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_阮吉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2710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_阮吉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_阮吉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_阮吉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_阮吉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_阮吉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 年 1 月总第 348 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案研究收稿日期:20220303;修回日期:20220328作者简介:阮吉利(2000),女,浙江绍兴人,在读本科,主要从事经济统计学研究,E-mail:。通信作者:郝立丽(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L。阮吉利,李洪轩,邱科悦,郝立丽摘要:本文先依据“天问一号”着陆的有关数据,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建立着陆器的运动模型方程;再借助蒙特卡罗模型和遗传算法,分别基于耗时最短、燃耗最优的目标,设计着陆的控制策略。根据“天问一号”着陆的真实值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匹配度

2、检验,结果表明:运动模型结果与真实值数据的误差较小,说明该运动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以使其广泛应用于人类对其他星球的进一步探测,为宇宙探测计划提供参考性技术。关键词: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着陆;动力学模型;最优化模型;蒙特卡洛方法;遗传算法中图分类号:P185.3;O411.3;TP391.9;V411.8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23.01.02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文章编号:1674-9146(2023)0102105“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 2021 年 5 月中旬在火星乌托邦平原上顺利着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

3、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之后,“祝融号”火星车将对着陆点依次执行全球成像、自我检查、脱离着陆平台和巡逻检测等工作1。“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是我国航天事业特别是行星探测领域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同时也表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着陆火星的国家。本文收集关于火星探测器的信息资料,就“天问一号”的着陆过程建立模型,基于时间最短、能耗最少的原则,对操控方案进行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操控方案进行检验。1“天问一号”着陆过程耗时最短控制策略分析1.1“天问一号”落火过程分析搜集相关信息后,本文将“天问一号”着陆过程简化为以下 5 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器分离段。探测器于火星停泊轨道上运动,寻觅到合适的着陆时机后通过

4、发动机点火减速降轨。降低到一定高度后,探测器分离为环绕器与着陆器,着陆器向火星坠落;环绕器则在分离半小时后点火加速升轨,返回停泊轨道。第二阶段:气动减速段。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速度大幅减小。第三阶段:伞系减速段。着陆器打开降落伞,由于降落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空气阻力大,能有效减小着陆器的速度。第四阶段:动力减速段。探测器通过发动机点火的方式进一步减小了速度。第五阶段: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段。在高度降为 100 m 时,探测器的速度基本降到 0。探测器悬停避障,寻找最安全的着陆地点,最后通过 4 个着陆腿的缓冲作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1.2模型建立为设计控制方案使得着陆的时

5、间最短,主要控制 3 个环节:环绕器与着陆器分离;打开阻尼伞的时机;发动机点火的时机。3个环节息息相关,必须综合决策。查阅资料可得:近火点高度 Hc=280km;远火点高度 Hf=59000 km;火星平均半径 R=3397km;轨道为椭圆。决定着陆前,探测器将环绕火星运动。1.2.1环绕器与着陆器的两器分离段设探测器在距离火星 h1时进行减速降轨,根据近火点高度 Hc和远火点高度 Hf可得 280 kmh159 000 km。探测器在发现合适的着陆时间后,通过发动机喷气减速。为了简化问题的分析,假设这一减速过程所需时间可忽略不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F万=mg,火星重力加速度为 g=GMR。其

6、中 m 为“天问一号”在各个阶段的质量;M 为火星质量;G 为引力常量。但由于探测器距离火星的高度相对于火星半径不可忽略,则探测器在距离火星 h1处的火星重力加速度为g=gR2(R+h1)2(1)创 新 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021-SCI-TECH INNOVATION&PRODUCTIVITYNo.1 Jan.2023,Total No.348为方便计算,本文取 g为降轨时探测器所处高度重力加速度与到达火星大气时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即g=gR2(R+h1)2+gR2(R+h2)22(2)式中:h2为火星大气层距离火星地面的高度。探测器沿着切线方向具有初速度,且该速度小

