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氧气疗法与氧中毒氧气疗法与氧中毒氧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氧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v人体的一切正常生理活动离不开氧人体的一切正常生理活动离不开氧组织细胞缺乏能量的供应,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就不能维持人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必需经过氧化分解才能提供能量v机体没有贮氧的能力,缺氧后将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机体没有贮氧的能力,缺氧后将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完全缺氧下器官将失去功能脑组织约10秒钟,心脏、肝脏、肾脏约5分钟,横纹肌约2小时缺氧时间再长一些,器官将会死亡脑组织5分钟,心脏20分钟一、缺氧的类型与病因一、缺氧的类型与病因v缺氧,即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缺氧,即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 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生理过程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生理过程v呼吸的过程与缺氧的分类呼吸的过程与缺氧的分类肺部摄氧血液携氧循环运氧组织用氧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v乏氧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原乏氧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原因有外环境氧过低,呼吸性缺氧,肺部血管动静脉因有外环境氧过低,呼吸性缺氧,肺部血管动静脉分流等分流等v血液性缺氧:血红蛋白数量或性质改变,导致血液血液性缺氧:血红蛋白数量或性质改变,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病因携氧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病因有贫血、有贫血、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v循环性缺氧:组织血流减少引起,包括全向或局部循环性缺氧:组织血流减少引起,包括全向或局部性循环障碍,如类休克、血管性病变性循环障碍,如类休克、血管性病变v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见于组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见于组织中毒织中毒(氰化物、砒霜氰化物、砒霜)、维生素缺乏、维生素缺乏(B1)、线粒体、线粒体损伤损伤(毒素、严重缺氧、高钙、放射线、高压氧毒素、严重缺氧、高钙、放射线、高压氧)二、缺氧的程度与分级二、缺氧的程度与分级v临床上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将临床上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将乏氧性缺氧分为轻、中、重三级乏氧性缺氧分为轻、中、重三级v发生中度以上的低氧血症时,通常认为已发生中度以上的低氧血症时,通常认为已有组织细胞的缺氧发生有组织细胞的缺氧发生v非低氧血症型的缺氧,除非低氧血症型的缺氧,除CO中毒外,氧疗中毒外,氧疗的效果一般较差或无效的效果一般较差或无效缺氧的临床表现缺氧的临床表现v紫绀紫绀 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称为紫绀发生紫绀时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大多50mmHg,SaO2 85%v呼吸异常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呼吸费力,频繁呼吸暂停,呼吸浅快或过慢v心血管功能不全心血管功能不全出现循环或微循环障碍,以及心率增快、心音低钝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v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急性缺氧可使患儿烦躁不安,严重时影响意识v轻度缺氧:轻度缺氧:60mmHg)PO280mmHgSaO292%无明显呼吸困难、紫绀,神志清楚病人已适应时不需用氧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或预测病情可能恶化时给予氧疗一般给予低流量给氧,吸入氧浓度应控制在28%以下v中度缺氧:中度缺氧:40mmHg)PO260mmHgSaO292%有明显的紫绀,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需要氧疗,吸入氧浓度应控制在28%左右或考虑辅助通气v重度缺氧:重度缺氧:PO240mmHgSaO275%病人可能呈昏迷状态,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紫绀明显,出现明显的三凹征应予氧疗,若伴有CO2蓄积宜控制性用氧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从24%开始,然后逐步提高,使SaO2 