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一、概述一、概述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三、慢性三、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感染临床诊断四、慢性四、慢性HBV感染者孕前孕期保健感染者孕前孕期保健 五、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要点五、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要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n n一、概述一、概述 1、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4、HBV感染自然史感染自然史 1、乙型肝炎病毒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n n世界性分布世界性分布 WHO 2
2、0亿人感染过亿人感染过HBV 3.5亿人为慢性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感染者 约约100万人万人/年年 死于死于HBV感染所致的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衰竭、肝硬化和HCC n nHBsAg(+)率率2%低度流行区低度流行区 2%-8%中低度流行中低度流行 8%高度流行区高度流行区 n n 1992年年 9.75%中国卫生部 2008n n2006年 1-59岁 降至7.18%1-4 岁 0.96%5-14岁 2.42%15-59岁 8.57%1992年 以来儿童HBV感染者减少1900万 现有慢性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感染者约9300万人,慢万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
3、万例万例 n nWHO 2001年指南指出年指南指出HBsAg携带者携带者中中90%是围产期感染。是围产期感染。2、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n n病原:病原:HBV (hepatitis B virus)嗜肝嗜肝DNA病毒科病毒科 HBV的抵抗力较强,但的抵抗力较强,但65 10小时、小时、煮沸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环氧乙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环氧乙烷烷(仍保留抗原性及免疫原性仍保留抗原性及免疫原性)、戊二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过氧乙酸和碘伏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对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对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uuHBVHBV阳性的血清中有三种颗粒:阳
4、性的血清中有三种颗粒:.完整的完整的HBVHBV颗粒,直径为颗粒,直径为42nm42nm,又名,又名DaneDane颗粒,颗粒,19651965年由丹娜年由丹娜发现,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发现,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小球形颗粒,阳性血清中最多的颗粒,直径约小球形颗粒,阳性血清中最多的颗粒,直径约22nm22nm。含有表面抗原,含有表面抗原,不含核酸,为不完整的不含核酸,为不完整的HBVHBV颗粒,无传染性颗粒,无传染性.管形颗粒,直径约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22nm,长度,长度1001001000nm1000nm。实际上是一串小球。实际上是一串小球形颗粒聚合在一起形成,含有表面抗原
5、,不含核酸,无传染性。形颗粒聚合在一起形成,含有表面抗原,不含核酸,无传染性。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体液(唾液、精液、阴 道分泌物、乳汁、泪液、尿液)母婴输血及血制品性传播皮肤、粘膜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未发现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n n 传染源:携带者、急慢性病人传染源:携带者、急慢性病人 传染性传染性 主要取决于血液中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 DNA 水平,与血清水平,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或胆红素水 平无关。平无关。n n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新生儿、易感儿童、高危人群新生
6、儿、易感儿童、高危人群重点预防n n 潜伏期:155个月4、HBV感染自然史感染自然史n n自然史自然史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素。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分别,分别有有90%和25%30%发展成慢性感染,发展成慢性感染,而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发展为慢性感染性感染 n n婴幼儿期婴幼儿期 免疫耐受期免疫耐受期 免疫清除期免疫清除期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再活动期再活动期 免疫耐受期:免疫耐受期:血清血清HBsAg和和HBeAg阳性,阳性,HBVDNA载量高(载
7、量高(2106 IU/ml,107拷贝拷贝/ml),),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常HBeAganti-HBeHBVDNAALT 肝组织无明显异常 肝组织坏死炎症表现 肝组织无明显异常 肝组织坏死炎症慢性慢性HBVHBV感染的自然病程感染的自然病程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 非活动或低复制期 再活动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BsAg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1、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2、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 3、慢性、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感染临床诊断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n n
