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685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4.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一、单选题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 到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R和P0,在过程ab和 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心和则()A.Pb Pe,Qa b Q.C B.PbPe,Qa b Q.cC.PbPc,Qa b Q,c D.Pb QLc【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b、c两点、温度相同,网M,由玻意耳定律可知:b、c两点温度相同,理想气体的内能相同,则口“U-由a到b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明由热力学第一定 律可知:W/从a到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气体不

2、对外做功归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Q.;而U&=2U则Qab-W=Qbc,则睚Q故D正确;故选D.视频2.2016年9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搭载的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约3000万年误差1秒的超 高精度。空间冷原子钟利用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减速原子运动以获得超低温原子,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这种 超低温原子可以做超慢速匀速直线运动,基于对这种运动的精细测量可以获得精密的原子谱线信息,从而获得更 高精度的原子钟信号,使时间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利用精确测量微波信号从卫星到达目标所用的时间,从而获知卫星和目标之间的准确距离。因此,测量时间的精度,将会直接影响定位准

3、确度。目前我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上使用的原子钟,精度仅 到纳秒(10 9s)量级,所以民用的定位精度在十几米左右。“空间冷原子钟”的精度达到皮秒(10飞)量级,使 得基于空间冷原子钟授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更加精确和稳定的运行能力。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间冷原子钟”的超低温原子,它们的内能为零B.“空间冷原子钟”在地球表面和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精度相同C.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做超慢速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子不受地球引力作用D.“空间冷原子钟”试验若成功,将使“北斗导航”的精度达到厘米量级【答案】D【解析】无论温度多低,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即分子动能不为零,所以分子的

4、内能不会为零,A错误;“空 间冷原子钟”只有在微重力环境下才能获得超低速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测量精度不相同,B错误;物体间的引力 无论速度多大,都存在,C错误;“空间冷原子钟”的精度达到皮秒(10%)量级,相比“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上使用的原子钟精度提高了 100。倍,故可从几十米的精度提高到几厘米的精度,D正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一定质量的0C的水变成0C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答案】B【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变大,当分

5、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减小,A错误;一定质量的0C的水变成0匕的冰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B正确;物体温度升高了,说 明物体可能从外界吸热或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并且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可能是体积变化导致分子势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图中,由两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B.乙图中,由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速率分布情况,可知温度TKAC.丙图中,在固体薄片上涂

6、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从石蜡熔化情况可判定固体薄片必为非晶体D.丁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正是因为斥力才使得水痘可以停在水面上【答案】B【解析】甲图中,由两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羽时,它们间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故A错误;如图中,氧气分子在丁2温度下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百分比较多,所以精选文档E温度较高,故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某固体在导热性能上各向同性,可能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故C错误;丁 图中,昆虫水蝇能在水面上不陷入水中,靠的得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5.5.1859年麦克斯韦

7、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 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 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答案】D【解析】根据气体的分子的运动的规律可以知道,在某一温度下,大多数的分子的速率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不是说速率大的和速率小的就没有了,也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分子的个数要少很多,所以形成的图象应该是中间多,两边少的情况,D正确.视频6.如图,竖直放置的两口径大小不同的气缸中间相通,两端开口.面积分别为Sa、Sb的上下活塞之间用硬杆相连,目SySb.平衡时,缸内封

8、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现保持外界大气压不变,使气体温度缓慢上升,活塞将 在气缸内移动一小段距离.则活塞移动方向和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是0SbA.向下移动,压强下降B.向下移动,压强不变C.向上移动,压强上升D.向上移动,压强不变【答案】B【解析】以两只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分别列式,求出初态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现对缸 内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活塞仍受力平衡,封闭气体做等压变化以两活塞和硬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p+PSB+(也+)g=PqSb+pSA,解得初 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P=%匚?二,宜巴度,因为气体缓慢加热,认为一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封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上升A

9、T,气体体积增加,所以活塞向下移,B正确.A.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答案】D【解析】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分析图象可知,甲、丙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有温度不变的 过程,所以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从图中可知甲的熔点为,乙的熔点为,故甲的熔点高,D正确.8.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粗下细的玻璃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 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压强变化量为,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则0A.水银柱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10、本题可采取假设法,假设气体的体积不变,根据等容变化判断出上下气体的压强变化量以及 压力变化量,从而判断出水银柱的移动方向.关于体积的变化量关系,可抓住总体积不变去分析.首先假设液柱不动,则4夕两部分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对气体上,得,对气体股,得,又设 初始状态时两液面的高度差为h(水银柱的长度为h),初始状态满足,联立得,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 距离,故A错误C正确;由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因此,B错误;对水银柱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竖直方向 FA+mg=FB+Fy,AFa=AFb+AFv,因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D错误.9.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

