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4664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活动记录1.活动记录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时间2013年4月6日主 持 人陈昌青参加人员陈和来,刘昌莹主题安康市“十二五”小课题申报。(即:请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陈和来论谈立题意见)。活动纪要一、认真学习安康市“十二五”小课题申报管理方案和有关事宜的通知二、陈昌青谈研究的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措施、各阶段安排。三、陈和来刘昌莹发表各自的意见及建议。备注效果良好。2.研究反思、课题研究叙事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然而,我们从事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发现:目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相当突出: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质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间;问题欠思考或太过玄奥;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人的思维活动;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忽视学生的提问,课

3、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因此,增强课堂提间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3.成果展示成果名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问卷调查分析一调查的背景目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相当突出。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现状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调查我们才能针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可能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不但有依有据也为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课题组,设计了一份有关“问题调查”问卷,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学生现状和教师提问现状。为本课题研究做好前提准备。二问卷的情况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堂

4、效果,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使你尽可能地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来学习。请你如实填写下面的问题: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频繁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的问话。()A、是B、不是2、教师提问后是否留有时间给你思考()。A、是B、否3、教师提的大多数问题,你是否能回答正确()。A、通常能B、通常不能C、视情况而定4、你是否喜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喜欢、不喜欢、视情况而定、教师提的大多数问题,答案是否只有一个()。、是、不一定6、教师提问后,同学们回答问题是否活跃()。A、很活跃B、一般活跃C、不活跃7、教师提问后,经常指名回答的学生是()。A、优生B、中等生C、后进生8、当你们回答不出问题时,教

5、师是直接说出答案还是引导你们说出答案()。、直接说出答案、引导说出答案三问卷分析从调查中发现,一,学生喜欢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不喜欢老师过多重复啰嗦的语言,简言之老师课堂上不要废话太多,不要将一个问题不停地反复。二,学生喜欢课堂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参与,喜欢研究,喜欢合作。切忌老师课堂上的自问自答式,经常如此,会停滞学生的思维,学生不能养成自己动脑的习惯,只是机械的听,记,按模式做题。由此发现,有效性提问在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性。1.活动记录安康市“十二五”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赤岩镇中心学校低年级数学课题组时间2013年5月8日主 持 人陈昌青参加人员陈昌青刘昌莹主题搜索查看相关

6、文献资料,学习讨论研究方案,落实研究任务活动纪要一明确要解决问题: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二分析产生的效果及问题:针对目前低年级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三安排下一步工作:针对本校课堂提问现状,对本校教师的课例进行研究分析。备注效果良好。2.研究反思、课题研究叙事课堂提问,就是师生对话的源头,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上,出色的课堂提问,不仅是:能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

7、心与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开拓与引导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我们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够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提问,我认为,最基本的还是应该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感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立足学生实际,放低重心,以学生的视角研读教材,预设问题时着重从问题是否能为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服务;是否能为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服务;是否能为知识的巩固提供帮助等方面进行认真考考量。在提出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 “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

8、铺垫性提问。好的提问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问语言要明确,严谨,简洁。表述要简练,不能含糊不清。总之,有效提问讲究策略,讲究艺术,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使课堂更精彩。3.成果展示成果名称: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学内容和启发性的集中体现,可以通过提问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近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果运用的好,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9、教师提问能力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也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提问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提问方式、策略存在着种种弊病,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面对如此状况,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相应的教材教法出发,作到提问用语的正确、提问难度的适当,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问体现在一节课各个环节、细节的有效性上。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谈数学课堂中永恒的话题课堂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不仅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为过去和现在的教师所推崇,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苏格拉底研究教

10、学法的基础(谈话法),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然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虽然许多教师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方式、方法,如何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实现。一、提问用语要清晰,表达要准确这是实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进行学习的基础,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应该预见学生的能力,设计好提问用语。首先,教师提问用语要贴近低年级儿童的语言。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解答的过程可以视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有效的思考,前提就是他是否明白这句

11、话的意思。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尽量少用脱离儿童语言环境的词语或字眼。案例1。 9加几谈话:今天天气不错!现在操场上正进行一场体育体育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9加几情境图课件师:瞧,运动场上多热闹啊!小朋友们,从图上你搜集了那些数学数据和信息?这时,学生们面面相觑,只有极个别学生犹犹豫豫的举起了手。从这个小小的片断里可以看到教师犯了提问用语的大忌,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不了解“搜集”、“数学数据和信息”这些词的含义,进而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将这问句话改成“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的大脑就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了。其次,教师提问时应尽量少用复杂的语

