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2019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6883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2019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2019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2019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2019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测试卷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4 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shn y d jin r ku un ch q pn ( ) ( ) ( ) ( ) ( ) bn bo ln n x yu hu j zh zu ( ) ( ) ( ) ( ) ( ) 2选择题。(15 分)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 分) A抡起(ln) 电钮(li) 逶迤(y) B沉着(zhu) 山涧(jin) 崎岖(q) C政府(zhn) 外宾(bng) 瞻仰(zhn) D诞生(dn) 泥丸(wn) 岷山(mn) (2)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2、) A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B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C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掌声。 D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3)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3 分) A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B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C马宝玉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D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 (4)下列不属于爱国诗句的一项是( )(3 分)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下面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说话不用“说”:请根据语境,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 分) 国庆长假萌萌一家去了桂林,看到桂林的山水,萌萌不由得( ):“真美啊!”他们顺便去看望了家住桂林的姑妈,姑妈留他们多住几天,萌萌( )了姑妈的邀请。姑妈一再挽留,眼看萌萌的爸爸被说动了,萌萌扯一扯爸爸的袖子,( )

4、:“爸爸,后天我就该上学了啊!”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4 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句中的“远征”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2)“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5课文内容回顾。(12 分) (1)七律长征全诗是围绕“_,_”这两句来写的。(2 分) (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_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接受任务;_;_ ; _ ; _ 。 表 现 了 五 壮 士_的精神。(6分) (3)开国大典记叙了 1949 年_月_日在首都_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本文主要通过

5、对开国大典一个个的场面描写来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_ _的感情。(4 分) 二、阅读与理解。(21 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 分) 材料一: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1934 年 10 月从瑞金出发,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380 余次战斗,攻占 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的营以上干部有 430 余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

6、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材料二: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 11 月,一份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的报告中,把红 7 军团北上和红 6 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到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用时( )。(2 分) A1 年 B

7、2 年 C3 年 D4 年 2“长征”这一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 )。(2 分) A1934 年 B1935 年 C1936 年 D1937 年 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 分) (1)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的部队是红一方面军。( ) (2)红军长征途中,共经过了 14 个省,翻越了 24 座大山,跨过 18 条大河。( ) (3)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这次行动并未被称为“长征”。( ) (4)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 (二)阅读选段,做练习。(13 分) 毛主席在花山(节选)茶沏好了,警卫员拎着清香的

8、茶水来到碾台旁,用粗瓷碗盛好一一晾在石板上,请碾米的乡亲们喝。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经他一动员就喝了起来,茶水对这里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水,凑到警卫员跟前:“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警卫员乐呵呵地说:“您老就慢慢地喝吧,一会儿就喝出味道来了。” 这时候,毛主席来了,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了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 毛主席推碾

9、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祥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1选段主要讲了_这两件事。(4 分) 2画“_”的句子,反映了什么?(3 分) _ 3对下面句子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A文中的老人以前见过毛主席。 B毛主席经常在人们面前露面,让人觉得很面熟。 C毛主席经常融入群众生活中,让人觉得很亲切。 4这段文字通过写_的场面,表现毛主席_的革命情怀。(4 分) 三、口语交际。(5 分) 每年的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如果安排你做一分钟的发言,呼吁大家培养读书的习惯,你会说些什么呢? _四、习作。(30 分) 郊游、植树、联欢、辩论、参加读书会、祭扫烈士墓哪一次的活动让你印象深刻?请你把参加这次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注意描写活动的场面。题目自拟,450 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