闯过江湖,你在那里久仰个什么劲。而吴用说久仰的时候,说原来是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先生,公孙胜说久闻加亮先生大名。一清和加亮分别是公孙胜和吴用的号,在之前的通名中都不曾说出来,这里把人家的号一起称呼出来,用不经意的方式表明自己是的确听过对方大名,当事人心里听到这话就会知道,哦,原来对方的确是个知道自己的人,在心里不由得为自己的名气而感到一点自豪,于是这客气话就要比寻常的多了几分亲切与可信度,相互之间的好感也就会随之上升。这里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孙胜和
4、吴用二人确实是江湖上的知名人士。大家通晓来意后,就把公孙胜请入后堂就坐。这里写座位的时候,把谁坐第几位写得清清楚楚,分别是晁盖第一位、吴用第二位、公孙胜第三位、刘唐第四位、阮小二第五位、阮小五第六位、阮小七第七位。这里描写座位的情景看起来仿佛十分无聊且没必要,用今天的眼光看还好像是作者故意骗字数,其实不然。排位是中国古往今来都有名堂的学问,位置决定了谁是一把手,谁是辅助,谁发号施令,谁言听计从。座位的位置就是你在团队中的位置,是判断你处于团队核心多远距离的重要标志。这些今天也看得到,大家看看开什么会的时候坐前排和后排的人的差别就知道了。因此作者看似写了一大堆废话,其实是饱含深意。座次排定之后,
5、吴用又提到晁盖北斗七星之梦的预兆,说这次正好是北斗七星到了,七人举事应天垂像,实则是借着天意的名头来表明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就像在三国里一样,大家都打着个匡扶汉室的名头来为自己的军事扩张行动提供政治上的合法性,都是同样的手段。吴用定了两条计策,力则力取,智则智取,做了双保险。后来我们当然知道是智取了。这里再次展现了吴用做大事小心的成功本色,一是凡事做两手准备,软硬我都有办法对付;二是时刻警惕着信息泄露的风险,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评价一个人,要从他整体的行事风格方法来判断,吴用把小心谨慎这一精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各方面都考虑周全,智多星的名号是名至实归。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里回过头看杨志这一
6、边。梁中书准备好生辰礼物后,决定让杨志来押送。这里的杨志表现得很干练,首先问我们什么时候去,怎么去?梁中书说让大名府准备十辆车,拨十个厢禁军监押,打明旗号,每车跟个军健。杨志说我不去了,一路上十几个山头的山贼土匪这么多,这么招摇完全是叫人家来抢。梁中书说多派人不就行了?杨志说就算五百人也不顶用,这些人看见土匪就要逃跑。杨志的话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宋军战斗力极其低下的现状。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大宋军队如此不堪,难怪梁山好汉能够驰骋江山。杨志于是向梁中书建议低调行事,转明为暗,装成普通客人偷偷上京,得到了梁中书的认可。杨志的这套计谋,我们今天知道是运用逆向思维办事的办法,这在很多时候确实有用,所谓
7、兵行险着,常常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当然这也有风险,那就是一旦被识破,就很容易被拿下。接着第二天,梁中书对杨志说梁夫人也有一套礼物要送,让他带着谢都管和两个虞候一起走,杨志又说我去不得了,找别人吧。为什么呢?杨志说得好,如果只有我去,我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都是我说了算。而夫人那边的人我不能管,如果有争执出了事情怎么办?杨志这是在要领导权,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个经验丰富,办事胸有丘壑的人,果然后文中由于意见不合坏了大事。站在杨志的立场上,这没有错,如果一个团队内部意见不合,那么很多事情就难以做下去,这时候一个绝对权威的领导的存在就十分有必要。我们在新闻里都能看到,越上层的层级出台的措施,都是首先
8、说什么统一思想,统一共识,这绝不是什么政治语言废话连篇,而是我们能够做成事情的根本所在,要是大家都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不管初衷再好,事情也是做不成的,不是私心作祟,而是观念不同。梁中书也知道军中绝对领导的厉害关系,把领导权给了杨志,从杨志接受任务到现在为止的表现,都可谓是可圈可点。包括后来,杨志在安排行程的时候,在太平的地段就在凉快的时候赶路,在山贼多的地方就不管天气加紧赶路,对买酒的白胜心怀戒心等,都显示出其的精明干练。前文说过,杨志当初押送花石纲这件任务失败了,相信他一定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所以这次的事情看起来是这么的井井有条。然而这样的杨志最后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难道杨志天生不是做物流快