8、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标记免疫分析(胶体金)、化学发光免金标记免疫分析(胶体金)、化学发光免疫试验(疫试验(CLIA)等。)等。n n推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推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n n定量、定性定量、定性检测流程检测流程n n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乙肝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检测结果阳性,报告表面抗原检测。检测结果阳性,报告“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表面抗原阳性”,确定乙肝病毒感染。,确定乙肝病毒感染。n n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筛查时直接进行乙肝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筛查时直接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
9、两对半)检测。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n n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原(HBsAg)n n乙肝表面抗体(抗乙肝表面抗体(抗HBs)n n乙肝乙肝e抗原(抗原(HBeAg)n n乙肝乙肝e抗体(抗抗体(抗HBe)n n乙肝核心抗体(抗乙肝核心抗体(抗HBc)n nHBVDNA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抗原抗原抗原抗原抗体抗体抗体抗体外外外外 膜膜膜膜HBsAgHBsAgHBsAbHBsAb核壳分泌蛋白核壳分泌蛋白核壳分泌蛋白核壳分泌蛋白HBeAgHBeAgHBeAbHBeAb核壳结构蛋白核壳结构蛋白核壳结构蛋白核壳结构蛋白HB
10、cAb HBcAb 乙肝乙肝“两对半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原理:先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某种固相载体上,并技术原理:先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某种固相载体上,并保持其免疫活性。测定时,将待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保持其免疫活性。测定时,将待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用洗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用洗涤的方法分离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游离部分。最后加入底物显涤的方法分离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游离部分。最后加入底物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色,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n n用于测定抗原的技术类型有:双抗体夹心法、双
11、位点一步法、用于测定抗原的技术类型有: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竞争法。竞争法。n n用于测定抗体的技术类型有: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竞争用于测定抗体的技术类型有: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竞争法。法。乙肝五项方法学乙肝五项方法学n n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n n乙肝表面抗体(抗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双抗原夹心法):双抗原夹心法n n乙肝乙肝e抗原(抗原(HBeAg):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n n乙肝乙肝e抗体(抗抗体(抗HBe):竞争法):竞争法n n乙肝核心抗体(抗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竞争法):竞争法n n双抗体夹心法、双抗原夹
12、心法:一定范围双抗体夹心法、双抗原夹心法:一定范围内,显色程度与待测成分的含量成正比。内,显色程度与待测成分的含量成正比。n n竞争法:显色程度与待测成分的含量成反竞争法:显色程度与待测成分的含量成反比比竞争法原理n n以乙肝乙肝e抗体(抗抗体(抗HBe)检测为例:)检测为例:n n在微孔板上预包被在微孔板上预包被HBeAg,加入待测样本,加入待测样本和酶标抗体(抗和酶标抗体(抗HBe-HRP)试剂进行温试剂进行温育,酶标抗体和样本中的抗育,酶标抗体和样本中的抗HBe竞争酶标竞争酶标板上包被的抗原,若样本中无抗板上包被的抗原,若样本中无抗HBe时,时,酶标抗体与包被抗原结合形成酶标抗体与包被抗
13、原结合形成“包被抗原包被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酶标抗体复合物”,洗板后加入酶底物显,洗板后加入酶底物显色溶液进行显色反应。若样本中存在抗色溶液进行显色反应。若样本中存在抗HBe时,会与酶标抗体竞争形成时,会与酶标抗体竞争形成“包被抗包被抗原原-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不显色。,不显色。乙肝五项检测的影响因素乙肝五项检测的影响因素1.1.1.1.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2.2.2.2.干扰物质的影响: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干扰物质的影响: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干扰物质的影响:常见的干扰物质有
14、: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干扰物质的影响: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 Ig Ig Ig 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物质等物质等物质等物质等3.3.3.3.药物的影响: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会与药物的影响: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会与药物的影响: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会与药物的影响: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会与HBsAgHBsAgHBsAgHBsAg形成复合物,影响