PO2升高至正常水平或轻度低氧血症水平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可予较高浓度的氧三、氧疗三、氧疗v氧疗指征氧疗指征乏氧性缺氧:低氧血症时非低氧血症休克:各种原因休克颅内压增高症:脑水肿严重时应给予吸氧严重贫血:宜适当吸氧严重高热:高热时氧耗量明显增加,必要时可适当吸氧v氧疗时需注意的问题氧疗时需注意的问题保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给氧方式进行适当的温湿化吸入氧浓度的简化估算公式:FiO2=(21+氧流量氧流量L4)%在吸呼比为1:2时男性:大约每升/分增加4%氧浓度女性:大约每升/分增加6%氧浓度1-2岁婴幼儿:大约每升/分增加26%氧浓度 v1 岁,岁,RR40,轻度吸凹征,腺病毒肺炎,轻度吸凹征,腺病毒肺炎10:00,脱氧半小时血气,PF为281PH 7.422,PCO2 33.6mmHg.PO2 59.0mmHg,HCO3 21.5mmol/L BE-1.8mmol/L10:30,给氧半小时血气,PF为407,换算0.42PH 7.446,PCO2 31.6mmHg.PO2 118mmHg,HCO3 21.4mmol/L BE-1.4mmol/L鼻导管时氧流量计算的问题鼻导管时氧流量计算的问题吸氧浓度吸氧浓度v根据病情调节,原则上以最低的氧浓度来根据病情调节,原则上以最低的氧浓度来满足患儿的需要,防止氧中毒的发生满足患儿的需要,防止氧中毒的发生v1.01.0氧浓度给氧应氧浓度给氧应66小时小时v0.80.8氧浓度给氧应氧浓度给氧应1212小时小时v0.60.6氧浓度给氧应氧浓度给氧应2460%)或在高压下(1个大气压)呼吸100%氧所引起的毒性反应常压纯氧或高浓度氧所致氧中毒限于肺脏,高浓度氧对肺的毒性出现早而突出,吸100%氧一天以上就可发生肺氧中毒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骨下疼痛、眩晕、鼻咽部刺激反应、咳嗽和呼吸困难,继之可有恶心、脉率减慢、血压减低等反应一般认为,吸氧浓度50%,即使长期使用也是安全的故在氧疗中应注意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要求吸氧浓度不超过50%,PaO2能达到60mmHg即可附:氧气筒给氧法操作方法附:氧气筒给氧法操作方法项项 目目氧气筒给氧法操作内容氧气筒给氧法操作内容评评 估估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患者病情及吸氧流量2、患者评估与准备:(1)全身情况:评估意识与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缺氧原因、程度等。(2)局部情况:评估皮肤粘膜颜色,有无鼻扇及三凹征、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变化。(3)心里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合作,说明吸氧的必要性和作用(语言通俗)。(4)健康知识:对本疾病、本操作作用的认知程度。3、环境与用物评估:(1)评估病房内有无火源及易燃品。(2)评估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是否挂有氧四防标志。4、操作者自身评估与准备:着装(工作服、帽、鞋、胸牌),洗手计计 划划1、预期目标 (1)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2)患者皮肤颜色改善成正常 (3)患者呼吸改善成正常2、用物评估与准备(1)用物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氧气表、流量表)湿化瓶(内盛有1/31/2纯化水并用纱布遮盖)、有盖方盘内盛(氧气导管、通气管、玻璃接头、鼻导管、无菌纱布)、50的酒精、小药杯内盛凉开水、弯盘、胶布、棉签、输氧卡、安全别针、手表、笔(2)检查用物是否完好、齐全。项项 目目氧气筒给氧法操作内容氧气筒给氧法操作内容实实 施施(一)装表1、打开氧气筒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冲气门上灰尘。接氧气表并旋紧2、连接通气管、湿化瓶、橡胶管。关小开关,开总开关,开小开关。3、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二)给氧1、用物带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再次评估环境。2、用湿棉签清洁上氧侧鼻孔并检查鼻中隔有无异常、鼻腔有无异物。3、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湿化并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4、比量插入长度(成人约鼻尖到耳垂的2/3长,小儿鼻前庭),轻轻将鼻导管插入鼻腔至所需长度。5、如无呛咳即固定。一块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另一块固定在脸颊6、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将输氧卡挂于氧气筒上。7、整理床单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用氧的注意事项。8、经常巡视患者缺氧症状是否改善,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神志。(三)停氧对床号、姓名,与患者交流,(口述停氧指征面色红润,无发绀,呼吸平稳)。松开别针,松开面颊部胶布,手持纱布拔出鼻导管并擦净鼻部分离鼻导管,关总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酒精去胶布痕迹,纱布擦净,记录停氧时间。取下氧气导管,取下流量表,分离湿化瓶。进行健康教育(针对疾病进行,以预防和保健知识为主)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按规定处理,洗手。项项 目目氧气筒给氧法操作内容氧气筒给氧法操作内容评 价1.关心病人、解释得当、沟通有效、患者满意2.装表迅速,无漏气、急救意识强3.操作熟练、动作规范、按时完成操作(从实施到记录停氧时间,时间5分钟)4.流量准确,患者缺氧症状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