11、积为22.4L/mol.他一次吸气能吸入的空气分子数约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xl(Anol7)()A.5xl()2i个 B.5x1022个 c.5x1023个 D.5x10”个【答案】B2/【解析】在标)隹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2L的气体物质量为:n=-;=0.0893加。/,故他一次吸气能吸入的空气分子数:N=n-NA=0.0893mo/x6.02xl()23w/-i=5x1022个,b正确.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T图,如图所示,若用和Va、Vb、Vc分别表示气体在a、b、c三种状态 下的气体的密度和体积则()【答案】B【解析】根据理想气

12、体状态方程:,可知从a到。体积不变即,根据可知,密度不变,即,从6到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减小,所以有:,根据可知,,由此可得:,故B正确,ACD错误。11.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 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答案】BD【解析】根据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律稀薄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

13、。稀薄气体扩散体积增大,压强必然减小。视频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B.人对空气干爽与潮湿的感受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C.产生毛细现象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一定上升D.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说明液体内存在表面张力【答案】B【解析】饱和汽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A错误;人对空气干爽与潮湿的感受不是取决 于绝对湿度,而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故B正确;若两物体是不浸润的,则液体在毛细管中可以是下降的;故C错误;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和表面张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B.13.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14、,不计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也不考虑密封气体和外界的热传递,当 外界大气压变化时,以下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有0rrrrrrrrrrrrrrrrrrr弹簧弹力的大小密封气体的体积密封气体的压强密封气体的内能A.B.C.D.【答案】D【解析】以气缸和活塞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弹力弹力等于系统重力,由于重 力不变,因此弹簧弹力不变,故错误;以气缸为研究对象有,设大气压强为有:&s=mg+Ps,当大气 压强变化时,气体压强发生变化,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气体体积变化,气体做功,由于不考虑热传递,则 气体内能变化,气体温度发生变化,气体内能发生变化,故正确;故D正确;故选D.14.一定质量

15、的理想气体,当它发生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时,哪一个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 外界做功A.由A至B状态变化过程 B.由B至C状态变化过程C.由C至D状态变化过程 D.由D至A状态变化过程【答案】D【解析】由A到B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不做功,系统从外 界吸收热量,故A错误;由B到C过程发生等温变化,温度不变而体积减小,气体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B错误;由C到D过程发生 等容变化,体积不变而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气体对外放出热量,内能的减少量等于

16、气 体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由D至IA过程发生等温变化,气体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气体内能不变,气体对外做 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从外界下属热量,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故D正确;故选D.15.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C.100C的水变成100C水蒸气,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一定增大【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等因素都有关,故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但是内能不一 定大,选项A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如果向外放热,则内能不一定增大,选项B错误;100C的水变成100C水

17、蒸 气,要吸收热量,分子的动能不变,势能增大,则内能一定增大,选项C正确;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不一 定增大,例如静摩擦力做负功时,选项D错误;故选C.16.一定质量的OC的水变成0C的冰时,体积膨胀,则A.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 B.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少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 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答案】C【解析】一定质量的0C的水变成0C的冰时,向外放出热量,所以内能减小.又由于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 标志,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物体的内能是由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组成,内能减小,分子动能不变,所以分子势能减小.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18、故选Cx.k w点睛:该题中要注意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17.布朗运动的发现,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A.说明了悬浮微粒时刻做无规则运动 B.说明了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说明悬浮微粒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说明液体分子与悬浮微粒间有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选项B正确,ACD 错误;故选B.18.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 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tkZZZZZZZZZZZZ

19、Z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答案】D【解析】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则内能不变,选 项AB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稀薄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稀薄气体扩散体积增大,压强必然减小,因而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及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气体的温度、压强和体积的判断.注意绝 热过程,自由扩散,体积变大,故内能不变.19.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

20、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说明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分子间势能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错误;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这是 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力无关,选项D错误;故选B.20.(4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系统在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增加B.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C.封闭容器中

21、的理想气体,若温度不变,体积减半,则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加 倍,气体的压强加倍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此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若系统吸收热量Q0,对外做功W0,由可能小于零,即系统内能减小,故A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若温度不变,体积减半,则气体压强加倍,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加倍,故C正确;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对外宏观表现的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气体

