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737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DF 页数:108 大小:14.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学概论城市化盟城市生态系统 1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1.1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同(囊y)是非农业人口为居民主体,以 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 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 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曹 地域综畲体人类翔会与地域空间的高度结合体一I ere is a constant renewal of material and energy in the landscape,in natural cycles and in one-way transformations and vement.Settlements and land use have to

2、 some extent been adapted to meet natures conditions.But the increasing isity of settlements,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hanges in our life style greatly affect these processes,resulting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城市的形成(三次社会分工与私有救1第一次:畜牧业与农业分离一聚落(城市胚胎)第二次:农业与手鼬分离一产生聚落中心 第*次:手鼬与商亚分离一“市”(集)形成2私有制产

3、生一聚落争斗防卫一“城”(镇)形成城市的发展自然条件:大河冲积平原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多狎破自然束缚向外扩张拓展城市化景观现代农业景观 1950-传统农业景观 1800-1950历史乡村景观 1100-1800铁器时代末期景观 约公元前1000新石器及青铜时代 景观原始自然景观自然一人工城市景观发展变迁过程,3 1心6培电力阳由m山 and churdThe rapid uplift of the land along the coa$t of Norrlaiwl,80-90 c(n in 100 yc3irs5 made it necessary to move ports down to

4、deeper uatcr.l hf increasing draught of modern ships has speetled up ihis process.海岸地面抬升(1cm/a)促使港口向河流下游深水处迁移,船只吨 位(吃水深度)的增加亦加速了该过程一港口城市形成1.2城市化与城市问题tSRdib疆zwfc)通常是指农业人口转 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表现为:空间上城市规模的扩大 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 质量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市人口增长:(以前)自然一(目前)机市井集镇 7 老工业区 T 新工业区孤立农家T城市化发展过程The street network re

5、veals the stages in a towns development.Railways affected settlement patterns.Railway towns became the new built-up areas of industrial society.The road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en adapted to meet traffic needs and new types of vehicles.交通线形式对不同城市景观类型形成的影响1994I II I城镇用地果园稻田湿地灌草地圳的地用化 深市土利变欧洲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画

6、题: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带来了一系列的 城市问题。当城市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势必造成城市用 地紧张、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基础设施 滞后、环境污染、生态条件恶化,并导致 失业率增加和犯罪率上升等二系列现代城得 市社会弊病。2城市生态系统2.1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系统基本结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 其中城市社会经济子系统 涉及到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诸方H,主要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系统制成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生产系统物质 非物质流通系统消费系统 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农 业建筑业科学 教育 文化财政 金融 物资生活服务物质供应能

7、源产业新闻 出版交通商业 外贸医药卫生矿 业印刷2.1城市社会经济系统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般是先物质后精神:物质生产部门的结构和布局与城市经济发展、城 市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活等关系密切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和消费系统的完善,随现代 化工业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 而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服务的追求多样化而发展2.1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水源、自来水输水管网、闻水系统及污水处理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城市煤包热力及输配管网、电力输配网邮电通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安全防御:防洪.消防.抗震.控制地面沉降2.1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 分,为城市的

8、生产、流通、消费和国民经济服 务,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效益,是 城市生产与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基本保证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与人体生理机能比拟城市基础 设施体系r-能与作用一相当于人体 生理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立城市整体与延 伸的分支体系构架,疏导人流车流物流骨胳支撑体液循环给排水系统供给用水,处理废水摄食,消化,过滤,排泄能源供应系统(供电,供热,供气)产生能源组织能源流通环境卫生系统处理回收废物流呼吸和美容 装饰园林绿地系统净化生态环境,美化景观邮电通讯系统传输和交换信息感觉和神经 控制反应城市防灾系统(防洪,消防,抗震,控制沉降)防止自

9、然和人为灾 害防护和免疫2.1城市社会经济系统我国的城市化往往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增长速度选快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基础设施水平与西 方国家相比,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如:城市供水紧张国匕方城市几乎全部缺水,日缺水 达15xl06t以上;排水设施落后,97%的污水未经 处理排入江河,造成水体污染 城市道路短缺,交通拥挤:地铁线路尤其匮乏 城市居民住房紧张:人均不足10m2 城市绿化覆盖率低:许多城市未达国家标准2.2城市人口A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城市人口类型增加型:人口向该城市集中,城市规模在扩大减少型: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城市吸引力下降静止型:人口相对保持稳定,城市活力后劲不心2.2城市人口人口的

