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PPT.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5436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杂杂诗诗十十二二首首 陶渊明(其二)目目录录 原原文文及及注注解解 背背景景写写作作特特点点主主题题背景知人 此诗是陶潜在50岁时所作,这时离他辞去彭泽令归耕田园已十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

2、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论世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陶渊明原文注释及译文沦:落下。沦:落下。素月

3、:白月。素月:白月。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同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房户:房门。这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房户:房门。这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时易:季节变化。夕永:夜长。这两句是说气时易:季节变化。夕永:夜长。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和,去声。这句和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和,去声。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下句是说想

4、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日月:光阴。骋:伸、展。这两句是说光阴弃日月:光阴。骋:伸、展。这两句是说光阴弃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申展。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申展。此:指有志不得申展这件事。终晓:彻夜,直此:指有志不得申展这件事。终晓:彻夜,直到天明。这两句是说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到天明。这两句是说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通宵不能平静。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吹入户,在夜间

5、枕席生凉。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到伸展。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平静。泡诗 太阳落山,月亮已横出东边的山岭,高悬于夜空之上。天地广阔,却都笼上了如纱似织的月之光晕。大风忽作,肆意地卷入我的门窗,夜半三更,卧于枕上,

6、只觉阵阵微凉。天气多变,知道了时节变换;今日不眠,才晓深夜之长。辗转反侧,梦寐难安,终得恶卧。怀兴而起,想说话却无人以应,只有与影独酌,共论旧事:“你说啊,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我的那些宏图大志,到底何时能伸展呢?”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荡荡空中景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为全诗铺下了悲凉悲凉的感情基调,的感情基调,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出四时更替,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承上启下)刻画了自己刻画

7、了自己“不眠不眠”的凄寒心境的凄寒心境。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道出了道出了“不眠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诗文梳理“悲凄”悲的是什么?士不遇之悲 生死之悲以以“天天寒寒”衬衬托托出出“心心寒寒”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来。全诗充满对人

8、生的叹息人生的叹息。孤苦之悲羁旅、离别之悲概述概述 前六句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前六句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像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

9、”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诗文解析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

10、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

11、已是寒意可感,写出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苦闷倾诉出来,可知音难觅,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

12、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

13、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主题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志未骋的悲戚,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作 。写法特点 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王安石语 梁实秋曰: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

14、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陶渊明的作品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陶渊明的作品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写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白描写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有的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的主要题材,有的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人生无常”,“乐安天命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等消极思想。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