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1课程说明 现代会计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下,会计主体如何向企业内外各利益集团与个人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以用于经济决策的一门管理科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学类的核心课程。会计学已成为管理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2会计学 会计学有很多分支学科。从研究内容看,有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史等。3会计学n按会计主体划分,有宏观会计学(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范围)和微观会计学。n宏观会计学包括总预算会计、社会会计、国际会计等。n微观会计学包括企业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如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4 学习目的1 学习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知晓会计信息的生成3 阅读分析会计报表4 何时可利用何种会计信息?5第一节 会计概述6 一、什么是会计?7(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的发展;(2)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82、发展过程:(1)古代会计:特点:多种计量尺度混合使用主要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采用单式记账法9(2)近代会计:标志:复式记账和会计师协会的成立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立(Luca.Paciolio)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九章第十一论簿记论论著出版,标志近代会计产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10 1854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
3、会计师公会。这被认为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11特点:有可能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限定了会计的内容,又为会计方法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采用复式记账法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12(3)现代会计:特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1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又被称为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14(二)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是一门艺术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15会计的定义(管理活动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形态下,对会计的解释呈现表义上的不同和意义上的差异:我们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基本形式
4、,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16 在我国,学术界对会计本质的认识除“管理活动论”之外,还有以下两种观点:1、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 即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本身不能管理,只能为管理服务;2、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即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种处理数据或提供信息的方法或技术,是一个确认、计量、处理、传递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17二、会计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的功能。资本论中指出会计的职能:“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越是必要”。18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1)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
5、越发展,会计越重要。(2)会计的职能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19会计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观念总结”-会计最基本的职能。2监督职能“过程控制”20(一)会计基本职能核算职能1、含义 会计核算(或反映)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212、核算职能的特点(1)会计核算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尺度,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2 会计采用的三种计量尺度是:实物量度、货币量度、劳动量度。23(2)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24(3)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5
6、(二)会计基本职能监督职能 1、含义 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干预、调节,使之达到预期目的的功能。26 2、监督职能的特点(1)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利用反映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2)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27 事前监督:指会计部门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和费用预算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28 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发现的问题
7、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29 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为准绳,通过分析已取得的资料,对已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考核和评价。30(三)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质量的保障;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的意义;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依据。31三、会计对象(一)含义 会计对象: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32(二)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
8、位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33(三)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以工业企业为例:34资金运动351、资金运动程序: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2、生产经营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363、企业的资金形态不断地进行循环和周转,依次转化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转化为货币资金。37商业企业、行政与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分析3839(四)现代会计的对象 现代会计的对象具体的是指经济业务。经济业务主要包括交易、事项和情况。40交易一般指会计主体对
9、外的经济业务;事项一般指会计主体内部的经济业务;情况一般是指对已确认得经济业务产生实质影响的外部状况,如法规、汇率变动,不可抗力的影响等。41四、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反映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42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的内容43五、会计目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44 西方有关会计目标的理论可以简明地分为“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前者强调反映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受托责
10、任,注重可靠性较强的已确认会计信息 后者强调对相关利益人的决策有用,注重与决策更为相关的未来信息。45 1.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在受托责任学派看来,由于社会资源(主要体现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46 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47 其次,在会计计量上,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11、;再次,在会计报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482.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在决策有用学派看来,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49 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人员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50 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51 在会计报表方面来看,决策有用
12、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52 所谓相关利益人,指与一定会计主体存在明确或潜在经济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当局、职工、社会公众等。由此可知,相关利益人实际上也就是会计信息潜在的或实际的使用者。53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会计目标的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54 国际大多数国家采用双重目标理论
13、,只是侧重点不同。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也是采用双重目标理论。即:1、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是一个受高度管制的领域!六、会计规范 是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总称56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法三个层次法规体系的关系57 会计法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全国人大 常委会国务院财政部三个层次法规体系的关系:58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颁布)n基本准则: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要素及确认、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n具体准则:共性业务、特殊行业、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表准则59 企业会计制度
14、 企业会计制度 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61 会计的其他规范 企业法 公司法 票据法 证券法 保险法 破产法 税法 62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需求(P6-9)八、会计信息的供给(P9-12)63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财务信息 投资人投资人 债权人债权人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 工商、税务工商、税务 监管部门监管部门 会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客客户户、供供货货方方 64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5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指对会计赖以活动的客观环境所作的基本设定是对会计活动的是对会计活动的空间空间 .时间时间.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等不确定条件等不确定条件进行的人为的约定或
