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47971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 前 言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总 论21.1 项目建设的意义21.2 编制依据31.2.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31.2.2 国务院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41.2.3 *相关规章与规范性文件41.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51.2.5 地方政府规划文件61.2.6 其它支持文件61.3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61.3.1 评价目的61.3.2 评价原则71.4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及评价因子71.4.1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71.4.2 主要评价因子81.5 评价重点91.6 评价工作等级91.6.1 环境空气91.6.2 地表水91.6.3 噪声101.6.4 生

2、态环境101.7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01.8 评价时段101.9 评价标准11第二章 工程概论14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142.1.2 拟建公路路线地理位置、走向、主要控制点142.2 *市交通运输现状152.2.1 *市综合运输现状152.2.1 *市公路网现状152.3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162.4 主要技术标准172.5 建设规模182.5.1 推荐方案建设规模182.5.3 预测交通量202.6 建设条件202.6.1 施工条件202.6.2 施工方案202.7 主要工程内容212.7.1 公路等级、设计速度212.7.2 路基、路面工程212.7.3 桥涵宽度222

3、.7.4 交叉工程232.7.5 隧道工程232.7.5.1隧道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232.7.5.2隧道总体设计242.7.6 沿线设施262.8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272.8.1 石料272.8.2 砂、砂砾272.8.3 取土及弃土272.8.4 石灰272.8.5 主要材料来源及供应272.9 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282.9.1 推荐方案投资估算282.9.2 工程工期安排282.10 工程环境污染简要分析282.10.1 施工期污染分析28附件:13市环评公司前 言本项目是完善*市公路网规划,实现区域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本项目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

4、口,并北延至国道G309线,通过齐王路与省道S102连接,终点接省道S325线,多条国省干道相互协调、合理衔接,共同构成快速、便捷、高效、通畅的公路网络,可以发挥干线路网的整体效应,实现了国道G309和省道S325的有效连接,使得本项目所在地区在未来逐步拥有一个非常便捷、高效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市干线路网规划、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和交通部2003年第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受*市交通运输局的

5、委托,市环评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环保厅、*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德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建设的意义1、本项目是完善*市公路网规划,实现区域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本项目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并北延至国道G309线,通过齐王路与省道S102连接,终点接省道S325线,多条国省干道相互协调、合理衔接,共同构成快速、便捷、高效、通畅的公路网络,可以发挥干线路网的整体效应,实现了国道G309和省道S325的有效连接,

6、使得本项目所在地区在未来逐步拥有一个非常便捷、高效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市干线路网规划、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2、本项目是缓解省道S227线运输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与穿越*市南北的省道S227线并行。目前省道S227线交通量达到20034辆/日,交通趋于饱和,远期将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车辆通行速度已经低于设计速度,行车舒适感较差。现有公路通道将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将直接制约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公路运营效益的发挥,并对交通运输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将在走廊带内形成又条通行能力大、服务水平高,快捷、便利的公路运输通道,是缓解省

7、道S227线运输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3、本项目是完善*市外环路建设、避免过境交通量穿越市区、改善市区交通环境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市西部、南部外环线全线贯通,将很好的解决*市西部地区向东上长深高速需要穿越市区造成市区交通拥挤的状况,节约出行时间,缓解*市区内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对实现*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重大。4、本项目是促进峱山经济开发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的需要。峱山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西部,是西部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3万亩。西接工业发达的淄博市,与齐鲁石化毗邻,北临胶济铁路和309国道。峱山经济开发区功能齐全,设有物流商贸区、综合服务区、客货运站场区和

8、绿化休闲区等功能小区,已经成为*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开发区东西向道路北有国道G309、南有省道S325,初步形成开发区通往省内外其他地区的通道,但国道G309与省道S325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对外交通还不完善。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开发区内主要道路间的相互联系,优化和改善开发区内路网结构,有利于开发区的对外交流,大大促进峱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对招商引资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5、本项目是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继续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分布相对集中在市区以及西南山区,旅游景点之间相互孤立缺少必要的交通联系。同时,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些重要

9、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项目建成后将方便省内外游客的出入,同时将各景区紧密联接在一起,充分发挥各景区的整体效应,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与安排。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出行条件,对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2 编制依据1.2.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10、年4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1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1 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3年8月) (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 (15)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6)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2005国发39号(1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57号令(1998年12月

11、)1.2.2 国务院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2)国家环保局2001环发1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3)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 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 (4)环境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28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6)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 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12、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10)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 (11)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 号)1.2.3 *相关规章与规范性文件(1)*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12月);(2)*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水污染防治条例*人大常委会(2000.12.01);(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人大常委会(2004.01.01);(5)*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200

