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_邹晓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2651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0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_邹晓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_邹晓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_邹晓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_邹晓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_邹晓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 10 23;修订日期:2023 01 20作者简介:邹晓宏(1974),男,工程师,从事县级综合气象服务与区域站维护等工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01);江西省气象局 2020 年面上项目(JX2020M05);宜春市气象局科研项目(YCKY2021004)。*通信作者:陈鲍发(1972),男,硕士,正研高工,从事天气预报与预报技术研究。E mail:cbf0604 sina com。第 41 卷第 1 期2023 年 2 月江西科学JIANGXISCIENCEVol 41 No 1Feb 2023doi:1013990/j issn1001 3679

2、 2023010142022 年 4 月 25 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邹晓宏1,陈鲍发2*,马中元3,程小娟1(1 江西省丰城市气象台,331100,江西,丰城;2 景德镇市气象局,333000,江西,景德镇;3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330046,南昌)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雨量、大风等气象观测资料、江西 WebGIS 雷达拼图等平台资料,对 2022 年 4 月 25 日江西中北部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强雷电、146 站次的 8 级以上大风(极大风速达 296 m/s)是此次强对流过程主要的天气实况;“上干下湿”、低层辐合线、高空低槽、高层辐散

3、、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超低空西南急流、地面气旋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45 55 dBz带状强回波主要造成短时强降水,强回波带的走向与回波单体的移动方向较为一致,回波强度达55 dBz,并持续,是导致 50 mm/h 以上的极端强降水的主要回波特征;在环境条件、地理条件优越时,45 dBz 以上的带状强回波所经之处,容易导致雷暴大风,而组合 STI 移动信息对于带状强回波未来 1 h 的移动趋势有明显指示意义。关键词:江西暴雨;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中图分类号:P458 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3679(2023)01 073 07Analysis of

4、Heavy Convection Process ofJiangxi ainstorm on April 25,2022ZOU Xiaohong1,CHEN Baofa2*,MA Zhongyuan3,CHENG Xiaojuan1(1 Fengche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331100,Fengcheng,Jiangxi,PC;2 Jingdezhen Meteorological Bureau,333000,Jingdezhen,Jiangxi,PC;3 Jiangxi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330046,Na

5、nchang,PC)Abstract:By using the conventional weather map,rainfall,gale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Jiangxi WebGIS radar mosaic and other platform data,the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process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 of Jiangxi on April 25,2022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as follo

6、ws:short term strong precipitation,thunderstorm gale,strong lightning,and 146 stationtimes of strong wind above grade 8(extremely strong wind speed of 29 6 m/s)were the mainweather conditions of this severe convective process;“Upper dry and lower wet”,low level conver-gence line,upper level low trou

7、gh,upper level divergence,strong low level southwest jet,super lowlevel southwest jet,and surface cyclone are the main influence systems of this severe convectiveweather process;The 45 55 dBz banded strong echo mainly causes short 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The trend of the strong echo zone is consis

8、tent with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echo monomerThe echo intensity reaches 55 dBz and continues It is the main echo feature that causes extremeheavy precipitation above 50 mm/h;When the environment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re supe-rior,the places where the strong band echo of more than 45 dB

9、z passes are likely to lead to thunder-storms and gales,and the combined STI movement information has obvious indication significancefor the movement trend of the strong band echo in the next 1hKey words:rainstorm in Jiangxi;thunderstorm and gale;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radar echo0引言每年 45 月,冷空气强度较

10、秋、冬季明显减弱,西南气流开始旺盛并北推,冷暖气团在江西中北部剧烈交汇,时常导致强降水、强雷电、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持续强降水还会导致暴雨、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强对流天气由于尺度小,生命期短,致灾性强,因此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既有难度,又是重点。国内外许多专家都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许爱华对江西的强对流天气有较深的研究,并提出了 5 种基本类型,指出斜压锋生类的特征是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产生的深厚对流,当500 hPa 低槽经向度大,低层槽前暖平流显著时易出现斜压扰动云,其尾部出现强对流天气,且预报指示性最好。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活动区域是

