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8171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1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总(1)节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1播撒希望的种子教学目标:1.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2会利用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 会正确播种,使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教学重、难点: 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教学准备:放大镜、培养皿、镊子;黄豆和辣椒的种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让我们一同撒播希望的种子。(板书课题)二、搜集并认识种子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2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 激发观察兴趣。 观察大豆的种子。描述自己的发现

2、,说出自己的猜想。 观察其它植物的种子。其他种子里面有相同的结构吗?学生分组观察胚比较大的种子(绿豆、蚕豆)总结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三、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师:在上一个活动中你们对胚的各部分将发育成植物的哪一种器官进行了猜想,那么猜想是否正确呢?可以怎么办?(用种植的方法验证)那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试验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每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分别具有什么条件?猜想哪个培养皿中的种子能够萌发?四、学习播种学生讨论播种时我们是怎样为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的?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待学生观察完过程后要特别提醒:在玻璃杯

3、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爱护每一棵幼苗教师总结: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种子在土壤里发生的变化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发育成植物的哪一器官?板书设计: 撒播希望的种子胚发育一株植物萌发条件阳光、水、适宜的温度备注:总(2)节 2小苗快快长教学目标: 1. 能够管理好自己种植的植物,使其健康成长。2.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数据。3. 学会用绘制曲线图的方法整理数据。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小苗生长数据发现小苗生长规律。教学准备:尺子教学流程:

4、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萌发过程的记录。适时提起的话题。让学生感受有时猜想和事实之间是有差距的。 二、观察小苗的生长1课堂指导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内容。其次,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方法。教材第6页出示的观察方法是用直尺测量小苗的高度,数叶子的数量,用绘图纸(网格纸)测量叶子的大小、宽窄。最后,提醒大家观察的同时要记录下观察数据。2课后观察、记录注意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同时栽种一盆小苗,当小苗生长到某一阶段后,教师适时提醒同学观察、记录、交流小苗的生长数据。鼓励学生在其余时间保持自由观察的兴趣。 三、拓展 寻找植物生长的“

5、证据”。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寻找。活动前讲清安全注意事项,给每个小组安排好观察场地,以便每一个学生都有合适观察的角度。采用晋级制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与激情。 四、设计游戏1能想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的其他部分吗?2学生设计观察方法:3学生设计验证性的对比实验。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植物的生长?关于植物的生长什么问题你还有兴趣观察和研究,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研究?板书设计:2.小苗快快长测量高度.叶子的高度绘制曲线图备注:总(3)节第3课 开花结果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初步认识植物的花和果实。2会利用

6、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探究,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教学准备: 一棵全株植物、直尺、卡片等。教学过程:教学导入 师:我们的植物一天天在长大,当枝上出现第一个花蕾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花的记录(1)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2)填写种植记录三。(3)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你有办法统计吗?(4)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三、观察果实。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师:我们怎么统计一株植物一生中会结多少果实?比较花和

7、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四、数种子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五、 教师总结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师: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板书设计:3开花结果植物一生开多少花 结了多少果实备注:总(4)节第二单元 生生不息繁殖的奥秘第1课时 花开花落为哪般教学目标:1会借助工具观察花。2会使用解剖的方法细致而有序地观察花的构造。3能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述观察的结果。教学重难点:

8、认识花的构造。教学准备: 各种花的图片、花的实物、放大镜、植物传粉受精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身边的开花植物开始长出花蕾来了,这是植物生长的又一证据。那么植物的花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二、活动 观察花蕾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教师要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在交流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认识到:不同植物的花蕾颜色、大小、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花柄、萼片两部分。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学生观察活动前教师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

9、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对于采用照片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2鼓励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 三、观察花的构造、总结本课1教师指导。2学生解剖花,观察记录。3交流总结。4.后继激趣 在观看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板书设计:花开花落为哪般花的外形雄蕊、雌蕊、花瓣