13、6.03.01);(6)*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2001.06.01);(7)*人民政府关于*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批复)鲁政发200086号;(8)*实施办法1992年11月2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9)*实施办法1999年8月22日(1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4月) (11)*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关于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鲁政办字200920号);(12)*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39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2006年6月29日,鲁政发200672号);(13)*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14、工作的通知(2006年7月10日,鲁政办发200660号);1.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JTJ 00596) (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

15、004)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标准(GB504342008) (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 (1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5 地方政府规划文件(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3)*区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4)*市环境功能区划1.2.6 其它支持文件(1)*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德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2009年8月;(2)*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资

16、2009;(3)*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委托函,*市交通运输局,2010年4月18日;(4)*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2010年5月28日。1.3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1.3.1 评价目的本项目沿线有环境敏感点,工程的建设势必将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评价目的如下:(1)通过对拟建公路沿线所涉及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调查,了解区域内自然环境现状,论述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影响。(2)通过对公路建设各个时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减轻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17、和方案,使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3)通过对沿线水土流失情况现状调查,提出本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4)从环保角度论述拟建公路选线的合理性,为工程的初步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1.3.2 评价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法规、法令、标准及规范,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使评价成果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3)通过类比分析和实地考察,提出最可靠、最经济、操作性强的环境保护措施。(4)坚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

18、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1.4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及评价因子1.4.1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其结果见表1.4-1。表1.4-1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施工期社会环境工程拆迁本工程为道路新建,沿线的部分房屋拆迁,对搬迁人员的生活产生影响土地征用本工程沿线的部分耕地、道路、林地将被征用,对沿线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桥梁道路施工本项目工程的施工,要暂时中断通行,采取绕行等临时措施,使城乡交通受到干扰,将给周边村庄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和沿线企业的物流运输带来影响和不便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

19、现有植被等施工期地表开挖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破坏周围现有的植被等各种施工施工中施工机械的设置、基础开挖、等将造成城乡道路的破坏,影响景观土方工程工程弃土、垃圾的堆放会占用土地,如措施不当,给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水环境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如处置不当将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施工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及降水冲刷施工地面产生的废水,如处置不当将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大气环境桥梁道路施工、车辆运输、拆迁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以及水泥、粘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产生粉尘,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产生的粉尘施工机械使用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

20、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噪声拆迁、车辆运输、各种施工机械使用各种施工作业如大型挖土机、钻孔机、打桩机、空压机及压路机等以及各种重型运输车辆、建筑物拆除以及已有道路破碎等作业产生的噪声固废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会破坏工程沿线的生态景观施工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弃土、垃圾等,若处置不当,会占用土地,给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运营期社会环境车辆行驶本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机动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减少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度,改善机动车的出行,促进广饶及东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本工程主干路两侧设

21、置绿化带,增加一些道路的美化、绿化等景观建设工程,将给城乡生态环境和城乡景观带来有利影响。大气环境车辆行驶道路的改善将使车流量相对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CO、NO2 等污染物质,可能增加沿线的大气污染负荷。 噪声车辆行驶项目完成后,交通噪声源距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变近,各类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线路两侧的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1.4.2 主要评价因子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因子见表1.4-2表1.4-2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要素评价内容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声环境施工期机械噪声,桥梁施工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eq等效连续A声级Leq营运期交通噪声环境空气施工

22、期车辆道路扬尘、施工粉尘的影响TSPTSP营运期公路交通汽车尾气NO2、CO等NO2、CO等水环境(1)施工期桥涵施工及施工营地污染物排放;(2)营运期路面初期雨污水的排放情况;(3)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因交通事故泄露、滴漏或翻入河流后产生严重水污染地表水: CODMn、BOD5、NH3-N、石油类等;分析运营期道路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固废固废生态环境(1)水土流失与土壤植被破坏情况;(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植被、动物、土壤侵蚀分析水土流失情况社会环境通行交往、居民生活质量分析;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的补偿;受影响居民的征地拆迁安置1.5 评价重点本

23、次评价工作重点为施工期、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对施工期、运营期的负面环境影响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与建议。1.6 评价工作等级1.6.1 环境空气按HJ2.2-2008的规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的确定应考虑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及评价区域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本项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沥青烟气和营运期汽车排放的尾气,等标污染负荷Pmax10%,按导则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6.2 地表水按HJ/T2.3-93的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体功能能要

