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_房广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2640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_房广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_房广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_房广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_房广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_房广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这个科学判断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必须从多个维度如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发展维度等进行深入的思考、观察和分析。多维度考察符合运用整体性思维方式来考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基本要求。基于理论的高度、历史的厚度、实践的深度、发展的广度,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大判断进行综合考察,能够更加全面、完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大判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认识维度所

2、谓理论认识维度,就是着眼于理论体系整体,分析前后相继、各具时代特色、各有重点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认清发展方向、掌握历史主动、实现奋斗目标的先导。我们党向来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向来重视理论思维的运用,总是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条件的变化,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进行理论创造。恩格斯最先提出理论思维这一概念,并房广顺,杜春秋(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摘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判断,是从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规律性总结,是经过实践检验、历史检验、人民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

3、克思主义行,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维度看,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适合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历史维度看,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总是在继承前一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的飞跃,解答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从实践维度看,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新时代十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从发展维度看,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始终坚持发展的思维,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随着实际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

4、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22)12-0023-08“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22.12.004收稿日期:2022-11-24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列宁社会主义文化观研究”(18BKS008);2021 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SYWT202111)作者简介:房广顺(1960),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杜春秋(1996),

5、女,辽宁法库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中共治国理政研究】2022年第12期(总第330期)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No.12.2022(Cumulatively,No.330)-24-把它看成一个民族“站在科学的最高峰”2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3理论思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推进理论创新中扮演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色,是一种研究理论如何适应实践的变化实现新的突破和创新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我们的理论不是教义,而

6、是科学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我们党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凭借科学理论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在对事物内在联系进行深刻剖析和梳理的基础上,获得关于事物深层次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为理论创新筑牢根基,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理论维度是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首要出发点。从理论维度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不仅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真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创造出了适合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继承,又是发展;既是坚持,更是创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思想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

7、论,是在批判继承以往重大思想成果、深入考察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总结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等资产阶级学说、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各式各样的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提供了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立场上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以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为终极价值目标,从富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视角分析现存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并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新世界的主体力量,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价值目标提供了全新的正确的路径选择。从本质规定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固

8、守自己的个别论断,而是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改、发展、完善自己的理论,力求接近科学真理。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72年开始为共产党宣言各种文版所写的七篇序言中可以看到,他们总是在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宣言在发表的25年来的巨大变化中,有些地方已被更加完备的思想代替了。因此,对于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既从整体上充分肯定它是完全正确的,又强调在实际运用时,“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基于对待自己理论的这种科学态度,恩格斯在卡马克思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毫不避讳地承认,“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

9、了”5。这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需要相同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源自于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其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和崭新的革命道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分析、几番摸索、亲历实践后,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指导。自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不同时期党和人民事业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无私无畏的理论品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一开始

10、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认识国家命运的指导思想来接受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思想武器来运用的,改写了以往一切阶级和政党追求自身利益的历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秉承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的理论特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活动没有止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永不完结的过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整体,有明确的对象和系统的内容,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有合乎逻辑的统一的理论阐释。可以说,它对人类经历过或正在面对着的重大问题、许多未曾解开的历史之锁以及人类未来不可回避的前景,进行了更深入的阐发和论述。中国化时代

11、化的马克思主义,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它同现实生活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充-25-“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房广顺 杜春秋分说明了它所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质,不仅敢于根据变化了的条件,不固守经典作家在具体时空中作出的结论,而且善于回应不同时期人民的需求、实践的要求、时代的诉求,使理论之树长青。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源自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达到新高度、新境界。中国的社会变革能够顺利推进,中国的发展能够跃上

12、新的台阶,不仅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更在于把它同我国具体情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创马克思主义之新。一方面,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环境和情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指导思想在一脉相承基础上的与时俱进。从我国理论发展史来看,凡是指导思想有所突破之日,就是我国革命事业航向拨正之时;凡是指导思想出现飞跃之日,就是我国建设事业真正活跃和兴旺之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更警示我们,无视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把具体结论的适用范围盲目地扩大到一切时间和空间中,做生搬硬套、以偏概全的运用,必然导致事业停顿不前甚至走向歧途。另一方面

13、,马克思主义作为在西方语境下产生的理论,要在中国落地、扎根、开花、结果,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相贯通,转化为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这是中国人民理解、接受、运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养分,使二者相互融合,在运用理论发动群众、掌握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把群众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的新经验和涌现的新事物加以高度概括与系统创新。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但不固守具体结论,遵循它的基本思想但不照抄照搬,植根中华文明,立足发展实际,把它设想的美好前景不断变为现实,从而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14、的历史认识维度历史、现实、未来是相互贯通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历史环境的产物与表现。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顺应历史潮流、认清历史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开创历史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6所谓历史认识维度,一是在整个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去考察具体事物,二是用历史成就、历史成果去检验客观具体事物的价值。从历史维度进行考察,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与体现。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