22、内能、布朗运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间作用力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温度较低B.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没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C.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答案】C【解析】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原因,故A错误;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港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B错误;水的饱和汽 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C正确;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气蒸发也就越慢,人 就感受到越潮湿,故当人

23、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但绝对湿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所 以C正确,ABD错误。22.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 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 或等于10m、2.5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 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目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24、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Ox 10 7的悬浮颗粒物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D.PM2.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Ox 10、的悬浮颗粒物,选项A错误;颗粒物悬浮时,受到的 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与其重力相等,选项B错误;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天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即它们在做 布朗运动,选项C正确;由题意可知,PM2.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考点:雾霾天气。23.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

25、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温度是分子热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相反,温度 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温度、摩尔数等因素都有 关,所以温度降低,其内能不一定增大;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故CD错误。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内能【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温度的微观意义,知道温度是分子热平均动能的标志.明确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温度、摩尔数等因素有关。视频24.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

26、的分析正确的是0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用肉眼看不到悬浮微粒,只能借助光学显微 镜观察到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肉眼看不到液体分子;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悬浮微 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则运动.解:A、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碳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 来自各个

27、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则运动,不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碳粒的布朗运动也是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当悬浮微粒越小时,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 显著,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C正确;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中,碳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明确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悬浮微粒只有借助 显微镜才能看到.2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A.分

28、子平均势能减小 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等容过程中,温度与压强在变化,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的标志,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 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当温度升高时平均动能一定变大,分子的平均速率也一定变化,但不是每个分子速 率都增大,因理想气体,则不考虑分子势能,故AB错误C正确;由于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故D 错误.精选文档26.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0,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

29、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 放,下面四个图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A、乙分子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故A错误;B、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方向与力相同,在C点,乙的分子加速度等于0,故B正确;C、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分子力先是引力后是斥力,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 大,在C点,分子势能最小,从C图中可知,在A点静止释放乙分子时,分子势能为负,动能为0,乙分子的总 能量为负,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总能量不可能为正,而动能不可能小于0,则分子势能不可能大于0,所以C图中不可

30、能出现横轴上方那一部分,故C错误;D、分子动能不可能为负值,故D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分子力、分子势能,又考查加速度与速度关系,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加速,分子力做正功,分 子势能减小;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减速,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2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0,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 A pBD.NFa=NFb【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假设液柱不动,则A、B两部分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对气体A:;对气体B:,又初始状态满足Pk R+h,可见使A、B升高相同温度,P;=LPa=1Pb+垃,Pb=JPb

31、=b,因此IA IAAPb,因此&AFb液柱将向上移动,A正确,C正确;由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因此Va=AVb,所以B、D错误.故选AC.考点:查理定律【名师点睛】本题采取假设法,假设气体的体积不变,根据等容变化判断出上下气体的压强变化量以及压力变化 量,从而判断出水银柱的移动方向.关于体积的变化量关系,可抓住总体积不变去分析。视频32.如图甲,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V-T图像。则与之相对应的变化过程p-T图像应为图乙中()【解析】试题分析:a-b过程中,V-T图象是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压强P一定,故是等压变化,P-T图象与T轴平行的直线;b-c过程是等容

32、变化,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P-T图象是经过坐标远点的直线;C-a过程是等温变化,P-T图象与P轴平行的直线;故ACD错误,B正 确;故选B.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33.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可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在微观上与 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要看压强的变化还要看气体的密集程度的变化,所以压强可能增 大、可能减小、可

33、能不变.故A错误,B正确,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可知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要 看气体的变化还要看分子的平均动能(或温度),所以压强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故CD错误.故 选Bo考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体的压强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一个因素变 化,不能说明压强一定变大或变小。34.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 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耀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压强不变

34、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把耀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的体积等于火罐的容积,体积不变,气体经过热传递,温度不断 降低,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 紧地压在皮肤上.故选B.考点:查理定律。35.关于饱和汽,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

35、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所需要的压 强增大【答案】B【解析】A、汽化与液化达到动态平衡时气体达到饱和,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 液体蒸汽一定是饱和的,故A正确;B、压强越大,饱和汽压越大,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增大气压,水汽不会 达到饱和,故B错误;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故C正确;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压强增大,故D正确精选文档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饱和汽压的大