10、自然结构蜃结构:是否均衡,决定着城市内部人口再生产 过程的变动方向国龄结构:部分地决定着城市人口群体再生产的速 度,决定着能够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力数量,影响着 对社会生活消费物品的需求量基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的先天素质情况,如发育 属于正常还是畸形,有否残疾,比例多少等女性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西安市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资料截止于1998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第四次人口普第三次人口普第二次人口普项目查结果(1 990)查结果(1 982)查结果(1 964)总人口(%)总人口(%)总人口(%)(万人)(万人)(万人)人口1 082.01 00.0923.01

11、 00.0759.01 00.0满周岁儿1 4.31.321 7.51.9026.83.54龄前儿里96.48.9167.07.301 32.9 6岁)17.49年 1童岁儿4)1 07.49.931 2 1.613.181 55.420.46年209.01 9.32228.424.75119.41 5.72525罗)源4岁)8 1.47.5279.58.1635.44.66(男 18 2分育龄妇女304.728.16274.029.691 64.02 1.59(15499)动力合计71 7.566.31606.565.71369.948.69(1650)岁)387.935.863 1 5.4

12、34.181 98.426.12(1654岁)329.630.4629 1.03 1.5317 1.522.576 05 51 36.01 2.5796.362.28.20以上老人10.442.2城市人口北京市1990,1982和1964年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不满周岁的乳儿、学龄前儿童和少年儿童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的9嚼鲁雄,计划生育工 作取得的显著成果青年、兵源和育龄妇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982年年分别增长9.03%,3.95%和84:50勺和60勺生育高峰的结果;1 分别回落5.43%,0.64%和 13%:人口均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2.2城市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8叁 窜6倒

13、较有大幅度的增长(高出17%),酬(|98型 比重达到66.3%,显示出男女劳动力资源非常富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9g*83年加6喻 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 提高,医疗保健靓发展,人Q寿命有所蛭长t 同时也提示我H:品京市人幽开始出现老龄管 迹象2.2城市人口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结构,卜该地区人口负荷量 的变化、劳动力资源余缺程度、被抚养人口的增 减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 经济发展因素指标,也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规划各类(针对不同年龄人口的)服务设施佼口托儿 所、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养老院等)的重要依 据2.2城市人口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人口的社会分布、职业构成、民族组成等

14、。可被分为三大类:基本人口:工矿交通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在册人员,对城市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解人E:指为本地区服务的企业单位、又塾医疗和商皿单位的在册人员 V;亍3力 _-L-I I 力15彳F八I:未成年、未参加工作和丧失劳动能2.2城市人口城市规划部门一般将人m比例控制在 基本人口:30%40%服务人口:12%20%被抚养人口:45%50%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九大部类,又可将城市人口分为:生产性劳动人口:工业职工、基本建设职工、农 林水职工、交通邮电职工非生产性劳动人口:商业服务系统职工、城市公 用事业职工、科教、文化、卫生部门职工、金 融部门他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职

15、II亨动人q除上述两类外不从事社弊动人口 城市劳动人口幽瓦一般施忐在箜%60%鑫人国度一单位面积空间内生存容纳的居民人m数,是区分城市大、中、小等级的主要依据城市人口密度也说明区域的拥挤程度,间接地反映 着城市的环境质量人口密度大是我国城市人口的一大特点:如北京市1995年底目达1 25L1麴人,平均745人/km2,其省城 区人口密度超过15 000人/knPM人口密度相关的问题是城市人均用地状况:英国每人大于100m?美国每人大于150m2俄罗斯每人大于200m2我国1985年全国城市用地为每人7 3m2,上海每人 仅为26m2我国城市在用地的比例上,工普用地偏大,生活用 地偏紧2.2城市

16、人口针对人口密度的高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利弊,存在 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i一派认为:传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学观点表明:人口密度增加将加重人的生理和精神压力,降低生 活水平,恶化环境质量,使犯罪率上升等2另一派提出:适当增加人口密度,将有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减少运输量,节约能源,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这里牵涉到一个适度人口睁的问题:固然人口密度增加,有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 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然而过高 的人口密度,必然造成人的生理和精神负担加 重,从而使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甚至 罹患疾病,到头来仍然会使城市背上沉重的经 济包袱有关城市合理将