11、雷电的频发区,在时间上也早于强雷电发展时间。江西冰雹、雷雨大风天气 45 55 dBz 强回波平均高度为12 6 km,25 等温层的高度,比短时强降水天气高 5 7 km。当南昌 T850 50027 时,且有天气系统作为触发条件时,江西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达 85%。中低层低槽和切变等影响系统、江南华南暖湿气流、河套地区的冷空气都有利于江西强对流天气出现1 5。马中元指出强飑线是由若干个倾斜深厚对流单体所组成,具有紧密排列的回波带结构,飑线形成前期,MCS 南侧出现多条平行短带“梳状”回波特征,飑线移动前方不断产生具有“前伸”、TBSS 和假象回波结构。与飑线回波带和超级单体等雷达回波系统

12、相伴随的雷雨大风天气是江西致灾大风天气的主要类型。南北走向的回波带结构,当回波强度50dBZ、回波出现不断合并现象、强回波水平尺度较大、具有“指状”或“弓状”回波结构,以及出现陡直“零值线”和 VIL 超过50 kg/m2时,最易发生强雷电天气6 9。回波带某段向前突出形成的“弓状”回波带结构,是江西飑线回波带强盛阶段的经典形态;飑线回波带上常伴有超级单体和强单体回波出现,且雷电分布密集10。雷暴大风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短带回波、强回波单体和超级单体回波结构。带状回波组合反射率 C 在 50 60dBz11。在短时强降水期间,雷暴回波群中超级单体回波强度为 60 65 dBZ,短带回波强度为 5

13、055 dBz,复合体回波强度为 55 60 dBz,絮状回波带回波强度为 40 45 dBz12。对流型降水和混合型降水是造成鹰潭城市暴雨的主要雷达回波特征,回波单体强度虽然不强,但维持时间长,反复经过一地,单体回波呈现“列车效应”13。组合 STI 产品弥补了单部雷达的不足,对于判断未来 1 h 回波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有明显的指示意义。而密集指向区对应于回波未来位置的确定效果更好14。2022 年 4 月 25 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江西自北向南出现了明显的暴雨、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波及到全省 11 个设区市,丰城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强降水、强雷电、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造成了

14、明显的损失。本文将采用江西省气象观测站的实况监测、南昌探空图、常规micaps 资料、雷达回波拼图等资料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期总结出典型强对流天气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类似强天气过程提供依据与参考。1天气实况从 4 月 24 日 20:00 至 26 日 08:00 江西省雷暴大风与雨量分布图上(图 1)可以看到,本次过程江西中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大暴雨主要出现在九江、宜春、吉安东北部,全省平均雨量 40 8 mm,其中新干县平均114 9 mm,樟树平均 113 3 mm。过程雨量最大2007 mm,出现在九江庐山市博物馆;超过150 mm的站点有1

15、5 个(图1(b)。全省自北向南均出现了明显的大风天气,其中绝大部分为雷暴大风,其中上饶市大风站数最多,达 41 站,其次是抚州 2647江西科学2023 年第 41 卷站,南昌 18 站、九江16 站、赣州15 站(图1(a)。(a)雷暴大风站数分布;(b)累积雨量分布图 14 月 24 日 20:00 至 26 日 08:00 江西省雷暴大风与雨量分布从各地市大风的级别分布情况看(见表 1),8级大风占大多数,占比 71%,10 级以上大风有 16站,占比 11%,主要分布在上饶、赣州、抚州、九江,最强达 29 6 m/s(11 级,西北风),出现在 25日 12:08 鄱阳珠湖联圩,其次

16、是临川国家站28 6 m/s(11 级,西南风),出现在 25 日 14:11。丰城市丰城曲江、荷湖气象观测站也出现了8 级大风,其中曲江 17 8 m/s、荷湖 17 2 m/s。从短时强降水情况看(见表 2),小时雨量最大为 63 7 mm,出现在 26 日 04:00 的吉安永丰君埠北寨;小时雨量次大为 62 3 mm,出现在 25 日19:00 宜春万载鹅峰东溪水库;3 h 雨量最大111 3 mm,出现在 25 日 20:0023:00 宜春樟树店下洞塘,次大 111 1 mm,出现在 25 日 20:0023:00 吉安新干荷浦;6 h 最大 156 7 mm,出现在表 1江西省