10、、花萼备注:总(5 )节第2课时 无心插柳柳成萌教学目标:1.能使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帮助植物繁殖后代2.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3.关注与植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教学重难点:1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2. 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大蒜、太阳花、马铃薯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学生讨论:植物还可以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吗?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能有的学生应用过扦插、嫁接技术,可能有的同学从书本上了解过扦插、嫁接技术,还有的同学可能对扦插、嫁接技术一无所知。教师可以根据前测情况导入下面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1、:前测情况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书本间接经验无经验导入对策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方法这些方式是怎么回事?怎么操作呢?教师直接介绍 二、活动 植物分身术1指导。在学生操作之前,必须掌握规范的扦插方法。学生观看相关CD。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实践要求:使用枝剪时应注意安全,要爱护植物。为学生特别讲述:教材图示中,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2扦插。教师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如:大蒜、土豆、太阳花、芦荟)组织学生进行扦插的实践活动。三、教学小结,并拓展。教师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利用其

12、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四、教师总结1.活动安排学生课外进行实践。2让学生意识到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板书设计:2.无心插柳柳成荫 剪除部分叶子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备注:总(6 )节第3课时 翩翩雌与雄教学目标:1能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2.能够利用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3.能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信息。教学重难点: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教学准备: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13、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出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燕诗示刘叟,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翩翩雌与雄。二、观察鸡蛋:从外到内,打碎鸡蛋后在玻璃皿里面观察。受精卵时期:蛋黄上的小白点儿,胎盘胚发育阶段:胚发育生小鸡,教师讲解这个过程鸡蛋的各个部分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蛋壳:保护胚胎 膜:透气 蛋黄:直接提供胚胎营养蛋清:蛋白质,保护胚胎,作为反冲剂并提供胚胎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蛋白质和水分。 气室:直接给胚胎提供氧气。 胚胎:发育成小鸡三、认识人的孕育过程我们知道了一只小鸡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那我们人类又是怎么样来的?是不是也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呢?生自己阅读第21页的资料,

14、了解人的孕育过程。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发育成人类学生通过阅读之后汇报交流,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四、拓展:人和小鸡都是通过受精卵(有性生殖)方式而来,但是他们有有不同的地方:比较小鸡和人繁殖后代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例举其他一些例子也是像人一样的方式繁殖五、搜集自己出生的资料,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卡。1.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卡2.交流:我们出生后,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顺利成长的?板书设计: 3.翩翩雌与雄 小鸡的出生受精卵胚胎发育出壳备注:总(7 )节第4课时 科技发展话克隆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的发展。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15、解克隆技术的知识,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现代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学准备: 准备好关于克隆技术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谈:“克隆技术知多少” 二、学习新课1阅读 了解克隆技术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克隆技术组织小型辩论会:主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正方:正面负面 反方:负面正面2.要求双方在简要提出本方观点后,进入辩论阶段,用3分钟时间做总结陈词。 3教师简要评述辩论会学生的表现4教师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提出希望: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4、教师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提出希望: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 三、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查找

16、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课后比一比谁搜集的资料多。板书设计:4 科技发展话克隆 克隆技术培育植物 动物 备注:总(8 )节第三单元 位置与运动第1课时 它在哪里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路线图等方式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2能利用导游图、路线图寻找物体位置。3. 培养学生辨认位置的生活能力。教学重难点: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准备: 餐厅位置图、学校自制地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家长要来学校参加座谈会,你怎样为家长介绍你所在教室的位置及进入学校后所走路线。二、活动 它在什么位置教师选择一个位置站好(如黑板中间

17、位置的前方)请学生描述老师所在位置。将学生不同的描述板书在黑板上;寻找不同描述位置的相同点:都相对于某一物体,都描述了老师在这个物体的某个方向上。引导学生总结描述位置的方法,我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而这些词语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来说的,那么这个物体就是描述选定物体的位置时的参照物。然后可以打开书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参照物的概念。2.学会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分析事例:图中叔叔的怎样为小朋友指路,讲清了什么?以珍禽馆为参照物,向左走300米描述的是猴山在珍禽馆的什么方位和离珍禽馆的距离。让学生明了如何精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三、活动 餐厅在哪里活动按下列环节展开:1