17、密度问题,将在后面章篆J城市规模与城市资源和环境容量关系继续讨论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形成的网络,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集中 的较大场所,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 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空间地域综 合体该空n地域综合体是目然实体和莎等 经济和科学文化实体的有机统一:占有一定空间,有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 物组成等要素 要素间存在物质一能量代谢、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以及物质供应(输入)和废物处理(输出)要素间相互作用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因而可将城市看成是一个(马世俊等,1984):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在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种

18、自然及物理组分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和代谢过程是城市生存 发展的活力和命脉 每个人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观念是城市演替与 进化的动力泵2.3城南生态系统的特版严格地讲,城市只是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是当 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非一个完整的、自我 稳定的、典型的生态系统:1)城市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大都来自周围其它生 态系统,城市之状况如何往往取决于外部条件 2)城市同时也具有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如组 成城市的生物成分,除人类外,还有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能够进行初级生产和次级弊具有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功能2.3城南生态系统的特点上述类似或不似典型生态系统的方面,因人类 的参与而发生大小

19、不等的变化。然而不管怎样,城市目其周围的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间存在着 各种联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将 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其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系统内部的动态调控,不仅有益于城市本身的规划与管理,也有利于处理和由调城市与芦周围地区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一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然系统: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雨露、植被、土壤、动物等 自然景观要素 经苏系统: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的各个 环节,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贸 易、金融、建筑、通讯、科技等 社会系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诸方面,如 衣、

20、食、住、旅、医等和人们的修理状态,以及文化、艺术、宗教、法律等上层建筑态系 城市居民生物系统V 家养生物1 野生生物城市生态系统y”人工物质系统 非生物系统 1 环境资源系统、能源系统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的空间排布形式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胃力结沟劳动力-劳动人口中不同职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反映城市的经济特点和主要职能J智力具有一定专股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部分,能反映城市的文化水平弼现代他 程度,并往往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前景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营养结构:为一特殊的倒三角形(见下页图)(a)自然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

21、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在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研究中,最能反映系统内 部运动规律的关键因素有:城市人口变动城市经济活动城市土地利悒一对之研究尤其重要,因为它是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规模与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空间 结构状况的实际反映噬市生态系统辖点I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A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多层次的系统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身 兼数任:生产者、消费者、主宰者城市生态系统是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

22、多层次的复杂系统2.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上述城市生态系统特点表明:与周围其它生态系统高速而大量的能流和物流交 换,主要并必须靠人类活动来进行协调,使之趋于 相对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完善城市生产和生活环 境,满足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正是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这种非独立性(对其它 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使城市生态系统显得特别脆、弱,传统生态意义上的自我调节能力极且七三、2.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组织社会生产,方便居民生活1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原生一次生一有用一最终自然界一加工转化,便于输送或贮存-做功利用 f转移至产品中或投入到使用中环境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特

23、征的关系比较城市生态系统能流的基本过程2.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的性质1)遵循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在流动中不断有损 耗,不能构成循环(单向性);2)能流的特点体现在物质流中:除部分热损耗由辐射传输外,其余的能量均由物质携带。但是能量在流过每二个能级时,并律”(10%law)所谓的1 百分之十2.4城丽生态系统的前能城市能源的利用率和利用形式直接影响着城市 的污染状况,但城市能源利用政策既不能走所谓“多多亦善”论的道路,也不必刻求“零增长55论的效果“多多亦善”论一发展城乡经济必须相应增加体外能量投入,愈多愈好,形成所谓规模效应“零增长”论一能量消耗的指数增长昌造成严重生 态破坏,决不能

24、再持续下去,否则会导致人类的-毁灭,故必须把能量消耗严格限制在现有水平2.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Conmisnts:两者均过于极端化,其实在这两者之间有一条更合理的道路:加快能源结构改造,积极开发无污染和商业储值 更大的新能源,开发并合理利用能够提高能效的 新技术 这样,人类就有可能在不是无限增加人均能量消耗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使 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不断三二 改善 一24城葡生态系统的前能2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可从资源货物流、人口流等方面分析:人口流:城市人口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常住人口流:出生/死亡迁入/迁出规则或不规贝倏市内流动:合理的城邨明“以使居民