17、2022 年 4 月 24 日 20:00 至 26 日08:00 各市大风分布地区8 级9 级10 级最大/ms1附:最大风站点抚州194328 6临川国家站赣州83427 9赣县白鹭乡吉安50020 1万安枧头石塘景德镇80124 6乐平国家站九江112327 5九江濂溪三中南昌126023 7南昌县塘南萍乡13022 2芦溪中庵上饶288529 6珠湖联圩鹰潭101023 8贵溪国家站新余117 2龙门口25 日 17:0023:00 宜春樟树店下洞塘。24 h 最大雨 强 200 2 mm,出 现 在 九 江 庐 山,次 大183 7 mm,出现在宜春樟树。可以看到,本轮强对流过程短时

18、雨强大的站点主要出现在 25 日宜春、吉安的傍晚至夜间,24 h 累积雨大的主要出现在九江、宜春、吉安。丰城小时雨量最大为 53 3 mm,出现在 25 日20:00;3 h 最大为 109 1 mm,出现在 25 日 20:0023:00;6 h 最大 135 6 mm,出现在 25 日 16:0022:00;24 h 最大 146 6 mm,均出现在丰城市泉港气象站。表 2江西省 4 月 24 日 20:00 至 26 日 08:00 强降水情况地区1 h出现地区3 h出现地区6 h出现地区24 h出现地区全省最大63 7吉安永丰1113宜春樟树156 7宜春樟树200 2九江庐山全省次大

19、62 3宜春万载1111吉安新干155 4宜春樟树183 7宜春樟树丰城533泉港1091泉港135 6泉港146 6泉港由此可见,本轮强对流过程对江西影响大,从北至南,涉及到全省 11 个地市,强对流以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强雷电为主。共有 146 站次 8 级以上大风,极大风速可达 10 11 级,以鄱阳珠湖联圩296 m/s 为最大,临川国家站286 m/s 次之。1 h 最大雨强达 63 7 mm,3 h 达 111 3 mm,6 h 达156 7 mm,3 h 达 100 mm 以上影响站点 12 个,达暴雨红色预警发布标准,主要出现在宜春、吉安等地。九江庐山的过程雨量超 200 m

20、m。丰城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别是大风、强降水,影响范围之大,强度之强,历年少见。2天气形势特征2 1中尺度特征分析从图 2 中可以看到,本轮强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超低空西南急流、地面气旋、高空分流区等。2457第 1 期邹晓宏等:2022 年 4 月 25 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日 20:00(图 2(a),低槽与地面气旋位置接近,低槽位于 110 N 附近,地面气旋位于湖北中部,江西处于槽前,但距离较远。500 hPa 的干区与850 hPa 的饱和区在赣北北部交汇,同时 850 hPa在赣北又有明显

21、的风速辐合,500 hPa、700 hPa、850 hPa 的显著气流也在赣北交汇,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上干下湿”、低层辐合的背景形势特征。24 日晚上赣北北部出现强对流天气,其中九江市辖区濂溪区三中出现 27 5 m/s 的东南大风,永修国家站西南大风也达到 21 m/s,瑞昌国家站西南大风 19 3 m/s。图 22022 年 4 月 2426 日(24 日 20:00、25 日08:00、25 日 20:00、26 日 08:00)中尺度分析25 日08:00(图2(b),低槽东移,850 hPa 低涡东移至湖北东部,地面气旋东移至安徽中部,中低层急流发展强盛,700 hP

