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二册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年级:姓名:- 7 -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的是()A.采集狩猎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后工业社会2.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后工业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答案:1.A2
2、.B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然而,甘肃省民勤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石羊河上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县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县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据此完成35题。3.庄子的思想体现了()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定胜天论思想D.人地协调论思想4.民勤县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气候变暖C.旱涝灾害D.水土流失5.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科学调配流域上下游水
3、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调整用地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打坝淤地,增加土地面积A.B.C.D.答案:3.D4.A5.A解析:第3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人地协调论思想。第4题,民勤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气候变暖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因降水少,几乎没有涝灾,水土流失现象很少。第5题,甘肃省民勤县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河流上游用水增加,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绿洲消失。因此应科学调配流域上下游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用地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全面恢复荒漠植被”说法错误;
4、打坝淤地属于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67题。6.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7.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A.B.C.D.答案:6.C7.A解析:第6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
5、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第7题,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与汽车需求量有关,与燃料的种类关系不大。8.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增加环保投入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A.B.C.D.(3)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可持续、可持续。(4)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列举两例)答案:(1)人口
6、压力巨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2)B(3)经济生态社会(4)答案合理即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AB阶段环境污染水平快速上升,GDP快速增长,说明进入了工业社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第(2)题,从图中看B点后,污染水平下降,原因是增加环境投入、科学技术进步,排污量减少、产业结构调整,污染较大的重化工业比重下降;工业发展速度没有减慢,城镇化水平提高与污染水平下降没有因果关系。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进入C阶段后,人地
7、关系协调发展,应实现了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第(4)题,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浪费;节约用水、用电等。选考素养提升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采集狩猎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后工业文明时代2.在后工业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下降B.科技的进步C.环境质量的改善D.资源质量的提高答案:1.A2.B解析:第1题,采集狩猎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
8、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人类主要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其他文明皆不是被动适应,有主动改造的特点。第2题,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手段、方法等方面有很大提升,使人们利用资源的潜力变大;原来不能利用的一些资源现在可以使用,因此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读图可知,人口数量并没有下降,环境质量改善与资源潜力没直接联系;资源质量提高,还是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
9、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产生大量废物,污染环境。据此完成35题。3.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A.沙尘暴加剧B.农药污染C.臭氧层空洞D.破坏性地震4.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特点的是()A.黄河出现凌汛B.围湖造田,增产粮食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5.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B.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C.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牧童经济”D.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不可避免答案:3.D4.B5.C解析:第3题
10、,“牧童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地、迅速地消耗自然资源,把地球看成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累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它表现为追求高生产量和高消费量;破坏性地震是由地壳内部运动引起的。第4题,南水北调有利于发展生产,并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发展,与“牧童经济”不同。黄河出现凌汛是自然现象。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护环境的做法。靠围湖造田增产粮食是大量消耗资源增产的做法,与“牧童经济”接近。第5题,“牧童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也会出现;发展经济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牧童经济”;“牧童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环保
11、的产物,可以避免。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农业模式图。(1)简述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生态意义。(2)有人建议将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到东北的辽宁盘锦市,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答案:(1)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有效减少农田污染;水稻等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沼气为当地农民提供清洁能源。(2)可行。理由:盘锦
12、冬季降水少,光照充足;盘锦农业种植面积广,秸秆供应充足;盘锦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销售。不可行。理由:盘锦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且冬季寒冷,不利于沼气发酵,沼气供应不稳定。解析:第(1)题,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采用“大棚沼气猪菜”的模式,做太阳能温室,将粪便等制成沼气,用沼渣做有机肥料,是一种生态农业,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沼液除虫、沼渣追肥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有效减少农田污染;使水稻等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沼气照明等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清洁能源。第(2)题为开放性题目,立场与理由一致即可。选择可行则从盘锦冬季光照充足、制沼发酵原料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选择不可行则从盘锦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不利于沼气发酵,沼气供应不稳定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