25、的上下班时间缩短,也含使活感到方便城区道路网规划-wrtxW.OI.、汽赳同山门口71ny-2一X7W 一*.;.信息MBS)就是指消息,是 对某一事物不确定性的度量,或者说指对某事物知道和了解的程度。一个事物越复杂,它其 中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要想了解该事物,就需 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信息虽看形,但却有价 信息具有胃个作用:.传递知识:通过发布消息、宣传广播输出 数据、图象、指令、信号等,可以传递和散 播知识,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传递情报:战争时代的军事情报,和平时代的 政治、经济和科技情报,都要依靠灵通的信 息传递。掌握了情报,往往就会在竞争中居 于有利地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信息出时间,出效

26、率。据 国外资料报道,交通部门采用调度通讯,可使 运输能力提高50%以上;基建部门利用电信 指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5%以上。日本有 人计算,靠电话及电报传真进行业务联系向 节约交通能源60%(城市的信息功能(反映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具有完善的新闻传播网络系统,可在广阔范 围内高速、高容、及时传播信息 具有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能以信息系统 连接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和 环节,高效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输入分散的专序信息,输出经加工浓缩的有 序信晶 对舌政治、文化、科学、搦薛沁 城市,这一功能尤其重要:输蒯舞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1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城市自然一社会一经济

27、复合生态系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自身保持相 对稳定有序的一种状态;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协调 各个组成部分比例结构合理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均衡,功能得到正常发挥 各经济部门有计期按比例发展 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从定义出发,可以想像,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自 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Io这是因为 城市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周围腹地支持供养 城市为高度开放系统,与自然有物能交流,资源 来自自然,向自然排放污染物,发展最终决定于 自然容量 内部组分之间关系错综复杂2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网与调控2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1)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水,土地)土地资源前已述及,我国城市与世界其他

28、国家城市相比,人 均用地面积偏小。就本国来说,也有差异:我国不同规模城市人均占地情况人均占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m2/A I 60 90 120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大城市的用地按1。4 人/km2或1人/100m2的标准来规划,比较实际,也 比较合理。据此,我国制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大城市拥有雄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优势,专业门类 齐全,忸作条件好;并具有科学文化发达,交通便利 等优势,因此经济效益较高然而城市规模过大,招会受到供水、能源、交通、环境等许多因素的限制,当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城市各部门就会运转不灵,效率下降城市规模的控制,主要是人口和土地利用规模的控 制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

29、和技术发展水平,城市的 最佳规模以不超过50万人口为宜,占地约50km今 城市直径为7 8km,职工上下班交通,无论是骑 自行车,还是乘公交车,耗时一般不超过半小 时。若人口再增加,占地面积势必过大,不仅需加密交通网,污染问题也会变得严重如果城市回积过山公共设施不易羲彳知之 厚难以协作,投资建设的绽济效益比较低;城同 本身的发展亦受到限制城市目地作为各项程建设的基础,对其质量一般有 以下几点要求:地形较平坦,一般情况下坡度应小于10。;具有一定的承载力,通常不小于1000g/cm2或 100kg/m2;不易受洪水淹没,排水较畅通,地下水埋深应大 于 Im.淡水资源淡水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生产不

30、可缺少的重 要资源,水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原材料,还是传 递物质和能量的载体。如洗涤用水是污染物的 载体,发电和冶金用冷却水是余热(能量)的载体 o每发1000kW.h电、炼It钢、造It纸,大约都需 要200t水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仅就生活用水而富型人 均用水300L/d计算,100万人每年需要锣1X1(R 水我国大城市人均用水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世界几个主要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量(1980%)人均生活L/(Ad)150 286巴黎东京莫斯科320 341 440我国是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淡水资源的人均拥 有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北方城市缺水是普遍现 象。许多北方和沿海城市,水源不足已成为限

31、制城 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 理过程中,必须周密地考虑城市人口与淡水资源之 间的平衡,合理分配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并要注 意节约用水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关键药方是什么?合理制定水价2.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2)城市容量城市容量一在一定自然背景基础、生产力技术水平 和生产条件下,城市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对于一个未城市化的原始地区,其人口容量主要取 决于自然条件,人口容量相对很小。随着人类社会 和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 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口容量随之增强2 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由此可见,城市容量一般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的

32、自然条件下 所能提供的水、土资源和对污染物的自净消纳 能力不同,限制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城市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能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一般随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增大;城市生态环境可通过追加资金投入和加强管理得到改 善,从而使城市的容量得以扩大 一2.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般认为,城市容量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方面:城市生产发展人口容量:城市容纳劳动力人口 的最大数量 城市生活条件人口容量:住房、市内交通、供 水、供电、商业网点、学校、医院、文化娱乐 设施等综合起来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 城市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城市提供物质、能 量和消纳、处理生活及型垃圾的能力一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归调控3)城市生态