15、形成复合物,影响形成复合物,影响形成复合物,影响HBsAgHBsAgHBsAgHBsAg的检出的检出的检出的检出4.4.4.4.HooKHooKHooKHooK效应影响:随着效应影响:随着效应影响:随着效应影响:随着ELISAELISAELISAELISA一步法的应用,一些标本中抗原含量过高,一步法的应用,一些标本中抗原含量过高,一步法的应用,一些标本中抗原含量过高,一步法的应用,一些标本中抗原含量过高,产生产生产生产生HooKHooKHooKHooK效应。影响检测结果,采用同步稀释测定或使用线性范围高的效应。影响检测结果,采用同步稀释测定或使用线性范围高的效应。影响检测结果,采用同步稀释测定
16、或使用线性范围高的效应。影响检测结果,采用同步稀释测定或使用线性范围高的两对半定量法可以减两对半定量法可以减两对半定量法可以减两对半定量法可以减HooKHooKHooKHooK反应的发生反应的发生反应的发生反应的发生5.5.5.5.试剂的影响试剂的影响试剂的影响试剂的影响免疫金标记技术:n n胶体金是一种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胶体金是一种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抗体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HAuCl4)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
17、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而不影响蛋白质的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而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生物特性。n n免疫金标记技术:免疫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肉眼可
18、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HBsAg阳阳性性,目目前前感感染染,患患者者或或病病毒毒携携带者。带者。HBsAg一一般般于于感感染染后后4-6周周阳阳转转,当当出出现现ALT异异常常、肝肝炎炎症症状状和和体体征征时时,血血清清中中HBsAg达高峰。达高峰。自自限限性性HBV感感染染中中,HBsAg持持续续约约1-6周后消失。周后消失。慢性慢性HBV感染时,感染时,HBsAg可持续存在。可持续存在。HBsAg阳性见于:阳性见于:!急性乙肝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HBsAg携带者;携带者;乙肝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后肝硬化和原发性
19、肝细胞癌。.抗抗HBs是是保保护护性性抗抗体体。抗抗HBs阳阳性性,曾曾感感染或免疫,机体已产生免疫力。染或免疫,机体已产生免疫力。见于:见于:1.感感染染HBV后后的的恢恢复复期期,在在HBsAg消消失失后后间隔一定时间抗间隔一定时间抗-HBs出现;出现;2.隐隐性性感感染染的的健健康康人人,小小量量多多次次接接触触HBV,自身产生了免疫力;自身产生了免疫力;3.注注射射乙乙肝肝疫疫苗苗或或乙乙肝肝免免疫疫球球蛋蛋白白后后,产产生生免疫。免疫。4.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抗抗-HBc 总抗体总抗体 一般在一般在HBsAg出现出现3-5周后阳转周后阳转 抗抗-HBc-IgG,感染过,感染过H
20、BV,无论病,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多为阳性。毒是否被清除,多为阳性。抗抗-HBc-IgM阳性,阳性,HBV复制,乙型复制,乙型肝炎急性期,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肝炎急性期,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n n 抗抗HBe阳性,感染恢复期,传染性低,病阳性,感染恢复期,传染性低,病情趋于稳定。情趋于稳定。n n抗抗-HBe一般在一般在HBeAg消失前后出现消失前后出现HBeAg阳性阳性 HBV复制,传染性强,转复制,传染性强,转为慢性肝炎者多。为慢性肝炎者多。HBVDNA阳性,阳性,HBV复制,有传染性复制,有传染性n n HBeAg阳性,阳性,HBVDNA阳性阳性n n HBeAg阴性,阴性,HBVD
21、NA阳性阳性 3131乙肝标记物列表乙肝标记物列表抗原抗原抗原抗原/抗体抗体抗体抗体解释解释解释解释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HBsAgHBsAg潜在感染潜在感染出现症状前数周或之后数月可检出现症状前数周或之后数月可检测到测到慢性感染时持续存在慢性感染时持续存在感染感染HBVHBVHBeAgHBeAg病毒复制,传染性高病毒复制,传染性高有传染性有传染性抗抗HBsHBs抗体抗体对对HBVHBV免疫(疫苗或既往感染)免疫(疫苗或既往感染)对对HBVHBV免疫免疫抗抗HBcHBc抗体(总)抗体(总)急性、慢性或既往感染急性、慢性或既往感染暴露暴露抗抗HBc IgMHBc IgM抗体抗体急性
22、感染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急性感染31三、慢性三、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感染临床诊断 n n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阳性超过6个月,现个月,现HBsAg和(或)和(或)HBV DNA仍为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感染。n n慢性慢性HBV感染分为感染分为 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中度和重度)(1)H B e A 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2.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 (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期或静止期)(1)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 (2)失代
23、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 3.携带者携带者 (1)慢性)慢性HBV携带者携带者 (2)非活动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携带者 n n(1)慢性)慢性HBV携带者携带者 HBsAg阳性阳性/HBeAg 阳性阳性 HBVDNA阳性阳性 1 年内随访年内随访3 次以上,次以上,ALT 和和AST 正常,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肝组织学检查 n n(2)非活动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携带者:血清血清HBsAg阳性、阳性、HBeAg阴性、抗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阳性或阴性,HBV DNA低于最低检低于最低检测限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次以上,ALT均在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