18、.认识图标。2.寻找路线,画出路线图。3.描述路线。首先让学生同桌相互描述自己所选路线,做好相互的补充和言语上的准备。4.比较谁选择的路线最近。估计活动中学生凭直观判断路线的远近可能会有争议,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学到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即借用棉线、尺子可以准确比较路线的远近。 我们不仅要会认路还要会帮助别人。 四、教学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什么是参照物?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定位:G备注:总(9 )节第2课时 谁在运动教学目标:1会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2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教学重难点:用参照物,运动,相对等物理概念

19、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教学准备:沙盘、模型车、小塑料人、木棒等小物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教师板书这两句歌词提问:你曾见过这种情景吗?或者类似的画面?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迷。二、教学过程1.游戏:谁动过。具体方法是,请四名学生上台,并排站立在讲台的一边,要求其余学生先看并记住这四个同学的位置后转过身去,然后请四名中的一名学生移动位置,再请下面的学生转过身来判断谁动过,并说出判断的依据。2.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各自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判断的,小结得出:活动中你们选择的讲台或者某个同学,就是你选定的参照物,某个同学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这

20、个同学一定动过。三、活动 运动还是静止活动一1.场景模拟,判断场景中的人或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在桌面沙盘上设置旗杆等参照物,用模型车,载两个模型小人在沙盘上活动,选择不同参照物来判断旗杆、车上的人、车后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看教材提供的游乐场场景图,讨论图上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说出自己的理由。 四、 教师总结师生共同小结依据什么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1.判断练习,组织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游船上、电梯上的女孩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船身、电梯是静止的。2.判断练习: “小小竹排

21、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3.解释为什么坐在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景物在后退?板书设计:1. 谁在运动 运动 静止备注:总(10 )节3课时 谁运动得更快教学目标:1.能合理的设计“比一比”看谁跑得快”不同的比赛方法。2.让学生折线图了解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及速度之间的关系3.知道怎么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重难点: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记录表、计时表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谈话: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特殊的运动员,它们要来比一比谁运动得更快,大家来当裁判好吗?(板书:谁运动得更快?)二、活动:判

22、断不同的物体谁运动得更快1判断蚂蚁与蜗牛运动的快慢:现在第一组运动员上场蚂蚁和蜗牛是怎么运动的呢?经过测量,蚂蚁爬1米大约用1分钟;蜗牛爬一米大约用11分钟。那么,谁运动得更快呢?你是怎么判断的?2判断小汽车与公共汽车运动的快慢现在请第二组队员上场认识它们吗? 有人测量发现,小汽车1小时可以跑80千米;公共汽车1小时可以跑50千米,那么谁运动得更快?你是怎么判断的呢?(真是个聪明的裁判员!)三活动:设计跑步比赛(判断同种物体谁运动得更快)1谈话:在这两场比赛中,蚂蚁比蜗牛跑得更快;小汽车比公共汽车跑得更快。 那我们班上有这么多同学,谁跑得更快呢?2看来咱们班跑得快的同学还挺多的,要不这样吧,我

23、们来设计一场跑步比赛,比一比究竟谁跑得更快好吗?请大家先商量商量,看哪能个小组设计的比赛方法又多又好。3学生分组讨论。4提示:好,时间到,现在,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方案?5学生交流,老师板书四、活动:测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提出问题:如果要精确知道到底快多少,慢多少呢?需要怎么办?(出示小车)我这里有一辆小车,它能在桌面上沿直线运动(演示几秒钟)它在运动中每个时刻的快慢都是一样的吗?怎样进行测量呢? 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提出自己的测量方案。老师板书与追问:计时、报时 五、师生共同总结交流:板书设计: 2.谁运动得更快 运动时间越长,运动的距离越远 距离不同速度不同备注:总

24、(11 )节第4课时 它是怎样运动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2通过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3用纸飞翼探究槭树种子传播的秘密。教学重难点:用纸飞翼探究槭树种子传播的秘密。教学准备: 课件或图片、橡皮筋、轮子、(悠悠球)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神舟5号发射升空后的录像,地面控制中心对飞船位置、速度、方向的了解情况。然后可以简单介绍神舟六号在这方面的情况。用教材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下环节的学习 。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 小汽车车是怎样运动的1.学生读图,了解图中信息。图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方向,出租车行驶路线,路标,时间指示,和房子等参照物。2.

