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全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24496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全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全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全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全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全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教材的编排没有看出很严密的体系,教材倒有一备 注种复习前面内容的意向在这里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把教材教得有体系一些。师恩难忘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抓住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来引导学生体会田老师的教育对我的影响。课后作业第二、三题教师应该抓住,让学生细致体会。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很

2、是实在,主要就是讲了陶校长的四点要求。掌握这篇课文的大意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明白有哪四问,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四问。重点之二就是学习陶行知的语言,他讲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问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设,有深入透彻的说理,也有浅显易懂的比方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很有哲学意味。“不遇”是一种意味,本身要找的人是隐者;其次,身在此山中,存在也是一种意味。他是隐者,我们看不到,但是,他又是存在的。这恐怕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解了。但教给学生不要这么繁复,让他们明白这样一种意境就可以。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师恩难忘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二、初读全文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

4、,相机正音。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一( 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1、2、3。2、认真诵读课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

5、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读一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指名朗读。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五、朗读全文。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板书:师恩难忘师:口才好 文笔好 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 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教学反思(课后完成

6、)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陶校长的演讲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7、”。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三、检查初读理思路1、出示生字词正音。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3、交流分段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51. 默读

8、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2. 集体交流:a. 指名回答。b.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c. 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d. 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e. 朗读体会。3.总结: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4.理清层次: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5.齐读本段。四、课堂练习1. 熟读课文。2. 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二、教学第一问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3、再读

9、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板书设计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命之本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 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 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 做人根本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古诗两首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

10、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自

11、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采药深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

12、过程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13、?(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古诗两首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

1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

15、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鼓励一下。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愿意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呀?(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

16、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们帮助我一起读。(齐读)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

17、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

18、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13、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第二组课文可备 注以按照主题的样式进行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是一个号召: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例子:法布尔的故事;变色

19、龙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的是观察变色龙变色的经过;金蝉脱壳讲述的是作者观察蝉脱壳的一个过程。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写得很是意气风发的诗歌。诗歌语言欢快,内在结构严谨,是一首好诗!不过,要把这首诗歌教好倒要花上一番功夫。装满昆虫的口袋写的是法布尔小时候的事情。但是,作品中将父母作为与法布尔相对立的角色描写我觉得有些不妥当,是不是法布尔的父母真的是这样?变色龙一文写了可爱而又迷人的变色龙。金蝉脱壳一文写得也是极其生动的,作者把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写出来了,很是吸引人。现在语文教学过多的是对教材人文体验,但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学习的根。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看学生的

20、表达。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分步揭题。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2、补全课题,“为什么

21、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逐节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洋溢沃野胸襟芬芳苍劲耕耘浩瀚绚丽三、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部分。(1)指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2、细读第二部分。(25)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个性

22、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

23、袭击,她们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这里就把红柳当成了人来写,顽强地、向着太阳微笑、越扎越深、倔强的、决不让等词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沙漠的勇士,是怎么和风暴搏斗的,是怎么保护草原的。读来会让我们对红柳产生敬佩之情。这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写,那会怎么样呢? 红柳开出了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来,沙丘被红柳固定着了,一点都不向前移动。读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没有刚才的一段写得生动,红柳的形象也没有刚才鲜明。现在知道拟人的好处了吗?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

24、形象,更有趣。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探索大自然。)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

2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学课文。2 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正音。莱昂 小溪 纺织娘 厉声 垃圾 鸟栖虫居 蠕虫 嗬 蜗牛(2)释词。小溪纵横 鸟栖虫居 甜滋滋 厉声 裤兜 中毒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二) 理清文章脉络。1 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2 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

26、适当的序号。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三) 指导写字。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一)精读第一段。1 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 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地哪句话来写的?3 齐读第一段。(二)精读第二段。1 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2 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3 学习第一层。() 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重

27、点研读第二层。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三)精读第三段。齐读

28、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四)总结谈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变色龙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29、?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30、。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

31、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发现 外形特点 端详 变色龙 捕捉食物 放回 会变色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金蝉脱壳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

32、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

33、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

34、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

35、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习作2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教学难点磨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

36、、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

37、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

38、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五年级上册 课题练习2第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重点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

39、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