15、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历史演变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是在“承先”与“既往”、“启后”与“开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我们党接续奋斗、接力开拓书写的历史篇章。换言之,这一进程提供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客观历史根据,通过对这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这一不可动摇的历史性结论便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历史认识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前一个理论形态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为新的理论形态,从一个国家的理论成果发展为各个国家的理论成果,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连续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从而不断解决中国之

16、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总是善于继承发展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成果,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生了新的历史性的飞跃,解答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解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问题,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决定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

17、和人民解放,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把握中国国情、准确分析中国革命形势的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No.12.2022(Cumulatively,No.330)-26-基础上,对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运用什么样的革命方法等至关重大的问题作出正确抉择。为此,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针对西方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来的,需要考察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情况才能应用。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个时期,由于处在领导地位的一些同志教条式地采用西欧或者苏联革命的做法,导致中国革命损失严重,代价惨痛。直到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历程

18、才由此开始。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为使我们党切实担起历史重任,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号召全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8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提高了理论水平,认清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达到了团结统一。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被写入党章

19、。从此,中国革命的发展更加稳健,推进到新的阶段并迅速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摧毁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联合剥削压迫的旧世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医治”了被长期动荡和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实现了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目标,在新的基础上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在中华大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伟大社会变革的同时,党和国家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灿烂民族文化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1956年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第二

20、次结合”9的历史任务,带领全党艰苦探索“第二次结合”的路径、方法、原则,以独创性的内容为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的财富。以此为指导,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火热沸腾的建设事业,使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解决新的历史课题的又一个关键节点。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以及各方面社会关系被严重破坏的局面,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对干扰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态势,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动摇,以前一时期的理论成果和历史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实际,成功开拓、坚持、发展了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时期,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集中体现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问题,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相比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新的飞跃更加艰难。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我们党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完

22、整思考,以科学的理论成果带领人民阔步前进,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国家发展状态从封闭落后到充满活力、气势蓬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逐步富裕的巨大突破,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善于探索、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尊重历史、善于总结的独特优势,从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点,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迁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特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其中,最根本性的成果就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既有对百年思想精华的

23、继承,也有反映新局面要求的创新内容和特点;既是一脉相承、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又是阐明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刻认识-27-“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房广顺 杜春秋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极其重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极端重要。切实坚持“两个确立”,是适应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动的“两个大局”的需要,也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攻克各种艰难困苦、继续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恢宏历史的需要,是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重大原则。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24、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的飞跃,这一进程雄辩地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有着深厚的历史依据。尽管每一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都在总体上推动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实践认识维度实践之于思维、之于认识、之于理论都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所谓实践认识维度,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从实践成就、实践成果出发验证理论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特定的事物必须从客观的社会实践出发,而不是从人们的主

25、观臆断出发。因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与不行,归根到底要靠实践来印证。现实的实践是认识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的首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1因此,实践认识维度是认清“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思维方式和检验方式。从实践认识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没有理论引导的变革是盲目的,以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引的社

26、会实践才能不断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也随之不断地深化,把在变革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升华再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是探求、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促进人类进步的根本途径。重视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将人民群众的实践成果和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与理论升华,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激发和良性互动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一贯坚持和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党的二十大全面概括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十年奋进历程的首要成果是创立并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高度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十九届

27、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强调要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凸显了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地位。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是这一思想形成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党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以中国国情为基点、以民族复兴为目标、以和平发展为准则、以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为借鉴,指引人类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全新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自主探索、自主开创的重大实践成果。从本质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

28、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式现代化秉持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通过自身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共享发展红利、贡献中国力量,是惠人与利己的高度融合。西方的现代化在资本逻辑框架下生成和演变,资本通过转嫁本国危机、牺牲别国利益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是资本逐利的本性。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长期奉行的霸权主义、零和博弈、资本扩张等短视、片面、暴力的发展理念,重新塑造了和平、共赢、文明的发展模式,以胸怀天下的发展格局实现了对西方狭隘格局的根本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属性,更S

29、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No.12.2022(Cumulatively,No.330)-28-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契合当代中国各方面实际、承载全体中华儿女价值追求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的独特优势。中国沿着这条道路实现了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中国之治”,创造了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使“历史终结论”的论调不攻自破,深刻地昭示着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加快自身发展和保持自身独立性并不矛盾,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不需要沦为他国的附庸也可以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我们党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逐步确立并完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全局、总结建设规律所形成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指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从国家建设全局角度进行的长远谋划,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长远需要,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社会是一个体系,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实现现代化,就是各方面因素和各种力量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过程。从最初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创造性地把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之内,

