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261623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71 发 现 区域治理 DETECTION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农村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完颜德 新疆职业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摘要: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既符合农村老人的社会习惯与文化心理,也契合农村的社会现状,因而是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最优选择。基于供需匹配视角,本文在厘清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结构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长期化的保障体系、打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实施精准化的供需管理、制定支持性的政策框架等手段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3)26-0071-03 作者简介

2、:完颜德,生于 1993 年,男,汉族,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基金项目:本成果为新疆职业大学校内科研重点课题家庭生计策略视角下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研究(XJZD21KYZ001)阶段性成果。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结合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面临更多的问题。相较于城市老人养老,农村养老问题更是叠加了农村空心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家庭规模小型化、传统养老观念式微等因素,造成农村老人养老面临养老资金不足、日常生活照料匮乏、精神赡养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全面的养老危机。此种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难

3、点,事关数亿农村老人能否安享晚年。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其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社区照顾”理念,倡导老年人回归到社区和家里进行养老,后来逐渐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和推广,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国际共识。“十三五”期间,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迅速。2022 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更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本文拟从供需匹配的视角出发,在厘清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二、农村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及问题 传统乡土社会中,农村安土重迁、扎根土地的

4、观念较为深厚,基于社区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与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习惯和文化心理相符合。由于农村的空心化和代际关系的失衡,养老服务责任及其供给必然不能仅仅再依赖于家庭成员履行养老责任,而社会化养老更高的机构养老方式在农村发展较为滞后。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介于传统家庭养老和现代机构养老之间,具有综合优势,因而是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最优选择。目前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的村级敬老院、互助养老组织等养老形式,均可视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具体形式。此外,农村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还存在一系列优势:(1)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社区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关系等,这些资源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的支持;(

5、2)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不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只需对现有的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就可以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具有覆盖人群广、运营成本低等优势;(3)农村社区广泛存在自发形成的互助组织,长者为尊的乡土孝老文化氛围浓厚,老年人亦不脱离原有的社会关系,符合即有的生活习惯,因而是比较人性化的养老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资金极度匮乏。社区养老资金大体来源于政策财政资助、村庄集体资金、老年人个人及社会捐赠等渠道,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和绝大多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加之农村老年人口数量

6、多、72 发 现 区域治理 DETECTION 医疗开销大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养老金缺口较大。其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匮乏。养老服务涉及多方面工作内容繁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诸如医疗、康复、护理、日常生活照料、心理健康服务等服务内容需要专业人才才可胜任。然而我国目前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农村的人才匮乏程度较城镇更加严重。再次,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各参与主体力量分散,不能形成有效合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涉及基层村委会、党组织、企业、社会组织、老年人及其家庭等多种力量,存在角色不清、定位不明等情况,目前它们彼此之间缺乏统一的组织力量和协作机制,政府亦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以上种种问题主

7、要根源于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服务供应间的失衡,突出表现在人才、资金、服务内容、养老服务责任主体等多方面。如何实现供需匹配,是建立并完善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正如赵一红、聂倩所指出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老年人在生活中获得全方位养老服务支持的系统”,其中供需结构平衡是关键问题。1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供需结构模型 需求测定是确定服务供给的前提,然而需求本身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供需结构的确立为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方向。需求可从两方面加以确定,首先是从需求主体角度,即依据年龄阶段、健康水平、社会阶层等指标将老年人进行群体分类,在把握各老年人群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需求

8、调研和匹配。老年人的需求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因此,需求评定需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医学、护理学等学科知识,形成囊括相关主题问卷和量表、能够综合评估老年人的需求调查工具集,才能全面把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此外,我们还需注意到需求的复杂性,从需求弹性、显性以及隐性需求等多个维度来确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对需求的强度、优先级、变化、群体差异等做出分析。在具体需求内容上,可分为生活照护、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社会参与、心理慰藉等方面。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方面,包含了家庭、市场、村委会、社会组织等,具体服务提供则依赖于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机构。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结构见表 1。社区居

9、家养老服务起源于发达国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去机构化浪潮,其突出特征是:老年人在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情况下,以社区为平台,链接和整合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从服务相关各主体角色的角度来看,社区处于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和最终消费者之间,是对接需求和服务的中介,也是服务和需求的管理者。正如蒋中信在其论文中指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服务的主体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基层组织,服务对象是社区老人、服务方式主要是将服务带入社区 和家庭。以社区作为资源整合的平台,将基层政府、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老年文娱组织、社区医院、社区食堂、老年人家庭、养老企业等服务供给者整合成一个有机协作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强化社区内部的分