9、递的料?真正的原因,是杨志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他这份任务是一个团队在协作。首先看杨志对那十一个挑担子的厢禁军。这十一个人做着最辛苦的体力劳动,又赶上夏日炎炎的天气,一个个都累的受不住。杨志的处理办法是什么呢?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着队伍前进,从其身上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军队作风,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关心爱护下属的行为。再看杨志对两个虞候,这两家伙走得慢,杨志过去骂他们不争气,人家辩解两句,杨志马上说你们说话真像在放屁,骂得两个虞候狗血淋头。最后看杨志对老都管呢,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尊敬,反而觉得别人没吃过苦,只会倚老卖老。这样到了后来文中是怎么描述的?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整个团队成员都对领
10、导有意见了。我们可以相信以杨志的武力值,换成他来做挑夫这项工作一定能达到他给他人指定的目标,但是以自我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其实这里面最失败的,就是杨志没有团结好老都管这一关。如果这里的确是杨志官最大,权威最高,高压之下也许还能应付过去,但是偏偏多了老都管三个人。虽然说是三人要听杨志号令,但其实私下他们也不服杨志。这时候老都管作为团队中的二把手,能够全力配合杨志开展工作,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事情也许不会这么糟糕,但是老都管心内也恼杨志,领导班子不团结,下面的人就自发的团结在老都管为首的旗帜下,从心理上把杨志孤立了起来。杨志要是没有一手漂亮的武功和梁中书给的权力来做支撑,恐怕早就
11、被底下的人给反了。于是,在到达生辰纲的事发地点黄泥冈之前,杨志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到了黄泥岗这天,众人累得实在是受不了,都跑到树荫下去歇凉,杨志拿出藤条劈头盖脸地打也不管用了,打起来一个,另一个又睡到下去,杨志是无可奈何。老都管和虞候从后面赶上来劝,杨志还是不依不饶地要打。这时候,积压多日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大家都一起对着杨志打口水仗,发泄这些天来内心的愤懑。杨志见众意难为,所谓法不制众,也只能让大家休息了。这时候,装成卖枣七人组的抢劫七人组出现了,接下来就是吴导演的表演时间了。一件事情,你知道得很多,思路很清楚,有什么险阻危难都能事先预料,但是最后你的团队执行不下去,这样都不失败,那
12、才是天理难容。所谓智取,也可以叫骗取,骗子的确可恨,但不能否认骗人是个讲究艺术的活儿。这场骗局其实也是街头骗局常用的手段,唱双簧。众人才歇下没多久,白日鼠白胜挑着白酒出现了。这个骗局的目的是为了让杨志众人吃下蒙汗药,而这个点恰好出现的卖酒者,很容易被杨志怀疑,但不趁这个时候出现,又会错过卖酒给众人的最好时机,于是,就需要另一伙人从旁协助。杨志怕就有问题,宁愿犯众怒也不让大家买,好,那咱们就来打消你的疑虑。先是抢劫七人组出来买酒,吃了一桶没事,让杨志一行人看到心痒难耐。最妙的地方是什么?是下药的过程。酒挑来的时候,两桶都是没有下药的,这个时候任你谁来检查都检查不出问题,找人试毒都没用。等到抢劫七
13、人组吃了一桶后,刘唐装作占小便宜,出来在另一桶里舀了半瓢吃下去,让杨志看到自己吃这酒没事,这时候吴用趁机出来也装作占小便宜,把药放在瓢里面舀酒,然后白胜这个卖假酒的把瓢抢过往桶里一倒,下药成功。这时候杨志疑心被消除大半,加上众人意愿难违,只好让大家买了酒,最后自己也吃了半瓢,结果成功中招。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智取生辰纲这套把戏,说穿了不值钱,但是这个把戏用得恰到好处,最后取得成功,那就是智慧。在事情成功后评价这份智慧含量不高的,多半是因为上帝视角看经过而已,真要身陷其中,结局也是难料。之前说到晁盖如何笼络英雄,杨志恰好和晁盖走了相反的路。杨志当然也是有本事有见识的,但可惜他没有晁盖敬人的功夫。在我看来,生辰纲的输赢不光是吴用计谋的缘故,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双方领导者的行事风格。而杨志为什么不能向晁盖哪样?也有位置不同,体制不同带来的苦恼。但终归到底还是由于做人的失败,管理的失败。如果杨志能一开始笼络人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众人,规划好更加科学的行程,也许生辰纲事件就有翻盘的可能。不过事情发生后,说什么都是事后诸葛亮,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