15、合理的假设进行的人为的约定或合理的假设会计假设会计假设Assumption66 1 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4 货币计量 67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有独立资金、进行独立经营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68注意:n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同一概念,它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n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69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70 意义: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会计原则和程
16、序才有可能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之上,从而为解决许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如历史成本的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而不采用合并、破产清算的那一套处理方法。71(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72会计年度会计年度 时时 间间 国国 家家公历年公历年1月月1日日12月月31日日中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德国、俄罗斯巴西、朝鲜巴西、朝鲜 营营业业年年4月月1日日次年次年3月月31日日英国、加拿大、丹麦英国、加拿大、丹麦印度、日本印度、日本10月月1日日次年次年9月月31日日美国、泰国美国、泰国3月月21日日次年次年3月月20日日阿富汗、
17、伊朗阿富汗、伊朗10月月15日日次年次年10月月14日日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其他其他73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的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此假设有明显的缺陷。不能揭示非货币化的信息;(补充披露)通货膨胀下,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冲击。74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P14-18)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7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1.可靠性可靠性2.2.相关性相关性3.3.可比性可比性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
18、政策相对稳定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政策相对稳定4.4.及时性及时性及时收集、处理、披露会计信息及时收集、处理、披露会计信息5.5.可理解性可理解性 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应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应用实际发生的业务;如实反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要与使用人的决策相关76 6、重要性 方方 法法报表反映报表反映重要的经济业务重要的经济业务 不重要的经济业务不重要的经济业务是否对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决策有影响。(质)看“金额”,看比重。(量)如何判断重要与否?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应选择较为详细的方法处理可采用简单的方法加以处理单独反映合并反映77 7、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
19、不应当仅仅按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v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78实质重于形式其实也就是假定会计对于经济关系的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优于法律规定。我国目前在收入确认、关联方关系、融资租赁、利息资本化等诸多方面均较好地运用了本原则。79 8、谨慎性(审慎性、稳健性)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应该保持必要的谨慎。尽可能不高估尽可能不高估尽可能不低估尽可能不低估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收益收益费用费用 使会计信息建立在尽可能稳健的基础上。80 在处理不确定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某一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采取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会计上应用:对各项资
20、产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81 第三节 财务报表和会计要素 82一、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构成了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一)资产负债表(P19)(二)利润表(P22)(三)现金流量表(P25)83 二、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会计要素又是主要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内容,又称为会计报表要素。84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的内容8586 三、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1、。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单位,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87(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88 2、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89 3、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904.分类流动资产: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变现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
22、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等;非流动资产: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变现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等等。91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92 2、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现实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实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93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94 3、负债的确认条件
23、将一项现实义务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95 4.分类流动负债:偿还期在1年或1个营业周期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等。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1年或1个营业周期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等。96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净资产、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97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
24、构成(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2)直接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98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99 注意: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尚有本质的区别。100(四)会计等式1、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内容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101 (1)基本会计等
25、式 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在数量上它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在具体形态上它表明企业拥有哪些形态的经济资源;而权益(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则表明这些资产的来源渠道,即表明由谁提供了这些资产,各提供了多少。102 一个单位的资金总额,从其占用形态来看,就是该单位的资产总额,从其来源角度来看,就是该单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二个不同侧面,因而总额必然相等,这种必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3例如:大华企业2010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如下:104 这张表说明了大华企业2010年9月30日资产和权益情况:企业拥有资产总额6
26、45000元,这些资产是从二个来源取得的:所有者权益567000元,负 债 78000元。105 该企业取得的这些资产又具体占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378000元,流动资产267000元,其中原材料127500,库存商品30000,库存现金500元,银行存款95500元,应收账款13500元。106 资产和权益总额都是645000元,这从静态上反映了资产和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所谓“静态”就是指资产在某一时点上的分布和存在状态,以及这些资产的来源渠道。107 从静态上说明企业资产总额永远等于企业权益总额,但并不等于说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永远不变。108 随着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就会
27、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资金不断地发生增减变化,但无论资金发生什么样的增减变化,都不会影响企业资产总额等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109(2)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110 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要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例如,购进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费用、销售产品等等,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资产和权益发生增减变化。但是任何时候不论从哪点上观察,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永远保持着平衡关系。111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无论引起资产和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这种平衡关系。112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非常复杂,所以企业的经济业务也各种各样,从而引起企业
28、的资产增减变化也各种各样,但归纳起来看,不外乎发下四大类型九个方面。不管资产怎样发生变化,都是这四种类型九个方面的一种。113第一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从资金运动的角度上看,是属于资金投入企业。114 例1、收到某单位汇来银行存款50000元,作为向本企业的投资。115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50000元,另一方面使“实收资本”增加了50000元。“银行存款”是资产类科目,“实收资本”是权益类科目。116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使一个资产类科目和一个权益类科目同时增加50000元。资金总额由原来的645000变为695
29、000元。117 例2、购入原材料12000元,价款尚未支付。118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了12000元,另一方面使“应付账款”增加了12000元。“原材料”是资产类科目,“应付账款”是权益类科目。119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使一个资产类科目和一个权益类科目同时增加12000元。资金总额由原来的695000变为707000元。120 第二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从资金运动的角度上看,是属于资金退出企业。121 例3、某单位提回投资15000元,有关手续已办妥,企业已开给转账支票。(仅说明这种类型经济业务)122 这项经济
30、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15000元,另一方面使“实收资本”减少了15000元。“银行存款”是资产类科目,“实收资本”是权益类科目。123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使一个资产类科目和一个权益类科目同时减少15000元。资金总额由原来的707000变为692000元。124例4、以银行存款8000元,清偿应付账款。125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元,另一方面使“应付账款”减少了8000元。“银行存款”是资产类科目,“应付账款”是权益类科目。126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使一个资产类科目和一个权益类科目同时减少8000元。资金总额由原来的69200