24、求等确定,本项目排放的污水为施工期临时搭建生活区产生的污水,排放量较小,道路两侧无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评价区域无河流经过,因此确定仅对地表水进行影响分析。1.6.3 噪声按HJ2.4-2009的规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是根据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的环境标准类别及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情况确定级别,本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于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地区,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1.6.4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第1条的规定,本项目线路长度仅为12.295km,生态环境影响长度远小于30km,生物量减少50

25、%,物种多样性减少50%,水和土地理化性质基本不发生改变,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并且本项目为规划*外环路的重要路段,符合*市的交通规划。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市西郊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1.7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拟建公路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本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1.7-1。表1.7-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施工场、料场100m以内范围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跨越水体上游100m,下游1000m以内区域生

26、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1.8 评价时段根据道路项目特点,预测评价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近期、中期和远期。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期约为16个月,为2010年9月2011年12月,道路将在2011年12月底建成通车。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运营后第7年和第15年,将主要预测时段划分为运营近期(2012年)、运营中期(2018年)和运营远期(2026年),以近期和中期预测为主。1.9 评价标准1.9.1 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公路沿线环境功能区划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拟建公路环评执行以下评价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改线公路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功

27、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9-1。表1.9-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级别1一氧化碳CO日平均1小时平均4.0010.00GB3095-96二级2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80.120.243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日平均0.200.30(2) 水环境质量标准拟建公路沿线无河流经过,根据批复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标准值见表1.9-2。表1.9-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pH(无量纲)SS*CODcrBOD5氨氮石油类标准

28、69150 mg/L40 mg/L10mg/L2.0 mg/L1.0mg/L*:SS参照水利部标准地表水资源标准(SL6394)。(3) 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及*市环保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见附件2),本公路两侧红线30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公路两侧红线30m范围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值,评价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建筑。标准值见表1.9-3。表1.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29、标准表标准类别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eq: dB(A)昼间夜间2类60504a类70551.9.2 污染物排放标准(1) 废气施工期:沥青烟及粉尘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详见表1.9-4。表1.9-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污染物生产工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沥青烟沥青搅拌75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粉尘路基填筑、车辆运输1201.0 (2)废水本路段现状无污水管网系统,沿线村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无组织地就近排入雨水沟渠与雨水混合排放。施工期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

30、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放。根据本工程的相关设计说明,建成后所在范围内的污水(主要为雨水,特殊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污水按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进入路沟排水系统。可参照执行*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中表3中的二级标准。(3) 噪声施工期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不同施工作业噪声限值详见表1.9-5。表1.9-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说明:

31、1、表中所列噪声是与敏感区相应的建筑施工场界线处的限值。2、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的限值为准。(4) 土壤侵蚀评价指标土壤侵蚀强度可参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确定,具体分级指标见表1.9-6。表1.9-6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摘录)级别平均侵蚀模数 t/(km2a)平均流失厚度 (mm/a)微 度200,500,10000.15,0.37,0.74轻 度200,500,100025000.15,0.37,0.741.9中 度250050001.93.7强 烈500080003.75.9极强烈8000150005.911.1剧 烈1500011.11.10 环

32、境保护目标1)空气环境施工期严格控制沥青烟、施工扬尘的排放,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营运期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保护沿线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2)地表水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产生量,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放。3)噪声环境以人群为主,特别注意保护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学校、50户以上的村屯等需要特别安静和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噪声敏感保护目标见表413。4)生态环境保护拟建公路两侧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环境,防止沿线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保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 第二章 工程概论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项目名称:*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

33、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地点: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2.1.2 拟建公路路线地理位置、走向、主要控制点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路线向南经兴旺庄东侧后转向西南,经阎家庄东再次转向南,穿过明祖山垭口,经石鼓岭东、穿过潘村和温庄之间的空地,以隧道方式穿过尹家庄北侧山岭,经尹家庄西侧转向东南,与县道065相交,然后沿石家山北山坡布线,经石家庄转向南,接S325线(胶王路),改造利用约0.9公里现有S325线后到达路线终点,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主要控制因素有:冀州路与齐王路交

34、叉路口(起点)、兴旺庄、明祖山垭口、潘村、温庄、尹家庄(隧道)、S325线的交叉口与在建*市南环路(终点)。线路方案图见附图1。2.2 *市交通运输现状2.2.1 *市综合运输现状*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接风筝之都*,西临淄博市、南靠沂蒙、北望渤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是山东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胶济铁路横贯境内,益羊铁路直达渤海莱州湾;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胶王、荣兰、羊临、博临等公路干线与18条市、乡公路纵横交错。*成为周边地区的交通枢纽。距济南机场130公里,青岛机场、青岛港210公里,潍坊机场55公里。2.2.1 *市公路网现状目前,济青高速公路横贯*,