12、句。提问是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平台,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不是让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去分析教师的提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因此,教师最好采用简单明了的句子,以免增加学生无谓的思考,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二、提问应难易适当,面向全体我们认为,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问题提出后有多少学生能进行正确的思考和给出正确的解答。如果只是通过难题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出的问题只有个别学生能解答,那教师的教学场所就不是课堂,而是竞赛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而提问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因此,提问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兼顾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弱势群体。提问的难度要适当,同时要留给

13、学生探索的空间,难度过大或过小,提问的有效性都会降低。三、鼓励学生提问,加强师生互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这种互动也可以迁移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中。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如果课堂中总是教师问,学生答,那他们在思维上也会一直依赖教师,只在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去思考,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低年级学生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提问,通过让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

14、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保持他们课堂的有意注意力,并且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必须具备教学机智,当提问环节出现问题时,能够临危不乱,及时对问题加以调整和修改,变换问题的层次,再次提出问题,供学生回答。比如,在学习了连加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1) 375(2) 564让学生很快算出得数,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在(2)中不少学生先算64的10再加5,用“凑十”的方法,但却说明学生善于提出意见,体现了创新意识,我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你真会动

15、脑筋!”、“你真聪明!”,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想出更多有效的提问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同时,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1.活动记录安康市“十二五”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赤岩镇中心学校低年级数学课题组时间2013年6月26日主 持 人陈昌青参加人员陈昌青刘昌莹主题针对课堂提问现状,对本校教师的课例进行研究分析活动纪要一针对目前低年级课堂提问,对我校教师的课分析,找出能为教师所提倡和运用的方案。二面对本校目前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找出适合低

16、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案,能为教师所提倡和运用。三下一工作构想:继续研究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备注效果良好。2.研究反思、课题研究叙事课堂提问的误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 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2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

17、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3 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4 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

18、步和发展。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成果展示成果名称: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一、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

19、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学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算式:469和222(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2出示算式:5555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

20、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二、进行新课(一)教学2361出示小花图板书设计乘加乘减例五:桃子图一共有多少个桃?33321133211(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2教学用乘法

21、计算(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3教学读法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板书:读作2乘以3)教师带读,再要求齐读4巩固意义提问:(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2)这个3怎么得来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3)23表示几个几相加?(二)教学34121指导学生摆小正方形:竖着摆,每3个为一组,摆4组2提问:(1)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用加法算怎样列式?板书:333312(2)

22、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写成乘法算式,乘号前面应先写几?乘号后面应写几?板书:3 4 12(3)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三)教学45201投影出示: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用加法算,怎样列式2尝试: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这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板书:指名填写并讨论:乘号前面为什么写4?乘号后面为什么写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四)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

23、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五)改写练习1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444555552讨论:88838,对不对?应改怎样改正?3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38834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六)质疑三、巩固练习1填空(1)34读作( )乘以(),表示( )个( )相加(2)43读作( )乘以(),表示( )个( )相加2看演示图,叙述图意,再说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24、(1)苹果图: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2)苹果图: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5个苹果(3)青蛙跳格图:第一回,每次跳5个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个格,跳4次(学生回答后,再问一问44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4表示什么)3“飞鸽传书”游戏四、课堂作业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3333 8299999 34777 9588 73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2个4连加; 4个2连加; 3个5连加; 5个3连加五、质疑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求几个相

25、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二、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学科所特有的数字符号等数学信息去展示、交流、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那么安排主题图的目的一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二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学会收集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要注重提问的实效,其中的关键在于,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

26、的具体特点。就上面案例谈谈所用的提问策略:一、新课的导入,层次清楚,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它们各是几人在一起?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2人2人、3人3人、4人4人地来数,突出“几个几”,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教师又继续追问在这幅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还有长椅子,3个椅子上分别一个、两个和3个人,在解答“在长椅上休息的一共有几人?”在一组共有几组。目的明确。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二、教授新课时,以236为范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几个问题都包含

27、了老师认为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而且都是开放性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提问一个接着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乘法竖式书写过程,而且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问得好即教得好,它所具备的变化使得追求高质量的提问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及时巩固,加深理解。三、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老师及时有效的提问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四、“飞鸽传书”游戏,符合