22、a 西南风速达 23 m/s,850 hPa 西南风速为 18 m/s,925 hPa 达 14 m/s(见表 3),且 3 层急流在赣北交汇。与此同时,200 hPa 高空分流区也位于赣北上空,赣北处500 hPa 低槽前部,形成低层辐合、高空辐散,低空西南急流不断输送大量水汽及不稳定能量的环流形势特征,此特征也极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25 日20:00(图2(c),850 hPa、700 hPa切变线明显东移,中低层辐合力量增强,降水强度加大,从第 1 节实况分析看到 36 h 的强降水主要集中在 20:00 前后。26 日08:00(图2(d),中低层急流整体南压,200 hPa

23、 分流区也主要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地区,26 日晚上强对流回波带在东移过程中明显南压,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也逐渐减弱趋于结束。由此可见,“上干下湿”,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和超低空西南急流为暴表 32022 年4 月2426 日南昌各层风速/ms1日期500 hPa700 hPa850 hPa925 hPa24202012106250816231814252020161282520(邵武)1820166260814846雨强对流天气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和能量,地面还有气旋,是本轮江西省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背景形势特征,而中低层切变线的接近,导致降水强度增强,在低空急流与高层辐散区南

24、落时,强对流回波也明显南压。2 2tlogp 图分析从 tlogp 图上不难发现,24 日 20:00 对流有效位能较大(见图 3(a),在 500 400 hPa 为明显的干区层,低层东南风随高度顺转为西南风,说明有暖平流影响测站。中层西南急流强盛,风速达 20 m/s。从探空物理量参数看(见表 4),对流有效位能(CAPE)达 1 855 1 Jkg1,抬升指数(LI)为 4 49,沙氏指数(SI)3 75,K 指数 41,表明层结极不稳定。另外,风垂直切变较大,3 5 km 的最大风切变达 20 m/s,0 度层适宜,在 4 5 km 高层附近,极其有利于有组织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25

25、 日08:00(图3(b),对流有效位能明显减弱,但中低层西南急流明显增强,1 000 hPa 的西南风增强,达12 m/s 以上,850 700 hPa 大部分区域达20 m/s,且在 600 500 hPa 之间有干层。虽然对流有效位能减弱,但强度仍达 598 2 Jkg1,抬升指数(LI)为 2 54 ,沙氏指数(SI)2 26,处于低位,K 指数 39 8,仍异常偏强(表 4)。此时南昌 850 hPa 气温为 20,为一暖中心,与 500 hPa 的温差达 26,较周边气温也明显偏大。低层暖湿、中层有干区、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说明层结极不稳定,易于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25 日 2

26、0:00(见图 3(c),中层干区减弱,水汽呈整层饱和分布。700 hPa 以下风随高度顺转,为暖平流,600 500 hPa 偏西风转西南风,有冷平流,只是厚度较薄,CAPE、K、LI、SI 等对流参数均有所减弱,但仍有一定的强度。这种物理量参数特征和水汽分布特征更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67江西科学2023 年第 41 卷出现。表 42022 年 4 月 24 日 20:0025 日 20:00 南昌对流参数日期LI/CAPE/Jkg1K/SI/0 度层/mse850/se(850 500)/sr3/ms1sr5/ms124204 4918551413 75470674 6619 2912 12

27、1 325082 54598 23982 26444072 896 219 914 125202 314683541 69450471 684 4916 419 3图 32022 年 4 月 24 日 20:0025 日 20:00 的探空图由此可见,强或中等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明显的层结不稳定、中层干下层湿、强的风垂直切变、低层明显暖平流等结构,是此次天气过程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大气状态特征。3强降水与雷暴大风的回波特征在本轮强对流天气过程中,25 日 19:0020:00 丰城出现短时强降水,其中拖船气象观测站 41 mm、袁渡 37 8 mm、丰城市 35 4 mm、段潭34

28、2 mm、筱塘 31 4 mm;25 日 00:0001:00,湖口武山镇强降水 55 6 mm;25 日 18:0019:00,万载鹅峰东溪水库气象观测站强降水 62 3 mm。下文就强降水发生时的雷达回波特征及相应的STI 移动信息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3 1强降水从 4 月 25 日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看到,强降水多由带状强回波造成。19:3020:00(见图 4(a)、(b)在赣北有一东西向的带状强回波,回波强度45 55 dBz,强回波自西向东移动,45 dBz 以上的强回波不断经过丰城(图中矩形阴影处),造成丰城多地出现 30 mm/h 以上的强降水。(a)丰城强降水 19:30;(b)