7、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而在靠近的过程中,探测器将分离为环绕器与着陆器,环绕器通过加速升轨,不影响着陆器的运动。综上,可将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前的运动视为平抛运动。根据动能与势能的转换公式,动能为E=12mv02=mgh=mghR2(R+h1)2+mghR2(R+h2)22(3)式中:v0为垂直火星方向上探测器的速度;h=h1-h2。从而推出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时,探测器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0=2gh=ghR2(R+h1)2+ghR2(R+h2)2(4)探测器降轨到进入火星大气耗时 t0为t0=2hg=4hgR2(R+h1)2+gR2(R+h2)2(5)1.2.2气动减速段和伞系减速段进入火星大气后

8、,“天问一号”主要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高度对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取重力加速度g=3.71 m/s2;着陆器所受重力即为 G1=mg。根据空气阻力计算公式 F=CSV2(其中 C为空气阻力系数;为空气密度;S 为物体迎风面积;V 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可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 V、空气阻力系数 C、空气密度 等有关。由于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 V2呈线性关系,因此竖直方向上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后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着陆器打开阻尼伞。迎风面积增大,从而使得着陆器受到的空气阻力增大,“天问一号”进一步减速。一方面着陆器到达火星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另一方面

9、却要求着陆器接近火星地面的速度不能过快,二者形成矛盾。设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经过时间 t1打开阻尼伞,伞降时间 t2后进入动力减速段。为得到着陆器在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中,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本文做了如下尝试。下面为便于公式的书写,令 k=12CS,则空气阻力 F=kv2。在气动减速段,着陆器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与空气阻力的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 mg-kv2=ma,可得出mgkdxdt()2=md2xdt2(6)通过一定的转化,可将该方程式(6)转化为黎卡提方程2,从而解得x(t)=v0tmln coshgkm()t()k(7)v(t)=v0dxdt=v

10、0mgk tanhgkm()t(8)由于着陆器长、宽各约 4 m,底盘是圆形3,因此迎风面积 S1约为 12.56 m2;火星大气的空气密度 为 0.015 8 kg/m34;空气阻力系数 C 为 1.5。因此,上文设定的 k1=12CS1=0.149。在气动减速段,着陆器进入火星时的初速度即为两器分离段的末速度。经过时间 t1后,着陆器的速度为v1=ghR2(R+h1)2+ghR2(R+h2)2-mgk1 tanhgk1mt1()(9)着陆器的运动路程为x1=t1ghR2(R+h1)2+ghR2(R+h2)2-mln coshgk1m t1()()k1(10)与气动减速段类似,在伞系减速段,

11、着陆器同样做变加速运动,主要区别在于伞系减速段中着陆器展开的降落伞增加了着陆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 k 值发生了改变。此时,降落伞面积 S2为 300 m2,与 C 保持不变,计算得 k2=12CS2=2.830。同理,这一阶段(伞系减速段)的初速度为上一阶段(气动减速段)的末速度,经过时间 t2后,着陆器的速度为v2=ghR2(R+h1)2+ghR2(R+h2)2-mgk1 tanhgk1mt1()-mgk2 tanhgk2mt2()(11)着陆器的运动路程为x2=t1t2ghR2(R+h1)2+ghR2(R+h2)2-t2mln coshgk1mt1()()k1-创新 思 维Innovat

12、ive Thinking-022-2023 年 1 月总第 348 期mln coshgk2mt2()()k2(12)1.2.3动力减速段考虑到“天问一号”在动力减速段已经接近火星表面,且速度比前几个阶段较低,因此该阶段忽略火星大气阻力对着陆器的影响5。在动力减速段,着陆器扔掉大底和背罩,发动机点火向地面喷气,通过反推力减速,着陆器共有27 台发动机,包括 20 台 250 N、6 台 25 N 和 1 台7500N 的发动机。故着陆器的最大推力为 12650N。达到动力减速段时,着陆器的速度为 v2,其在最大推力的情况下加速度为a=Fmax-mgm(13)由于动力减速段着陆器为了悬停,末速度

13、必须为 0,因此动力减速段所用时间 t3=v2a。着陆器在动力减速段经过的位移 x3为x3=v2t312at32(14)1.3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的方程组约束条件是决策变量的非线性表达式,故利用 MATLAB 软件编程,先使用蒙特卡罗模型获得决策变量的初始值,再使用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6。目标函数为Z=min(t0+t1+t2+t3)(15)其约束条件为式中:h=h1-h2,火星半径 R=3 397 km;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 g=3.71 m/s2;k1=0.149;k2=2.830;探测器与火星的距离 h1为自变量;火星大气层高度h2=125km。不考虑燃料质量,着陆器质量m=1285