35、向北有东青高速公路,青垦、309国道贯穿*东西南北,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向外辐射的公路交通大格局。公路建设的大发展促进了运输生产的繁荣和兴旺。全市公路运输迅猛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实现*经济的新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公路网现状见图2.1-1。图2.1-1 *市公路网现状图截至2008年*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209.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1.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里程分别为36.9公里、98.4公里和305.3公里,分别占全部公路里程的1.7%、4.5%和13.8%,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网密度为28.1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级以下公

36、路比重较大,占通车里程的71.9%。*市2008年公路网构成情况见表2.1-1。表2.1-1 *市2008年公路网构成表技术等级里程(公里)行政等级里程(公里)高速36.9国道69.5一级98.4省道183.4二级305.3县道213.1三级241.6乡道412.6四级1433.0村道1318.1等外路94.1专用公路12.6合计2209.3合计2209.3截止2008年底,*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2519万人,货物运输量2902万吨,与1990年的294万人和201万吨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84%和15.99%。2008年底的客货周转量分别为71333万人公里和184332万吨公里,与19

37、90年的18502万人公里和17606万吨公里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9%和13.94%。*市历年公路客、货运输量与周转量见表2.1-2。表2.1-2 *市历年公路客货运输量与周转量年 份客 运货 运客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平均运距(公里)货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平均运距(公里)19902941850262.932011760687.5919952061342665.175003856177.1220001681512090.005804195172.33 20011851685791.126204567873.67 20021851676890.647085170

38、373.03 20031721670597.127655274168.94 200418720216108.117715556272.06 200514462502817.318415819969.20 200615402861118.5810226210260.77 200725194685418.6012575992947.68 200835467133320.12290218433263.52 增长率19901995-6.87%-6.21%0.70%19.99%16.98%-2.51%19952000-4.00%2.40%6.67%3.01%1.70%-1.27%2000200846.4

39、0%21.40%-17.08%22.29%20.33%-1.61%1990200814.84%7.79%-6.14%15.99%13.94%-1.77%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2.3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市的交通运输规划以建设网络型的公路格局为依据,主要通过增加路网里程,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来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路网交通体系,保证地区各部分公路密度均衡;逐步改造国道、县道、乡道,提高公路等级,加强各个中心镇之间的联系。*南部山地较多,修建道路的困难较大,以提高道路等级为主;北部有相当大的发展优势,以加强横向联系为主。总体来说,下一阶段*市交通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国省道的道路等级

40、,改善其线形,加强主要道路的联系。“十一五”期间*市公路基础设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随着长深高速公路的建成,“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形成;干线网中的横一横六形成,*市东西向过境交通顺畅,G309和S325穿城问题解决;干线网中的八条放射线以及各镇之间的连接线和西南山区重要旅游路也建设完成,*市区与下属各镇以及相邻各镇(街道)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坚持建养并重原则,切实提高公路管养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发挥公路最大效益。到“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75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到70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112

41、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45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20年,*市“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和“七横六纵两环八射十三连七条旅游路”的干线公路主骨架形成,辅之以43条支线公路共同形成完善的区域公路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城区形成了完整的外环路,过境交通问题彻底解决。同时规划的干线公路连接和覆盖了*市所有的建制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花卉基地、旅游区等重要经济产业区。公路与铁路、场站实现顺畅衔接。*市区与下属各镇(街道)驻地实现半小时内到达,相邻各镇(街道)之间实现半小时内到达。*市综合交通总体布局规划图见图2-19。图2.3-1 *市综合交通总体布局规划图2.4 主要技术标准根据交通

42、量预测结果,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综合考虑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功能、布局、同时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因素,本项目推荐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为26.0米的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4-1。表2.4-1 主要技术指标表 路段名称 项 目单 位指 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km/h80车道数条4路基宽度m26.0行车道宽度m43.75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0停车视距m110最大纵坡%5.0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梁宽度m与路基同宽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2.5 建设规模2.5.1 推荐方案建设规模拟建项目推荐方案总长度12.295Km,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里程桩号K0+000K12+295,路基土石方总数量为210.734万m3,路基排水防护圬工量为55642m3,沥青混凝土路面245.230km2,桥梁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