33、平衡的标志就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度有序:生态协调,经济 发展,社会安定。表现为城市个效益达到最佳,城市各子系统间协 调有序,比例适当:居民消费需求、经济发展需求与自然环境 道我补偿能力之间的平衡人口数量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平衡 生产发展与生活消费之间的平衡2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科与调控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不同于城市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 平多以货币和实物的数量来反映。生活水平是生 活质量的基础旦是单纯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 并不能全面反映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还包括以心理上的满足与满意程度为准 则的感觉评价 一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归调控城市生活质量的(8字)目标:M:生活、居住、工作、

34、休息的满足与满意M:居民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时间和空 间上得到合理分配的水平和质量:物质、精神、社会政治生活之间的有序,人与人(社会)、人与物(自然)之间的融洽;城市 结构与功能,自然与人文景观美之间的和谐康乐:居民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发展,涉及医 疗保健、文化享受、旅游休憩和社会安全感等=嗯2.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可以参照如下表达式:4一对某一生活领域,的满意指数尸一因素的实际状态s-因素的期望状态叫一权重生活质量的表达式可由下式得出:1,2,为生活领域的维数0=/1+,2+/2.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衡量生活质量也可以用生态环境适宜度来表示生态环境适宜度一城市生

35、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 延续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与人类对这些条件需求 之比的总合。这些条件包括人营密度指数、人 类活动强度指数、物质生活指数、居住指数、教育服务指数、医疗服务指数、交通便利指 数、环境污染指数、安全指数等如这些单项因素的适宜度用S1(也S2(机,Sn(t)表示,则有维矢量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归调控显然,各种因素对人类生存和延续所产去的影晌是 不同的,即权重不一样,由此定义适宜底指数为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归调控n。=式中,qT,的栈i=里,7T日nZg=i李自珍和陈维东(19;用 18个百万以上人口 大城市的适宜度指数进行调查,得出如下有意思的结果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适宜度指

36、数城市 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 适宜度指数60.581万蒜刀际厂27.65 56.47 61.18城市 兰州青岛鞍山哈尔滨重庆南京适宜度指数 52.35 47.68 40.59 52.94|37.06 82.94城市 济南西安成都长春太原大连适宜度指数 47.65 47.65 51.18 90.58 45.29 67.06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3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1)调控的原则彷调共生原则:节约和合理配置资源 循环再生原则:废物利用,污染净化 持续自生原则:保障供给,决策正确2)调控的途径 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能源,物质,景观等 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发挥比较优势潜力 生态意识的普

37、及与提高:生态哲学与伦理学215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归调控3)走向生态城)一高效、和谐的理想人类居住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物质、能量高效利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生态城标准:(天人合一)地尽其能一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共存共荣MEM-电自发的人走向自为的人创造力得到 充分发挥,身心健康得到有力保障3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由城市的发展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 后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的 一切客观存在问题,称为环境问题。3|1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 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六自污汾 人力7匚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 污

38、染物,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 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 活、工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建筑物 及设备财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破 坏性恶劣影响。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从产生来源 看,主要有三种: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 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各种类型的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以及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中含 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 等污染物。A随着工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大气污染 日益加剧,造成的各种损失十分惊人。大 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恶性事件,最有名 的有缪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帕莎利 卡事件、伦敦事件、博帕布尔事传习癖 由汽车废气产生的

39、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等。A根据日本的调查,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经 济损失,札幌市1965年为16亿日元左右,大贩市1966年约120亿日元,每个家庭损失 不少于14,060日元;川崎市1967年损失约 17亿日元,每个家庭损失约6941日元,普 通小商店损失为8642日元。A我国现有城市中,大气中等污染的有22 个,严重污染的18个。以降尘为例,国家 规定标准为每月每牛方千来6 8越,而据 几个主要城市工业区测定,分别达到现1多 吨、500多吨,有的甚至高达1000多吨,超 过排放准标如倍到TOO多倍/一已污染指外来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 途的程度。水污染的来源很多夕城市工业废液