14、kg,a=Fmax-mgm=6.134 m/s2。模型求解步骤如下。1)通过蒙特卡罗模型模拟,在给定决策变量范围内生成 1 亿组随机数,从实验点中找到可行点。2)通过“打擂台”思想,从可行点中找出最小 可 行 点 x0,得 h1=5 967.365 km;t1=285.77 s;t2=74.68 s;t3=67.43 s。3)再将得到的 x0代入非线性规划模型,分别通过内点法、序列二次规划法、有效集法和信赖域反射算法 4 种算法,搜索寻求最优的决策变量。4)通过比较 4 种算法获得的最优决策变量,选取更优解。5)最终选取内点法获得的决策变量。得到h1=6135.637km;t0=2505.3s

15、;t1=263.67s;t2=73.23s;t3=64.65 s;z=2 906.85 s。即“天问一号”着陆过程的最短总时长 z 为 2 906.85 s。2“天问一号”着陆过程耗能最少控制策略分析2.1模型建立该处主要探讨在给定的着陆时间下,着陆器耗能最少的方案,故假定着陆器从降轨到进入大气的持续时间 t0、气动减速段持续时间 t1、伞系减速段持续时间 t2均为已知量。通过对探测器着陆各个阶段的研究,本文认为能量消耗的主要阶段为降轨减速段以及进入火星大气后的动力减速段。2.1.1探测器降轨减速段当探测器在火星停泊寻找到合适的着陆时机后,发动机将点火制动,减小速度以实现降轨。在该阶段中,发动

16、机点火消耗的能量等价于探测器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动能定理,该阶段着陆器消耗的能量为E1=12mv0212mvt2(17)为使能量消耗最少,vt应该尽量大;但同时 vt又应该小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否则着陆器将无法坠向火星,故取 vt=GMR=3.551 7103m/s。依据着陆器从降轨到进入大气的持续时间 t0,可知探测器降轨时的停泊轨道距离火星大气的高度h0=12gt02,g=3.71 m/s2,由此可得探测器距离火星的距离 h1=h0+h2=h0+125 m。280 kmh159 000 kmx1=t1ghR2(R+h1)2+ghR2(R+h2)2 mln coshgk1m t1()()k1

17、x2=t1t2ghR2(R+h1)2+ghR2(R+h2)2-t2mln coshgk1m t1()()k1-mln coshgk2m t2()()k2x3=v2t312at32x1+x2+x3=124 900 mt0=2hg=4hgR2(R+h1)2+gR2(R+h2)2 t3=v2av2=ghR2(R+h1)2+ghR2(R+h2)2mgk1 tanhgk1mt1()-mgk2 tanhgk2mt2()|(16)创 新 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023-SCI-TECH INNOVATION&PRODUCTIVITYNo.1 Jan.2023,Total No.348由开

18、普勒定律,任何椭圆天体轨道的中心天体一定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同时根据椭圆的定义b2=a2-c2,得出方程组为a=IIf+Hc+2R2c=Hf-Hc2b=Hf HcR2|(18)联系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列出“天问一号”在近火点和远火点的运动学方程组为GMm(a+c)2=mvf2fGMm(a-c)2=mvc2c|(19)式中:vc和 vf分别为着陆器在近火点的速度和在远火点的速度;c与 f分别为近火点和远火点的曲率半径,c=b2a,f=a2b。联立以上各式,代入参数,得近火点速度 vc=4.691 5103m/s,远火点速度vf=890.538 2 m/s。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vc

19、Hc=vf Hf(2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12vc2GMHc=12vf2GMHf(21)由此得着陆器在火星海拔 h1上的速度 v0为v0=4GMgt02+2h2GMa(22)2.1.2动力减速段着陆器在进入大气后将先后经过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以及动力减速段。根据伞系减速段的运动规律,着陆器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且该阻力的值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起初着陆器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于其重力,着陆器做减速运动。而空气阻力的值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直到与重力达成平衡,着陆器将近似做匀速运动7。由于 t0、t1为已知量,因此根据式(8)可以算出着陆器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不妨令其为 v。在伞系减