28、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再次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最后两张卡片,有些变化,要想把“信”送出去,需要学生灵活地思维。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这更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1.活动记录安康市“十二五”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赤岩镇中心学校低年级数学课题组时间2013年9月18日主 持 人刘昌莹参加人员陈昌青刘昌莹 熊智慧冯记芳主题针对课堂提问现状,对低年级数学课例进行研究分析。活动纪要一.解

29、决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要求学生一问齐答的表面性提问;存在大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无效性问题二通过“一课两上”要达到效果是: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最大化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下一步工作构想:继续研究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备注效果良好。2.研究反思、课题研究叙事提高教学的效率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我在自己的课堂中,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

30、学习的伙伴。其次,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几点:1、课堂提问目的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2、课堂提问贴近生活学生思维方式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数是抽象化的数学模型,数学教师如果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3、课堂提问培养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

31、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4、课堂提问注重评价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3.成果展示成果名称:有效提问,课堂无限精彩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在低年

32、级数学课堂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影响,在思维上显得较被动,这时候教师需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启发他们,促进他们思维的运转,从而达到获取、深化知识的目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艺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大量要求学生一问齐答的表面性提问;存在大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无效性问题;有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教师突然发问的惩罚性提问;有一味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致使学生知识偏离“航向”的不合理性提问;有貌似民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搁置在一边,不予理睬的作秀性提问

33、。此类的提问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最大化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以几个课堂片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提问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谈话:今天天气不错!二年级有两个班去植树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挂图师:瞧,他们干的多起劲啊!小朋友们,从图上你搜集了那些信息?这时,大部分学生面面相觑,只有极个别学生犹犹豫豫的举起了手。【分析】从这个小小的片断里可以看到教师犯了提问用语的大忌,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作为二年

34、级的学生,他们不了解“信息”一词的含义,进而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将这句话改成“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的大脑就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了。【对策】首先,提问用语要贴近儿童的语言。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解答的过程可以视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有效的思考前提就是他是否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尽量少用脱离儿童语言环境的词语或字眼,本人在一次教学中曾遭遇过学生不理解的尴尬。其次,教师提问时尽量少用复杂的语句。提问是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平台来探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不是让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对分析教师的提问究竟是什么意思,有的教师喜欢故弄玄虚,我认为在低年级的数

35、学课堂中没有必要。如果多种提问表达方式只是让学生作出同样的思考,那么最好采用简单明了的句子,以免增加学生无谓的思考,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二、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案例】8的认识教学片段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音乐响起,教师在优美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她将双手交叉上举,做出了8的数字象形,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生:我发现老师在跳舞。生:我发现这音乐在舞蹈课出现过。生:老师你跳的舞真棒!师急了又问:你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样子像什么数?生:像桃树。师:弄错了。生:像梨树师更急了:不对,不是这个树,是哪个数!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片迷茫。师: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什么数字,猜猜今天我们要学

36、习什么数字?生恍然大悟:原来是个“8”字【分析】案例中,这位教师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不来是无可厚非,但她的提问指向性不具体、不明确,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学生无法了解教师的提问意图,从而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变得全无。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必须有“数学味”否则,学生的思维会发生混乱,造成学生的反馈漫无目的,最终促使教学引入失去意义。如果,教师一开始将问题设计成: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什么数字,猜猜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数字。猜猜老师的手势像哪个数字?这样的提问,指向性明确,学生会很快领会教师的意图,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折腾。【对策】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

37、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明确的提问。课堂提问设计的指向性原则是指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直接指向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的程序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1、教师课堂提问时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不同的回答对象。课堂提问的内容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为检查作业情况而提问,也有为解答疑难问题而提问。而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个性也是不同的,教师提问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经验的教师从来都不只把课堂提问看成单纯地回答问题,而是将它与发掘学生潜质,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结合。做到精心设计,有备而问,把每一次的课堂提问变成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和鼓励,营造使学生敢于被提问,乐于被提问的课堂氛围