10、工合作。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优化路径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刚刚起步,很多社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尚未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为了让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能够正真发挥服务老年的实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现有服务体系。(一)构建长期化的保障体系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阶段的时间周期提高,如果以 60岁为退休时间,那么现在每个老人要度过近 1520 年左右的晚年期。从人的衰老的进程来看,人的老化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并且老年人到一定年龄阶段,失能失智的概率往往较大,这就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因此我们所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必

11、须具备层次性和可衔表 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表 老年人类型 身体状况 主导需求 服务主要提供者 服务性质 服务机构 重点服务内容 自理老人 完全具备生活能力,不依赖于其他人即可独立生活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村委会、社会组织 公益性服务 老年人活动中心 组织休闲娱乐、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关爱老年人 介助老人 行动不便,日常生活需借助拐杖、轮椅等设备帮助 老有所养 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 支持性服务 日间照料中心 膳食供应、卫生洗浴、康复保健、协助购物等 介护老人 无法独自生活,日常生活高度依赖于其他人的照顾 老有所医 医生、护士、养老护理员 专业性服务 乡村托老所 疾病诊断与

12、治疗、全托照料、康复保健 73 发 现 区域治理 DETECTION 接性,以更好满足老年人长期化的养老需求。低龄且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应依托老年活动中心、健康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设施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餐饮、体育、娱乐、文化教育、家政等方面的服务。年龄较大且存在部分失能失智老年人,则需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等服务机构,在基础上的生活服务基础上,提供日托服务、康复治疗等有针对性地服务。对于完全失能且重度失智老人,则需要依托机构化程度较高的敬老院、托养所等机构,提供更全面、更系统、更加侧重医疗护理的照护服务。这种有层次分明、衔接流畅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口提供养老

13、保障。(二)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专业服务人才匮乏是目前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痛点之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条件较差等因素导致很难吸引到养老服务人才。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根据拓展思路,多措并举。首先,需要依据社区规模、老年人口数量、需求类型及总量确定各个社区的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把握人才缺口的专业技能类别。其次,就近发掘和利用当地现有各类人才资源。就医疗护理服务而言,我国农村目前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主要为乡镇卫生院及散布在各村的诊所,主要为居民提供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健康监测、妇幼保健等服务。可将乡镇卫生所、村镇所的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当中,采取外派服务、定点支援、定期指导等方

14、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疾病护理等服务。村委会也可利用村集体资金,设置“公益性服务岗位”,吸纳当地人口从事老年服务工作。也可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教授护理技能、康复训练方法、急救方法等知识,提升村民的养老服务技能水平,从而为实现养老照护,打造具备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提供基础。最后,要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如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府基层就业计划中增加和扩大养老相关人才的招聘数量,通过职称、待遇、补贴等福利政策吸引人才扎根乡村。(三)实施精准化的供需管理 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服务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化管理。由于缺乏精准化管理的理念,导致

15、实践中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刀切”,无法认识到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的需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产品同质性程度高,养老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各养老主体无法发挥自身优势,角色定位不明。因此,建立基于需求的精准化、精细化评估基础上的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是关系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能否高质量推进的关键。精细化的供需管理涉及三个方面:精细化的需求识别、精细化的服务供给以及前两者的精准对接。在需求识别上,需要为每位老人建立系统化的信息档案,借助各类工具进行综合评估,详细记录基本人口学信息、健康、经济、居住环境、子女情况、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等信息,并通过问卷、

16、访谈等方式了解其养老期待和服务偏好。服务供应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要做好村庄内各类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服务能力的评估,明确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标需求补足短板,理顺责任分工,构建协作机制,促进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最后,在供需匹配与对接上,可以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建设养老服务综合服务中心,汇集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畅通服务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沟通渠道。(四)制定支持性的政策框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主要是由政府采取“自上而下”模式推动的,地方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易考核、见效快的项目上,2政策内容上侧重于宏观指导,政策工具中呈现出重供给轻需求的特征。3良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应该对实践有明确的指导价

17、值和各项活动开展起到支持作用,要能够回应老年人利益诉求,维护公共利益。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应进一步做好政策调研,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社区层面遭遇的困难及需求,深入研究农村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侧重需求导向的政策制定。其次,围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并实施具体举措,针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筹集、服务主体合作机制、平台建设等重难点问题,增强政策的具体性、可行性以及落地性。参考文献 1 赵一红,聂倩.供需与结构: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构的逻辑基于六城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J.社会学研究,2022,37(06):164-179+229-230.2 严志兰,李叔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递送与政策创新探析基于福建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03):149-158.3 周圣焱,李莉,井力加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02):268-2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