20、速到某一高度后,着陆器将通过发动机点火来实现减速。假设着陆器在距离火星地面高度为 h3时开始进行动力减速,此时速度为 v,为了进行后续的悬停避障,在距离地面高度为 100 m 时着陆器速度应减小为 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动力减速段中,发动机所做的功为E2=12mv2+mgh(23)设发动机推力为 F推(0 NF推12 650 N)。动力减速段,竖直方向上着陆器受重力以及发动机推力。因此,着陆器在动力减速段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a=F推-mgm。为满足着陆器距离地面 100 m 时悬停的条件,可得h3100=v22a(24)2.2模型求解2.2.1降轨减速段求解在探测器的降轨减速段,本文通过

21、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对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上的运动做了分析,在着陆器从降轨到进入大气的时间已知的前提下,推导出了探测器降轨时的速度。并在基于能量消耗最小化的考量下,得到了探测器降轨前后的速度,从而利用动能定理得到了降轨减速段的能量消耗。整理相关公式可得方程组为E1=12mv02-12mvt2v0=4GMgt02+2h2GMa vt=GMR=3.551 7103m/|s(25)此处取 t0为 1 000 s,解得 v0=4.396 3103m/s;E1=1.678 2107kJ。2.2.2动力减速段求解有关动力减速段所描述的问题,可由一个有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解释。因此,本文用遗传算法对

22、本问题的模型进行求解8-9。目标函数为E2=12mv2+mgh(26)其约束条件为a=F推-mgm0 NF推12 650 Nh3-100=v22a|(27)模型求解步骤如下。1)将决策变量排列为 1 个个体,初始种群由2 000 个随机产生的个体组成。2)编写适应函数,来计算个体的性能指标。3)选择出指标较好的个体留存,并遗传给下一代。4)随机将个体两两配对,并按照规定的交叉概率进行交叉。创新 思 维Innovative Thinking-024-2023 年 1 月总第 348 期5)若最大进化代数达到了 20 000,则进行最优解的输出;否则继续进行编码、评价、选择、交叉等操作。通过约束条

23、件的分析,本问题的模型确定了交叉概率为 0.6。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 v 取 90 m/s时,h的最优解为 660.21 m。此时,由于 E2=8 351.702 kJ,因此 E=E1+E2=1.679107kJ。3“天问一号”着陆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度检验探测器的着陆数据如下。1)两器分离段结束,着陆器飞行 3 h 后进入火星大气(火星大气层高度为 125 km)。2)气动减速段:着陆器在约 290 s 内,将速度从 4.8 km/s 减速到 460 m/s。3)伞系减速段:在距离火星地面 11km 左右处,探测器打开降落伞,在约 90s 内将速度由 460m/s 降至 95 m/s。4)动

24、力减速段:距离火星地面 1.5 km 左右处,探测器通过发动机进一步减速,用 80 s 左右的时间将速度减小到 3.6 m/s。5)着陆缓冲段:在距离火星表面约 100 m 时,着陆器的速度基本降为 0。前文对着陆器的着陆过程建立了运动模型。为验证与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本文代入 3 个参数值:进入火星大气时的速度(4 800 m/s)、气动减速段持续的时间(290 s)、伞系减速段持续的时间(90 s),则用于求解的方程组为x(t)=v0tmln coshgkm()t()kv(t)=v0dxdt=v0mgk tanhgkm()tx3=v2t3-12at3|2(28)解得气动减速段的位移为 10

25、3.120 1 km,伞系减速段的位移为 11.642 2 km,动力减速段的位移为1.337 7 km。对比“天问一号”着陆时在这 3 个阶段的实际位移 114 km、9.5 km、1.5 km,利用公式Er=x-TT,求得相对误差分别为 9.54%、22.6%、10.82%。其中,Er为相对误差;T 为真实值。由此可知,本文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的着陆过程存在可忽略不计的误差。随后,本文取 10 组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时速度与气动减速段持续时间的数据,代入模型运算,得到气动减速段的位移,对取得的数据拟合后,得到计算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图(见图 1)。由图 1 可知,真实值与拟合所得曲面的计算值较为接近