38、。2、课堂提问的针对性是指教师所提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泛泛而问,会使学生难以把握问题的中心,这样的提问,与其说没有针对性,倒不如说教师本人也没有搞清楚自己要问什么。教师的提问指向性是否明确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判断:是否围绕知识的关键点提问;提问的层次是否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用语是否准确和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三、课堂提问要巧抓教材的“空白处”【案例】平均数教学片段如在教学“平均数”后,教师出示一个练习:小明身高135厘米,到平均水深为110厘米游泳池里游泳。师:你认为小明在游泳池嬉戏会有危险吗?生:不会生:会师:看来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好,我们把不同意见的双方看作正反两方进行开展辩论。你们能用理由说

39、服对方吗?全班同学迅速分为两大阵营,一组认为没有危险,一组认为有危险,双方各派出代表,阐述理由,一场精彩的辩论开始了。生甲方:“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5厘米,而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站在池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生乙方:“请问对方,什么叫平均水深120厘米?”生甲方:“平均水深嘛,就是深水和浅水匀衡后,中间的那个数”生乙方:“那么小明站在深水的地方呢?”生甲方同学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最后得出结论:“可能会有危险”。【分析】所谓教学中空白处,就是文本结构中存在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关于“平均数”的理解往往是学生极易出错的地方。教者有意抓住学生这一认识中的“空白处”,巧妙设计了这

40、个练习题,提出了“小明在游泳池嬉戏会有危险吗?”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提,学生的思维立刻得到引发,从而产生争议。这时,教师并没有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提出“你们能用理由说服对方吗?”来安排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学生们进行了多次讨论、交流,并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了如何搜集学习小组成员的意见,如何处理不同的信息。通过生生互动、互辩,学生们畅所欲言,深切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活活,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使课堂得到了无限精彩。【对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论定,而这些知识又是学生认知上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属于学生学习中的“空白

41、处”,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处”提问。1、在看似矛盾的空白处提问。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进行量沙实验推导圆锥体积时,可以发给几组学生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让他们在答案不一的矛盾处产生困惑,抓住矛盾的突出点“打破沙锅问到底”。2、在逆向发现的空白处提问。一些数学问题,若依正向思维去考虑,有时会很困难,但是逆向思考,却能见柳暗花明,使学生感到绝处逢生似的激动,更产生一种创造思维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互逆因素,在逆向发现处设问,以破除学生思维的固有定势,注意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墨守成规,培养积极主动,勇

42、于创新。3、在轻描淡写的空白处提问。所谓“轻描淡写”就是数学教材中一些具有“标志性语言”特征的“非严谨处”,如“不难发现”、“容易得出”、“同理可得”、“用类似的方法”等,如在带分数乘法法则“含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法则计算。”为什么课本中要用“通常”二字呢?用这些“模糊语言”表述的地方有的本身比较简单,无须言语,有的是教材为回避某知识点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这种地方往往就是数学问题的栖身之地。教师要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空白处提问,往往会以小见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必须具备教学机智,当提问环节出现问题时,能够临危不乱,及时对问题加以调

43、整和修改,变换问题的层次,再次提出问题,供学生回答。1.活动记录安康市“十二五”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五)赤岩镇中心学校低年级数学课题组时间2013年11月28日主 持 人陈昌青参加人员陈昌青刘昌莹主题用“同课异构”“一课两上”方法,进一步对低年级数学课例进行研究分析。活动纪要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课堂提问,提出有效给力的策略。二产生的效果:课堂提问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策略技巧。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学生思考的导向;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的质量;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有效支持学生的思考,就必须审视课堂提问的策略,使课堂提问达到最优化。三下步工作构想:继续研究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

44、问的方法备注效果良好。2.研究反思、课题研究叙事有效提问“关注每一个”今年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非常的简单,领悟力好的学生上课一听就会了。在这一学期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我想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地做作业并且认真地检查,他们的数学成绩一定会很棒的。顾海灵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她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不听课,虽然看她上课不说话老老实实的坐在那,但她却在下面偷偷的玩东西或开小差,这也是她成绩一直搞不好的原因。在开学的前几次的考试中都考得很不理想,最差的一次考了70多分。在和其他小朋友交谈中知道由于她回答问题没有自信,就不举手回答问题。于是把她找来,和她谈心说:“顾海灵,其实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你其实是有能力考到100分的,你想不想考100分?”她点点头,我接着说:“那老师告诉你一个方法,你想不想听?”她又点点头,我说:“好好听课,上课争取多回答问题就可以了。现在老师给你来一个小约定,从现在开始只要你上课回答对3个问题老师就奖励给你一个小星星,好么?”她说好。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