40、和居民生活废 水是最重要的来源。目前,我国工业废液每天排 放7000多万吨,大部分都未经处理,任意排放,使水源质地受到严重的破坏。据44个城市的地下 水质调查,其中有41个城市受到污染。目前,不 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水污染都十分严重。造 成水污染的原因与生齐和生活大量用水有关。如 用水较多的造纸、纺织、化学等工业都是最大的 污染源。A污染水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腐蚀管 道,破坏城市内部娱乐用水域。还有些看 机污染物,会展永体营养化,造成汞中溶 解氧缺乏,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物的星 存。生活用水因城市生活现代化已大大增 加。家庭耗水量,每天每人约3 00升,大部 分为浴室、冲洗厕所、冲洗汽车用

41、水。这 种未经处理、含有大量细菌和需氧污染物 的星活污水,成为流经世界上一些大城市 河流变黑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A是指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以及损 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当噪声成为城市环境 中的普遍问题时,就构成了噪声污染。城 市环境噪声源主要耒自交通运输、工业星 产、建筑施工和社会展动。A交通噪声主要来自各种机动车辆,它是各种环境噪 声中最严重的一种。国外一些调查袤明,80-90%的噪声来自汽车。对上海市区进行的调查测试表 明,交通噪声35九 住宅区占26%,工厂占17%,其 它占22%。据测试,重型车辆的噪声约在89 92分 贝,轻型车辆噪声约在82 85分贝。随着城市交通 车褊的增加夕报

42、市交通噪声也将感来越严重。输此噪 运。会 和大社一二 械很的声 机扰生噪 筑干等 建的而校 种民活学 各居生、夕围庭场 间周家若A 期对和、匚夕动站 施声活车 路噪会、造工社所 和施由场 建的在乐 修生存娱 屋产迅如 房辆,外声垃圾污染垃圾污染是指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 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等废弃物 急剧增加而未得到及时处理,达到危害人体健康 和环境的程度。A城市垃圾包括炉渣、粉煤灰、生活垃圾中的纸 类、塑料、食品等,以及建筑固体废弃物,如灰 土、砖京等。A据估计,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亿吨垃圾,其中美国 约4 5亿吨,日本约3亿吨。我国约6000多万吨,并且以每年10%的速

43、度递增。皴国垃圾无害处理率 低,1987年全国仅宥城市垃圾粪便处理厂23座,处理能力为每年27万吨,处理率仅有L 69%。另外 尚有15%垃圾不能及时清运,清运到郊外又污染了 农丹。城市堆积如山的废弃物夕不及占用土函)而且还含各种宥毒物质和各种腐蚀性酸,长期无 法降解的宥机材料及重金属,对地下水源、饮用 水和耕地都造成污染,更严重的是危害了人体健 康。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垃圾污染问题*果垃 圾有增无减,人类几乎是向地球环境宣战最终 也是向人类自己的财富遗产宣战.3.2H可城市环野护面强的胃眄题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加剧城市的环境压力中国城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且长

44、期 以来延续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 粗放式增长模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 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都给 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 力,一些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保 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邑2、城市环境现状和改善的进度尚不能满足公众的 要求目前,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颗 粒物,根据2004年500个“城考”城市的统计结果,有290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环境空气 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宥119个城市超过 三级标准;宥50个城市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率低于50%,一部分城市的饮用水水源水质尚达不 到林准

45、;垃圾围破、机动车污染、噪声扰民、扬 尘污染、油烟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居民 环境投诉最多的问题,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适 质量。_ _ 3、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留难支撑城市的国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根据2004 年“城考”的500个城市的统计结果,全国城市生活 污水处理率平均仅为32.33%,有193个城市的生活 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平均为57.76%,有160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为零。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特 指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率)平均为60.44%,有155个 城市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为零。A 4、出现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一是城

46、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 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 调发展。二是机动车污染问题严峻。中国已经成 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4 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万辆。三是城市生态失衡 问题加重,出现城市热岛,城市荒漠”等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 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3 3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K以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制定城 市k展规划 一是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与乡 村的协调发展;二是调整城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7、发展循环经济;三是 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实现 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四是把、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畛和城市、交通作为首要的规划目标A 2、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 平,积极推进市场化运行机制。A加大环境投入,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 设和运营水平。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的同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 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投 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 务专业化。A3、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环境生态保护战 略A统筹城乡污染防治工作,防止将城区内污 染转嫁到城市周边地区,走城市建设与生 态建设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 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OA 4、继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A增加污染排放强度和资源生态效率、促进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增加与群 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和群众的满意 度的内容,增加强化环保统一监督管理、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的内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人员管理/培训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