26、。综上,可认为本文对于着陆过程所建立的运动模型与实际情况较相符,准确度较高。4结论本文通过数学和物理方法,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的各个过程进行分析,建立运动模型方程。首先,以着陆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明确自变量、约束条件后,建立了单目标优化模型,用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解得着陆的最短总时长为 2 906.85 s。其次,在给定着陆时间的前提下,建立以能量消耗最小为目标,以发动机推力、点火时间为自变量,以着陆器在火星海拔 100 m 时速度为 0 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规划求解,解得在确立各个阶段用时的前提下,着陆最少消耗能量为 1.678 2107kJ。最后,为检验

27、运动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搜集了“天问一号”着陆的真实值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后发现误差较小,具有一定可信性。参考文献:1赵聪,宗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来了!J.太空探索,2021(6):5-6.2DESENONGES N H.Analytic continuation of holonomygerms of Riccati foliations along Brownian pathsJ.ErgodicTheory and Dynamical Systems,2017,37(6):1887-1914.3高树义,李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降落伞研制回顾J.中国航天,2021(6):32-3

28、8.4许康.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制导律设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5郭延宁,马广富,曾添一,等.基于燃料最优解的火星精确着陆制导策略研究J.深空探测学报,2015,2(1):61-68.6刘晓静.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1):53-55.7于彦波.火星探测器动力下降段制导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8TSOUMALIS G I,BAMPOS Z N,CHATZIS G V,et al.Minimization of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of domestic boilerswithc

29、onvolutional,long-shorttermmemoryneuralnetworks and genetic algorithm J.Applied Energy,2021,299(1):117256.1-117256.17.9谢文庆.基于遗传算法的深度学习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1.(责任编辑邸开宇)(英文部分下转第 33 页)300295290285280275t/sx/km4950 4900 4850 4800 4750 4700 4650真实值v/m s-1120110100创 新 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图 1计算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图-02

30、5-2023 年 1 月总第 348 期Research on the Landing Control Scheme of Tianwen-1 Mars ProbeRUAN Ji-li,LI Hong-xuan,QIU Ke-yue,HAO Li-li(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Tianwen-1 landing,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ethods are used toestabli

31、sh the motion model equation of the lander;with the help of Monte Carlo model and genetic algorithm,the landingcontrol strategies a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shortest time consumption and the best fuelconsumption.According to the real value data of the Tianwen-1 landing,

32、the model was checked for matching degree.Th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ror between the motion model results and the real value data was small,indicating that the motionmodel has reliability and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other planets by humans,providing a referencetechnology

33、 for the space exploration program.Key words:Tianwen-1;mars probe;probe landing;dynamic model;optimization model;Monte Carlo method;geneticalgorithm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YP1A1 Geneof Schizothorax grahamiBI Ying-hui,MIAO Gui-dong,YANG Shen-cai,LYU Tong-tong,YANG Jin(College of B

34、iology and Chemistry,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 562400 Guizhou)Abstract:The full length of the gene was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the full length transcriptome library of the Schizothoraxgrahami,and the accuracy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as verified by designing primer PCR

35、 amplification.At the sametime,the gene structure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the CDS sequence of the CYP1A1 gene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CDS sequence of the CYP1A1 gene of the Schizothorax grahami was 1 498 bp,encoding 299 amino acids,and the homology similarity ratio of the

36、CDS sequence of Cyprinus carpio,Sinocyclocheilus anshuiensis andCarassiusauratus was 91.70%,92.23%,and 91.63%,respectively.The homology similarity ratio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was90.55%,90.16%,and 89.76%,respectively.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amino acid of the CYP1A1 gene ofSchizothor

37、ax grahami was 55 867.48 KD,and the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pI)was 6.44,The molecular formula isC2505H3965N671O728S23;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was close to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Sinocyclocheilus rhinocerous and Sinocyclocheilus anshuiensis,but far from Danio rerio

38、;The CYP1A1 gene of Schizothoraxgrahami has obvious hydrophobic regions,including 1 signal peptide,27 phosphorylation sites,2 transmembrane regions,1N-glycosylation site and 3 O-glycosylation sites;the secondary structure is mainly composed of-Spiral is the main,followed by irregular curl,-folding i

39、s the least;the tertiary struc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 deletion mutationsite and 6 Cys sites in the CYP1A1 gene of Schizothorax grahami.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function of CYP1A1 gene of Schizothorax grahami.Key words:Schizothorax grahami;cytochrome P450 gene;gene structure;evolutionary analysis(上接第25页)创 新 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