29、丰城强降水 20:00;(c)湖口强降水 00:00;(d)湖口强降水 00:00;(e)万载强降水 18:30;(f)万载强降水 19:00图 44 月 25 日强降水的雷达回波00:3000:30(图 4(c)、(d)在九江东部有一东北 西南向的短带强回波,回波强度 45 55 dBz,短带强回波自西南向东北移动,45 dBz 以上的强回波不断经过湖口东南部(图 4 中矩形阴影处),由于带状强回波中有多处强度达 50 55 dBz,造成湖口 55 6 mm/h 的强降水。18:30(图 4(e)、(f)在赣北有一准东西向的带状强回波,回波强度 45 55 dBz,万载位于带状强回波的东端,

30、19:00 带状强回波自西向东移动,45 dBz 以上的强回波不断经过万载(图 4 中矩形阴影处),由于经过万载的带状强回波中有多处77第 1 期邹晓宏等:2022 年 4 月 25 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强度达55 dBz 左右,造成万载 62 3 mm/h 的强降水。从图 5 中可以明显看到,带状强回波以东西向为主,而回波移动路径 STI 显示,回波由西南向东北移动,移动方向与带状回波的走向较为一致。而且 STI 由逐 15 min 路径组成,多处完整的 1 h的 STI 移动路径在 45 55 dBz 的强回波带中,表明影响丰城、万载(图 5 中矩形阴影)回波强度将在较长时间维持在 5

31、0 dBz 左右,特别是万载,影响期间回波强度达 55 dBz,容易形成 50 mm/h 以上的极端强降水。(a)丰城强降水 19:00;(b)丰城强降水 19:30;(c)丰城强降水 20:00;(d)万载强降水 18:00;(e)万载强降水 18:30;(f)万载强降水 19:00图 54 月 25 日强降水组合 STI 信息由此可见,此次过程中,短时强降水多由 4555 dBz 带状强回波造成,强回波带的走向与回波单体的移动方向较为一致,导致 45 55 dBz 的强回波不断影响一地,造成 30 mm/h 及以上的强降水。如影响的强回波达55 dBz,并持续,则易导致 50 mm/h 以

32、上的极端强降水。3 2大风本轮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大风主要是雷暴大风,但也混有气旋偏南大风,如 25 日 05:27 庐山偏南大风 23 7 m/s,25 日 08:55 丰城市偏南大风172 m/s,偏南大风区在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弱回波或无回波,而雷暴大风在雷达图上表现为强回波。下文就丰城偏南大风、16:34 丰城曲江178 m/s 雷暴大风、12:08 鄱阳珠湖联圩 29 6 m/s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及 STI 移动信息进行细致分析。图 6(a)为丰城偏南大风的雷达回波,可以看到丰城位于带状强回波的前部晴空区内。图 6(b)丰城雷暴大风发生在带状回波中的 45 dBz 以上絮状强单体中。图

33、6(c)珠湖大风位于带状强回波东北端,中心回波强度达 55 60 dBz。(a)丰城偏南大风 08:55;(b)丰城雷暴大风 16:34;(c)鄱阳珠湖联圩雷暴大风 12:08图 6大风过程的雷达回波从雷暴大风过程组合 STI 移动信息看(图7),对产生雷暴大风的带状强回波未来 1 h 之内的移动趋势有明显指示意义,15:40,带状强回波的组合 STI 指向进入丰城市(图 7 中矩形阴影),1 h 后,强回波移入丰城市,但结构趋于松散。11:10,带状强回波前部有多个密集指向进入鄱阳,1 h 后带状强回波的东北部进入珠湖,结构完整,中心回波强度达 50 55 dBz,造成 11 级雷暴大风。(