24、查显示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肝炎活动指数(炎活动指数(HAI)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4.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HBsAg阴性,血清和(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除HBV DNA阳性外,患者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和(或)抗-HBc阳性。阳性。四、慢性四、慢性HBV感染者孕前孕期保健感染者孕前孕期保健n n与相关科室协作,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与相关科室协作,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正确判断疾病程度。肝功能异治疗情况,正确判断疾病程度。肝功能异常应暂缓
25、妊娠。常应暂缓妊娠。n n妊娠期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给予专科妊娠期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给予专科指导或转介服务。指导或转介服务。n n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n n乙肝病毒感染者:大多数早、中孕肝功正乙肝病毒感染者:大多数早、中孕肝功正常,少数孕中、晚期常,少数孕中、晚期ALT升高。升高。n nALT升高者,半数无自觉症状,出现症状升高者,半数无自觉症状,出现症状示病情较重。首发症状尿黄,消化道症状示病情较重。首发症状尿黄,消化道症状少。少。n n少数少数慢乙肝慢乙肝患者孕期肝功恶化患者孕期肝功恶化,1/3-1/4为产后为产后1-3月肝功恶化。月肝功恶化。.n
26、n仔细询问症状、详细查体。出现不明原因仔细询问症状、详细查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或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立即的上腹痛或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立即查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者一步转诊到位。查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者一步转诊到位。禁止让病人往返奔波加重病情。禁止让病人往返奔波加重病情。.n n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母婴传播。防止和避免产后出血。母婴传播。防止和避免产后出血。n n 产后注意休息、复查肝功能,如出现产后注意休息、复查肝功能,如出现ALT升高,停止哺乳,转往传染科治疗。升高
27、,停止哺乳,转往传染科治疗。五、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要点五、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要点HBV母婴垂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n n通过孕育的过程,携带通过孕育的过程,携带HBV的女性将的女性将HBV传播给子女。主要包括宫前感染(传播给子女。主要包括宫前感染(相关研究甚少,尚不能确证)、宫内感染、产时、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感染和产后感染n n成为人群中新一轮的成为人群中新一轮的HBV储存库和传染源。储存库和传染源。n n目前由此导致的慢性目前由此导致的慢性HBV感染无法根治感染无法根治HBV的传播途径的传播途径n n血液传播血液传播n n性传播性传播n n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母婴的传播母婴的传播n n
28、宫内传播宫内传播n n产时传播产时传播n n产后及水平传播产后及水平传播HBV的母婴阻断的母婴阻断n n母婴阻断的重点时期:围生期是乙肝母婴母婴阻断的重点时期:围生期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时期传播的主要时期 胎婴儿感染率在妊娠早、中期约为胎婴儿感染率在妊娠早、中期约为5%,主要时期妊娠晚期及,主要时期妊娠晚期及分娩时分娩时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预防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预防n n我国卫生部于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
29、付;n n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n n2005年年6月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日起改为全部免费。卫生部卫生部201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n n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求,完成24小时内及小时内及1月龄和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30、。.n n出生后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小时内注射HBIG(最好在出生(最好在出生后后12小时)小时),剂量,剂量100IU,同时同时在不同在不同部位注射部位注射10g重组酵母或重组酵母或20g中国仓鼠中国仓鼠卵母细胞(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n n1个月后再注射第二针个月后再注射第二针HBIG,并按程序,并按程序(0、1、6)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n n新生儿:臀部外侧肌肉新生儿:臀部外侧肌肉n n国国产产乙乙肝肝酵酵母母疫疫苗苗的的母母婴婴传传播播阻阻断断率率达达到到80.56%-92.59%(87.8%)n n婴儿在出生后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产小时
31、内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血清免疫效价最好,能较好地阻断生的血清免疫效价最好,能较好地阻断HBV的母婴传播。的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时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时间.n n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随时间的推移,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随时间的推移,抗抗HBs可阴转,但仍具有对可阴转,但仍具有对HBsAg的特异的特异性免疫回忆反应。性免疫回忆反应。n n受益终生。受益终生。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2 2针在第针在第针在第针在第1 1针接种后针接种后针接种后针接种后1 1个月接种个月接种个月接种个月接种(1