36、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与体积无关;饱和状态下的汽体不遵 循理想气体实验定律,未饱和汽近似遵守理想气体定律。36.有关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A.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其中晶体的光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B.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在空间整齐排列成“空间点阵”C.液体的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D.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具有固定的平衡位置【答案】B【解析】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不同,是各向异性,A错误;晶体中,原子都是按脂各自的规则排列的,具有整齐排列的“空间点阵”,B正确;非晶体的微观结构与液体相似,因而液体的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C 错误;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因而具有流动性

37、,D错误。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气体自由膨胀是可逆过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在特定条件下热量会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正功,物体 的内能不一定增大.解: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故B正确;C、热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

38、高温物体,如电冰箱中热量会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故 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自由膨胀是可逆过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积累.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 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大,人体水分蒸发的越快B.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水龙头中滴下的水滴在空中呈球状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大,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故A错误;单晶

39、体和多晶体都具有 固定的熔点,选项B错误;水龙头中滴下的水滴在空中呈球状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作用 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正确;故选CD.考点:饱和气压;晶体;表面张力;分子势能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内能不断增大B.洒水车在不断洒水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内能不断增大C.太阳下暴晒的轮胎爆破,轮胎内气体内能减小D.拔火罐过程中,火耀能吸附在身体上,说明火罐内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CD【解析】给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质量增加,体积几乎不变,压强增加,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

40、项A 正确;洒水车内水逐渐减小,轮胎内气体压强逐渐减小,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选项B错误;轮 胎爆破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选项C正确;火罐内气体温度逐渐降低时,内能减小,选项D 正确.40.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 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 x lmor1)A.10年 B.1千年 C.10万年 D.1千万年【答案】C【解析】1 g水的分子个数个,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t=6x10小时,约为1000年。视频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B.

41、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C.所有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都相同D.各种晶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无规则排列的E.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答案】ABC【解析】A、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A正确;B、液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故可以利用对光的通过性质不同,而制造出液晶显示器,故B正确;C、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体现为各向同性,故C正确;D、晶体是质点(分子、离子、或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的,具有整齐外形,故D错误;E、饱和汽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E错误;故选AB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

42、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温度相等的水和水银,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答案】BCE【解析】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A错误;空中的小雨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等的水和水银,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故C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由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水的沸点也较低,故D错误;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

43、示的温度,是由于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从而温度会降低的缘故,故E正确;故选BCE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随着温度升高一定增大B.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C.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E.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答案】ADE【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A正确;第一类水动机研制失败 的原因是违背了能蚩守恒定律,而第二类

44、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背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B错误;当分子间距%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的熠大而减小,而且 斥力减小更快,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错误:相对湿度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 比值的百分数,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气蒸发也就越慢,人就感受到越潮湿,故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 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D正确;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 不变,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大分子势能,E正确.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一定质

45、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气体不和外界发生热交换C.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能间接反映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D.温度越高,两种物质的浓度差越大,则扩散进行的越快。E.相对湿度大时,蒸发快。【答案】ACD【解析】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而物体的内能还与物质的量、体积等因素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故/正确;B、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当气体体积变化时气体对外界或外界对气体要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 律知,气体与外界要发生热交换,故占错误;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正确;D、

46、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两种物质的浓度差越大,则扩散进行的越快,故 正确;E、相对湿度大时,空气接近饱和气体,液体内部分子进入空气的速度与空气里的液体分子进入液体中的速度差 不多,蒸发很难进行,E错误。故选:ACD。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A.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B.分子势能可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扇形,说明蜂蜡是晶体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

47、体【答案】ABE【解析】A、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气体对外做功,若同时吸收一定 的热量,其内能可能增加,A正确;B、分子势能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比较复杂,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 能增大,B正确;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扇形,说明云母是晶体,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一定的条件下热量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空调机,D错误;E、根据晶体的特点可知,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 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

48、(温度超过300C)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 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E正确;故选ABE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C.悬浮在水中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中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D.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E.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答案】BDE【解析】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到后来觉得很费劲,原因是内部气体压强增大,要克服大气压力,故A错误;浸润现象和不浸润现象都与表面层与表面张力有关,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B正确;悬浮在水中花粉颗

49、粒的 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中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C错误;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 度,是因为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干湿泡温度计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 态越远,故D正确;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E正确。所以BDE正确,AC错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获得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 靠近,在整个移动

50、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 体有固定的熔点E.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答案】ADE【解析】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所以达到动态平衡后该 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A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为1,B错误;两 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晶体熔化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