34、a)15:40 雷达回波+STI;(b)16:40 丰城大风雷达回波;(c)11:10 雷达回波+STI;(d)12:10 珠湖联圩大风雷达回波图 7雷暴大风过程 STI 及雷达回波由此可见,45 dBz 以上的带状强回波所经之处,在环境条件、地理条件优越时容易导致雷暴大风,而组合 STI 移动信息对于带状强回波未来 1 h的移动趋势有明显指示意义。4结论与讨论上文对 2022 年 4 月 25 日赣北、赣中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具体小结如下。1)本轮强对流过程对江西影响大,从北至南,涉及到全省 11 个地市,强对流以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强雷电为主。共有 146 站次

35、8 级以上大风,极大风速可达 10 11 级,以鄱阳珠湖联圩296 m/s 为最大,临川国家站 286 m/s 次之。1 h最大雨强达 63 7 mm,3 h 达 111 3 mm,6 h 达87江西科学2023 年第 41 卷156 7 mm,3 h 达 100 mm 以上影响站点 12 个,达暴雨红色预警发布标准,主要出现在宜春、吉安等地。九江庐山的过程雨量超 200 mm,丰城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强对流天气,特别是大风、强降水,影响范围之大,强度之强,历年少见。2)“上干下湿”、低层辐合线、中层低槽、高层辐散、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超低空西南急流、地面气旋是造成本轮江西省

36、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而中低层切变线的接近,导致降水强度增强,在低空急流与高层辐散区南落时,强对流回波也明显南压。3)强或中等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明显的层结不稳定,中层干区,强的风垂直切变,低层明显暖平流等结构有利于此次降水过程中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4)短时强降水多由 45 55 dBz 带状强回波造成,强回波带的走向与回波单体的移动方向较为一致,导致 45 55 dBz 的强回波不断影响同一地区,是此次过程造成 30 mm/h 及以上的强降水的最主要回波特征。如果回波强度达 55 dBz 以上,并持续,则容易导致 50 mm/h 以上的极端强降水。5)45 dBz 以上的带状强回

37、波所经之处,在环境条件优越时容易导致雷暴大风,而组合 STI 移动信息对于带状强回波未来 1 h 的移动趋势有明显指示意义。参考文献:1 许爱华,孙继松,许东蓓,等 中国中东部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类和基本要素配置特征 J 气象,2014,40(4):400 411 2 许爱华,马中元,叶小峰 江西 8 种强对流天气形势与云型特征分析J 气象,2011,37(10):1185 1195 3 许爱华,李玉塔,郑婧,等 两次致灾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J 气象,2008(4):71 78,139 4 许爱华,应冬梅,黄祖辉 江西两种典型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2):

38、23 27,2 5 许爱华,詹丰兴,刘晓晖,等 强垂直温度梯度条件下强对流天气分析与潜势预报 J 气象科技,2006(4):376 380 6 马中元,苏俐敏,谌芸,等 一次强飑线及飑前中小尺度系统特征分析J 气象,2014,40(8):916 929 7 马中元,叶小峰,张瑛,等 江西三类致灾大风天气活动与回波特征分析 J 气象,2011,37(9):11081117 8 马中元,张瑛,马晓琳,等 江西对流风暴触发系统与形成机制探讨J 自然灾害学报,2010,19(3):19 26 9 马中元,许爱华,陈云辉,等 江西灾害性强雷电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2009,18(5):16

39、 23 10 段和平,马中元,谌芸,等 江西 5 月飑线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1,15(6):75 82 11 高建平,马中元,吴才明,等 2017 年 8 月江西上高雷暴大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13(2):55 62 12 辛玮琦,马中元,谌云,等 宜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1,15(2):7080 13 桂园园,马中元,齐永胜,等 2017 年鹰潭市城区暴雨天气与回波特征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20,29(3):63 75 14 陈鲍发,马中元,徐芬,等 天气雷达风暴跟踪信息拼图技术设计与应用J 气象科学,2020,40(6):838 84897第 1 期邹晓宏等:2022 年 4 月 25 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