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及注意事项【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下面小K将为大家介绍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收入
2、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毛利 /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成本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收入存货周转率需要注意的问题(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比如,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3)应注意应付款项
3、、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存货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某一类的比重发生明显的大幅度变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种问题。比如,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此时,总的存货余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下面小K将为大家介绍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收入基础
4、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毛利 /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成本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收入存货周转率需要注意的问题(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比如,
5、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存货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某一类的比重发生明显的大幅度变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种问题。比如,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此时,总的存货余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