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8645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精选-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并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那么在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寻找最合适幼儿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须的。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操作,探究,感知,游戏 幼

2、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条件。依据这些理念,我们重新审视了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形式单一,多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较少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往往不够灵活,教师对数学教材的理解上还存在欠缺;教学的基点较多地定位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迎合部分家长要求以学习为主的目的,所以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多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方法枯燥,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幼儿学得被动、机械,没有快乐与兴趣。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依据纲

3、要的理念,在实践中对数学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学会算数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这说明数学不是按成人意志能“直接教会幼儿的”,而是要通过幼儿的“动作建构”“动作内化”“发明”来学会的。幼儿处于前运算时期的直觉思维阶段,他们的心理表象符号功能处于萌芽阶段,符号功能所产生的心理表象是具体静态的物像,而不是内化、概括化的动态式心理表象。动态式心理表象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的自由探索与亲自体验才能达到,仅靠单纯口头传授是难以形成的。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从演示到演示,从教到教,而要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石子、树叶、贝壳、剪刀、

4、纸、笔、沙漏、盒子、塑料空瓶、毛线、布条、算式卡片、木珠、计算器、七巧板、扑克、钟表、量杯等,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具体的材料,初步理解、形、量等数学知识,只有幼儿通过亲手操作他才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数学,并且能从心理喜欢上数学。 二、让幼儿探究后再进行教学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在做加减运算时的“掰手指”现象,究其原因,是抽象的数字与数字所蕴涵的实际意义在幼儿的头脑中出现脱节造成的,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实质是幼儿缺乏自主探索、积累感性经验的过程。因此,幼儿对抽象的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首先应从探究开始。所谓探究,就是让幼儿在数学区域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水平,自主地选择教师投放的具有层

5、次性、渐进性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练习,从而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取感性知识。如在学习5以内各数的组成时,我们在数学区投放了数字与实物相匹配的“花”“房子”等第一层次的材料;数字与点子相结合的“分家”、涂色等第二层次的材料;填数字、做组成等综合性的第三层次的材料,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数学区域中进行自主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后,再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把幼儿自我感知的、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经验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帮助幼儿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经验,提高幼儿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并且幼儿在自我探索后能够表现出更强的成功感。 三、让幼儿先感知再进行练习 幼儿掌握数概念需要先经过借助操作材料不断探究;逻辑推

6、理类型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分类、排序、交集等概念,则需要先进行集体教学让幼儿感知规律。集体教学的目的是熟悉问题的要领,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练习、领会要领作铺垫。在集体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讲解、启发性的提问以及幼儿的参与性讨论,让幼儿发现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总结出规律。如,在幼儿学习“排序”时,我们先进行集体教学,以情境性游戏的方法出示教具:“过节了!看舞台打扮得多漂亮。”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气球:这些气球是怎么挂的?有什么规律?后面应该怎样挂?教师启发幼儿找出挂气球的规律,使幼儿清晰地领悟到物体排序具有规律性。 (一)首先幼儿在感知的过程中存在误区 幼儿在先感知操作的过程中

7、寻找单双数的规律,找出的规律可能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合,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大部分的幼儿能够很快找出规律,仍有小部分幼儿不能够找出,那么在表格的设计上我们再一次进行了调整,让幼儿之间的表格有个体的差异,那么幼儿操作起来很符合幼儿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这样幼儿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发展。并且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幼儿能够“跳一跳,摘果子”。 (二)教师在指导中的指导策略的灵活性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支持幼儿、鼓励幼儿敢于去尝试去探索,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相应的支架,让幼儿层层深入的去探索,帮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 根据不同

8、的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当幼儿经历集体教学后,便可转入到练习阶段,即可让幼儿在数学活动结束后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地选择操作材料,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反复进行练习,从而不断推动幼儿求异、求变思维的发展。 四、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深爱幼儿的喜爱。教师创设一个蕴涵一定数学知识的生活情景,让幼儿扮演生活情景中的社会角色,在一个模拟的小社会中进行数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思维积极的展开,而且能使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思维积极的展开,而且能使幼儿较为逼真的游戏情景中准确感知数学知识,获得相应的发展。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在数学教学时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样让幼儿更加的直观。如,让幼儿在大型玩具和教室里找几何图形、观察操场上地砖的图案等,从而让幼儿知道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总之,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幼儿思维的探究性和独立性,使数学更好地为幼儿的生活服务。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