25、学生思考并试着自行描述: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怎样描述? 3.组织学生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注意教学的组织,强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要求学生评价他人的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师生共同小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的方向和快慢。 二、活动 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很多物体的运动,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用轮子模仿这些物体的运动,归纳出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团结合作。 三、拓展 槭树种子会怎样运动由于槭树的种子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故而能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安排学生课后制作纸。 板书设计:4. 它是怎样运动的 运动方式:飞、

26、摆、转、滚、跳备注:总(12 )节第四单元 力与运动第1课时 无处不在的力教学目标: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3.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教学重难点:知道力无所不在,能说出生活常见的力。教学准备:海绵、磁铁、弯道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想想船受到了哪些力?师:对,就像你们回答的那样,水的浮力使船只漂浮,风力让船只前行,力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力的作用吧。 二、活动 力的作用1体验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要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体验:向对方

27、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思考:“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2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三指南车信箱各种各样的力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说教师给与指

28、导补充。板书设计:1. 无处不在的力 力弹力 测量力测力计备注:总(13 )节第2课时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标: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教学重难点: 什么是弹力,会使用测力计,能制作简易测力计。教学准备: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勾码、统计表、统计图、气球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9、。 二、活动 变形的弹簧1教师强调活动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2学生玩弹簧和橡皮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谁施力了?方向是怎样的?谁产生了反作用力?方向又是怎样的?结果怎样?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三、活动 使用测力计1教方法 教师可以手持弹簧测力计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几点: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若指针没归零,则应通过

30、调节使指针归零。在测力过程中,要注意轻拉轻放,以免用力过大使指针与面板下端导板相撞而移位,并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防止由于弹簧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的精度。待指针停稳后,眼睛平视指针读数,要尽量减小读数误2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先让学生练习调零,再要求他们将测力计挂在支架上,然后在下面的挂钩上先挂1个钩码,全组成员练习读数。在使用时用注意爱护实验器材。 四、总结本课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板书设计: 2. 弹簧和橡皮筋 弹力用力方向 测力计使用方法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调节使指针归零 测力

31、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眼睛平视指针读数备注:总(14 )节第3课时 苹果落地的秘密教学目标: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教学重难点: 重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准备:木棒、细线、回形针、钩码、圆筒测力计、勾码、塑料袋、试验用表。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出示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图片,介绍:牛顿揭开苹果落地的秘密。揭秘这个现象是由“重力”引起的师:在牛顿发现重力的过程中,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生:讨论回答二、 过程活动1:感受重力1.

32、生活中的重力的现象(1)师:你能说一说哪些地方有重力的存在?学生自由发言,讨论。(2)通过感受“搬凳子”“抛橡皮”的实验感受重力发现这些感官有:向下掉、太重提不起等等(3)小组讨论: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规律?有“下落”规律并形成重力方向的猜想:总是向下垂直于地面,竖直向下的。2. 探讨:重力究竟是朝什么方向的?是不是始终朝下?(1)提出问题(2)教师演示书P45实验,验证的猜想。(3)实验小结:总是垂直于地面,竖直向下的3. 猜一猜: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教师讲解万有引力定律,学生自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内容4. 小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5. 重力在生

33、活中的应用:建筑工地,工人为了确保把墙壁砌直所用到的重锤线。活动2:重力的大小完成书P46实验1. 强调实验纪律2. 发放实验工具及试验用表3. 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 强调如果不能直接挂上测力计的我们应该想其他的办法,如用塑料袋装好之后再测量,或者做一个称盘。5. 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确定步骤后做好准备工作6. 分组开始实验,边实验边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在教室里面走动指导7. 完成实验后,将试验用表所得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8. 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实验结果板书设计:苹果落地的秘密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方向:备注:总( 15)节第4课时 巧推棋子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器材能

