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正式稿 说课 9课辛亥革命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设计者:济南外国语学校 黄莹一、说教材:(一)内容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二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一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本节课辛亥革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早年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创办兴中会和同盟会,为继续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下启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开始北洋军阀统治,辛亥革命并未完
2、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辛亥革命还起到里程碑的作用。辛亥革命是20世纪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等多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创新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
3、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2)体会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里程碑,故将其定为重点.难点: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大功绩,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革命派脱离群众,体现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是难点。 突破方法:通
4、过设置活动“专家视角和“问题探究”,让学生感悟辛亥革命前后带来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所以取得了很大的历史功绩,从而突破重点。关于难点的突破,通过设置活动:“专家视角”、“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前后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再为学生提供两大组丰富的历史材料,一组史料体现辛亥革命积极作用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一组史料体现辛亥革命局限性的,通过对比分析,分生分组讨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
5、力,认识到辛亥革命不仅功绩卓越,但也有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重大历史事件,从而突破难点。二、 说学情 初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但初二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中,在归纳、分析、判断、评述等逻辑性较强的问题上,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对课本知识重新进行了整合,把本课分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走向共和,第二板块共和丰碑,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总体把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呈阶梯状的学习进程以突破难点。三、说教学方法 初二学生对
6、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很感兴趣兴趣,课堂上动手动脑积极,所以可以尝试采用创设情景、比较、小组探究和史料分析等方法。四、说教学过程:1。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一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图片并配以解说:“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巨变,这场巨变被伟大的导师列宁称之为一场觉醒的革命。这场革命发生在农历的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今天我们一起回到那风云变幻的年代,去探究为什么伟大导师列宁要把这场革命称之为一场觉醒的革命呢?”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第9课 辛亥革命)设计意图:开篇用多媒体出示一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图片,并配以解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仅渲染了课堂氛围,而且有效的
7、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为一节课开了个好头。2。第二环节:探究新课第一幕 走向共和-看过程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为实现他共和的梦想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创办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在同盟会员的支持下,孙中山和许多革命党人不屈不挠地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将共和的梦想付诸实践!一、 浴血共和多媒体出示:1905年1907年各地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的地图。设置活动一: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起义的名称、地点、领导人,并完成以下表格: 名称 地点领导人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设置活动二: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分享革命党人
8、的故事,小组选代表在全班展示. 设置活动三:多媒体滚动出示革命党人的图片(配多媒体音乐),学生感悟革命党人浴血奋战的精神。 过渡:这些起义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最后都失败了,许多优秀的革命党人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渲染升华:革命党人在革命危难之时,唤醒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投身于革命。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陆皓东、徐锡麟、秋瑾、林觉民,他们担负起革命复兴的重任,不怕威逼利诱,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事业努力拼搏.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但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用坚强的身躯和无谓的精神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不论是名字刻上石碑的英雄,还是无从考证的无名战士,在我们心中他们都是英雄,都永垂不朽! 设计意图:
9、通过设置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分享故事”,学生有效的掌握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又用多媒体方式播放革命党人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革命党人的“革命情怀”,体会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置活动四: 出示两幅漫画: 漫画一:清政府镇压起义 漫画二:负重的清朝人民 思考:看漫画一:草象征什么?清王朝真能做到“乱事肃清”吗?过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起义都能被镇压下去吗? 看漫画二负重的清朝人民,负重的清朝人们已不堪重负,起义不但没能被镇压下去,革命党人又在酝酿新的起义。正如孙中山所说: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
10、动的前方,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最终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这就是武昌起义! 播放视频资料:武昌起义,学生谈视频中感受最深的画面。学生归纳得出:武昌起义后,革命之火燃遍半个中国,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设计意图:用漫画,生动形象,武昌起义让学生看视频,并谈视频中感受最深的画面。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认识到最终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2、初创共和设置活动一:专家视角视角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前无古人的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视角二: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
11、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1912年3月30日)思考:布朗当时就把中华民国称为“新的中国,它新在哪里? 设置活动二:问题探究探究一:对“专制与民主”的理解(出示材料)材料:革命前: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社会对普通百姓的称谓有“子民”、“臣民”、“蚁民”、“草民”、“贱民”等。 革命后: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思考:辛亥革命前后带来的变化?学生归纳: 辛亥革命实现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帝制走向共和的转变。总结:辛亥革命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是一场资产
12、阶级的民主革命。所以意义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成功了。设计意图: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通过“专家视角和“问题探究”两个活动的设置,对比辛亥革命前后带来的变化,直观形象,“辛亥革命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这个结论也就水到渠成.3、共和之憾出示材料:材料一:名著中的辛亥革命片段: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节选鲁迅阿Q正传 材料二: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孙中山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3、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这么说?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材料,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说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人民仍然受到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残害.从而带给我们更深的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过渡: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辛亥革命带来的深远影响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这就是第二篇章“共和丰碑三、共和丰碑-论影响设计学生活动:小组合作 问题探究 畅所欲言问题探究一:依据以下材料,归纳概括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政治方面:材料一:辛亥革命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
14、以民国,为2133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的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经济方面:材料一: 临时政府鼓励华侨来华投资,成立实业部,颁布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1912年至1919年,民族工业新建厂矿470多个,投资约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扩建投资,新增资本至少有一亿三四千万元左右,相当于此前50年间投资的总和”。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材料二: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了矿业条例,沂水的砂金获山东省第一届物品览会银牌,花茧绸、茧绸参加了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 -沂水县志思想方面:材料一: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
15、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社会习俗方面:材料一: 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割辫子。1912年3月,孙中山以大总统下令禁止缠足,民国纪年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材料二:改称谓,以官职、先生、君、同志取代老爷、大人以人格的平等否定了封建等级:废跪拜、请安、作揖、拱手,以鞠躬取代。 黄言培我所亲历的辛亥革命学生归纳总结:影响: 政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16、帝制 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推动思想解放,打开进步潮流闸门 社会习俗:推动社会习俗的改进 设计意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在经济、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学生分组进行问题探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问题探究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同哪种观点?并阐述你的理由。学生阐述观点,认识到辛亥革命不仅取得伟大的历史功绩,但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设
17、计意图: 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的看待辛亥革命,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结束】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孙中山的政治梦想(视频)结束语: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让我们记住这种精神,是“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武昌首义精神;是“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的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无私奉献精神。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这次巨变的所有呐喊、渴望、信念和理想,将永远在中国人的心灵中震憾不已,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永久不竭
18、动力。最后大屏幕定格在孙中山的一段话: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设计意图:结束语中,不仅称颂了“辛亥精神”,而且倡导“辛亥革命这次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巨变,将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永久不竭动力”,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五、 说板书设计浴血共和民主丰碑走向共和 初创共和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和之憾 设计意图:对教材重新整合,在“辛亥革命”的大标题下围绕“共和重新进行设计了三个主题“浴血共和”、“初创共和和“共和之憾,“浴血共和”突出革命党人的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初创共和突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共和之憾”突出辛
19、亥革命的局限性,三个主题层层深入,密切联系,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整体把握。倡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历史巨变,都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永久不竭动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六、说教学反思1、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采用情境教学法,用好多媒体手段,用好背景音乐,烘托出革命党人为革命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突出“辛亥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3、材料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史料,对重点问题进行合理设问,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然后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4、本课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开始也纠结要不要只突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关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胜利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内容本节课不提,都放到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来讲,感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够全面,所以对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此内容在本课可以只用这个结论,关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等细节放到下一节课处理比较好。这也是本人的一点尝试与反思,还不够完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