32、12 2月龄);第月龄);第月龄);第月龄);第3 3针在第针在第针在第针在第1 1针接种后针接种后针接种后针接种后6 6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 58 8月龄)月龄)月龄)月龄)接种。接种。接种。接种。如果出生后如果出生后如果出生后如果出生后2424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照上述时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照上述时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照上述时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照上述时间间隔要求尽早接种。如果第间间隔要求尽早接种。如果第间间隔要求尽早接种。如果第间间隔要求尽早接种。如果第2 2针或第针或第针或第针或第3 3针滞后,应尽快针滞后,应尽快针滞后,应尽快针滞后,应尽快补种。第补种。
33、第补种。第补种。第2 2针和第针和第针和第针和第1 1针间隔不得少于针间隔不得少于针间隔不得少于针间隔不得少于1 1个月。如第个月。如第个月。如第个月。如第2 2针滞后针滞后针滞后针滞后时间较长,第时间较长,第时间较长,第时间较长,第3 3针与第针与第针与第针与第2 2针间隔不得少于针间隔不得少于针间隔不得少于针间隔不得少于2 2个月,并且第个月,并且第个月,并且第个月,并且第1 1和第和第和第和第3 3针的间隔要在针的间隔要在针的间隔要在针的间隔要在4 4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的机理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的机理 抗HBs与HBsAg结合,使整个Dane
34、颗粒被机体清除,降低母血病毒颗粒,同时激活补体系统。但HBeAg存在于Dane颗粒外的游离HBeAg 和IgG HBeAg两种可溶形式,HBIG无法与之结合清除。HBIG不能抑制HBV复制。HBIG 利用自然感染利用自然感染HBV后产生的抗后产生的抗-HBs或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抗或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抗-HBs的个体之的个体之血浆制备而成的。高浓度特异性乙肝表面血浆制备而成的。高浓度特异性乙肝表面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抗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抗-HBs效价达效价达1 1000以上。以上。针对针对HBV的特异性被动免疫制剂。的特异性被动免疫制剂。HBIG使用禁忌症使用禁忌症n n禁忌症:超敏性体质,禁忌症
35、:超敏性体质,IgA缺乏缺乏n n使用后使用后6周周-3个月内可降低减毒活疫苗的作个月内可降低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用: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炎疫苗、水痘疫苗HBIG应在生后应在生后24小时之内注射,小时之内注射,越早效果越越早效果越好: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好: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繁殖,抗肝细胞内繁殖,抗HBs只能在体液中不只能在体液中不能进入肝细胞。能进入肝细胞。出生出生48小时后注射,其预防作用明小时后注射,其预防作用明显减小,超过显减小,超过7天无效。天无效。n n乙肝免疫球蛋白正常为冷藏储存方式乙肝免疫球蛋白正常为冷藏储存方
36、式2-10,在常温下,在常温下(25 摄氏度摄氏度)不宜保存超不宜保存超过过30分钟分钟n n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冷藏贮存,严禁冻结,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冷藏贮存,严禁冻结,久存可能出现低量沉淀,但一经摇匀立即久存可能出现低量沉淀,但一经摇匀立即消散。若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消散。若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等,均不可使用。裂纹等,均不可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和HBIG的作用的作用n n乙肝疫苗系主动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乙肝疫苗系主动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长,并有记忆性免疫反应,体持续时间长,并有记忆性免疫反应,主要针对主要针对HBV母婴的产时、产后传播。母婴的产时、产后传播。n
37、 nHBIG系被动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系被动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短,无记忆性免疫反应。主要持续时间短,无记忆性免疫反应。主要针对针对HBV母婴的产时传播及填补乙肝疫母婴的产时传播及填补乙肝疫苗的早期空白。苗的早期空白。n n注意注意:HBIG必须与乙肝疫苗的注射部位不必须与乙肝疫苗的注射部位不同,也不可与乙肝疫苗吸入同一注射器内同,也不可与乙肝疫苗吸入同一注射器内注射。注射。n n肌内注射。肌内注射。随访n n有条件的地区,在完成第有条件的地区,在完成第3剂乙肝疫苗接种剂乙肝疫苗接种后后16个月,即儿童个月,即儿童7月龄至月龄至1周岁期间,周岁期间,可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
38、两对可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判断免疫效果。半)检测,判断免疫效果。婴儿免疫后的监测婴儿免疫后的监测n n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尚不能达到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尚不能达到100%n n免疫是否成功需较长时间的观察免疫是否成功需较长时间的观察乙肝病毒母婴阻断后免疫应答乙肝病毒母婴阻断后免疫应答抗一HBs高应答:高应答:100mIU/ml低应答:低应答:10-100mIU/ml无应答:无应答:100mIU/mln n抗抗HBs、抗、抗HBc二项均阳性为免疫成功,二项均阳性为免疫成功,是母婴预防后最常见的结果;如一年后抗是母婴预防后最常见的结果;如一年后抗HBc不转阴,应查不转阴,应查HBVDNAn n抗抗HBs、抗、抗HBc、抗、抗HBe三项阳性,应查三项阳性,应查HBVDNA,如为阴性,表示预防有效,如为阴性,表示预防有效n n抗抗HBs、HBsAg同时阳性,需延长监测同时阳性,需延长监测时间时间.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