34、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认识摩擦力教学准备: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图片或实物。一块光滑的木板,一块粗糙的木板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 “介绍材料” “宣布比赛规则” “进行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有目的的探究控制摩擦力的大小的方法活动1:推棋子游戏完成游戏后讨论:是什么力使棋子慢慢停下来的?我们把这种在棋子和接触面之间产生,并使棋子停下来的力叫做摩擦力,意识到摩

35、擦力的存在,而且停下来的还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总结:摩擦力就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活动2: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1.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2.小结:我们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3.想象一下: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板书设计:4 巧推棋子摩擦力增大物体表面粗糙摩擦力减小物体表面光滑备注:总(16 )节第五单元 物质的变化第1课时 “变”来“变”去的盐教学目标:1.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

36、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2.以“把苹果切开”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教学重难点: 设计实验将盐“变”来“变”去并由此引申,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土豆、水果刀、海水晒盐等有关资料(课件或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溶解食盐1器材介绍与确认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蒸馏水(副板书1:蒸馏水),它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水,你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那已经消毒了的筷子蘸一点尝尝。师(学生尝过之后):不但没有颜色,而且没有任何味道,是吗?师:桌上还有2个小纸包,里面装的东西都一样,请打开其中的一个,看看

37、里面是什么,小心别弄洒了。 (板书:盐)2溶解食盐并初填变化过程示意图(1)将盐变“没了” 师: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这些材料,请将那纸包里的食盐全都给变“没了”。咱们比比,看哪组变得最快,开始吧。(2)实验方法交流 二、提取食盐1.师:我们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将盐全给变“没了”,请问,这些盐还能再“变”回来吗?如果能,又有哪些方法?2实验方法交流 3第二组器材介绍师: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器材,就放在你们的实验桌内,请拿出来,小心别碰坏了。4根据器材选方法 5交待注意事项 6学生提取食盐7填完变化过程示意图并确认食盐变回来了 三、总结板书课题并建立概念 师:同学们,根据

38、你们的实验和发言,可以确定今天的课题就是“变来变去的盐”(板书:变来变去的盐)活动 制作一个蜡星星1从青铜器的生产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怎样制作一个蜡星星?2蜡星星的制模:提示可以用厚纸制作。3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4学生完成制作。5评价总结制作情况。板书设计: 1 “变”来“变”去的盐 盐盐水备注:总(17 )节第2课时 失去光泽的铜镜教学目标:1.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2.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能准确地描述。3.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能提出一些防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教学准备: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等。教学过程:一

39、、导入:讲解青铜的历史,让同学们对此产生兴趣二、过程:T:我们书上的这面铜镜的表面上有一层绿色毛茸茸的东西,这是这是什么呢?S:是铜生的锈T: 金属生锈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这面铜镜生锈会不会和它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呢?S: 有潮湿水的环境、有空气等等活动1: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提出问题:T:潮湿是不是金属生锈的一个原因?猜测假设:潮湿是引起金属生锈的一个原因设计实验:P53-54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我们用铁丝来做实验,先用细砂纸将铁丝擦一擦,看一看铁的颜色。装饰一根铁丝(1号)放在潮湿的吸水纸上,另一根铁丝(2号)放在干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观察铁丝发生的变化,做好记录。4.实验结果验证5.得出结论:金属的生锈是与潮湿的环境有关。6.例举生活中的实例:炒菜的锅的底部一圈黄色的锈迹、瓷碗的底部有黄色的一圈锈迹活动二、阅读资料卡引起金属生锈的原因有三点:潮湿的环境、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接触。T:想办法验证后面两个引起金属生锈的原因S:学生讨论方法,教师评价活动三、金属与锈1.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发现锈是某种金属发生变化后的新产物2.讨论交流:铁与铁锈的区别?完成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