31、0变为684000元。127 第三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科目之间的一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占用形态的相互转化。128例5、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3000元备用。129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库存现金”增加了30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了3000元。“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130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资产内部两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填入表内)。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起资产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权益科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131 第四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权益科目之间
32、的一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来源渠道的相互转化。132例6、将盈余公积中的40000元,转增资本。133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实收资本”增加了40000元,另一方面使“盈余公积”减少了40000元。“实收资本”和“盈余公积”都是权益类科目。134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权益内部两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起权益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资产科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135例7、企业向银行借款20000元,直接归还应付账款。136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借款”增加了20000元,另
33、一方面使“应付账款”减少了20000元。“银行借款”和“应付账款”都是权益类科目。137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权益内部两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起权益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资产科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138 例8、企业原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60000元,经批准转为企业经营资金。139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实收资本”增加了60000元,另一方面使“短期借款”减少了60000元。“实收资本”和“短期借款”都是权益类科目。140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权益内部两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这样的一增一减,既
34、不会引起权益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资产科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141例9、企业计算出应付普通股股利9000元。142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应付股利”增加了9000元,另一方面使“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减少了9000元。“应付股利”和“利润分配”都是权益类科目。143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权益内部两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起权益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资产科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144 通过以上四种类型九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经下结论: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影响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145用图
35、示概括为:146经济业务类型:(1)资产项目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2)权益项目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具体包括四种情况:负债项目内部一增一减;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一增一减;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147(3)资产与权益项目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4)资产与权益项目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148 学习资产总额等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149A、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经济管理
36、的客观要求,一方面要反映资产的取得渠道,同时又要反映资产的运用方面,这样才能反映资金运动的全貌,即反映资金的来踪去迹。150 此外,运用这个平衡关系,对于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151B、在理论上,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会计学中设置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152(3)会计等式主要的几种表现形式 A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静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C扩展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153 由于六大会计要素是编制两大会计报表的依据,会计要素又称为会计报表要素。154 四、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
37、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其中: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是利润表的基本构成单位,又称利润表要素。155(一)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56 2、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157 (2)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将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排除在外。158 3、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
38、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1594、分类按主次关系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按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160(二)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612、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
39、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162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以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163 4、分类 按照经济用途分类:生产成本;期间费用。164(三)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1652、利润的来源构成利润:(1)收入减去费用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收入-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66五、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提出:8月.销售产品5万元,收现金3万元
40、;其余2万元,对方承诺在9月支付给我公司。9月.应付职工工资50万。1月.支付全年的房屋租金120万。8月.预收货款7万元,10月交货。167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标准: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标准: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按照收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以应收应付 为标准,来确定 收入与费用的 归属期(现金制、现收现付制)(应计制、应收应付制)着眼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168 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定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的一种记账方法。即以取得收款的权利和付款的责任为记账依据。169 凡在本期内实际发生,应属本期的收入、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和支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
41、凡是本期实际发生,但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170银行存款 +6万应收账款 +4万主营业务收入 +10万 A厂6月销售产品10万元,当月收款 6万元。银行存款 +6万主营业务收入 +6万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制)(现金制)17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列示 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业 务一、收入1.对外提供劳务10万元,已收款60%2.收到客户上月欠款2万元3.预收货款3万元合 计二、费用1.支付当月水电费1万元2.预付全年保险费12万元3.应付未付的本月工资2万元4.支付上月所欠利息1万元合 计 三、利润100000
42、600002000030000 10000 10000 10000 120000 20000 10000 100000 110000 40000 140000 60000 -30000172例题一、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核算。二、资料:某企业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销售产品一批,货款70 000元,存入银行。2、销售产品一批,货款30 000元,尚未收到。3、用银行存款12 000元,预付下半年房屋租金。4、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15 000元,存入银行。5、以银行存款支付各项费用20 000元。三、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填下表。173权
43、责权责发生制发生制收付收付实现制实现制收入收入费用费用利润利润174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收入收入70 00070 00030 00030 00070 00070 00015 00015 000费用费用20 00020 00012 00012 00020 00020 000利润利润80 00080 00053 00053 000175练习 根据下列资料判别各项的属类,指明各项的核算账户,并将各项金额填入附表对应属类栏中,验证资产总额是否等于负债总额加所有者权益总额?1761企业库存现金 800元2企业存放于银行的款项18 000元3厂房及机器设备420 000元4尚未收回的销
44、货款项3 000元5企业购买的不准备转让的五年期国库券40 000元6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的一年期企业债券5 000元7仓库中存放的原材料 28 000元8产成品库中存放的已制成产成品1 000元9尚未支付的购料款 1 000元10尚未归还的银行短期借款 15 000元11尚未到期的从银行借入的长期借款90 000元12企业实际收到的资本总额350 000元13已提取的盈余公积金42 800元14尚未分配的利润17 000元177178179 六、现金流量表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180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18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广义现金,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采用收付实现制。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