31、说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整体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只有统筹全面、系统协调,使这五个方面同向同行、相互促进,才能使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顺利且持续地推进。战略布局不是在总体布局之外,而是存在于其中的根本、核心、“牛鼻子”,党紧紧抓住协调推进战略布局这个“牛鼻子”,有效地统筹推进总体布局,使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向世界充分证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如今,我们正满怀信心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只要落实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在“五位一体”的每一个领域中,提升我国

32、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是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自我革命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实现了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1945年毛泽东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明确指出,我们探索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就是民主”12。围绕这个基本原则,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我国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人民安全

33、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的事实,验证了这个答案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3。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在本质上具有优于其他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历史可能性。但是,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历史可能性也不等同于现实必然性。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党执政面临的风险考验也会增加。为了避免古今中外统治集团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再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和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从而找到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34、,即党的自我革命。这个答案是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认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结果,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印证了我们党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历史自觉,保证了我们党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两个答案在价值理念、目标指向、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发扬人民民主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并扩大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并拓展了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两个答案一个管外一个治内,保证党长盛不衰,破解了执政党如何应对执政考验、如何保持长期执政这一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难题。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使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崭新的形象,

35、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有力证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9-“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个认识维度/房广顺 杜春秋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发展认识维度所谓发展认识维度,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原则,在认识事物时使主观符合客观,深入实际把握现实问题,并善于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促进事物实现发展和进步,在实践的发展中实现理论的创新发展。1917年,列宁在论策略书中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

36、,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14可见,实践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演变发展趋势及其本质规律的认识,绝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理论运用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转化、实践的发展,必须用新的理论观点、知识体系、表现方式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这是认识规律的必由之路,也是理论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发展认识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在于我们党在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始终坚持发展思维,做到理论上不停顿,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继续坚持发展认识维度,就要理清楚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37、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经历的历史,离不开我们所处的时代,更离不开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无产阶级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不同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世界、时代、历史的变化作为全球性战略问题看待的,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发展大势,从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把握其本质和特点,并以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理论与观点研究和回答客观现实问题,主动应对世界之变、准确应对时代之变、科学应对历史之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从国际局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调整与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

38、演进,发展机遇与发展困境同时并存,这就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一方面,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人类的普遍追求和共同愿望,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扰乱世界发展秩序,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阻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明显提高,持续为世界和平、全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面对世界局势深刻变化带来的尖锐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以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15,推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9、,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各国开出一剂良方,妥善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16这一世界人民苦苦追寻的难题,提振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在实践中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坚守人民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人民又造福于人民。人民群众鲜活丰富的实践活动是这一思想实现理论跃升的动力源泉。它之所以能在更高水平上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因为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汲取、凝聚、总结人民智慧的理论结晶。实现人民幸福是这一思想的价值指向。它之所

40、以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就因为它是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理论、代表人民声音的理论、回应人民诉求的理论。理论发展只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才能掌握群众,才能被人民所学习和运用,通过指导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二是坚持自信自立。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没有直观的答案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我们党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呈现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我们党秉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信念和原则并艰苦探索的结果。新时代,SOCIAL SCIENCES

41、IN GUANGXINo.12.2022(Cumulatively,No.330)-3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继续保持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定不移践行自信自立的原则,依托中国实践创造出中国理论。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守正创新的典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善于根据新实践、新形势、新发展的变化和要求进行创新,善于对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社会变革的实践和认识进行理论总结。坚持守正,才会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持创新,才会开辟新局、有

42、所作为。创新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是真正的守正。我们既要坚守真理、坚定信念,又要永不停滞、开拓进取谱写新篇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新的实践,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导向与实践导向是一致的,坚持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科学的理论以实践为源头活水,能否发现、能否分析、能否解决时代和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是检验理论的首要准则。因此,必须抓住并回应国内发展的关键问题、国际环境变化的复杂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管党治党的宽松软问题等,作出有问题导向的、为现实服务的理论论断。五是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

43、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观念,集中体现在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和战略性布局,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本质与现象、部分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原理的当代运用和创新发展。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看问题必须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理论创新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从发展全局的高度分析各种复杂局面。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为关系人类前途的重大问题作出回答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兼具世界眼光,坚持与世界人民命运与共,理论才有高度、深度和温度。这“六个

44、坚持”深刻地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人民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清晰地指明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取向、基本立足点、原则方向、主要着力点、思想方法和胸怀格局。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3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9;425.4 7 11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

45、社,2012:376;669;134;41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2.6 习近平.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6-06-23(02).8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9 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9-10.10 王伟光.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7.12 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11.14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27.16 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50.责任编辑:黎伟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